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为李白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2、2洛阳-香山寺 香山寺位于龙门东山山腰,其建筑古朴浑厚,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
3、该寺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
4、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后),梁王武三思奏请武则天予以重修,正式命名为“香山寺”。
5、当时的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霄,石像七龛,浮图八角”。
6、 唐文宗太和六年(公元832年),白居易将给密友元稹撰写墓志铭的润笔费,捐修香山寺,并撰写了《修香山寺记》。
7、名人名山名寺,相得益彰,使寺名大振。
8、白居易还把自己在洛阳12年所写的八百首诗,编为十卷,取名《白氏洛中集》,放在香山寺藏经堂内。
9、白居易曾常住寺内,自号“香山居士”,和胡果、吉皎、郑据、刘真、卢负、张浑、李元爽、僧如满等结为“香山九老公”。
10、唐会昌六年(公元846年0,白居易病逝旧居履道里,家人遵嘱将其葬于香山寺北和满师塔之侧3元丰三年,苏轼谪居黄州。
11、这时,他的俸禄减了一半,而家里供养的人口又多。
12、为了维持生计,他不得不把每月的四千五百钱,分为三十份,每份用麻绳穿起来挂在梁上,每天早上用画叉取一串钱下来,交给妻子王闰之安排一日三餐。
13、如果当天有些节余,苏轼就非常高兴地把这些小钱装在一只罐子里,以备有客人来访时买酒喝。
14、这时,苏轼的老朋友马正卿专程从扬州来看望苏轼,目睹“先生穷到骨”的生活,不禁心酸难过,便找到昔日的同窗,黄州太守徐君猷求他将临臬亭下过去驻兵的数十亩荒地拨给苏轼开垦耕种,以解决吃饭问题。
15、徐太守欣然应允,苏轼十分感激,给马正卿写了一首诗,以示谢意: 马生本穷士,从我二十年。
16、 日夜望我贵,求分买山钱。
17、 我今反累生,借耕辍兹田。
18、 刮毛龟背上,何时得成毡。
19、 可怜马生痴,至今夸我贤。
20、 众笑终不悔,施一当获千。
21、 苏轼对于垦植这片土地很高兴,不但解决了吃饭问题,更因其在黄州城东,是一块坡地,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当年植树种花的忠州“东坡”相似。
22、白居易是苏轼敬慕的人,于是他效法白居易,将其地称为“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23、他还在东坡上筑室,取名为“雪堂”,并亲自写了“东坡雪堂”的匾额。
24、宋人洪迈在《容斋三笔,东坡慕乐天》中说:“详考其意,盖专慕白乐天而然。
25、” 4晚年隐居石湖5李清照,南宋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26、父亲李格非是当时有名的学者兼散文作家。
27、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好写文章。
28、李清照18岁时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
29、夫妇二人志同道合,赋诗做词,时相唱和。
30、而且,两人均喜欢收集金石,是当时著名的金石家。
31、 南宋初年,金兵入侵,黄河南北相继沦陷。
32、建炎元年,金兵渡过黄河,面对金兵,李清照只好和丈夫分别渡淮南奔。
33、在混乱的局势中,赵明诚接受了湖州太守的任命。
34、但他在赴任途中中暑染病,死于建康(今南京)。
35、夫妻二人收藏的金石字画也都流失,李清照只身奔波于杭州、越州(今绍兴)、台州和金华一带,饱尝了国破家亡的凄苦生活。
36、后来,她随胞弟迁到了杭州,才定居下来。
37、 几年来的颠沛流离使李清照备受逃亡之苦,最使她痛心的是丈夫的去世和他们苦心收藏的珍贵金石书画散失殆尽。
38、在一次次打击面前,她盼望局势平稳、生活安定。
39、因而,她为自己的住处题名为“易安室”,并自号为“易安居士”。
更多相关的信息请通过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进行了解! 返回销售工作总结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