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互联网+教育”行业的发展为背景,针对传统《工程制图》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利用“雨课堂”智慧教学终端,采取“线上+线下”和“课前+课中+课后”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实践,推动互联网时代下《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工程制图;雨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工程制图》是一门研究阅读和绘制工程图样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启蒙工程意识、建立工程概念、培养空间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1]。该课程知识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需要学生掌握并建立一定空间想象和图形表达能力,运用于各类工程图样(零件图、装配图等)的阅读与绘制[2]。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普遍反映《工程制图》课程内容枯燥、图形表达抽象,且教学方式单一、乏味,不免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听课程度受到影响。此外,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丰富了各类在线学习的形式与渠道,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因此,需要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将现有的网络资源的共享性与线下传统课堂面授特点相结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实践,最大限度地释放教与学的能量,促进课程的教学改革[3]。
1《工程制图》教学面临的问题
1.1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内容讲解不全面
《工程制图》课程涉及知识面广,知识点相对较多,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度较大,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受学生学习水平、学分制改革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教学计划与实际教学进度不一致的情况,很多知识不能详细讲解。
1.2学生听课效果差、知识点不明确
《工程制图》课程结构清晰,各知识点密切联系,逻辑性强,练习题讲解多,课程主要针对工科专业新生,学生的专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空间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不准确,相似概念易混淆[4]。
1.3课后作业疲于应付,解题步骤与方法不正确
学生学习制图时普遍反应,《工程制图》的知识点都能掌握,但面对作业却无从下手。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图形没有直观的认识与了解,缺乏空间想象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导致抄作业的现象严重。
1.4师生缺乏互动、教学效果不明显
针对大班课、合班课的教学环境,往往是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大部分学生对于作业也是疲于应付或者模棱两可,导致教师无法及时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不能点对点针对性辅导。
2教学改革思路
引入“雨课堂”对《工程制图》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从预习、听课和复习三个层面入手,建立资料库,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的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讨论、合作完成,切实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进一步改善课堂教学环境和教学质量。通过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手段,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基于“雨课堂”的教学改革
3.1教学方案
结合《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及知识框架结构内容,建立包括知识结构的思维导图、章节知识点小结、三维立体模型库、案例及习题讲解步骤与动画展示的“雨课堂”资料库[5],应用于教学的三个环节,具体如图1所示。
3.2实践教学
在2020-2021学年,选取两个班级开展“雨课堂”的教学实践,从课前预习、课堂面授和课后复习巩固三个层面进行设计,内容包括:3.2.1课前预习发布预习课件,该课件以现有慕课资源为主,时长约5分钟,同时设置两个思考题让学生回答,例如讲“标准件与常用件”时,可以问:什么是标准件?你使用过的常用件有哪些?还可以学习完相关视频后,让学生举一反三,总结课程知识点,对应找到书上的相关内容,发布预习课件可调动学生的兴趣。3.2.2课堂教学学生在学习预习课件时,可以针对不懂的地方进行标注和反馈,通过留言的方式使教师获取到信息,根据反馈在备课阶段就能调整授课内容和重、难点,更有针对性的上课。还可以增加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并答疑解惑的环节,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例如:学生在学习完齿轮的预习课件后,对齿轮的定义和计算能基本理解,但普遍反应齿轮的啮合画法较难,因此在上课时,就应以此为重点内容进行实例讲解。3.2.3课后复习通过雨课堂进行课后每章知识点小结、课件重难点解题步骤回顾以及三维模型辅助教学等资料,让学生能及时复习与巩固。同时,教师在批改和当堂讲解完习题后,可以发布习题解答动画步骤相关资料,让学生对习题的分析、解答及作图有更清楚的了解,并对习题中不清楚的地方及时反馈。例如:在装配图这一章节,为了能让学生对装配体与零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和装配顺序有更好的理解,便于读图和绘图,在雨课堂中以球阀为例(如图2所示),展示其装配的过程和各零件的三维模型,能让学生有更直观的了解。
3.3教学效果
表1和表2反应了两个班运用“雨课堂”后期末成绩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机制班学生平均成绩较高,80分以上人数占比较高;机化班大部分学生成绩在60-69之间。通过成绩与平时学习“雨课堂”的认真程度对比,机制班学生能自觉学习,完成次数多,能对每天发布的各类学习资料及时掌握,机化班整体学习情况一般,且课后作业不认真,抄袭现象严重,这直接体现在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作图的熟练程度不够,缺少足够的练习,复习的过程中,眼高手低,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动手作图。总体来看,在《工程制图》课程中加入“雨课堂”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渠道的交流方式。对于教师,利用“雨课堂”便于教师进行知识的整理与归纳,能更好方便快捷地分享给学生,有利于所授课程的发展和教学效果;对于学生,利用“雨课堂”,经历学习、讨论、分享等环节,使学生学到知识、明确考点、熟练绘图,最终达到课程目标[6]。
3.4“雨课堂”的教学反思
“雨课堂”能实现教学资料的发布与收集,学习情况的分析和反馈,将其应用于《工程制图》教学中,促进了线上、线下教学手段的互补,丰富了教学内容与方法,拓宽了师生交流的渠道,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7],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如下值得反思的内容:3.4.1资料库建设内容要简单资源运用选择要突出交流互动,特别是在准备预习课件和课后练习时,加入一些有趣的图片、动画或者是一些思考引导环节,使学生快速融入课堂,激发学习兴趣。3.4.2反馈资料要及时收集运用“雨课堂”,教师可以提前发放具有指导性、探测性、检测性功能的学习任务单,或者课后布置一些作业,在软件里直接跟踪和收集学生自学情况,及时收集反馈信息[8],通过系统本身就可以一次性获得精确的数据和信息。3.4.3教学效果要及时检验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的学生,做到灵活指导,层次分明。从反馈信息中那些会而不全、答而不准的问题,仍需要教师点化、引导、讲解、强调需要[9]。
4总结
本文介绍了“雨课堂”在《工程制图》教学中的应用,说明了如何在教学各阶段使用“雨课堂”的案例与资料库的建设。通过实践表明“雨课堂”可以作为一种辅助学习的工具,且该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较好的评价与反馈。当然,在使用“雨课堂”时,也发现了一些例如如何解决学生学习的自学性、相关课件内容的创建与发布等问题,后期需要进一步的实践以解决。总之,“雨课堂”确实让课程教学变得更加多样化,进一步改善课堂教学环境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许淑慧.融工程意识于工程图学的教学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4(08):24-25.
[2]冀晓辉.基于卓越的工程制图为核心的多课程优化整合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9,47(05):158-160.
[3]朱业顺.基于雨课堂的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4]白亮,胡艳丽,郑龙.基于学习行为分析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8,40(S1):42-46.
[5]彭霞,罗昕,吴杰,袁昌富.基于“雨课堂”模式的《工程制图》教学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9,6(85):115-118.
[6]邵娟琴,朱军红.基于云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探索———以工程制图为例[J].技术与市场,2018,25(10):79-80.
[7]郑继明,张蓉,刘勇.高等数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6):161-162.
[8]迟金玲,卢继霞.以雨课堂为载体的工程制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36):69-71.
[9]史青菁,王浩.“雨课堂”在《建筑工程制图》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5):183-184.
作者:张毅 叶云霞 谢建华 郭刚 单位:新疆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返回工程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