首页 > 论文范文 > 综合论文

浅析莫里森小说中名字的含义是什么(莫里森女作家)

2023-01-12  本文已影响 513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莫里森小说中人物和事物的命名具有丰富寓意,折射出政治的、种族的、历史的以及文化的多重色彩,是莫里森的叙事技巧的一大特色,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莫里森小说所蕴含的非洲文化传统以及欧美文学的底蕴,使小说既深受非裔美国人的喜爱又深得美国主流文化的重视。

关键词:话语权;圣经;派拉特

所谓名字是人类区分事物和人类个体之间的称谓。由于人类是有思想、有情感的高等动物,人类的名字除了辨别不同的个体的功能外,还承载着父母的希望和寄托,有的名字甚至还会有历史和种族的印记。正因为名字被人类赋予了历史的、种族的、文化的多重含义,作家在文学作品中对所刻画的人物形象的命名,就显得非同寻常。作家通过对人物和事物的命名,可以寄托自己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揭示人物的性格,甚至控诉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惨无人道的剥削和压榨。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对她所刻画的人物和事物的命名正是如此。由于托尼•莫里森深受非洲和欧美双重文化的熏陶以及美国黑人所具有的独特经历(曾经被卖为奴),因此莫里森在她的作品中对人物和事物的命名具有鲜明的种族和文化的印记,使我们领略到非洲文化的神秘色彩以及莫里森的独具匠心,正如曾梅在《托尼•莫里森的文化定位》中引用埃里森的话,“我们必须学会在所有的喧闹声中和我们置身于其中的混乱环境里牢记我们的名字;……我们用名字承担了所有的情感、希望、仇恨、爱和抱负。名字必须变成我们的面具、盾牌和能容纳我们学会的、想象的代表我们过去意义的价值观和传统的容器。”(1)莫里森作品中的人名和地名折射出多彩的非洲文化同时隐含着厚重的欧美文化元素。
透过莫里森作品中的人名和地名,我们可以领悟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话语权和身份的控制。在《秀拉》中,奴隶主指鹿为马地把山坡山贫瘠土地说成“洼地”,违背允诺给奴隶肥沃土地的诺言,统治阶级控制了话语权,被统治阶级只有屈从于这种无法摆脱的弱势地位。在《所罗门之歌》中,黑人把城市里惟一的黑人医生居住过并在这条街上去世的大街叫“医生街”,来表达他们对这名黑人医生的敬仰和怀念,并以此激起黑人内心的自豪感。但是城市的立法者却把这个“碍眼”的街道霸道地以立法的形式更改为“干线大道”,禁止黑人再称之为“医生街”。对于这种明火执仗的强盗行径,黑人们进行了机智的并富有成效的反抗,把这条街叫“非医生街”,并把慈善医院叫“不慈医院”。虽然这种改换名称我们可以嗅出黑色幽默的味道,但也透着没有统治权和话语权的弱势群体的无奈和悲哀。
除了无奈和悲哀,在莫里森的作品中,我们还能透过名字体味到名字所折射出的令人振奋的激情。最典型的是奶娃的姑姑派拉特(Pilate)的名字。派拉特(Pilate)本是男性的名字,在《圣经》中派拉特(Pilate)杀死了耶稣。可见派拉特(Pilate)是个不祥并令人愤恨的名字。但是派拉特(Pilate)的父亲却坚持称自己的女儿为派拉特(Pilate)。这其中不乏派拉特(Pilate)的父亲对耶稣的不满,因为他祈祷了整整一夜要求耶稣救他的女人一命,结果他的女人还是死了,所以他摒弃了对耶稣的信仰,耶稣不是黑人的基督,不会庇护黑人,并且耶稣的被杀和他的女儿也没有关系。他之所以执着于派拉特(Pilate),是因为“他看着挺有劲和挺有神气的字母,觉得像一排小树中高贵、挺拔、有压倒一切气势的一株大树”。(2)除此之外,派拉特(Pilate)的发音和领航员(pilot)很相似。可见派拉特(Pilate)的父亲给她取的名字具有多重含义:不必信奉耶稣,只信仰自己;给后代当好领航员,实践自己的使命。而派拉特(Pilate)也正是遵循了父亲给她取名字的重托,过着不受金钱诱惑我行我素的生活,并担当了非洲文化的传承者和奶娃的精神领路人,使他完成由普通人到英雄的蜕变。也可以说派拉特(Pilate)也没有辜负莫里森的期望,活得自我死得其所。
从莫里森小说中的名字,我们还能依稀看到历史的印记,引起人们对那场改变黑人命运的战争以及人物的回忆和怀念。在《所罗门之歌》中,第一代梅肯•戴得把他的农庄命名为“林肯天堂”。从历史中我们知道林肯总统发布了《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这个宣言改变了所有非裔美国人的命运,使他们由奴隶变为自由人,成为自己的主人,并用一场战争来为非裔美国人争得在美国的合法地位。在非裔美国人的心中,林肯总统就是他们的救世主,就是他们顶礼膜拜的基督。而天堂是《圣经》中人死后经过末日审判后才能进入的极乐世界,但是在《所罗门之歌》中,黑人不需要死亡就能享受到梦寐以求的现世的幸福,可见莫里森对她的黑人民族的极度偏爱,同时也是莫里森对全人类的希望。在“林肯天堂”,不仅有“林肯总统”—一匹母马,还有尤利西斯•格兰特将军—一头奶牛,还有他的对头罗伯特•李将军—一头猪,在“林肯农场”,莫里森给我们模拟了那场战争,而那场战争使黑人失去的只是枷锁获得的却是整个世界。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莫里森超凡的想象力与独具匠心。
从莫里森对作品中人名和地名的深思熟虑中,我们可以看出命名是莫里森小说的一种叙事技巧,正如莫里森自己坦言的那样:美国黑人“能做的事情莫过于起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因为这个名字反映了你自己决定的内容”。(3)它增加了故事的嘲讽意味,烘托出人物悲惨的命运,创造出小说的悲凉气氛以及黑色幽默的色彩,使我们领略到莫里森小说的丰富内涵与永久魅力。

注释:
[1]曾梅:《托尼•莫里森作品的文化定位》,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12页.
[2]托尼•莫里森:《所罗门之歌》,胡允桓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24页.
[3]Toni Morrison, “City Limits, Village Values: Concepts of the Neighborhood in Black Fiction”, in Literature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 Essays on the City and Literature, eds., Michael C. Jaye and Ann Chalmers Watts,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81, p.28.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综合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节课作业什么意思(我要搜课时作业)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