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内容由小编为大家分享,优秀工作总结、毕业论文、述职报告、心得体会、优秀作文、演讲稿、范文写作学习等相关文章。
1983年春,北京协和医院,一位慈祥的老人病情恶化,弥留之际,她伸出左手,断断续续地喊:“产钳,快,产钳,快,快。”
她的亲人、学生满含热泪,轻轻地放下她那高举的手。
4月22日,北京正午时分,她说了一声:“我好累,我要休息一会,有事叫我。”,便轻轻地睡去,她用她那不太强壮的身体,和那双一直让人赞美的双手,迎接了无数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
她走了,把那数也数不清的爱,留给我们。
她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是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她就是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的林巧稚。
她有怎样传奇的一生呢?
有志者事竟成
1901年12月23日(光绪二十七年),林巧稚出生在福建省思明县鼓浪屿的一个教员家庭。父亲林良英是新加坡一所大学的毕业生,从事教学和翻译工作,他思想开明,认为女子也应把她培养成才。
五岁那年,母亲因患宫颈癌去世。
林巧稚永远不能忘记母亲去世时那极端痛苦的一幕,她朦胧地意识到,做女人太难了。
“学医,当个医学家。”
她在失去亲人的煎熬中,就植下学医的宏愿,并为此奋斗一生,初心不改。
立志可以让一个人找到目标和方向,不再迷惘,并且会努力为心中的那个理想奋斗,坚强不息。
7岁,她进入蒙学堂,开始了学习生涯。
林巧稚学习勤奋,在学校是出类拔萃的优秀学生。
1921年,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今协和医学院)落成,已毕业于厦门女子师范学院并留校任教的林巧稚,不顾家人的反对,参加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考试。
上海的七月,天气酷热难耐,英语考试正在紧张进行中。
忽然,林巧稚的同伴余琼英中暑晕倒,她立即中断考试,与另一女生将余琼英迅速抬到阴凉处,仅用十分钟,迅速敏捷处理好这起突发事件。
然而,回到考场,考试时间已过。
所幸,她的这一举动被考官发现,并被她一口流利的英语所折服,被她应对突发事件的沉着果断有序所震憾,被她舍己为人的精神及卷面的才华所感动,她有当医生难得的素质,她被协和破格录取。
为了向“妇女不能持刀”的陈腐观念挑战,为了那些苦难中的中国妇女,也为了在无奈中死去的母亲,她选择了当时被许多人所鄙薄的妇产科。
众所周知,协和的淘汰制极其残酷,但林巧稚凭着她的苦学和聪慧生存下来。
在八年的学习和残酷的淘汰竞争中,林巧稚一直高居榜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获医学博士学位,被聘为协和医院妇产科大夫,为该院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女医生,也是首届“文海”奖学金唯一获得者。
在协和医院,林巧稚勤奋工作,无论白天黑夜,严寒酷暑,她都为治病救人而忙碌。
一个圣诞夜,大家都去狂欢,值班的林巧稚遇到一位子宫破裂流血不止的年轻妇女。
她还是助理医生,无权处置这种病人,她向科室主任报告危急情况后,科主任让她手术。
看着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病人,她果断通知手术室,站上手术台。
“细心,细心,再细心。”她为自己打气,为自己呐喊,为生命负责,独立完成她当医生的第一例大手术。
手术的成功,引起更多人关注,她被提前3个月由助理医生晋升为住院医生。
紧接着,好事一件接着一件,把好学上进聪慧的林巧稚推向成功的顶峰。
十年内,她获得三次远渡重洋的机会,要么进修深造,要么进行医学考察。
回国以后,她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妇产科事业,她解除妇女的痛苦,分享母子的欢乐,放弃一个女人应该享有的爱和家庭的权利。
1940年,她升任妇产科主任,成为该院第一位中国籍女主任。
在协和,就是外国人要想获得这个职位也决非易事。
然而,凭着高超的技术和高尚的医德,在妇产科主任空缺时,院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个黑黑皮肤,大大眼睛的中国女医生。
幸运之神总会眷顾那些勤奋而有准备的人,那些勇于承担责任,胸怀大爱的人,那些坚持不懈,奋斗终身的人。
奋斗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生机,责任让生命充满意义,压力让我们不断成长,成就让我们充满自豪。
不要抱怨生活艰辛,其实奋斗也是幸福的一种,不是吗?
大爱如天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北京协和医院关门。
林巧稚在北京弄堂小胡同10号租几间房子,开办私人诊所,以平民大夫身份穿街走巷。在中华民族惨遭蹂躏和杀戮之时,她用一双美丽的手迎接着民族一个个新生命、新希望。
身单力薄的林巧稚,总拎着一个特殊的出诊包,包里带着现金,用来资助那些贫病交困的病人,药费分文不收。
她经常去那些漆黑、脏乱、偏僻的小胡同出诊,给那些在日寇铁蹄下痛苦挣扎的父老乡亲倾注一腔热血和一片爱心。
抗日战争胜利后,协和医院恢复,林巧稚回医院任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在短文《打开协和窗户看祖国》中写道:
协和的窗户打开了,竖起了五星红旗……我们为祖国伟大的进步感到光荣骄傲。
她用自己的大爱为祖国献礼,为人民服务,她的心中只有妇女和儿童的保健事业,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用大爱谱写一曲曲壮歌,鼓舞激励着每位有志青年。
深秋夜晚的月光把窗户映照成淡青色,像是医院看X光片的荧光屏。
林巧稚还在灯下查阅资料,一位患者让她在心底深处不能释怀。
患者董莉,31岁,结婚6年才初次怀孕,怀孕数月有轻微出血的症状,她担心流产,来协和检查,结果发现宫颈处有乳突状肿物,怀疑为恶性肿瘤。这样的情况,必须尽快手术,切除子宫,防止癌肿扩散,以保全患者的性命。
林巧稚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为患者的幸福考虑,反复研究董莉的病理报告,发现异常,提出一个大胆设想,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患者出院。
林巧稚拉着董莉的手,深深叹了口气说:
我当了20年医生,头一回碰到你这样的情况,你把我的头发都愁白了。
回家后有什么不舒服,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立即来医院,立即来找我。
正是她的敢于担当,敢于探索挑战的精神,科学严谨的医学态度,以及她的坚持与仁爱,才没有让一个生命消失,让董莉做了妈妈,女婴取名为念林。
孩子是母亲的天使,婴儿是人类的天使,那些迎接新生命的人是守护生命的天使。
几年以后医学界得出了结论,董莉所患的宫颈肿物是一种特殊的妊娠反应,被称之为蜕膜瘤,虽然具有瘤的形态,却不是真正的肿瘤。
这一结论至今在妇产科临床中广泛采用。
没有黑暗就没有光明,光明从黑暗中诞生。
1950年,一位内蒙叫乔淑梅的患者,因新生儿溶血症连续夭折三胎后写信求助林巧稚。
她查遍国外最新的医学信息,提出和进行大规模的妇科病普查普治,约有关专家座谈,创造出用脐静脉换血的方法治疗新生儿溶血症,圆了乔淑梅的母亲梦,她又创造了奇迹,填补了空白。
她说:“我对妇女、儿童充满了爱,生平最爱听的声音,就是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那是一首绝妙的生命进行曲,胜过人间一切最悦耳的音乐。”
她用最美丽,最温暖,最给病人战胜病痛力量的微笑关爱着妇女、儿童,如同一米阳光,给予生命旺盛成长的能量。
1959年,林巧稚当选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并被任命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
春蚕到死丝不断
文革开始,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造”运动展开。
林巧稚被划为“重点改造对象”、“反动学术权威”,被发配到病房做护工,清洗便盆、倒痰盂……这些工作她都做的一丝不苟,每天仍以最美丽,最温暖的微笑努力工作。
毕竞,她还没有离开协和,她说这已经是再幸运不过了。
看着协和几十年的规矩被破坏的荡然无存,学术气氛淡薄,医护人员对业务不专心,门诊室毛哄哄,大查房借故取消,她的学生闭门哭泣,她以最严厉的语气鼓励他们,重振医风,支撑着风雨飘摇中的协和。
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
只有微笑面对,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
1978年12月,林巧稚和楚图南率中国人民友好代表团赴西欧四国访问,在英国因患缺血性脑血管病返回中国。
在首都医院,经检查,她被确诊为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栓、心脏病。
患病期间,她开始在轮椅上、病床上写关于妇科肿瘤的书籍,4年后,50万字的专著《妇科肿瘤学》完成。
1980年12月2日,病情加重被送进医院,但她还坚持工作,只要病人出现问题,即使半夜也要马上通知她。去世前一天还接生了6个婴儿。
林巧稚逝世后,平生积蓄的3万余元捐献给首都幼儿园、托儿所;遗体献给医院做医学研究;骨灰撒在故乡——鼓浪屿周围的海面上。
这位鼓浪屿的女儿,终于魂归故里。
林巧稚的同乡,曾三次由她亲手接生的作家冰心说:“她不平凡的形象永远在我的心中闪光!”
“一辈子的值班医生”是她对自己的人生定位,有了这种定位,她的生活简单而丰富、充实而宁静。
床头那部电话是她唯一的伴侣,胸前的听诊器是她最珍贵的财产,可她的一生是极其丰满充盈的,快乐的。
她像一团火焰,一块儿磁石,她从来不想到自己,把自己所有的技术和感情都贡献给倾注给她周围一切的人。
林巧稚对病人的人文关怀,深深影响着她精心培养的学生们。
郎景和至今记忆犹新:
林大夫的一举手一投足,就能感觉到她对病人的爱,她用对亲人的方式对待她的病人,直接用耳朵贴在病人的肚子上,为病人擦擦汗水,掖掖被角,拉住病人的手,她是怕病人触摸冰凉的铁床架子落下病根。
“原本不安害怕的病人,也就慢慢安静了下来,这是一种关爱的力量,也是医患之间互相信任的力量。”郎景和回忆。
林巧稚的精神遗产在中国医生群体中潜移默化,代代相传。
做个心灵纯粹的人
林巧稚的一生,是坎坷的,无论是失去亲人,还是民族灾难,她不曾被击垮,用爱撑起一片天。
她的一生也是快乐的,她曾为自己的医学理想而坚定求学,坚守在妇产科的岗位数十年如一日勤勉工作,曾用她的双手迎接过千千万新生命的到来。
她是一个有着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的人,她终身未婚,却拥有最丰盛的爱,她没有子女,却是最富有的母亲,她是东西方文化交融陶冶出的杰出女性,是母亲和婴儿的守护神,她是落入凡间的天使。
春蚕到死丝不断,留在人间御风寒。
林巧稚离去了,但她纯粹的心灵,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远受到人们的崇敬,鼓舞人们去攀登新的高峰。
www.lunwen.net.cn提供工作总结、活动总结、实习总结、工作计划、活动计划、作文、演讲稿等实用范文 返回作文素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