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电子论文

微课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2022-11-17  本文已影响 405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必修课程,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改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辅助手段,在教学中受到了师生的重视。文章在分析当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微课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将微课应用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并给出了微课的制作方式和步骤。


  关键词:微课;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4;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129(2020)10-0030-02


  引言:当前,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的信息技术已经在包括教育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正在深刻的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式。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使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能够在信息化社会很好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加强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职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开设该门课程的目的是向学生普及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树立信息化社会意识、掌握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还比较陈旧和单一,以老师讲授为主,这种方式在实际的教学中较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微课以形式多样、时间短、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等特点,已经成为广受师生欢迎的一种新教学方式,有效的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和单纯的网络教学带来的的弊端,将信息技术和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


  1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绝大部分高职院校会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类课程作为必修课,并在大学一年级开设。该门课程内容多,与实践联系紧密。在教学中,不仅要给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目前,高职院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课程容量大,但课时数少。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培养高职学生信息素养和应用技能方面起着重要的基础和先导作用。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操作系统的使用、能够使用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和演示文稿等软件进行日常的办公、能够利用网络软件使用互联网六部分,教学内容非常多,且有大量的实际操作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在实际应用中的加深,必然要求教学内容也要不断的更新和增加,也就要求学生需要掌握的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也会越来越多,而课堂教学时数非常有限,这样会导致部分基础和主动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1.2学生计算机基础能力有较大差异。高职院校学生来源多样,有普通高考学生、高职单招学生、中职学生、五年制学生等,且许多高职院校还面向多个省份招生。根据基础教育的培养方案,从小学到高中均要求开设信息技术课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也包含了信息技术课程,因此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具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我国地域广大,东部与西部之间、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教育水平差异较大,加之学生类别和学校的不同,学生在计算机知识和应用上的有较多在的差异。有小部分学生能够熟练操作Windows、办公软件和其他一些应用软件,有的甚至还能使用编程语言,但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的理解还停留在浏览网页、使用微信、使用QQ、打游戏等应用上,对于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使用还知之甚少。还有一小部分来到民族边远地区的贫困学生,很少甚至没有接触过计算机。针对这种情况,不能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


  1.3教学方式单一,较难调动学习积极性。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教学时主要由包括课堂教学和实验两部分:一是教师在教室通过教学课件和相应软件进行讲解,二是学生在机房进行实际操作。在课堂教学中,虽然采用了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但单一的讲解和操作演示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较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4教学内容没有针对专业特点。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对所有学生类别、所有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均采用同一教材、同一教学大纲、同一教学进度,没有有针对性的对课时、内容、教材等进行安排,使得教学内容和在专业中的应用没有多少关联性,无法为专业学习提供辅助。


  2微课的主要特点


  微课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学者戴维·彭罗斯提出来的。他指出,微课是采用建构主义的方法将常规教学内容转化为适合于移动学习的在线教学内容,为学习者提供能够随时随地自主学习的网络平台,使学习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学习到课程的核心知识和相关概念。而在国内最先提出“微课”概念,也得到普遍认可的是由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老师提出的,他指出:微课又名“微课程”,全称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微课用简短的教学视频将某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或教学环节展示出来,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变。将微课引入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对教学时间进行重新分配,可以做到让学生课外学习,课内练习,也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用部分时间观看微课、做实验,其他的时间则进行重点和疑难讲解。微课具有以下特点:


  (1)学习时间短。根据相关理论,人们的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的,绝大部分人只能在10-15分钟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所以,微课的时间不能与线下课堂时间一样,故一堂微课的时长一般不超过20分钟。针对高职学生来说,微课时长在10分钟左右较合适。


  (2)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微课是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某个知识点的核心内容等,分解为一个个小的模块,每一个模块讲授一个单一的知识点。每个模块在内容上,都包含了复习,本节教学的重难点,师生交流互动,作业和测试等,这样学生就较容易掌握教学内容。


  (3)共享方便。微课视频容量较小,一般一堂微课视频大小为几十兆,视频格式通常为WMV、MP4、MPG、FLV等能同时支持本地和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视频不仅能够在线观看,还能够下载到本地设备上进行观看,做到了随时随地的学习。


  (4)方便师生互动。学生可先通过微课进行学习,然后利用练习题检测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有疑问的内容在线向教师提出,课后还能够进行复习。教师则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数据和反馈来掌握学习情况,并根据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进度、方法。


  3微课的制作


  制件一堂微课,必须先围绕一个知识点进行设计,然后进行教学视频和其他教学资源的收集制作,最后将制作好的教学视频和各种资源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学习。微课视频的从制作方式来看,一般采用的方式有三种:摄像、屏幕录制或屏幕录制和摄像结合。综合来看,理论课程比较适合采用摄像方式,实践操作课比较适合采用屏幕录制方式。屏幕录制和摄像结合方式制作微课,声像效果好,能够同时将教师授课图像和操作演示很好的展示出来,缺点是对授课教师的要求和制作成本较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混合方式制作微课。微课應该按照选择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制作视频-制作教学资源-上传-反馈的步骤来进行制作。


  4结语


  微课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忙很大,相比传统教学模式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采用微课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对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也减少了许多重复的劳动,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微课教学模式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是不可能代替传统课堂教学的。相信在不断的改进中,基于微课的远程教学模式将会更加完善,必将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电子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会计信息披露规范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可靠性)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