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法学论文

试论着力提高“五善”能力是狠抓落实的关键(四个善于五个加强)

2022-11-11  本文已影响 461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论文摘要]抓落实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又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抓不抓落实既是领导工作方法问题,又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水平、能力的集中表现,而且是严肃的政治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抓落实和做决策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既科学决策又真抓实干,认认真真地做好督查工作,这样才能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促进更好更快发展。在狠抓落实的过程中,着力提高“善谋、善行、善督、善为、善戒”五种能力是关键。
  [论文关键词]善谋 善行 善督 善为 善戒

  科学决策,贵在落实。抓落实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又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抓不抓落实既是领导工作方法问题,又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水平、能力的集中表现,而且是严肃的政治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抓落实和做决策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既科学决策又真抓实干,认认真真地做好督查工作,这样才能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促进更好更快发展。在狠抓落实的过程中,笔者认为着力提高“善谋、善行、善督、善为、善戒”五种能力是关键。
  一、着力提高“善谋”能力

  从一定意义上说,“善谋”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工作水平,着力提高“善谋”能力尤为重要。一是创新理念,拓宽思路。树立开放性思维,摈弃关门主义、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官僚主义,借鉴和运用发达地区的一些先进理念和思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开放的环境,借力发展、推动发展;多运用发散性思维,多视角观察事物,多角度分析问题,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跳出局部看全局,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善于逆向思维,不能被好形势冲昏头脑,而要冷静观察,理性分析,在发展中看到潜在的危机,在解决矛盾和复杂问题的过程中看到新的希望;注重培养战略性思维,善于站在全局的高度、区域的高度,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循序渐进,以点带面,以审视的眼光看待优势和劣势,谋划思路和出路,解决矛盾和问题。二是把握实质,科学决策。把握实质、科学决策,就是要注意结合落实中的具体情况,及时修订决策,使其更加符合客观实际,通过“决策——落实——探索——决策”的循环往复,不断提高抓落实的水平。在落实过程中,原定的思路、计划和方案,往往会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不注意研究探索,搞不清具体事物的特点,就不能正确把握各种问题和矛盾的内在联系,抓落实就难以取得主动权。因此,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新思路、新办法,显得极其重要。三是集中精力,突出重点。这就是要集中精力,着力抓热点、难点、焦点,抓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抓要事,攻难事,成大事,不能抓不准要害、抓不住关键,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要学会“弹钢琴”,音调有高低、节奏有舒紧,既突出重点,又兼顾一般,分清主次,区别轻重缓急。
  二、着力提高“善行”能力

  抓落实,贵在真、重在实、根本在“行”。“三分战略,七分执行”,执行力决定落实的成效、决定事业的成败。一是从具体事项上抓落实。现在各级都在喊落实,但抓落实的有效措施并不多。有的在喊“谋全局,抓大事”,却忽视了具体事项;有的注重于看某方面有形的成果,却不注意那些起根本作用的基础性工作,忽视了整体水平的提高。抓落实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不落实往往就反映在许多具体问题、具体事情上。只有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把具体事情办好了,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如果对具体问题熟视无睹,不讲、不抓、不纠正,讲的道理再多、提的要求再高,也是空的,抓落实也就无从谈起。二是主动出击抓落实。要坚决克服说而不做、决而不行、抓而不紧的不良风气,做到“看不准不动手,看准了不松手,干不成不放手”。对定下的事、形成共识的事要马上办,绝不拖泥带水,必须充分调动各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以主动的心态、昂扬的斗志尽职履责,躬身干事,做到事有专管之人、人有专管之责、时有限定之期。三是用抓落实的干部去抓落实。实践证明,工作要落实,用人最关键。干部是抓工作落实的具体组织者和执行者,干部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干部的工作状态、干部的工作标准和要求,都直接关系到工作落实的效果和程度。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工作就能落实到位;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差,工作就难以落实。因此,要把握好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大力提拔重用那些作风扎实、工作踏实、善抓落实的干部,让他们的威信树起来、地位高起来、名声响起来,努力形成“人人想干事,个个真干事,大家干正事”的工作机制。

  三、着力提高“善督”能力

  督促检查作为抓落实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引起各级领导的关注和重视。如何做到督有力度、查有效果,真正把党委的决策和部署落到实处,这是每一个决策者都在思考的重大问题。提高“善督”能力关键是始终坚持“主体到位、运作到位、放权到位、制度到位”四个到位。
  (一)“主体到位”
  即必须强化各级领导的督查责任。这个主体作用的实现,既要靠领导督查意识的自律,也要靠督查责任的他律。督促检查不仅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重大决策、重要工作的手段,也是对各级干部作风的检验;抓不抓落实不仅体现了一个领导干部的党风、政风、修养水平,也体现着他对待群众的态度问题。
  (二)“运作到位”
  即必须善于抓重点和创造特色。突出重点抓落实,是提高督查质量的有效手段。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党委决策的内涵越来越宽泛,需要督促检查的事项不断增加,如果抓不住重点而搞面面俱到,势必影响督查效果。
  (三)“放权到位”
  即必须发挥督查部门的主力军作用。党委督查部门是党委抓落实的专职机构。从某种意义上讲,会不会发挥督查部门的主力军作用,是一个领导者领导水平高低的具体体现。笔者个人认为,要发挥督查部门的作用,关键是敢于放权,要使督查部门有职、有权、有位、有为。实际工作中,我们至少要赋予督查室参谋权、组织协调权、建议权、直接处置权四项权力。
  (四)“制度到位”
  即必须建立相应的落实保障机制。制度是做好各项工作的保障,也是保证督查工作经常化、规范化的有效手段。为启动高位督查、促进督查结果转化、确保督查实效,应建立完善并落实督查观摩制度、实绩档案制度、定期汇报制度、落实奖惩制度。通过建立完善、落实这四种保障制度,达到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目的,保证决策的落实。

  四、着力提高“善为”能力

  一要率先垂范抓。凡是涉及发展的主要决策、中心工作、重大项目、突出问题,主要领导必须亲自谋划、亲自参与、亲自督办。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不仅要学会出主意、用干部,而且还要亲自抓、带头抓、负总责,特别是对工作落实过程中的重大决策、重要部署、主要矛盾、关键环节,要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亲力亲为,务求实效。二要深入实际抓。领导带头抓落实,要有深入实际的工作作风,不能隔窗看花、隔靴搔痒,要从繁杂的事务中抽出身来,从机关中走出去,到群众中去,到矛盾和问题集中的地方去,多与群众交谈,多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广开言路、博采众长,集思广益、择善而从,既不拒直言,又不纳偏言,从而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为科学决策打下良好的基础。三要放手放胆抓。领导抓落实,要善于发挥一班人的能动性,不专权、不独断,让班子成员和全体干部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心中有压力,形成同步同调的良好氛围。
  五、着力提高“善戒”能力

  一戒“漂”。抓落实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进一步转变作风,扑下身子,深入基层和企业,加强调查研究;善于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具体地而不是浮于表面地抓落实。二戒“浅”。抓落实是一项长期工程,必须抓好工作的全过程,保证工作落实到位;抓落实是一项经常性工作,是一项不断打基础、固根本的工作,必须长期抓、经常抓;抓落实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巩固发展的过程,必须反复抓和抓反复,这样才能保证工作落实的连续性。三戒“平”。抓落实是一项创新性工作,要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确定抓落实的高标准,切实做到件件工作抓落实、时时处处抓落实、方方面面抓落实。只有这样,落实才能到位,才能保证质量,才能见到实效。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法学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分析影响讯问中犯罪嫌疑人侥幸心理强弱的因素(犯罪嫌疑人在讯问中常见的心理状态有)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