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内容由小编为大家分享,优秀工作总结、毕业论文、述职报告、心得体会、优秀作文、演讲稿、范文写作学习等相关文章。
《唐人佚诗解读》,陈尚君著,中华书局2021年1月第一版,30.00元
陈尚君先生长期从事有唐一代基本文献研究,多年来,他以“用今天的学术准则来重新写定全部唐诗”为目标,倾尽心力编纂《唐五代诗全编》,目前已基本定稿,出版之日可期。他在唐诗辑佚、辨伪等方面成就卓著,1992年出版《全唐诗补编》之后,继续搜求,又新得佚诗逾千首。有这样的积累,他在《文史知识》杂志开设专栏,解读《全唐诗》之外的唐人佚诗,最终结集为本书。作者对唐人佚诗进行赏析,又结合自己对唐代历史文化、诗人生平的熟谙,发现问题,归纳现象,或作考证,或加阐释,多有创见,虽出之以通俗的随笔形式,却不掩其学术价值。如关于王绩、贺知章、张志和、张祜等诗人,关于女诗人的感情世界、俗讲僧的讲唱文稿,书中都有更新我们认知的新材料、新论说,弥足珍贵。
《美食与文明:帝国塑造烹饪习俗的全球史》,[美]蕾切尔·劳丹著,杨宁译,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21年1月第一版,94.00元
本书是一部世界饮食通史:从人类掌握谷物烹调,到大小麦饮食的风靡,到佛教饮食、伊斯兰饮食、基督教饮食伴随着几大帝国的崛起而兴盛发展,最后是近现代以来,一种介于高级饮食和平民饮食之间的“中等饮食”逐步形成、扩张并实现全球化。书中解释了烹饪术演化的简明规律,梳理了历史上各种烹饪哲学的形成,聚焦于一些饮食如何被选为帝国饮食,在广大地域内占据主导地位,“自从国家诞生以来,但凡使用最广泛的烹调方法,无不来自那些最大、最强盛的政治单位”。作者也没有将饮食和帝国划上等号,对一些饮食如何越过政治边界传播作了讨论。本书曾获2014年度国际烹饪专业协会最佳烹饪史图书奖,但烹饪史的归类实难概括本书内容,毋宁说它是一部视角独特的全球史、文明史作品。
《发现与推理》,许宏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21年4月第一版,58.00元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考古发现新闻进入公众视野,大众对考古文博话题越来越感兴趣,本书即着眼于那些考古事件的背后“花絮”,呈现考古现场的复杂与悬念,讲述专业人士为之付出的努力、体会的甘苦。作为知名考古学者的许宏多年置身考古工作一线(执掌二里头考古队20年),对于诸多考古发现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由他讲述考古背后的故事,以专业写作的严谨姿态,有某种程度的史料意义,也有生动、鲜活的文本趣味性。书中除了九篇考古亲历记,还有他对于考古学史上重要发现及背后故事的“重述”和评价,特别反思了“考古是否需要想象力”这一提法。在追忆、记述、实录的同时,作者以资深考古人的角度力求向读者阐释考古发现热闹之外的门道。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德]娜塔莎·沃丁著,[德]祁沁雯译,新星出版社2021年4月第一版,58.00元
二战时期大量乌克兰人被德军运送到德国强制劳役,当事人及其亲友因此经受难以消弭的身心创痛和深远影响。本书作者、德国作家娜塔莎·沃丁的父母就是当年从乌克兰东部城市马里乌波尔来到德国强制劳动营的“东方劳工”,而她写作这部非虚构作品的缘起,就是要接近甚至还原自己母亲的身世之谜,她到底经历过怎样起伏、惨痛的人生。英年早逝的母亲留给作者的回忆和实物太少,加上时隔太久,这些都为作者搜集资料增加了不少难度,但她还是以耐心、勇气和对历史的敬畏完成了这部记述母亲一生、反映“东方劳工”遭遇和命运起伏的厚重之作,资料丰富,叙事生动,情感诚挚。尤为可贵的是,本书对于记录、呈现二战期间“东方劳工”这段历史有着近乎填补空白的意义。
《百年世界动画电影史》,[法]奥利维耶·科特著,张健、王星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4月第一版,230.00元
成年人或者儿童,也许都曾经或正在为动画片着迷,针对这一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电影类型,本书对其进行全景式回顾、梳理、解读,是一部全面“回放”“透视”世界动画电影发展历程的“工具书”般的大作。作者奥利维耶·科特是兼具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法国资深动画史学者、电影导演,他在书中从动画电影的起源写起,对动画技术的演变、发展也有详细的介绍,重头部分是按照地理区域分别对美国、加拿大与拉美、欧洲、亚洲、非洲及大洋洲的动画电影分别细述,其中不乏全球观众耳熟能详的动画大师和经典名片,也有不那么出名但值得提及的动画电影人和冷门杰作。本书穿越五大洲,跨越百年,脉络清晰,信息量巨大,书中500多幅彩色插图则令文本具有了更为直观、形象的说服力。
《指挥与控制:核武器、大马士革事故与安全假象》,[美]艾里克·施洛瑟著,张金勇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2月第一版,148.00元
1980年9月18日,美国阿肯色州某导弹发射场,两名士兵对泰坦—2导弹进行检查作业,一个扳手套筒掉了下去,砸在导弹上,导致燃料喷涌而出,爆炸随后发生,而导弹加载了氢弹头……本书从这起事故讲起,追溯了自核武器诞生以来,一众科学家、政策制定者以及军官为了确保核武器不会被窃取、破坏、未经授权使用或者无意中被引爆而做出的巨大努力,讲述了冒着生命危险去避免核浩劫的普通士兵的故事。流行的理论是,核威慑带来了世界和平。但本书揭示的是,我们能活到现在,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切尔诺贝利的午夜》,[英]亚当·希金博特姆著,鲁伊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3月第一版,78.00元
三十五年前,一场核事故让切尔诺贝利为世界瞩目,其灾难性后果以及国际影响至今未息,随着时间推移,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渐趋清晰,相关资料档案也逐步揭秘。本书作者从2006年开始历经12年对切尔诺贝利亲历者进行采访,参加若干以此为议题的国际会议,搜集整理相关回忆、口述和档案等文字资料,最终完成了这部资料翔实、笔触写实的非虚构力作,其揭示的真相与对这一事件背后“人祸”的反思耐人寻味。
《柯尔律治评传》,[美]沃尔特·杰克逊·贝特著,徐红霞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1月第一版,78.00元
这是“文学纪念碑”书系 “浪漫星云”系列的第二本,本书作者、美国学者贝特对英国浪漫主义诗歌颇有研究,在书中对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柯尔律治的人生经历、创作走向、重要作品、思想变化等方面展开叙述和评价,对于传主何以成为英国文学史上个性独特又颇为神秘的重要人物,本书不失为通向答案、兼具可读性与思想深度的文本蹊径。
《大国远见》,金灿荣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1月第一版,68.00元
本书集中了金灿荣教授近几年关于整体国际形势、新时代中国外交及大国关系等问题的最新思考。作者认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等待机遇并抓住机遇才是一个有远见的大国”。本书保持了作者一贯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向广大关心国际政治、关注中美关系的读者系统地提供了一套认识世界、认识中国的逻辑框架。
《梁庄十年》,梁鸿著,上海三联书店2021年1月第一版,52.00元
从记录梁庄的人、事进而反映当代乡村社会变化的《中国在梁庄》起,作家、学者梁鸿对自己故乡梁庄的观察和书写已逾十年,其间亦有记述梁庄外出打工者的《出梁庄记》,在这部《梁庄十年》中,作者再度回到梁庄,面对那些熟悉的乡人和风物,在不变中体会某些不同,以此折射这个时代里乡村的变迁。而这样的写作并非止于此书,作者在后记中表达了对十年、二十年后继续这个话题写作的憧憬。
《走出历史的尘烟》,李菁著,团结出版社2021年3月第一版,138.00元
李菁用文字带我们一起去哈佛大学与傅高义畅谈,到宋庄大画室里听⻩永玉戏说往事,在纽约的暴⻛雪里走访⻉聿铭的家人,在核事故30周年重返切尔诺⻉利现场……在世界的各个⻆ 落寻觅有趣的灵魂,通过对历史人物及其后人的深度访问,打开了一条切入历史深层的通道。
《瓦猫》,葛亮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2月第一版,59.00元
葛亮的文字向来具有细致、风雅的特点,在这本新书中,这些特质体现得相当充分。书中包括三篇关于古籍修复师、理发师和陶艺师的故事,是虚构的写法,却有纪实般的行当细节描写,对人物面对时代变化如何与“手艺”自处的作为和内心起伏有到位的刻画。基本上,三个篇章的气韵、节奏颇为一致,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可称“匠人精神”的文字雕琢上的努力。
《漕运船帮》,王梓夫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1年3月第一版,79.80元
这部长篇是著名作家王梓夫“漕运三部曲”的第三部。清雍正、乾隆年间,杭州三位异姓好友翁岩、钱坚、潘清创立安清帮,畅通运河水路,推动漕运兴盛,终成清初以来流行最广、影响最深的民间秘密结社。作者在运河典章与民间传奇的历史缝隙中,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漕运创业史,再现了三百年前的码头文化与运河众生相。
《暖夏》,王松著,作家出版社2021年3月第一版,56.00元
王松的这部长篇新作虽以当下农村的脱贫攻坚为主要表现内容,但又超越了脱贫攻坚的范围,以充沛的文学性赢得读者的喜爱。作者把脱贫攻坚的宏大主题包裹于乡村生活的日常叙事,以民俗曲艺的笔法腔调讲述乡间乡民的人生故事,题旨严正,意趣清奇,使得作品生活底蕴深厚,文化气韵浓郁。
《诗人的圆桌:关于自然、人文、诗学的跨文化对话》,吉狄马加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1年1月第一版,68.00元
本书是著名诗人吉狄马加与16位世界各地的诗人、诗歌翻译家的对话集。谈话的对象包括俄罗斯诗人叶夫图申科、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立陶宛诗人温茨洛瓦等。本书带我们走近吉狄马加,更带我们走进一个由诗人构成的、国际化的世界。有几篇对话特别引人关注,如叶夫图申科讲述了他眼中的马雅可夫斯基、阿赫玛托娃,谈到他与布罗茨基的恩怨纠葛,很有看头;又如作者与阿多尼斯关于一些思想、政治问题的讨论,值得重视。
《无形之物》,张定浩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1月第一版,39.00元
张定浩的新书将小说、批评与生活勾连,构成一个立体的批评世界。本书跳脱了单纯的文本分析和审美评判,在谈论文学的同时也借助文学去尝试探索一个看似抽象无形更为广阔坚实的世界。本书指出,文学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交流,就是让万物联系在一起,通过熟悉的事物去理解陌生事物,同时也通过陌生事物来擦亮熟悉的事物。
《钢琴博物志:乐器、音乐与音乐家——从莫扎特到现代爵士》,[美]斯图尔特·伊萨科夫著,江松洁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21年1月第一版,98.00元
本书原书名为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Piano——作者把钢琴看做一个生命有机体,从钢琴的诞生讲起,梳理了它在数百年间的演化发展史。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钢琴的发明、早期发展及其历史文化背景,可称为钢琴社会史;第二部分是作曲家作品史;第三部分是钢琴演奏史。作者不只讲述古典音乐,对流行音乐特别是爵士乐也着墨甚多——这在同类书籍中堪称罕见。书中含大量趣闻轶事,音乐的门外汉读来也会觉得津津有味。
《地图时光机》,[美]凯文·J.布朗著,木同译,中国画报出版社2021年1月第一版,158.00元
古今中外,地图始终在人类探索与认识世界过程中有一席之地,关于地图出现、发展、变化的历史也是人类历史的一个侧面,创建了古董地图网的美国学者凯文•J.布朗以跨越两千年、来自不同国家的65幅古董世界地图为线索,详细深入地介绍和解读,梳理了地图绘制方法、视角、表现形式的沿革,经过专业、细致的研究、对照,梳理出地图中“隐藏”的世界文化、政治、经济、贸易、宗教等领域的内涵,是一部装帧精美、信息量丰富的地图知识博物佳作。
《太平洋,大西洋》,黄蓓佳著,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2021年3月第一版,28.00元
受一位老华侨之托,三个合唱团的孩子开始了对一位七十年前的“音乐神童”的寻找。一桩沉重的历史疑案,勾连起了大半个世纪之前的风雨故国,中有风骨铮铮的先生们,抗战时期从容就义的隐蔽战线的工作者,和身背“屈辱”家世的遗孤。该书中,历史生活的书写与儿童生命成长相互交织,以儿童生命体验的一角,书写壮烈宏大的历史。童年经验与历史叙事相结合,既在儿童成长体验中展示了独特的复杂感和沉重感,更在时间和空间的纵深中,呈现出儿童生命体验的共同性和永恒性——那所有的欢欣与悲痛。
《喜鹊窝》,海飞/著,杨鹁/绘,青岛出版社2021年1月第一版,48.00元
沙娃与喜鹊的故事,映射的是中国的治沙故事;当沙娃手捧那个滴水不漏的喜鹊窝时,也是他的家园在沙尘暴中遽然毁灭时。弱小的喜鹊在家园构筑时呈现出的生命意志力,正映射了人们重建家园的意志与决心。该书以顽童生活书写中国现实画卷。图画书之难,还在于叙事功能与审美功能应水乳交融。水彩、版画和油画多种图画技巧的交融,与文本共同交织出一个刚柔并济的故事。
www.lunwen.net.cn提供工作总结、活动总结、实习总结、工作计划、活动计划、作文、演讲稿等实用范文 返回作文素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