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内容由小编为大家分享,优秀工作总结、毕业论文、述职报告、心得体会、优秀作文、演讲稿、范文写作学习等相关文章。
第一堂课快下课时,跟同学们聊天,L同学提到哲学和生活的关系。早就想要回应,发现有难度,拖到现在。
L同学给我的印象超级深刻,是因为我发现一旦跟你眼神碰撞,便很难离开你的眼神,因为你会专注、清透、无惧、从容地一直看着我,这种笃定……抱歉此处没有形容词,赞一个先,因为太稀缺太珍贵。
这个问题更适合漫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简单说,我最倾心的理解是,一个人的哲学,决定了他的生活。
哲学是对现象背后本质的追问,当然,它不止是一套哲学观,还有哲学的体验,这涉及到人们不同的思维方式。从整全的角度来讲,理性VS感性,这不是对立的,是需要互补的,只是我们可能存在不同倾向而已。“哲学观”地理解哲学,有些偏理性意味,“哲学体验”地理解哲学,有些偏感性意味,如果说前者是为了透过现象看本质,那么后者是为了透过现象直契本质。如果只是看到本质,会比较抽象,如果想直契本质,会比较玄奥,所以需要理性为感性指路,反之,需要感性为理性赋能。
感性+理性,会展开一个立体的价值空间,也就是人的生命展开空间,在其内,有现象的世界,有规律的世界,有意义的世界,有本源的世界,这些世界共同构成我们称之为生活的东西——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生活”大概是一个解剖无、重构有的概念,但它是立体多维的。
生活形态因人而异,“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然而,自古至今人们“生活着”这一事实倒是又构成了一重更深刻的本质,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二次元”之根,是人作为类的元生活之本质,使存在过和存在着的人们产生本质关联——成为一切时代的同代人,这是哲学要引领人们达成的最终极目标,意味着人找到对生活本质的归属感、联结感、契合感。
当成为了一切时代的同代人,我们身为个体,却开始懂得和人类同呼吸共命运,我们开始更深地了解自己,开始更广泛地理解他人,开始更明白历史延承中的一条价值主线,然后,我们吸取古今人类的智慧和失败之教训,在此基础上发展并创造更好的当代。哲学的指引,始终都在。
回到更现实的层面,哲学把相对而言更本质的东西(因为对于最本质是什么的认识会一直处在动态变化中)教给我们,从某种意义而言,我们不可避免地参与在本质的展现之中,或者有人会认为,过程本身就是本质。当拥有了对本质把握的意识,一来,你因为活得更深刻、更普遍而较之于没有哲思的人们而言,具有更清明、更开阔、更灵活的视界,你因更立体的生命体验而获得了更多自由,也因此,你对现实情境的应对力和对现实资源的把控力会更强,这一点,正如日本知名建筑美学家黑川雅之所言:“我觉得创作不应该追求新,而是要追求深,要去深入地思考,这是最重要的。所有的工作,都要立足于‘深度’。”正是他的深度思维,亦即本质思维,才成就了独具一格的建筑作品,让人在欣赏之余,很难从表层超越。二来,因为对本质的契合,你会因比较容易有机会领悟到人生意义和来自人类本身所赋予的一种认同感而找到生命力,就像久别然后回家的感觉。
记得在讲叔本华的时候,是L同学先问,我们和哲学家一样吗,我说,从本质而言,一样的,但你说,我觉得不一样,因为我们没有叔本华那样悲观,我们仍然觉得生活有意义,而且要创造价值。赞!这是因为你更同频于你的当下,你在发展的轨迹之中,能有这番发问和思考,便已然悟到了“成为一切时代的同代人”的含义。再赞!
印象中也有至少两次听到你说,哈哈哈哈,知识储备还不够,但这又如何呢,当有了对本质的深刻领悟,再投身生活之现实建构,你会感到有一种高屋建瓴的信心,那么剩下的漫漫长路,就在时空中慢慢交付吧。
www.lunwen.net.cn提供工作总结、活动总结、实习总结、工作计划、活动计划、作文、演讲稿等实用范文 返回作文素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