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法学论文

俄语语言学概论(对俄语专业精神认识与理解)

2022-11-10  本文已影响 645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由于“俄语+法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相比其他传统专业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及新兴性,如何才能培养出培养好既具备国际化视野又能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的法学人才,成为了重要需求,也对于保障我国对俄贸易的公正有效、维护对俄贸易市场的秩序具有了重要意义。

  一、“俄语+法学”专业学生的个性特殊性

  (一)性格特殊性

  “俄语+法学”专业的学生性格兼具活泼与内敛。由于有着法学专业本身的严肃性,“俄语+法学”专业的学生性格外向的同时相对于单纯外语专业的学生性格稍显内敛,体现于对待事物更加严谨,不轻易展现自身,不锋芒必露,对待外部不轻易亲和,持有自己的立场;同时,因为外语专业的学生通常都是小班进行授课,在课堂上与教师及其他同学交流互动较多,不拘泥于书本形式,课堂气氛比较轻松诙谐,因此外语专业的学生通常比较善于与人沟通,性格也更加外向开放,富有朝气和活力。

  (二)思维特殊性

  “俄语+法学”专业的学生思维兼具严谨与开放。通常,由于法律对于公平公正的规范准则和严谨务实的行为准则的要求很高,这是对法学理论专业学生所固有的思维模式的需要,是学好法律所需必备的思维工具。也正因此,法学专业的学生思维相对其他专业更加成熟和完整,思考事物具有结构性、整体性以及完整性,善于从宏观的角度考虑全局又不会忽略任何一个细节;而外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和交流受到各方外来文化和环境气氛的影响熏陶,从而使得其思维更加开放与扩散,思考具有发散性,头脑思考更加灵活活跃,不拘泥于呆板形式,更加容易吸收新鲜,外来的事物。因此,在双重专业特色影响下,“俄语+法学”专业的学生思维兼具了严谨与开放性得思维特点。

  二、“俄语+法学”专业学生的教学特殊性

  (一)课程量特殊性

  由于语言本身的复杂性,词汇量的丰富性以及语言学习环境的影响性,外语专业学生的课程量非常巨大,不光需要普通的通读课本,更需要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综合性训练,因此小班授课的模式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要求很高,课堂上需紧跟授课步伐。提前预习、复习、随堂测验成为了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法学专业的学生所学内容相对繁杂,文字量极其巨大,课程种类设置又有种类多、必要性的特点,对于学习的专业性要求极高,所以要求学生对法律条文掌握的准确性和理解性也要求较高,学生的记忆量巨大,需要具有咬文嚼字的能力。“俄语+法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习语言基础和应用,还要拥有法律专业的知识和理解,因此该专业的学生课程量很大,通常都会达到每周60-70节课,因此在语言课和专业课占用了大部分时间的情况下,学生极易忽略了思想政治课的培训,而对于“俄语+法学”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紧依靠思想政治课单一的输出是远远不够的。

  (二)教师特殊性

  以黑龙江大学中俄学院为例,“俄语+法学”专业的授课任务由中方教师和来自俄方的教师共同承担,除去语言课程,法学的专业课也是中俄两方教师各自承担一半的教学任务量。因此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同时接受了两方不同的文化,理论的影响,一方传播西方欧美法学思维理论,另一方教授大陆法学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大部分教授法学专业课的教师也都是在中国短暂停留,无论是教师的授课技巧、行为举止还是言语思维都保留着本国一向惯有的教学模式的特色,在这种外国因素固有影响下,学生的思想也会在课堂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当面对外来不同社会模式的文化时,对于仍是学生的价值观极易产生矛盾冲突,“外来文化和外来价值观往往又和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甚至相背离,可能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地位”[1],影响学生从小树立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俄语+法学”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一)丰富思政课堂授课形式

  基于“俄语+法学”学生的个性特殊性,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上“填鸭式”、“灌输式”等一味只顾输出不顾应用的授课模式枯燥无味,难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渗透入学生的思想当中,无法使学生得到真正理解。因此,丰富思想政治课堂的授课模式,采用多种形式的授课方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等其他资源,将书本内容转化为多媒体课件,将课堂提问改为情景剧再现,将外语教学中的视、听、说方法运用到思想政治课堂,充分调动学生感官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改变以往的思政授课模式。

  (二)把握学生课余实践活动

  基于“俄语+法学”专业学生的思维特殊性,单纯的课堂教学是不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完全的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的,而法学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准确的法律知识,还需要具备熟练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极强的实践操作运用能力。通过把握,丰富学生课余实践活动,将实践与理论相互融合,以学生喜爱的输出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的社会实践当中,就法学实践角度来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感知法学理论特征,法学基础思维以及未来法学实务的操作,开拓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和未来的认知格局。例如,引导学生将书本上的案例分析改编成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情景剧,通过青年志愿者协会、学生会等学生组织举办各类法学相关的知识竞赛、组织学生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无偿的法律咨询服务,通过定期的模拟法庭等一系列活动,真正的用实践活动促进思维的发展。

  (三)培养教师教学渗透意识

  基于“俄语+法学”专业学生的教学特殊性,外籍教师承担了一半的专业教学量,为了避免学生因受到过多的外来文化影响而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导地位,中方教师应在专业课堂上通过课堂教学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度。语言课教师在教授学生俄罗斯历史知识的同时提醒学生勿忘国耻,将我国历史与俄罗斯的历史文化相对比,各显优缺点,将爱国主义教育与课堂知识的传播融为一体;在涉及外来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对于其他国家的价值观需要有选择性的吸收改变借鉴,不能一味的崇洋媚外,培养以及增强“扬弃”意识;专业课教师在分析课堂案件案例的同时,运用不同理论分析对比,利用比较法,教育学生遵纪守法,用所学知识维护法律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维护国家尊严形象。

  “综观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态势,许多领域都出现了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的现象,并由此大大增加了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2]法学专业的学生,从长远的就业岗位来看,属于国家机器的一部分,甚至登上权力的最高峰。他们要通过国家机器宣扬“道德导向”和“法治导向”,他们要宣扬以法治国,德行天下,他们是舆论正义和国家机器的引导者。[3]而“俄语+法学”专业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对于保护中俄贸易双方权益、维护中俄贸易市场秩序、保证中俄交易市场公平公正、促进中俄双方贸易往来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针对“俄语+专业”特殊的培养模式来讲,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水准、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学生思想政治修养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李含 来源:西江文艺 2016年3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法学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消费者属于什么风险型(简述各种理财产品存在的风险)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