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税部门肩负着“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尤其是基层地税工作人员身处征管一线,面对的诱惑较多,执法风险更大。如何加强基层地税部门纪检监察工作,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我们紧密结合基层地税工作实际,坚持把纪检监察工作与税收业务工作有效融合,以“努力构建源头防腐长效机制”为重点加强纪检监察工作,通过近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面临诸多困境,现将几点做法和几点思考总结如下,旨在抛砖引玉:
一、几点做法
(一)在责任落实上实行“责任联动,严格考核”
一是建立党风廉政建设分析会制度。规定每次局长办公会、局务会后必须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分析会,对全局党风廉政建设落实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查找问题,研究对策,提出下阶段工作部署。
二是推行廉政责任“三挂”制度。“一挂”为局班子成员分别挂点基层分局和机关股室,作为挂点单位反腐倡廉建设和政风行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二挂”为局副科以上干部对全县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实行结对挂点服务,肩负对税收管理员是否为挂点企业廉洁办税的督查责任;“三挂”为机关股室对全县其他企业和较大规模个体户实行挂点服务,对税收管理员廉洁办税情况负有督查责任。通过“三挂”措施,使廉政责任互为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责任机制。
三是把廉政责任落实纳入工作绩效考核。坚持年度考核和日常考核相结合,抓好责任制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部门负责人每月向分管领导报告本部门工作纪律和廉政规定执行情况,对存在问题督促整改,整改情况纳入考核,对存在问题较严重的部门、单位和个人,年终考核采取一票否决制;同时对挂点责任人进行联动考核,有力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在廉政教育上注重“活动引导,警示提醒”
我们坚持创新教育方式,抓住教育重点,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效果明显的学习教育活动:
一是深入开展政治思想和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利用县局内网和外网邮箱开辟“我想说说心理话”交流平台,开设青年干部思想论坛,广泛开展干部思想状况调查分析,就如何树立地税清廉形象引发思想大讨论,并通过学习园地、县局内刊等载体集中展示讨论成果,使大家时刻认清反腐倡廉的形势,保持高度的自觉性和警惕性。
二是深入开展全员“结对谈心交流”活动。每月至少一次由股室、分局负责人与其所属部门及单位干部进行交流谈心,县局班子成员与分管股室及分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交流谈心,比对岗责廉政要求,比对工作任务落实,比对思想作风转变,查找差距,整改提高。
三是深入开展重点提醒、警示教育活动。抓住关键对象、关键时期,对易于滋生腐败的重点环节和重点岗位,采取重点防范的个性化教育方式;针对不同岗位拥有的权力梳理廉政防范风险点,制作廉政风险防范提醒卡放置每位工作人员办公桌上,要求每天阅读提醒卡,时时提醒自己、警示自己;重点抓好发生在干部职工身边的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经常性地组织案例剖析会,组织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组织参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等,切实做到警钟长鸣。
四是深入开展地税廉政文化实践活动。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建立不同功能的地税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在局办公大楼设置廉政文化活动中心、廉政阅览室、廉政文化长廊、廉政文化展厅;安装办公电脑“廉政屏保”;制作廉政格言桌牌;编印廉政文化画册;开设“廉政电影课堂”;举办廉政演讲比赛、廉政专题讲座、“唱红歌•颂清风”比赛、“重走红军路,发扬好作风”、“入党生日重温誓言”等一系列廉政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
(三)在廉政监督上强化“制度防控,管理创新”
近几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各种生产要素和生活要素向县城高度集中,传统的税源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税源的变化,税收执法权难以监管,廉能风险客观存在。在税源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如何实施有效监督,防范执法风险?我们紧紧抓住税源管理、税负评定等关键环节,创新机制制度,积极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较好地实施分权、示权、控权,有力推动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做到与税收业务工作有效融合。
一是改革现有模式,实现合理“分权”。我们根据全县税源分类分布情况,按照廉能管理工作要求,确定了建立“以税收专业化税源管理机构为中枢、以重点税源集中管理和一般税源分类分岗管理为基础,以一体化部门协作为保障”的税源管理组织模式,对一线税收管理权进行重新分配,对原来按区域管辖设立的五个基层管理分局进行了职能调整,将所有征管职责分解到专业机构中,实现专业职能基本不交叉,减少全职能的征管机构,最大限度地实现征管职权的合理分配和相互制约,紧紧抓住了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的关键落实点。
二是深化政务公开,推进全面“示权”。全面推行信息公开月申报制度,即由各单位指定专人负责及时向办公室报送需要公开的政策法规制度、税负评定、申报情况、服务措施及其他信息,每月填报一次信息公开申报单,写明需公开的条目,如本月无公开内容,也必须进行零申报,明确责任,促进政务信息及时公开到位。在办税服务厅设置办税信息公开栏,并通过当地政府信息网、办税窗口触摸屏、电子显示屏等载体将税收征管程序、税收法律法规公开,维护纳税人的知情权;在机关内部设立内务信息公开栏,及时将重大工作部署、人事管理、经费收支、基建工程、大宗物品采购等进行公示,维护了干部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同时,将纳税人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要求、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等通过上墙、上屏、上网、上户等加强宣传,对内便于干部职工自觉遵守,对外便于纳税人加强监督。
三是创新管理制度,做到有效“控权”。在“分权”和“示权”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建立如何“控权”的制度和办法,更有效地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在税源管理方面,探索建立综合治税共享平台:由县政府下文,要求工商、国税、供电、保险、财政、交通、交警、林业、技术监督、建设等能提供税源信息的职能部门,在我局依托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的平台上按照不同板块需求上传相应税源信息,做到信息共享,相互监督,控管到位,较好地解决了税源情况由税收管理员“说了算”的问题;同时,推行税源管理月巡查、季验收制度:对全县税源分片分组每月集中巡查一次,以固定税源户的数量和纳税金额的增减作为考核指标,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要求,督促责任人落实整改,每季验收一次,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进一步加强对税源管理的监督制约。在税收管理员与纳税人打交道方面,推行“两人两卡两访”上户服务制度:规定税收管理员上户服务必须两人以上,上户时必须填写“纳税服务联系卡”,并请纳税人填写“廉政监督卡”封好后交上户人员带回。同时,对上户情况实行“两访”:一由挂点股室负责人实行跟访,对税收管理员上户情况进行跟踪了解;二由挂点局班子成员对重点税源户的上户情况及时进行重点回访。在“税负评定”方面,全面开展民主评税活动:在基层一线,对定期定额户的税负核定,税收管理员自由裁量权空间较大,为有效防范由此产生的为税不廉等问题,我们全面开展了分行业民主评税活动,先由业户自报,分局提出意见,建立行业税负台帐,邀请行业代表,行业协会、个体协会、工商、国税有关人员及县文明办、监察局、纠风室、效能办有关领导参加,对辖区所有同行业户逐一进行民主评税,合理核定税负。在税务稽查方面,强化“阳光稽查”:建立征管、税政、稽查、监察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严格执行计划检查,坚持“一案双查”、“一案两报告”和稽查情况反馈制,在查案中,坚持既外查涉税事项,又内查管理人员以税谋私问题。在内部管理方面,出台一系列制度和办法:先后出台《“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实施细则》、《人事调配双向选择实施方案》、《机关作风明查暗访实施办法》、《机关考勤管理制度》、《税源专业化管理经费奖惩办法》、《职工食堂及对外接待管理办法》、《公务用车维修、加油审批登记制度》等,加大管理考核力度,特别是在人事、财务、食堂等敏感领域着力推行民主管理,在干部作风方面切实加强暗访督查,对发现的违规违纪行为及时制作光盘通过系统内网或干部职工大会播放,进一步严明工作纪律,
促进干部作风转变,时刻绷紧廉洁办税这根弦。
二、几点思考
通过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进一步压缩和减少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强了对“两权”运行的监督制约,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我们也深深体会到,当前基层部门纪检监察工作也面临诸多困境:如基层纪检干部配备不足、年龄老化;少数单位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不力、少数领导廉政责任意识淡化;同级监督由于存在密切的行政依附关系导致监督乏力;信息化监管平台开发应用还比较滞后,行政管理电子监察和税收执法风险预警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等问题,需要我们切实探索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我们认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地税纪检监察工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应注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责任落实上更应注重细化分解和考核评价。进一步细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工,明确牵头单位、协办单位和责任领导,围绕责任分解、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三个关键环节,重申领导岗位廉政职责和问责范围,厘清权力、义务,细化责任,明确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做什么、怎么做,加强跟踪督促检查。进一步建立完善党组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廉政廉情评价机制,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单位工作绩效考核和领导干部个人绩效考评,评价和考核情况作为单位评先评优和干部任用、奖惩的重要依据。
二是在廉政教育上更应注重警示提醒和实践活动。围绕《廉政准则》和《税收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等重点内容加强学习,强化示范教育、警示教育,从侧重一般性的泛泛而谈向注重在特殊时期、特殊岗位的有针对性提醒警示转变,从侧重单边灌输向双向交流转变;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建立廉政教育、警示教育和爱国教育基地;建立健全廉政文化传播机制,多开展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实践活动,注重载体创新,强调特色,寓教于乐,使廉政教育入脑入心,取得良好效果。
三是在源头防控上更应注重信息网络防腐平台建设。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施科技防腐是新时期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源头防控的有效措施和必然要求。为此,在全面推广网上报税、参数定税、征管资料电子化管理、纳税评估、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等征管应用系统的基础上,拓展软件应用深度和广度,将税源监管与执法风险预警有机结合起来,深化数据分析利用,建立风险廉能监控和税源监控信息平台,构建风险监控模块,完善重点税源动态监控体系,建立“省局—市局—县局—分局—税收管理员”五级税源监控和风险预警网络。同时,建立行政管理电子监察信息平台,明确“三重一大”等重要事项的决策和热点问题的处理必须在该平台上完成操作流程,实施有效监督。
四是在内部监管上更应注重机制制度完善与创新。紧紧抓住深化征管改革、地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财务管理改革等机制制度的完善与创新,进一步理顺基层岗位职责,按照专业化、职能化、信息化的思路优化基层征管机构设置,优化内部行政管理工作流程和征、管、查流程,建立健全征收、管理、稽查部门的信息交换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和落实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的互动机制;建立重大决策公开公示制度及监督机制,不断完善党组会、局长办公会、局务会的议事规则,完善重要决策的咨询论证制度、跟踪反馈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真正实现合理分权、职责明确、相互制约。同时,进一步完善督查制度,加强对一线税收执法行为的监督,重点围绕税负核定、发票管理、纳税评估、税收优惠政策执行、税务稽查、行政处罚以及群众关心的重点、热点事项处理情况和干部作风情况等容易发生问题的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
五是在外部监督上更应注重热点信息公开和信访渠道畅通。加强群众监督,公开、透明是可监督的前提。要不断拓展政务公开内容,建立透明的依法行政机制,加强对纳税人关注的热点问题的公开,严格按照“六公开”的承诺向纳税人公布涉税事宜;进一步提高以人事管理权、财务管理权为主要内容的行政管理权运行过程的公开透明度。同时,进一步畅通网上信访接待、网上投诉信箱和热线投诉电话,加强群众诉求机制建设,借助网络或通讯平台建立廉政投诉中心,畅通监督渠道。深化民主评议、局长信箱、阳光热线等工作,建立投诉件办理回访制度,实行信访下基层、下企业,提高群众和纳税人举报投诉的便捷度。
六是在基层纪检队伍建设上更应注重优化组合。鉴于纪检监察工作的特殊使命,上级部门应对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高看一眼、厚爱一分,正视干部配备不足、待遇不高、年龄老化等问题,大力推进干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优化组合,配足配强基层地税部门纪检监察干部,建议坚持“四个一”标准:即一个“足”,就是人员配备要足,明确每个县级局纪检干部不少于3人;一个“轻”,就是年龄要轻,明确每个基层纪检部门至少要2名40岁以下干部;一个“强”,就是业务素质要强,多组织干部参加专业培训,多开展对外业务交流活动,要求每个纪检干部能独挡一面开展工作;一个“高”,就是政治待遇高配一档,县局监察室可否考虑作为上级派驻单位设为副科级部门,多配备正、副科级纪检监察员,以利于彰显纪检监察工作在全局工作中的地位,永葆纪检监察队伍的蓬勃活力,有利推动纪检监察工作的深入开展。
返回调查报告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