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道德论文

云南农耕文化概说(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研究)

2022-12-29  本文已影响 336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农耕文化,既反映了农耕生产的全过程,同时还折射出与农耕生产密切相关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精神文化。云南民族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各民族在长期适应客观自然和社会历史环境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农耕文化,在这传统农耕文化中包含了各民族团结合作、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坚忍不拔的精神,这些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是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民族农耕文化类型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个多山地的高原省份,国土总面积中,山地占总面积的84%,高原占10%,盆地占6%,山多坝少。同时,云南气候类型多样化,各族人民交错立体地分布于高山河谷,民族构成多样性,分布有26种民族,是全国居住民族最多的省份。各民族在不断的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形成了很多优良的传统伦理道德。相较于中原的农耕文化,云南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样的气候类型,为民族农耕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地域差异提供了基础条件,使云南民族农耕文化也 呈现出多样性,主要有三种类型。

  1.1 山地农耕文化

  云南山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是遍布高山深谷,少数民族中的绝大部分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如基诺族、拉祜族、德昂族、独龙族、怒族、傈僳族、布朗族和苦聪人等少数民族。在山地和丘陵地区,植被生长及再生能力强,降雨充沛集中,动植物资源丰富,但是众多的河流大多从山脚流过,很难引致山上,由于可供引用的灌溉水源比较缺乏,不适宜进行灌溉水田农耕,山地民族主要从事刀耕火种农业。刀耕火种是适应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充分考虑了生态环境因素的产物。刀耕火种地一般在坡度20°~50°不等的山坡地,很难甚至无法进行机械化或犁耕;耕地如果经过深翻深挖,进入雨季,坡地容易水土流失;深翻深挖或犁耕必然会使耕地中的植物根部受伤害,以后转入休耕,地表植被也丧失了恢复能力,山地民族非常注重保护地表植被的恢复能力。刀耕火种有别于毁林开荒,在砍烧林地时,砍小留大,砍树留根,虽然经过火的烧烤,一般不会伤及树根,在耕地进行休耕周期,地表植被能更新恢复,这也是这种耕作方式能否延续的前提条件。

  1.2 梯田农耕文化

  云南不同地区地形地貌差异非常显著,在山地,如果土质含沙量不大,能解决灌溉水源问题,很多山地民族从事山坡梯田灌溉农耕生产,如哈尼族、彝族、壮族、佤族等。依山势开辟出阶梯状的田地,引山泉自上而下灌溉或在高处建蓄水池,梯田从山脚逐层升高,直达山顶,梯田农耕是在充分利用山区特殊的地形、气候、植被以及水土资源等的立体性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与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的良性生态农业循环系统,是民族智慧的发明创造。梯田农耕是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如利用山势水流运送森林里的枯枝落叶,野兽的粪便等,它们是天然的肥料,这种施肥方式称为“赶沟”,既可降低森林病虫害又减少了火灾发生几率;人们把日常产生的灶灰炭屑、人畜粪便等垃圾集中在水塘里沤烂成肥,引山泉冲击水塘,顺势进入层层梯田的“冲肥”方式,完成施肥同时处理了生活垃圾。在梯田农耕民族的传统观念里,对与农业相关的自然物及自然现象充满崇敬,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节庆祭奠活动,如祭寨神、十月年、苦扎扎节等,自然崇拜客观上有效的保护了梯田的命脉水源林。

  1.3 坝区农耕文化

  云南平坝地区占全省总面积的6%,坝子星罗棋布的分布于河流湖泊周围或群山环抱之中, 三分之二的坝子集中于滇东,云南较大的曲靖坝子与陆良坝子都分布在此。坝子地势平坦,水利条件较好,一般土地肥沃,复种指数比较高,主要居住的是社会发展程度相对更高的民族,如汉族、回族、白族,纳西族等。自古以来,因西南地区有着特殊的国家战略位置,帝王将相都将云南视为恒久保有的重要边地,所以,坝区很早就与中原发达地区交流,在汉文化以及外来汉民族移民的影响下,坝区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灌溉水田的稻作农业及固定旱地的耕作。随着中原王朝对云南经营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程度加深,先进的农耕观念、生产技术、农具、工具的传入,坝区逐渐向精耕细作的水田与固定旱地耕作发展。坝区的农耕文化与中原的农耕文化比较接近,农业生产水平在云南属于比较高的地区,如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灌溉水田耕作技术可以说是云南水田稻作民族中的佼佼者。

  2 民族农耕文化中的伦理道德传统

  2.1 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崇敬自然

  云南民族农耕文化中的传统伦理道德形成与他们所处的环境密不可分,是云南各民族在长期适应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认识资源、获取和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形成的。哈尼梯田反映了哈尼人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一种文化,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山地民族的轮歇耕作方式;景迈山上布朗人将茶树当作自己生命 ;白族水崇拜等,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作用等等。如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虽然农药和化肥能使粮食增产,但它导致水源的污染,农产品的污染,导致损害人体健康。云南各民族在耕作过程中辛勤耕耘,使用农家肥,精耕细作,为保持农业生产的持久性,千方百计地保持土壤持续不断的生产力上下功夫。这与其说是农业生产方式独特,不如说是云南农耕文化中的传统道德文化在现代农业中发挥了作用。尽管耕作方式差异甚大,但是就其农耕思想和生态适应性而言,在很多方面却都包含了不以片面追求作物产量而损害种植前景的耕作方法,以及通过各种仪式活动敬畏自然,客观上达到了对生产与生活环境保护的目的,云南各民族传统农耕文化中包含着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2.2 勇于耕耘、务实和坚韧的大山精神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地理环境因素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心理特征和道德规范,必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云南省山地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4%,少数民族中的绝大部分居住于山区和半山区,确实是一个大山里的世界,大山锻造了人们坚韧、务实、不断攀登的精神。无论是以山地农业为主的粗放农耕者,还是以水田农业为主的精耕细作者,在他们的农耕文化中,都具有为了自身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埋头苦干,勇于耕耘的精神。例如梯田农耕利用山区山高谷深的切割地貌以及气候、植被立体分布的特征,在山坡上修筑梯田,从山脚到山顶,依据不同的山势修堤筑埂,坡缓地大则开大田,坡陡地小则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缝处也开田,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座山坡就有成千上万亩,凡到过哈尼山寨的人,都会为哈尼人民的独特创造而赞赏不已,显示了各民族坚韧的倔地精神。充分挖掘和提升云南各民族农耕文化所共有的勤劳勇敢,不惧艰险,刻苦努力的大山精神,提升各民族对自身和对整个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自信心,促进团结。

  2.3 提倡勤俭至上,适度消费的发展观

  云南的农耕文化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崇敬自然,对自然界从来不是毫无节制的索取,而总是出于一种敬意来感谢大自然,这种依赖于森林和自然的生存方式,使他们更懂得珍惜自然的重要意义。在许多民族的神话、传说和诗歌中,都劝导人们要节用,不仅以习俗的形式,甚至以神灵的名义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不要贪婪,以免遭到自然的惩罚,体现了云南少数民族的适度消费的发展观,勤劳、俭朴的品质,历来被看做一种美德。在当今社会,食物的惊人浪费与匮乏并存,工业文明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在面临生态恶化、资源枯竭的威胁下,勤俭节约对于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仍然有着重要意义。云南民族农耕文化中倡导的勤俭至上,适度消费的发展观,对我们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有益的启示作用。

  2.4 生产生活中的互助互惠

  云南各民族在适应复杂的生态环境过程中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各具特性的文化,同时,各民族为弥补自己在生活用品、生产工具方面的缺失而互通有无,形成了相互离不开的民族关系,如云南西双版纳平坝地区,种植水稻的傣族经常将稻米托运上山,与山里居住的德昂族交换棉花、芝麻、茶叶等土特产及手工物品,农忙时节,山区德昂族下山到平坝地区帮助傣族耕种和收割水稻;一家有喜事,全寨子同贺,一家有困难,全寨子帮忙,德昂族结婚办喜酒全寨子的人都来吃。云南民族节日活动反映了云南各民族崇尚平等、崇尚团结的价值取向。如哈尼族的长街宴、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跳菜等等现象都具有团结本民族、协调缓和人际间矛盾的功能。云南民族农耕文化中具有的这种互助互惠的伦理道德传统,对于保证人们的诚信、促进社会稳定和行为的和谐,其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尤其是保障农业生产有序进行和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3 小结

  对于云南各民族丰富的传统农耕,我们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客观、全面地进行科学的调查、总结和研究。云南民族农耕文化反映了各民族的人生态度、伦理道德、审美意象等,是云南各民族精神生活的写照,体现了各民族勤劳、勇敢和智慧的精神特色,发展决不能忽视文化内涵和文化力的作用,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云南民族农耕文化中的传统伦理道德,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系生物多样性、传承民族文化、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优秀的民族传统道德文化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

  作者:樊兴丽 曹茂 杨玲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年19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道德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管理中的伦理道德(企业管理者应该具备的道德和伦理)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