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于19世纪末,而民国的建立和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西方列强一度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给民族工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契机。在国家积贫积弱的背景下,一批具有先进眼光和思想的地方士绅,也以实业救国为号召,积极兴办企业。
无锡近代工业起步之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西方社会方兴未艾,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西方的工业企业由此进入到了以机器大工业生产、全球市场争夺和现代科学管理为特点的发展阶段。由于资本积累和技术水平的差距过大,无锡近代工业的发展重点仍然集中于纺织、面粉、缫丝三大传统产业。这三大产业,都与普通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市场空间巨大;原料供应充足,能够就近保证;对于工人素质、设备程度的要求并不高。这符合当时无锡产业发展的实情,也符合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
尽管起步晚,基础弱,但无锡近代民族实业家抱定“实业救国”的宗旨,自强不息,努力追赶。特别是设备和技术的更新,经历了从引进、仿造到自己开发制造的阶段,由此造就了以现代技术的不断创新为支撑的现代工业文明。
“看样定机”的门道
早期无锡民族工业的设备,主要通过洋行购买引进,也有少量从外商企业转让而来。1901年,荣氏兄弟创办保兴面粉厂,采用的英制磨粉机和法制石磨,就是由上海瑞生洋行代办。后来添机改造,又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分别向怡和、恒丰洋行定购英式钢磨6台和美式钢磨18台。以后荣家合资创办振新纺织厂,也是委托瑞生洋行定购英国道白生纺机28台,并由洋行派工匠前往无锡安装试车。
通过洋行代购设备,主动权操于洋行之手,有可能受到洋商的中间盘剥,从而蒙受经济损失。1917年,申新二厂添机改造,荣氏兄弟向日商三井洋行订购英制纱机7600锭,就遭遇过这样的挫折。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洋行以汇率变动为借口,拖延交货。当汇率下跌时,逼迫荣家企业加价;而当汇率上升时,又将在手的机器和部件另行高价出售,从中获利。由于洋行不守信用,不仅耽误工厂设备安装进度,而且使企业蒙受因汇率、价格变动而导致的损失。正因为洋行的作梗,申新二厂的技术改造未能及时投产见效,致使企业一蹶不振,一连几年无所获利,留下深刻的教训。
面对这种情况,一些民族工业企业开始改变思路和办法,在与洋商谈判购机时,强调“看样定机”,而不满足于看目录、看图纸定机。对重要设备和大宗设备的引进,专门派出懂技术的人员进行考察,力争技术先进、性能良好。在签订合同时,细致谈判,严格把关,对于交货日期、交货地点、价格和付款方式等一一落实,避免因漏洞、脱节而造成损失;对可能出现纠纷的环节,事先设下制约和反制约的办法。一些有魄力有远见的企业家还果断越过洋行,直接向国外制造厂家订购。
1919年,荣氏兄弟又筹划在无锡创办申新三厂。他们吸取了申新二厂的经验教训,特地委派其族兄、中国最早的电讯专家、曾任民国政府交通部电政司司长的荣月泉,以上海总商会代表的身份,借赴巴黎国际和会之机,对欧美各国的工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行调查考察。考察中,荣月泉通过研究比较,详究纺织设备的技术性能,在此基础上订购3万锭英国好华特新式纺机和2万锭美国萨克威细纱机,购进2组1600千瓦发电机,用于装备无锡申新三厂。荣氏兄弟此举,不仅为当时内地兴办上规模、上水平的棉纺织企业奠定了技术基础,更重要的是,突破了通过洋行中间商订购机器设备的习惯做法,在民族工业自主引进国外技术方面迈出了具有示范意义的一步。
1930年,无锡庆丰纺织厂辟建第二工场。在订购设备之时,唐星海亲赴英国考察,经过比较,决定引进当时工艺最先进的日本PNA皮卷大牵伸和美国卡氏大牵伸设备。作出决定后,先各购进一台样机,经过实际使用,不仅摸清了机器的性能特点,而且培训了掌握技术的工人。然后再成批引进,一举安装2.7万锭。机器购定后,还专门派人员到国外检查验收,完全符合要求再装箱启运。[1]
以后,很多工厂引进设备,都注意到国外详加考察,力求技术先进,并摆脱洋行从中转手。抗战胜利后,丽新纺织印染厂进行修复扩建。当时瑞士生产的里妥尔细纱机,在世界上较为先进。唐君远专门派人对样机进行考察,先期购进2台。其它如精梳机、印花机、三轧辊府绸整理机等,经过调查比较,都是当时国内尚无引进的一流先进设备。安装使用后,产品性能明显改善,手感、色彩均令人满意。
“器惟求新”的魄力
无锡的民族工业在实施技术改造的过程中,并不满足于对设备和技术的简单引进,而是注重从企业实际出发,对企业的生产流程进行改造重组,以此优化生产要素的组合,取得这些设备和技术的最大化效用。
茂新面粉厂创办伊始,荣家就开始了对设备的更新,先后以钢磨代替石磨,以柴油引擎代替蒸汽机。后来又引进当时最新式的美式制粉机,改用电力传动,使得产量、质量大大提高,而生产成本相应下降。以后,又将磨粉机转轴连接于车间总地轴,总轴配备功率大小不等的3台马达,根据机磨运转需要,合理调整动力配置。与此同时,茂新还招雇有经验的机匠和技术人员,对引进设备进行解剖,研究改进。进口的美式600筒粉机的设计能力为日产面粉2400包,而茂新经过设备改造和工艺改进,实际产量提高到3500包左右,最高达到4200包,而且出粉质量高、色泽好。荣德生由此得出的一个结论是:“非添机如茂新法,不能发展”。[2]后来,荣家福新一厂、三厂的600桶进口面粉机清麦设备不适应国产小麦,有经验的机匠和技术工人深入研究直立打麦机的风箱和圆筛等装置,并以此进行了改造改进,不仅解决了国产小麦泥沙杂质较多的问题,而且提高了生产能力。
无锡的碾米业“脱胎”于传统臼坊,但很快就实现了向近代机器碾米厂的演变。其中邹成泰是一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工厂。它是无锡第一家以电为动力的碾米厂,还制造成功机器自动筛,为碾米工业机械化和自动化打下了基础。其创办人之一邹颂范在1932年参观杭州万国博览会时,发现会上有德国展品双连中型“巴基筛”一台,即自动筛。大会闭幕后,该筛由邹颂范购回,安装使用后效果很好,可省七八个筛米工人的劳力。邹成泰将筛拆开仿制,根据机筛的原理改变外形,制成轻小型自动筛,以较低的造价打开了市场。1934年,邹成泰又研制成功谷米分离筛,推进了碾米工业的自动化进程。
民国时期的织布车间
无锡丽新纺织厂是一家由多个绸布庄商人集资创办的企业。1922年建厂时厂中设备为木织机200台、铁木机100台、全铁织机100台。由于技术设备落后,产品品质较差,投产后两年中一直是销路滞塞。1924年,唐骧廷、唐君远父子决定引进先进的阿尼林车和丝光机,与采用硫化元染料相匹配,加强织物后整理,将积压的库存布料重新加工成丝光布,外观质量明显改善,结果销路立即转滞为畅。由此得到启发,丽新厂大规模更新布机,陆续添置英制电力织机,全部淘汰木机和铁木机。并引进浆纱机、精梳机、拉幅机、四色和六色印花机、烘干机、折布机、府绸整理机,以及日产3吨色布的英国法玛诺顿全套染整设备、瑞典双叶汽轮发电机、德国自动锅炉等国内数一数二的先进设备。同时高价购得国外最新的技术专利——海昌蓝染料和荧光增白剂,创出丽新不褪色布和特白漂布等品牌产品。又利用织物的闪色原理,以正反手交织,形成映条的“鸳鸯”府绸;利用烧碱使布起皱的原理,发明泡泡纱;借助先进设备,改进工艺技术,成功仿制日本直贡呢和英国府绸,形成若干畅销国内市场和南洋群岛的拳头产品。技术改造使丽新厂从一个陷于困境的企业,一跃而成为位居国内同行企业前列的纺、织、印、染全能企业,在短短七八年时间里,资本、设备、产量连翻两番,被日本竞争对手视为“劲敌”。
“自主研发”的可贵
无锡工商企业的技术开发,从引进设备的修配、改良起步,进而仿造自用,再走向自主创新,这在知识产权尚未得到重视的时代,不失为企业发展的一条捷径。
早在1912年11月,荣德生在第一次全国工商会议上,就提出了建立机器制造厂,由我国自行制造工作母机的议案。1919年,荣家创办了公益铁工厂。这家铁工厂从为荣家企业修配纺机织机等起步,经过10年左右的添机扩充,成为一家装备精良、技术全面、独立经营的机器修造厂。它不再满足于简单仿造,而是在消化、吸收中不断有所改进创新。为了自制新型织布机,工厂专门开辟实验间,先后引进英国狄更斯式、日本丰田式样机,同时采集德、美等国最先进的织布机图纸,然后选定以一种机型为主,兼取其它机的长处,创出新的样式,称为“公益式”。这一新式布机,性能较日式机、英式机为佳,造价却不到进口机价格的50%,受到江南一带中小布厂的欢迎,上门订购者络绎不绝。1937年,公益铁工厂日出新式布机8台,以及一定数量的纺机及其配件。荣氏兄弟因此雄心勃勃,设想把公益厂办成国内最大的纺织机械专业工厂,甚至着手勘探铁矿,规划建造熔炉,筹备自炼钢铁。但日本侵华战争的爆发,无情地摧毁了这一发展计划。
同样创办了自家铁工厂的,还有薛寿萱的薛氏集团。薛寿萱投资2万元,购买20多台生产设备,将其父薛南溟的“工艺传习所”改建成为工艺铁工厂,专门负责永泰系统各厂的设备维修和改造。在技术和设备能力得到提升以后,工艺铁工厂也被赋予仿制机械的任务。先购买引进样机,然后组织专家按样模仿复制,再由无锡工艺铁工厂批量制造。
1929年春,薛寿萱向日华株式会社苏州瑞丰丝厂购入一台“带川三光火热式烘茧机”,烘茧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同年秋,薛寿萱命工艺铁工厂仿制了4台烘茧机,工效与日制烘茧机相似。1920年代后期,日本的缫丝行业对原有坐缫复摇式丝车进行改造,制造成功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御法川式立缫车,稳定提高生丝产品的质量。但日本对这一先进技术加以垄断,禁止立缫车出口,有关技术对外严格保密,特别不准华人接触。对此,薛寿萱下决心聘请邹景衡、薛祖康等一批留美、留日归国的技术人员,在永泰丝厂增设一研究室,集中力量攻关仿制。他们对画报上得到的图样进行研究,破解了小箴回转接绪技术。随后,在无锡工艺铁工厂的配合下,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32绪立缫式丝车。后经过试验修改完善,最终定型为20绪丝车,并批量投入制造。1931年,首批292台自制立缫车首先装备了华新制丝养成所。第二年又制造492台,相继在永泰系各丝厂推广。不过,薛寿萱为了保持永泰的竞争优势,对国内同行也封锁了技术。无锡瑞纶等丝厂依靠省女蚕校的技术力量,联合上海环球铁工厂和无锡合众铁工厂,另行试制,同样获得成功。无锡当时制造的新型立缫车(被称为“华新式”),比日本的御法川式、丰田式立缫车,每车多4绪,丝箴的回转速度快20转/分,使用效果良好。至1936年,无锡将近一半丝厂、一半以上的丝车改用改良型的多绪立缫车。
1920年代中期,棉纺织业也诞生了一项具有革命意义的新技术——大牵伸。这项技术由西班牙纺织专家首先试验成功,通过改变纺机构造,提高转速,使棉纱拉长倍数增加,相应减去粗纺工序,直接纺出细纱。这不仅大幅度增加纱锭出纱量,而且提高出纱的支数和质量。无锡申三、庆丰等棉纺织厂率先引进国外大牵伸纺机,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对照普通纺机作解剖、分析,详细比较其异同,研究其原理。经过反复琢磨,终于掌握了这一新技术。引进国外设备的同时,又根据国产棉花的品质特点,对原有纺机进行改造,并改进配套设备,达到应用于现生产的目的。很快,大牵伸技术先后在各厂得到推广应用,原有老式道白生、勃拉特等各种非大牵伸纺机分别得到改造,不仅成倍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使棉纺产品从16支纱为主向20支纱和更高支数提升,提高了棉纺行业生产技术的整体水平。
作者:陆嘉律(无锡市政府办公室,江苏无锡,214000)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工业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