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由小编香香为大家带来以下文章:
笛子——由一株株长得挺拔的竹子制成,平凡而朴实。
笛子——内心坦白成透明的笛膜,能奏起自然的悠扬,风雅而精巧。
初识竹笛,是见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坐在年岁久远的红木椅上,持一方白绢,细细摩挲笛子,端笛的手粗砺却灵活,微微仰头,就有旷远悠扬的笛声徐徐传来,铿锵中又不失江南水乡的风雅。我与笛子这位朋友的邂逅、结缘,自这一刻起拉开了序幕。
然而,笛子的初学远不是一帆风顺,剁、吐、滑、颤总是错漏百出,可我依然倔强地挺直脊背,练到眼眸酸涩也不停下,或许是因为竹笛中蕴藏的意境让人流连不已的缘故吧——一旦把嘴唇与笛孔接触的角度变化,响度也会随之而变;当手指在笛孔上滑动变化,它会发出不同的音色。笛孔中流出的每一个音符,都像是对灵魂的深情讴歌,时而轻悠,时而绵长。从吹奏出第一首流畅的曲目开始,笛子就成了我的挚友,我总是喜欢在茶余饭后,借缕缕笛音,排遣心中郁结的愁绪,或是飞扬激越的心情。
无论南北,笛声给人内心带来的那份喜悦的颤动都是相同的。在北方,人们多使用梆笛,运用吐音的技巧,给人欢快、粗犷和洒脱之感。在我吹响《扬鞭催马运粮忙》时,仿佛被带入一个丰收、忙碌的季节,那里的人们脸上写满喜悦之情。音符是跳出来的,自带一份喜庆、欢跃。在南方,人们用曲笛吹奏作品,以表现景色为主,使用的技巧更多了,我就曾在《早晨》这首经典曲目中真切感受过海边清晨的景象:万物苏醒,当太阳远远地蹦出地平线,仿佛拉开了金黄色的大幕;乡村的早晨朦胧,重重叠叠的云雾慢慢散开,眼前的风景逐渐明快,鸟儿、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凑热闹了……
我还曾在寒灯下见过一个风雪吹笛人。他立于树下,一阕清亮明澈的曲子从他指间流泻。我怔怔地看着,忘记了眼前凄冷的寒风、时间的流逝。這是红军长征时作的一首曲子,聆听中,眼前似能浮现出漫漫雪山中红军战士们嘶吼着战歌,坚毅的脸庞凛然面对呼啸的寒风。良久,笛音一转,已是风雷激荡,战士们英姿飒爽、意气风发,有伟人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一曲终了,我好像经过一场心灵的沐浴,我知道,笛子传授给我的精神早已渗入血脉,教会我何谓风骨,何谓气魄。
自此,每当我做几何题想不出辅助线如何添加、不知运用哪个公式来解答时,笛子朋友不畏艰难的骨气、节节攀升的品质和气节,就会激励着我,我会再花精力,另辟蹊径去解决难题。或许我穷极一切也无法攀登上学业的顶峰,但笛子朋友始终都会鼓励我,用每天一点点的进步,优于昨天的自己。
记忆中,最美的一道风景必定是这样的:夕阳西下,光艳的橙黄明媚耀目,光线穿透窗玻璃,淡淡地簇拥着一位少女,执一支竹笛,伴随嘴唇翕动,手指快速起落,或高亢或柔婉的曲调从笛孔流泻而出。这旋律里,藏着一颗欣喜的心,为驿动的青春、为流逝的时光、为每一个向上攀登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