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电子论文

实验室提高工作效率的经验(如何提高实验室管理工作效率及质量)

2022-11-17  本文已影响 342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计算机实验室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常的维护管理涉及软件、硬件、安全等多方面问题。本文从技术角度出发,对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日常工作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效能;技术
  信息时代,计算机实验室已成为高等教育教学、科研、技能培养的重要的基础平台,也是高校实验室中设备最多、使用频率最高、规模较大的实验室,显而易见耗时费力的计算机设备的维护维修也就成为了计算机实验室的重要工作任务。由于教学任务繁杂、实验设备众多、操作主体主观随意以及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为保障计算机设备的有效运转,给使用者提供安全稳定的系统环境,各个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都面临着如何高效高质的进行日常管理维护工作提高实验室管理效能的问题。
  管理效能是管理部门在实现管理目标所显示的能力和所获得的管理效率、效果、效益的综合反映,是管理系统的整体反映。管理效能的不断提高,是管理活动的中心和一切管理工作的出发点,是管理的生命所在。
  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为我们合理有效的使用各种技术手段提升实验室日常维护管理工作的效能以及实现实验室利用率的最大化提供了可能。这里,本文力图以计算机技术手段为切入点,从软件维护、硬件维护、病毒防护、制度管理等方面入手,将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探讨的一些提高管理效能的技术与制度的有效手段及效果分析总结如下,以供同行切磋交流、批评借鉴。
1. 软件维护技术
  在这四类技术手段中,软件维护是提高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效能的核心内容。这是由计算机实验室本身的特性决定的。首先,各高校为了适应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均开设了大量的与计算机相关的课程与实验课程,计算机实验室本身也承担着各种对外服务任务。这些种类繁多的实验或培训任务需要不同的软件环境,由于软件开发不可能做到完全配合,所以这些软件环境之间经常互相冲突,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系统絮乱甚至死机。这就要求实验室管理人员必须根据课程要求配置不同的软件环境,频繁安装卸、载软件和操作系统不可避免。同时,软件的体积也随着技术的发展变得日益庞大,安装、卸载软件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长,配置一门课程的软件环境经常需要一到两天的时间,费时费力。其次,由于计算机软件系统自身比较脆弱,在计算机实验室参加实验与培训的学生大部分又对计算机不熟悉,一旦不熟练的学生操作不当造成系统文件缺失就会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对计算机比较熟悉的那部分学生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也会对计算机进行非法设置,造成系统错误。当对软件系统的破坏性操作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造成系统崩溃,又需要重新配置系统环境,增加了软件维护工作量。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人员日常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软件维护这项工作上面,如何提高软件维护效率,是加强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效能的核心内容与迫切任务。
  目前计算机软件维护主要依靠硬盘保护卡与还原软件,但是受到技术条件的制约,这两种方式单独使用的效果都不是很好,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我院计算机专业实验室积极创新,提出了硬盘还原卡与Ghost软件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Ghost的优点是为用户提供了宽松的使用环境,并且镜像文件的制作和恢复速度比还原卡快上许多,还可以根据需要制作多个不同配置的软件环境镜像。其缺点主要是不能实现自动还原,而且必须定期校验镜像文件的安全的完整,软件升级后也必须重新制作镜像文件[1]。
  还原卡具有立即恢复和网络同传的优点,但是其最大的缺点是用户使用受限,在上机过程中一旦遇到计算机故障必须重启,那么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会在重启后消失,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其次还原卡还具有要求实验室计算机具有相同的硬件配置、只能保护单一软件环境、必须人工设置后才能进行软件升级等缺点,对还原卡进行破解的软件也很多[2]。同时,还原卡作为一种硬件设备,也具有计算机硬件的通病,比如硬件冲突、松动、积灰、氧化、蓝屏[3]等问题。
  将Ghost与还原卡相结合,即按需要提前用Ghost制作软件环境镜像,用还原卡进行网络同传和小范围的保护。为了应对病毒的威胁,将杀毒软件备份在受还原卡保护的分区,以便被破坏时迅速恢复。Ghost镜像文件可以保存在受保护分区或者上传至服务器,进一步确保镜像文件的完整性。
  经过近一年的实际应用,此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配置一般的课程与培训软件环境所需的时间缩短了一半左右,并且所需管理人员数也从原来的七八个人降低到了目前的一两个人,并且操作简单易记,节省了大量的人员和时间开支。
2. 硬件维护技术
  如果将计算机软件比作人的灵魂的话,那么计算机硬件就是人的躯体,二者缺一不可,状态良好的硬件设备是计算机实验室正常运转的基础。但是一般情况下,计算机出现硬件故障的几率不大,只要做好日常的检查和保养,就能保证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提高计算机硬件维护效能,必须根据计算机硬件的特性制定行之有效的日常维护方案。
  计算机硬件故障一般都是接触不良导致,因此需要定期检查计算机的连线、接口是否松动,金手指是否氧化,对故障计算机采取硬件重新插拔、更换插槽、用橡皮擦擦拭金手指部位、与正常计算机进行硬件互换等方法,一般即可排除故障。此外,灰尘和静电也会造成系统故障,因此要定期对计算机主机进行除尘作业,督促上机人员正常开关机,日常维护维修时不带电操作,释放人体静电,避免烧坏主板和接口,延长计算机使用寿命。平时注意CPU风扇的声音,如有异常及时更换。确保CPU正常工作温度,防止CPU烧坏。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线路,在关闭计算机实验室以前要确定关闭电源,遇到特殊天气时最好暂时关闭电源,防止雷击。做好日常维修记录,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都应详细记录,不断积累经验,为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基础。
3. 病毒防护技术
  根据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的调查,2008年全国计算机病毒感染率为91.4%,2009年为85.5%[4],计算机病毒已经成为了威胁计算机系统安全的最主要因素。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一般都接入了互联网,并且允许学生自带U盘,登陆不良网站或者使用带毒的外接存储设备都很容易感染各种病毒,机房遭受病毒攻击在所难免[5-6]。实际工作中,因为病毒导致设备故障或机房失效的概率比较低,但是病毒一旦爆发就会造成严重后果。由于计算机病毒具有潜伏性和传播性的特点,局域网中的任何一台计算机感染病毒,都会迅速感染网络中的其它计算机,轻者计算机运行速度减慢,重者整个网络瘫痪,严重时甚至会对计算机软硬件造成破坏。
  计算机病毒是可防可控的,主要从三方面着手。首先是要遏制病毒的传播源头,也就是要及时安装杀毒软件,并且要配置专人定期升级杀毒软件病毒库,提高其防杀能力。第二是要提高系统的抗毒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为操作系统及时安装漏洞补丁,并对系统做相应配置。第三是要截断病毒传播和蔓延的途径,优化网络配置,设置网络安全策略。做好计算机病毒的防控工作,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由于病毒爆发所引起的各种故障,确保计算机系统安全,提高机房日常维护效率。
4. 管理技术方法
  计算机实验室设备多、种类杂、电线分布集中,参与实验教学的人员众多、组成复杂,容易发生盗窃、火灾、疾病传播和人员安全事故.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122-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电子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基于技术的宽带接入网的分析方法(主流的宽带接入技术)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