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中提到:国家创新能力根植于知识创造、汇聚与传播及其生态环境。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1-2]。科技期刊是科学家先进思想、前瞻性理论技术传播媒介和载体,学术交流、学术争鸣、科学技术传承的重要渠道和工具。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世界各国衡量科学工作者和成果的公认指标,也是国家、企业、研究机构科技水平和成就的重要标志。在推动、引领科学技术发展,对科研人员的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石油勘探与开发》作为石油科技类影响力较强的期刊,长期以来,坚持有计划地实时跟踪勘探开发前瞻性动向,捕捉信息,实时追踪。在多年不懈的努力下,系统而持续地刊载了大量优质论文,充分体现了期刊对石油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也体现了期刊对科技的传承作用,发现培养并推荐了一大批优秀学者与科研人员走上国际学术交流舞台,努力向一线科研人员学习,近年来影响力大幅提升。
1《石油勘探与开发》的国际学术地位对作者的吸引效应
《石油勘探与开发》自从2012年进入国际著名数据库SCI后,影响因子不断攀升,2019年达到了2.845[2],近5年来年增长率达16%(见图1),紧随石油行业内国际顶级期刊《美国石油地质家协会会刊(AAPG)》之后(AAPG的影响因子为2.95[2])。在SCI石油工程类期刊排名第三,位于Q1区,在全球地学类SCI期刊200种期刊排名第63,位于Q2区。论文被全球125个SCI期刊引用[2],2019年,全球153种SCI期刊引用《石油勘探与开发》发表论文,《石油勘探与开发》跻身国际一流期刊。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20年版)》,《石油勘探与开发》2019年复合影响因子、期刊综合影响因子分别为5.084、4.243,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学科92种期刊和地质学学科103种期刊中均位居第一。近10年《石油勘探与开发》13篇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近5年连续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中国权威学术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20年《石油勘探与开发》入选“全国石油和化工期刊百强排行榜”及精品期刊40强排行榜,排名第一。正是这种显著的学术影响力,对国内外的作者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来稿量逐年递增,在来稿录用率不到4%的情况下,连续10年每年的来搞量都保持在1500篇以上,有力地增强了期刊与作者特别是一些潜在的交流与互动。
2大力发挥期刊对科技人员的发现与推荐作用
科技期刊是培养、发现和推荐人才发展的重要阵地与舞台,科研人员发表的论文质量和数量也是业绩考核、职称评定、专业水平评定的重要指标。随着期刊的国际学术影响力的不断提高,国内甚至国外同行对期刊的投稿热情也不断高涨,我们在学习贯彻科协等五部门文件精神的同时[3],也更加清晰地理解和认识到在科研人员从事的科研活动中,科技期刊不仅对科研成果的宣传、交流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提升科研人员的学术地位起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科技创新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一大批创新基地正在建立,科技期刊通过精心谋划,可引导经费与人力的投入,从而为科技创新项目研究的推进、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以及国家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作出贡献[4]。
2.1坚持不懈跟踪科研课题,发现优质成果与作者
《石油勘探与开发》为中、英文双语全球发行,为了更加迅速、精准地获取最新的科研成果,为了更加及时地反映科研生产第一线的重大创新成果,编辑部主要负责人根据编辑所学专业分组,带领团队多次奔赴油田、科研院校等科研一线,提前精心策划、选题,现场调研,对一些重大科研项目进行全方位深度跟踪,将前期的项目背景调研、开题立项,中期的科研项目研究以及最后项目验收、成果总结等贯穿始终,将编辑、作者、专家的身份不断切换融合,协助作者精准提炼最新的学术观点,刊载出最新的重大科研成果,进而培养基层高级科研力量[5]。对于一些复杂的科研攻关项目,采用持续不断的滚动式追踪,从2010年开始,持续10年对四川盆地寒武系龙王庙组的勘探实践追踪过程中,我们也保持着连续约稿组稿,10年来期刊刊载了18篇此热点文章,几乎每年都会了解到最新成果,尤其以邹才能院士为代表的团队2014年所发表的文章《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特大型气田形成分布、资源潜力及勘探发现》在海相油气勘探领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至2020年该论文下载量超过万篇次(据石油勘探与开发官网统计)。对国内外的海相油气的勘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迅猛提升了期刊的影响力,在多年不断的持续追踪与组稿约稿工作中,我们也发现并推荐了一大批从事此项科学研究的优秀人才,吸引了更多国内外知名优秀学者的来稿。根据斯坦福大学JohnP.A.Ioannidis教授团队与Elsevier旗下MendeleyData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Top2%Scientists2020)”,《石油勘探与开发》编委会副主任邹才能院士也荣登全球2019年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邹才能院士、编委张水昌教授荣登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1960—2019年)。担任期刊主编的戴金星院士,以及赵文智、邹才能、刘合、贾承造、李宁等著名专家学者的早期“成名之作”和后续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在《石油勘探与开发》上刊出的。一路走来,在编辑部团队持续的科研追踪下,他们对期刊贡献了很多影响力强、学术水平高的论文,期刊也因他们的加盟发展迅猛。可以说学术是科技类期刊的灵魂,作者是期刊的保障。为了培养并建立稳定的优质作者群,编辑部每年评选出勘探院优秀论文奖、优秀作者奖,这些做法对优秀作者产生极大的鼓励,吸引了更多优质稿件。《石油勘探与开发》同时也开展了国际化约稿,持续关注当下石油行业在国际前沿科研热点,精心策划选题“人工智能技术在油气田开发、石油工程中的应用”等系列专题,特约包括美国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先驱、美国能源部非常规油气资源顾问、西弗吉尼亚大学Shahab教授在内的8位全球著名学者论文,邀请10个国家的审稿人审稿,并于2020年第2期集中刊出多篇优秀论文,与国外知名学者及其团队建立密切联系。国际化约稿不仅提高了期刊影响力,而且不断引入国外先进技术,引起了此研究领域的众多学者极大兴趣与持续关注,引导基层科研力量向国际新领域探索发现,对石油行业的新技术、新理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2关注重要科技成果信息的来源
编辑部主要利用学术会议进行选题策划,组稿约稿。各种大型的学术会议会往往会邀请很多业内的顶尖科研团队作会议报告,是许多重要科技成果的重要信息来源。编辑团队在会上不仅可以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动态和未来发展方向,增强专业素养和职业敏感度,更可以面对面接触业内专家,有的甚至可以在会场讨论学术观点,对突出的科研成果进行集中组稿约稿[6]。而我们尤其重视石油行业的各类学术交流会,学习并践行“走出去”“下室(国家重点实验室)上会(重要的学术会议)”,摒弃“等稿来”的工作作风,积极主动参加国内大型学术会议。我们在会前把大会报告的题目按照研究方向指派给参会编辑并分组跟踪,各个编辑小组在会场认真听取报告后,筛选并获取优质“靶向”论文,实时与作者建立沟通,清晰了解作者的研究动向与思路,及时获取最新的重大科研成果,进而邀约高质量的稿件。在论文审改环节,主编与编辑在专业视角下坚持认真仔细、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赢得了众多科研团队的一致好评,也受到很多国内学者的青睐。通过学术交流会这个平台,编辑部与许多科研团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组稿约稿和审改过程的反复交流中,挖掘和培养并拥有了一大批优秀的作者和审稿专家[7]。
2.3提升编辑团队素养,与作者建立紧密联系
《石油勘探与开发》编辑部尤其重视论文的编辑,编辑的科研能力和学术鉴赏力对论文的提升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随着国内外期刊日趋激烈的竞争,对编辑人员综合能力的要求越高,高素质的编辑队伍是期刊发展的灵魂,对期刊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8]。期刊的主编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执行主编为常年从事勘探工作的教授,他们在石油行业内具有很深的造诣,期刊在不断发展中也逐步培养了一支专业出身的学术型编辑。作为优秀的科技期刊编辑不仅应具有较高的思想品质、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还应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学术鉴赏力和社交能力[9]。编辑部几位从科研一线转过来的中年编辑经常回到曾经工作过的科研一线,跟踪课题进展,甚至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承担研究课题,从事相关专业研究和编辑学研究,与专家学者联系紧密,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以便更专业地处理稿件。编辑对稿件的处理不仅是对稿件进行文字润色和格式规范,还体现在对稿件学术成果的鉴赏、提炼和润色。编辑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鉴赏力有利于判断来稿的学术内涵和参考价值,有利于鉴别论文中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和结果的准确性,有利于提高刊发论文的质量[9-11]。编辑团队对于来稿中的很多学术观点、科研数据、学术术语、重要图件等的把关持有非常严谨、专业的态度。期刊作为石油行业的学术型期刊,在学术观点的鉴别方面,尤其杜绝没有经过科学验证的泛泛而谈,由于很多科研人员习惯于科研“报告式”写法,甚至直接采用从国外一些文献中简单翻译后的“拿来主义”,造成许多重要结论缺乏科学依据。对于此种情况,编辑部会经过讨论,邀请专家,去伪存真,协助作者提炼出正确的学术观点。在涉及地球化学、同位素测定等基础研究类论文中,很多学术成果来源于大量的实验室数据支撑,所以数据的真实性尤为重要,编辑部会跟踪实验室,建议作者做重复实验,多次验证确保实验结果真实可信。在专业术语的使用方面,编辑务必认真谨慎,一定要基于经典的理论体系,切记独创各类不规范的学术术语,误导读者。在涉及较多大型复杂地质图件的石油勘探类文章中,由于期刊大多编辑来自科研一线,掌握各类专业绘图软件,熟悉地质制图规范,对大量复杂图件的成图要求极高,需要不断与作者讨论修改,大到构造格局、小到井位符号均严格按照制图规范反复锤炼、精修,确保每张基础图件要有充分的数据支撑,每张成果图件要与论文中科学论证过的结论紧紧相扣,每幅图的配色也要反映地质规律。在涉及较多高难度的公式推导的石油工程类稿件编辑过程中,编辑对于很多重要公式都需要与专家协作,联系作者多次推导公式,修正错误,确保公式的使用严谨规范。所以,在石油类各栏目论文文字、公式以及图件等的编辑中,需要主编与编辑团队付出大量的心血,也需要作者、专家反复精修,将科研成果以最科学、严谨的面貌呈现在期刊上。由于期刊编辑自身有过丰富的科研经历以及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鉴赏力,也曾身体力行地撰写过科研论文,在审读和编辑加工稿件时,就会从作者的实验方案和结果以及分析讨论中发现其科研成果的创新性,也会在作者修改稿件时给予针对性、启发性的指导,还能做到与专家协作,校正来搞中的公式推导等学术问题。同时,编辑也会深刻体会到作者科研成果的来之不易以及撰写论文的艰辛,协助作者将其淹没在论文中有价值、有影响力的部分显现出来[10-11]。在这些与专家、作者的互动中,编辑采用的多种措施很好地帮助、指导了大批作者。尤其是来自勘探开发生产一线的作者,使他们在学术严谨性、理论性、表述标准化等方面受益匪浅。
2.4搭建国际石油科技人员交流的桥梁
《石油勘探与开发》近年来刊出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章,吸引了来自全球35个国家的作者的投稿。据统计,英文版在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Direct平台2020年下载量为25.4万篇次(见图2),近10年来翻了20多倍,读者遍布美国、英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泰国、巴西、印度等124个国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向世界呈现出来,极大地扩大了期刊的影响力。据不完全统计,《石油勘探与开发》刊出文章后的1周到3个月时间内,90%以上的作者都会收到国外的函件,有的国外读者对发表论文中提到的石油科技类软件产生了极大兴趣,联系到作者,国外高校愿意将作者不远万里派到中国来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促使作者走向世界,更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向国际。
3结语
期刊对科技人员的发现、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积极进取的期刊编辑部,就应该致力于积极策划、主动组稿约稿,通过不断获取重大科研成果来提升期刊的影响力,吸引并培养高水平的科研人才。编辑部坚持不懈跟踪科研课题,在投身于专业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许多重大科研成果与优质作者。在主编“走出去”的理念下,带领团队“上会下室”与作者建立紧密联系,定期举办优秀作者评选做法极大鼓励了作者,吸引培养了大量优质作者。在编辑稿件的过程中,对编辑、作者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去伪存真,跟踪实验,规范学术术语,协助作者精编各类地质图件,校正各类推导公式等,充分发挥学术型编辑作用,与作者共同进步,提高作者编写学术论文的水平,践行发现、培养优秀科技人员的使命。
返回综合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