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推动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具有智力与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是在劳动力资源的基础上,能够发挥创造性劳动的群体。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具有文化程度较高、蕴藏量丰富、创新能力强、增值性高等特性,如何围绕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针对各类人员的特点,合理开发与配置人力资源,是确保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下面以A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为例,就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做一阐述。
一、人力资源现状
A职业学院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1999年50年间主要是培训干部,承担在职干部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第二阶段是从1999年开始,在原成人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职能不变的情况下,又进行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职业教育。现有人力资源构成状况是:
1、专职教师队伍现状。自2000年以来,A职业学院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为适应迅速扩大的招生形势,该院采取调入研究生、高级职称人员和招聘等多种形式加强专职教师队伍,目前已有专职教师比1999年增加了260名,增加的幅度为3.9倍。
2、专职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状况。专职教师队伍当中,年龄结构情况是:30岁以下的135名,占38.6%;31~40岁的145名,占41.4%;41~50岁以下的55名,占15.7%;51岁以上的15名,占4.3%。从年龄结构看,4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比例比较高,主要是这几年来注意了年轻教师的引进和培养,改变了专职教师的年龄结构。
3、“双师型”教师现状。为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近几年在引进人才时,注重引进“双师型”人才,同时注重“双师型”人才的培养,鼓励教师取得与所授课程相关的执业资格。到目前为止,既有教师资格,又有执业资格的“双师型”教师人数有了明显提高。
4、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该院坚持“培养在职的、引进急需的”原则,加大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教师中有多人具有省管专家、省级优秀教师、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等荣誉称号。
5、专业技术职称现状。该院具有高级职称160人(含正高职称36人),占总数的40.8%;中级职称120人,占总数的30.5%;初级职称113人,占总数的28.7%。高级职称人数逐年增加,职称结构更为优化。
6、学历层次现状。几年来,该院采取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办研究生班、出国培训、鼓励在职学习、脱产学习等多种形式,培养了一批研究生,使研究生的数量大幅度增加。目前,该院教职工中187人取得了研究生学历,是1999年6名研究生的31倍。
7、行政人员现状。该院行政人员包括机关处室人员及系部主任、行政副主任和行政秘书。近年来,通过内部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压缩行政人员,扩大专职教师队伍,使行政人员比例大幅度降低,解决了行政人员比例偏高的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的来看,该院从1999年以来,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和配置,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目前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的需要。但是,按照该院2010年制定的未来十年远景规划要求,仍然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各专业师资队伍不均衡。由于历史的原因,该院传统专业师资充足,而新设专业师资非常短缺。比如,电子商务、广告、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工程测量及物业管理、电能工程、会展策划等专业师资力量至今仍很薄弱。不能及时充实新设专业的教师,对专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2、教师队伍实践能力弱。该院的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多数具有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但由于缺乏行业背景,他们的实践能力较弱。一些教师虽然取得了“双证”或多个职业证书,但缺少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很少主持过应用技术的研究。因此,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3、各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分布不够合理,且存在高级职称不能聘任问题。该院的各级职称比例失调,与省职改办要求的比例结构存有一定距离,因而形成了取得高级职称资格而不能被聘任的情况。由于不能被聘任,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4、学院办学层次较低,形成人才外流问题。近几年来,该院先后有多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流向外地,出现了评上正高职称就外流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一方面该院是专科层次,带不了研究生,没有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是待遇低。这种现象使得一部分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留不住,对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有一定影响。
5、辅导员队伍还需进一步加强。专职辅导员多数是刚从大学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学历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很少;年龄结构单一,没有形成合理梯队;职称层次偏低,以初级职称为主;知识结构不合理,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专业的辅导员较少,多数缺乏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
6、招聘人员队伍不稳定。在招生规模扩大、管理人员缺乏的情况下,该院从2001年开始实行了招聘的用人办法,通过实践看,这些招聘人员在系部承担着重要的教学管理工作,促进了学院的发展。但普遍反映,招聘人员工资待遇低,有低人一头的感觉。因此,一些人不能安心工作,影响了队伍的稳定。
7、处级干部年龄偏高,正处级干部尤为突出。该院现聘任的正、副处级干部中,按年龄段分,35岁以下的4人,占6%;36~40岁的11人,占16.7%;41~45岁的24人,占36.4%;46~50岁的9人,占13.6%;51岁以上的18人,占27.3%。其中,51岁以上的正处级干部占正处级总人数的40.1%,35岁以下的正处级干部是空白。这些同志都是该院的宝贵财富,但与干部年轻化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8、行政人员往往以管理者自居。行政人员的存在价值在于为教学科研服务。各部门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应当以尊重人才为基础,以服务为目的,通过为教师解决工作、生活方面的后顾之忧,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但一些行政人员官僚作风严重,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被管理的对象,服务和被服务的位置完全被颠倒了。
三、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对策
从上述存在的问题看,该院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1、进一步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快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传统人事管理是建立在把人假设为“经济人”的基础上,更多的是看到人的自然属性。人力资源管理是建立在完整、丰富的人性假设的基础上,不是只抓人性中的一个片段,而是对完整、丰富的人性予以全面尊重。因此,只有实现观念的转变才能带来管理方式的转变,才能有管理目的和结果的转变。首先,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核心理念。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的作用比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人力资源的价值观必须要由工具价值观向主体价值观转变,并让“以人为本”的管理核心理念逐渐深入广大教职工心中;其次,应转变管理和服务部门的职能。通过完善相关机制,逐步建立以教师为中心的现代师资管理模式,围绕加强系部建设的决定,转变行政部门的职能,进一步明确行政部门的职责就是要为教学、科研服务,变在机关发号施令为下基层服务;再次,成立人力资源管理部以替代现在的人事处。当然,这不能只是简单的机构名称的更换,应组建一支人力资源管理队伍,认真做好机构设置、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等工作,整合资源、合理利用、激发潜力,促使学院健康快速发展;最后,必须转变管理工作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通过对现有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全面培训和吸收高层次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促使管理部门转变观念、提高素质、增强能力,进而通过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全面推进。
2、制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长远规划。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从战略的思考和发展的视角进行科学合理的目标定位,要把培养、引进、保持和管理等环节结合起来,制定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长远规划。首先,根据学院的发展定位、规模和任务,制定出具有超前性和一定弹性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长远规划,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具体的中、短期实施计划;其次,根据人力资源开发所具有的继承性特征,既着眼于近期培养、稳定和吸引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又必须着眼于长远,把专业带头人的培养作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长期目标,确保专业整体优势的不断延续。
3、完善以岗位聘任制和分配制度为核心的人事制度。进一步强化竞争机制,改革固定用人制度,破除职务终身制,围绕“按需设岗,公开应聘,择优录取,合同管理”的管理体制和“按岗取酬、多劳多得、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全面推行聘用(聘任)制度。根据专业建设和教学、科研任务的需要,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科研、管理等各级各类岗位,明确岗位职责、任职条件、权利义务和聘任期限,按照规定程序对各级各类岗位实行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在全面推行岗位聘任制的基础上,切实有效地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健全分配激励机制。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大搞活学院内部分配的力度,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积极探索适合学院特点的多种分配形式和办法。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探索建立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内容的院内分配办法。将教职工的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以及成果转化中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直接挂钩,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充分发挥工资的激励功能。在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要提高他们的待遇。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鼓励破格。让真正有才华的教师工作上舒心,生活上安心,事业上有成就感;其次,形成人才合理流动机制。人力资源部或人事处要强化院内人才流动服务职能,承担本院教师及专业人员的人才交流工作。待聘、落聘等富余人员可通过学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校内进行流动,有条件的话,也可借助校外人才交流机构在学院与院外之间进行流动。
4、努力优化教师队伍,提高专职教师队伍素质和水平。首先,合理引进人才,特别要引进系部急需的人才,如电子商务、广告、市场营销、工程测量、会展策划等方面的人才。同时,要引进专业急需的高层次“双师型”人才,扩大专职教师队伍。其次,在目前教学任务重,专职教师不足的情况下,科研处、教务处、人事处与各系部共同配合,结合实际研究对专职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问题,以提高专职教师的素质和水平。主要是采取学历与非学历、短期与长期、定期与不定期、校内与校外、国内与国外培训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主要进行岗前培训、教学基本技能培训,使其尽快适应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对青年教师鼓励其参加高层次的学历学习培训;对讲师或副教授等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鼓励其积极组织参加高层次的研修班,促进其及时更新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学习新的教学手段,进一步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最后,为了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实践能力,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加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和实训项目的开发。引导他们主动到科研设计单位兼职或与企事业联合申报科研课题,参加项目设计;到专业对口的企事业,通过挂职顶岗、合作研发等多种形式强化实践技能,让更多的教师在学校实践教学中得到锻炼,提高实践能力。
5、进一步加大选拔和任用年轻干部力度。近几年来,省委组织部连续下发了关于培养年轻干部的通知,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年纪要轻,要实现梯形化。针对处级干部年龄偏大的状况,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知人善任的用才观、不拘一格的选才观,按照公开、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努力形成一套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有利于人才成长和使用,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把一批年轻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使各级领导干部年龄大的状况有所改善,特别要使处级干部的年龄结构得到改善。
6、留住人才,稳定教职工队伍。当前,人才的竞争比较激烈,人才的流动已是大势所趋,要在人才流动的大环境下,处理好引进人才与稳定人才的关系。对在编人员,从薪酬、发展前景、工作环境、个人情感等方面稳定人才,减少人才流失;对招聘人员,要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解决好聘期和待遇问题;对外聘教师,适当提高课时费,调动其授课的积极性。通过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和感情留人来留住人才,最终目的是管好人才,用好人才,鼓励和激发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智,切实为学院的发展和建设做出最大的贡献。
作者:孙文胜(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人事工作总结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