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保险论文

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概况

2021-11-12  本文已影响 1人 

  摘要:文章对山东省临清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及特点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临清;政策性农业保险;概况;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山东省临清市地处鲁西平原的西北部,耕地面积90.58万亩,是传统的粮食主产区、产粮大县。近几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40万亩左右,粮食总产量稳定在70万t水平。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以保险公司市场化经营为依托,政府通过保费补贴等政策扶持,对农作物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的保险。农业保险对于增强农业防范风险能力、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增强农业相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协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灾后生产恢复和保障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临清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特点

  1.1基本情况

  2006年,临清市作为山东省首批三个试点县之一开始试点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险种为小麦、玉米。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通过十四年的发展,农民群众的保险意识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在农业保险中切实感受到好处,自愿投保率呈不断上升趋势。2020年,临清市小麦保险承保面积66.77万亩,保费收入1209万元;玉米保险承保面积61.9万亩,保费收入1121万元。小麦、玉米承保率稳定在80%以上,农业保险充分得到了农民群众的认可。

  1.2农业保险经营主体逐渐增多,承保机构建设不断完善

  1.2.1农业保险经营主体逐渐增多2015年以前,临清市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机构只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临清支公司一家,负责全市16个镇街的种植业保险工作。2015年,临清市引入竞争机制,经过政府公开招标确定了两家承保机构,分别是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聊城中心支公司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临清支公司。合同期限为2015年10月10日至2019年10月10日。2019年,合同到期后,经过新一轮招标,临清市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机构仍然确定为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聊城中心支公司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临清支公司两家,根据灾害的发生规律,本着受灾后勘查理赔快的原则,对两家承保机构的承保范围进行了适当调整。合同期限为2019年至2021年。1.2.2承保机构建设不断完善临清市农业保险的两个承保机构均在相应的承保区域设立了三农服务站,在部分村配备了村级服务站点,配备了农业保险服务人员。在农业保险运行过程中,为长效服务农户、方便农户,提供了重要保障。通过在各镇村广泛发放《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折页》以及全市范围内粉刷农业保险墙体广告等方式,增强了农户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认知,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1.3财政补贴不断加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1.3.1财政补贴不断加大2006年,试点初期,省市县三级财政对农业保险的保费按照50%的比例给予补贴,其余50%由农户自担。2012年,各级财政对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提高到80%,其余20%由农户自担。在各级财政承担的比例中,不断提高中央和省级财政的承担比例,降低市县两级财政的承担比例,大大减轻了市县两级财政的压力。比如小麦、玉米保险保费补贴中央、省级财政承担比例由2012年的50%提高到2020年的75%。县级财政承担比例由2012年的14%到2020年县级财政不承担。同时对在2016年2月29日至2020年底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农业保险的,保费自行承担部分由省财政补助50%。在保费收取过程中,贫困户保费减半收取,大大减轻了贫困户的经济负担。2016—2020年全市贫困户累计参保面积38.7万亩,累计受益金额64.23万元。1.3.2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保险责任不断扩大小麦、玉米保险金额由2012年的320元/亩、300元/亩分别提高到2020年的450元/亩、400元/亩。保险责任由最初的风灾、火灾和雹灾不断增加了冻灾、涝灾、旱灾、热害、病虫害、地质灾害等灾害类型。同时,临清市自2019年玉米季开始承担了山东省农业大灾保险试点工作。试点对象为单个品种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在50亩(含)以上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费36元/亩,小麦保险金额900元/亩,玉米保险金额850元/亩,大大提高了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抗风险能力。

  1.4新的险种不断开展

  临清市开展的种植业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有小麦、玉米、棉花,2020年增加了西瓜作为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以奖代补险种。保费50元/亩,农户自担20%,保险金额1000元/亩。大大提高了全市西瓜种植户的抗风险能力,也为全市开展其他新的险种开辟了新的道路。

  1.5科技助力农业保险查勘理赔

  1.5.1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临清支公司农业保险的查勘已经实现无人机查勘,能够较为精确快速的确定受灾面积,更快、更好的完成农业保险现场查勘,进一步加快了农业保险理赔工作。1.5.2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聊城中心支公司利用先进的e农险APP工具,逐步减少人工参与程度,提高核保效率、降低核保差错率。着力提升理赔管理的技术含量,综合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现代信息技术、遥感测绘技术、网络结算手段等科技成果,提高理赔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存在的问题

  2.1勘查定损、精准赔付难

  农业灾害勘查定损涉及千家万户,面宽量大,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加上保险机构专业人员不足,一旦发生大面积的农业灾害,无法逐户勘查核实受损程度,造成精准赔付难。农作物受灾后,承保机构往往需要根据村集体上报的受灾名单勘查定损,但个别村上报受灾明细不及时,定损时间过长,这就导致有时候赔付款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赔付到位,引起农民反感,直接影响了投保的积极性。

  2.2部分群众对保险的作用认识不到位

  农民对保险条款了解较少,不明确保险责任和理赔程序。比如理赔时候上报信息需要填报投保人的信息,有的农民就随便上报一个家庭成员,结果保险单上面没有,造成理赔慢或者不理赔。一方面,仍有一小部分农民受传统的“小农经济”支配,存在靠天吃饭的思想,即便是政府补贴后1.8元/亩的保费也不愿意承担,思想观念亟需转变。另一方面,农业保险面对的是农村千家万户,涉及法律多、政策性强,投保理赔程序较复杂,而负责面向农户宣传的广大镇村干部、农保员在理解农业保险上有一定差异,对农民提出的问题无法及时解释,造成了农民对农业保险认知不足。

  2.3受灾后理赔金额较低

  一是近几年,随着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种植成本不断提高。2019年小麦种植成本约为530元/亩(包括整地、种子、浇水、打药、施肥、收割等),小麦保险金额450元/亩,与标的成本相差80元。二是现行农业保险保的是成本,不是收益,比如小麦即使是绝产,承保机构也只是赔付450元/亩的成本费用。部分农户对保险条款不了解,认为绝产后就应该赔付全部损失,理赔金额与期望值有一定的差距,进而影响了农民投保的积极性。

  2.4部分保险条款存在缺陷

  小麦、玉米的保险责任其中一条为流行性或暴发性病虫草鼠害以村为单位损失率达到30%(含)以上的,实际受灾时确实有受到病虫害危害且损失率极高的情况,但是并非条款中规定的流行性或暴发性病虫草鼠害,导致受灾农户无法得到理赔。

  2.5新的险种开展困难

  2020年新开展的西瓜险种,虽然承保机构根据种植区域不同,有重点的进村入户宣传发动,但由于全市西瓜种植不集中,规模不大,新的政策宣传时间有限,农户参保意识不强,导致西瓜保险开展规模较小。

  3对策建议

  3.1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微信等媒体宣传政策性农业保险,有关部门要深入村居,召开农业保险专题会议,为广大农户特别是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讲解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有关知识和典型案例,让他们充分了解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区别,懂得投保、索赔、防灾减灾常识,提高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知水平和保险意识,增强投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农业保险参保率。

  3.2政府层面出台相关政策

  一是加快农业保险由保成本向保收入转变,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的覆盖面。二是加强调研,及时调整保险条款。对于存在明显缺陷的保险条款应积极调研完善,充分保护参保农户的利益。

  3.3加强农业保险队伍建设

  由于农业保险点多面广,保险标的是有生命力的农作物,它的形态无时无刻都在变化,一旦出险,现场勘查定损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对时效性的要求也比较高。为此,一是要求保险机构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在镇村配备配齐协保员等农业保险一线工作人员。同时对农业保险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二是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提升农业保险绩效,定期对农业保险机构进行绩效评价,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取消承保资格。

  作者:黄义春 魏立君 单位:临清市农业农村局

返回保险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失业保险制度保障水平分析上一篇: 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健费用的影响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