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论文

交货准时取决于供应商的什么条件(交货准时性)

2022-12-02  本文已影响 295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论文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和市场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时间成为企业竞争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快速反应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而准时交货是缩短供应链整体响应周期,实现供应链敏捷运作的重要途径。交货期无论是制造企业、贸易企业,如何确保交货期是企业的核心所在。准时交货能力取决于供应商的生产与运输条件。本文对影响准时交货因素进行了充分分析,把可控因素想尽一切办法控制好;把不可控因素,尽量做到充分预测,以达到控制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企业,生产,计划,准时,交货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不断加剧,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顾客需求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间的竞争以及企业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得整个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面对一个变化迅速且无法预测的买方市场,面对来自全球更为激烈的竞争,企业意识到不能只靠自身力量与对手进行竞争,而应依靠增强与其有关的供应商,制造商以及批发商、零售商的联盟来实现竞争,以期在产品的性能、款式、质量、价格、交货期及服务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就必须能够满足市场对产品多品种、少批量、低成本、高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自身对外界需求环境的响应速度。
  如何以企业的自身生产优势吸引顾客,成为目前企业要着重解决的难题。由于产品的交货期满意度的大小是预测顾客未来对该企业订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交货期满意度、实现准时交货,成为企业在市场同行业竞争中取胜,制定准确生产计划所要追求的目标。从现有的JIT研究文献来看,针对单件制造业生产所提出的准时化生产计划模型,都是把产品的交货期设定为定点时间来加以研究,这与实际生产情形的描述有着一定的偏离。所以,“把产品的交货期考虑为窗口式的交货期[1]”,并将顾客的满意度引入到有资源约束问题中,编制切合实际的模糊交货期主生产计划,从实际生产和理论研究两方面看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通过对大量例子的分析表明,能根据订货合同对企业的生产能力进行平衡,制定出极大化顾客满意度的准时化生产计划,从而为实现企业准时生产、准时交货的生产目标打好了理论基础。
  目前,由于市场需求的多变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提高对客户订单的响应能力日益成为供应链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准时采购是缩短供应链整体响应周期、实现供应链敏捷运作的重要途径和环节。相关研究[2]指出在订单驱动生产的总交货期中,生产时间仅占20%,物流运输时间占24%,而采购等待时间占54%。这表明采购物流在企业满足客户需求过程中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许多企业一方面在采购物流环节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另一方面企业的库存量又长期居高不下。如何保证采购交付的准时性成为许多企业在实现供应链敏捷运作中所面临的共性问题[3]。
  在当今的情况下,客户越来越要求准时交货,多批量、少生产的订单愈来愈多。我们如何确保客户订单按时交货呢?对交期的控制和管理可从以下交期组成公式中寻求空间。交期=行政作业时间+原料采购时间+生产制造时间+运送与物流时间+验收和检查时间+其它预留时间。交货及时率=及时交货的订单个数/总的订单个数×100%,那么影响准时交货率的因素有哪些呢?现做如下探讨。
  一、影响准时交货的因素
  影响准时交货的因素牵涉到从接到客户订单、原材料采购、安排生产和品检等至货物到达客户手中这一过程的各个环节,其中任意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有可能影响到准时交货。所以这就要求业务员要对生产计划和生产能力进行控制和调节,以便在接单的时候能给客户一个准确有效的交货期,业务员在接单的时候应该明确客户对货物品质的具体要求以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因不明确客户对货物品质要求而出现货物品质不符等问题而返工,从而影响生产进度。业务员在接单以后应该及时下单,并告知客户对货物材料及品质的要求,采购人员依此来进行采购,生产部门可着手安排生产计划。这些环节必须快速顺畅地衔接起来,准时交货才能有保证。在影响准时交货的风险中,业务、采购、计划、生产、品质等因素是相互平行的,而这些因素在对准时交货的影响之中存在着重叠和交叉。为了文章的分析,先做如下的假定:在考虑其中任意一个因素对准时交货产生影响时,其它的因素不变。虽然在实际运作中可能同时出现多个因素共同影响准时交货的情形,但是在对每一个侧面单独分析之后所得出的结论仍然适用于一般的情形,只是在运用时将其综合起来考虑而已。
  1、业务因素
  (1)在接收订单时,业务人员没和采购、会计、生产、研发、技术、品质等相关部门对订单进行评估和审核而接单;
  (2)、业务员接到订单未及时下单而影响采购及生产安排等环节;
  (3)、少量订单被漏掉;
  (4)、业务员无法根据市场需求而预测出相对明确的销售计划。导致紧急订单很多,随意插入订单,无规划地频繁地变更订单,致使生产线频繁换线或频繁换模,从而影响生产效率和出现不良品的概率增加。因客户经常变更订单,从而使生产体系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和挑战;
  (5)、如果客户提供的订单信息不准确、不完整,工厂的交期回复就不可能准确,或者在生产中途,客户更改订单。客户的采购员有时可能没有按照一定的计划来做工作,所以有时会出现客户下错订单而要求更改的情况,而客户要求变更订单的相关信息,没有及时传达到各部门;
  (6)、在工厂生产的过程中,生产周期长的订单没有专人跟踪,未及时反馈和分析交货期;
  (7)、客户要求的交货期很短,或答复给客户交期未计算好而导致生产极为紧迫,一时也无法找到合适的外包商;
  (8)、当生产出现异常时未及时与客户进行沟通协调。


  在业务这一环节,业务员在接收订单之前和之后的处理方式和结果将对订单能否准时完成、准时交货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业务员在接单之前,应该和生产、研发、技术及品质等部门进行沟通,在确定了能确保准时交货之后再接单,避免盲目接单之后不能生产或不能准时交货而失信于客户,避免临时订单或紧急订单多而打乱生产计划。若客户很有诚意合作,业务员可以如实说明情况,让客户做选择,若客户愿意根据工厂的可行交货期下单或者同意外包生产,业务员先在确定好准时交货期及外包生产商后方可接单。当然,业务员在接单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客户对货物品质的标准或者是否有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因为这将会是客户检验货物的重点部分,这样有利于在生产过程中检验人员能以客户的检验标准对货物进行检验,做到与客户的检验标准统一一致。如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与客户对货物品质要求有不符的地方可以及时地和客户沟通协调,根据客户的意见进行及时的校正。
  2、采购因素。以提高采购的准时交货率为目标,针对准时采购中采购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动态交互行为,日本科学技术联盟所举办“采购、材料部门之TQC研究发表会(1986.3.8)”,某电机公司对该公司货期延迟的原因,提出检讨报告。下面的“货期延迟之原因表”,就是该公司检讨的主要内容。分析结果有助于采购商与供应商制定相应的采购激励策略和供应策略。
  货期延迟之原因表
  

供应厂商要负责

之货期延迟原因

货厂商要负责之货期延迟原因

买卖双方沟通不良

所造成之原因

采购部门之责任

采购部门以外之责任

1..超过产能之接单

2.超过技术水准之接单

3.产量之变动

4.手边作业量之掌握不充分

5.时间估计之错误

6.对新下单品质不熟

7.制程管理不完备或不良

8.不良品之发生

9.劳务管理之不适当

10.品质管理之不充分

11.需调度之材料零配件之人手延迟与品质不良

12.遵守货期之责任感不足

13.作业管理之不完备

14.对再转包之管理能力的不足

15.来自低工资之员工工作意愿低

16.机器设备之不完备

17.无适合生产之环境,如湿度和温度等

18.人员管理缺乏公平、公正

19.小批量之订单,合起来才生产

20.由于经营业绩之不振,经营者之关心转了方向

21.不可抗力

1.供应厂商之选定有误

2.供应厂商之产能掌握或技术水准之调查不足

3.业务手续之不完备与耽误

4.订单或指示联络事项之不完备与不彻底

5.材料、零配件品名与形态等描述不清

6.所要求之品质,说明不清楚

7.价格之决定很勉强

8.进度掌握与督促之不充分

9.技术指导之疏忽

10.采购人员之经验不足或确保交货期意识低

11.付款条件过严或付款耽误

12.频频改换供应厂商

13.下订单到过远的地方

14.资讯之交换不顺畅

15.各种指示或联络未能迅速而确定行使

16.原材料采购不及时

17.采购人员职责不到位,未及时下采购单

18.外发生产加工件不能及时到货

19.交货时间和地点未描述清楚

20.产品规格及数量有变更时,未及时通知供应商

21.未及时支付款项给供应商

22、采购回的产品未及时跟踪入库

1.调度之期间过短

2.调度基准日程之缺乏、不使用、不完备、无效

3.未考虑材料或零配件之支给日就决定货期

4.模·冶工具之出借延迟

5.图面、规范之不完备

6.由于紧急订货而引起日程变更之混乱

7.生产计划之订定、实施错误或延迟

8.生产计划之变更

9.生产计划之变更未彻底之故,日程计划之重新安排未能迅速行使

10.设计变更或规范变更之指示未彻底

11.订货数量太少

12.来自特殊事情

13.设计不完善,产品本身存在缺陷

1.未能掌握产能之变动

2.新下单的货品之规范规格之掌握不充分

3.机器设备之问题点的掌握不充分

4.经营状况之掌握不充分

5.指示、联络之不切实

6.日程之变更说明不足

7.图面、规范之接洽不充分

8.单方面的货期指定

9.供应链反应周期太长,没办法实现和市场的良性互动


  品质检验人员对货物品质的控制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检验人员的检验标准是否和客户所要求的标准一致,检验人员是否检验及时对货物品质和生产进度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检验人员未能及时检验或检验时疏忽,导致已经生产的货物需要返工或者重新生产,将直接影响准时交货,这也是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所以检验人员需要在货物生产初期时加大检验力度,一次性检査好,发现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品质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并且把有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向生产人员交代清楚,并用文字做详细说明,以减少货物不良率和返修率。
  6、R&D和技术方面的原因
  (1)、没有清晰的开发时间进度表,缺乏控制性,导致生产交期非常的紧迫;
  (2)、图纸不齐全,使材料领用的准备存在缺失,影响生产进度;
  (3)、产品技术性变更频繁,导致生产混乱;
  (4)、小量试制尚未完成,没有做好过程控制、评审、验证、确认,就开始批量投产而导致产品出现问题。
  7、其它方面的因素
  (1)、各个部门没有及时沟通,步调不一致而浪费时间;
  (2)、工程部方面的原因:如工装(刀具/夹具/模具/量具/检具/辅具/钳工工具/工位器具等)不能及时提供或质量差;
  (3)、工作流程过于僵化,审核程序长,因某个领导不在而导致工作延迟;
  (4)、人力资源不足;
  (5)、报关因素。未事先做好备案,未及时商检等;
  (6)、船期和舱位因素。船期有变动,或者船公司甩柜而导致的;
  (7)、会计因素;
  (8)、订单不够一批出货;
  (9)、企业信息系统出现故障,无法及时出具单据;
  (10)、仓库帐、物、卡、证不符,不能及时发货和安排生产;
  (11)、交货运输等后勤工作不能及进配合;
  (12)、其它突发事件。如停电、停水、罢工、不可抗力等。
  只有将以上七个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抓住关键环节,形成一个有机协调的整体,企业生产才能有序进行,达成预期产能,从而提高交货准时率。
  二、寻找问题源头的步骤
  在发现、分析和处理问题时,管理人员需要判断真正的核心问题点。工作中的冲突来源通常来自于运作的不顺畅或流程运作的不够合理。寻找问题产生的源头时,一般要经过以下的步骤:
  1、界定。在遇到问题时,首先要界定问题。例如,企业在约定的交货期内却无法发货和完成对客户的时间承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管理者首要的任务就是去界定问题点究竟出在哪里。另外,界定问题点的目的并不是要将责任推卸给某一个部门。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分析问题来源的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相当多的部门。因此,界定问题绝对不是要界定责任,而是为了彻底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从而为下一步更好地衡量、分析和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2、衡量。界定问题之后,根据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必须对这些数据进行衡量,衡量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部门在处理事情上的作为。例如,在安排生产日程时,要仔细审定是否存在标准的数据、工时,以及生产日程安排后的合格率究竟能达到多少。现场达成的合格率,是与设备故障、材料供给情况、人为原因等因素密切相关的。经过衡量后,在进行认真统计和分析数据,最后才能发现根本的问题主要是设备故障还是材料供给不足,还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3、分析。当真正清楚了问题点的核心所在时,才能针对核心的问题进行专门、细致的分析。例如,交货期的延误有可能是因为材料供应商本身的交货期延误,相应地造成了生产线上的延误,从而最终导致销售人员对客户所作的承诺的延误。这样,在处理问题时,才能更有针对性。因此,对问题的分析,尤其是对核心问题的分析这一步骤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决定了解决问题的方向,也直接影响到解决问题的效果。在解决生产问题时,需要探寻问题产生的根源。管理人员首先需要思考的是分析解决问题的目的,明确所要达到的目的后,才能思考究竟是用什么样的技巧和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另外,还需要对措施实施后效果进行追踪,并逐步将有用的经验标准化,以便于将来出现类似问题时能及时地采取有力的措施。一个优秀的团队是能够落实创新安排的团队,落实是管理中最大的管理。但最终的管理者是人,没有好的管理者,企业无法做大做强,但没有好的员工也不行,好的员工是经过生产管理培训教育而成长起来的。通过培训,员工的整体素质也会提高,企业才会更加的壮大。
  4、改善。对延期交货的问题分析之后,然后进行有效地改善。寻找优化流程并消除或减少关键输入因素影响的方案,使流程的缺陷或变异降低到最小程度。通过分析,找出影响流程输出变化的关键因素,针对关键因素采取改进措施。改进措施是否有效,与以上的衡量阶段和分析阶段的工作结果有密切联系,即如果测量当前绩效不准,分析原因有误,改进措施当然就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因此,如果改进措施没有效果,必须重新进行绩效评估和原因分析,经过多次循环,一直到改进措施产生积极效果,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具体来说:
  (1)、市场部要提高销售订单预测的准确率,这样计划部才能给出较准确的物料采购计划,那么供应商就可据此提前准备原材料及生产。


  (2)、工程部的图纸上要有100%的正确性,工程技术的要求要尽量详尽,这样可减少供应商因错误图纸而送错货导致浪费时间。
  (3)、品质部的检验标准清楚、合理,有分歧时能以最快速度解决。
  (4)、计划部要有合理的生产计划,给每个客户的订单排出合理的优先次序,这样才能给出合理的物料计划。
  (5)、采购部要及时积极地与供应商沟通,通过某些协议使供应商缩短订货周期,这样可在有急单时仍能满足需求。
  (6)、文件处理、传递的速度要快,如物料需求申请,给供应商的订单,尽量使用ERP系统,可腾出较多的时间给供应商安排生产。
  (7)、对订单要进行评审。订单评审就是为了把各个部门的信息联系起来,(A):确保客户的生产交期;(B):保证公司和客户的利益不受损害(时间、技术、质量满足客户要求)。通过订单评审实现良性管理,才能保质保量的按时交货,提升企业和客户的市场竞争力,共同发展。
  5、控制。控制是为了稳固以上改进的效果。如果通过改进措施之后,交货率效果得到良好的改进,就可能通过制定相关制度进行程序化、标准化,同时可使用SPC、FMEA、错误证实等工具来发展与施行流程控制计划。改革总是难以毕其功于一役,旧的问题解决了,可能仍有遗留问题或产生新的矛盾,只有多次按照DMAIC模型进行改进,才能达到持续改进的效果。
  三、结束语
  交货期无论是制造企业、贸易企业,如何确保交货期是企业的核心所在。如何保证交付的准时性成为许多企业在实现供应链敏捷运作中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准时交货能力取决于供应商的生产与运输条件。作为供应商来说,要做到交货准时,首先应当不断改进生产条件,提高生产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延迟交货或误点现象,为此,供应商同样应当采用准时高效的生产模式,提高生产过程的准时性;其次应当改进运输系统,因为运输问题决定了交货准时的可能性。特别是全球的供应链系统,运输路线长,而且可能要先后经过不同的运输工具,需要中转运输等等,因此要通过有效的运输计划与管理,使运输过程准确无误。我们通过对影响交货率准时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之后,很多因素都具有可控性和可预测性,可以通过采用一些管理工具对交期进行评估和改善。
参考文献
1 Kramer, F.J., Lee, C.Y.: Common due window scheduling.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Management,1993,2:262-275
2 JahnukainenJ,Lahti M. Efficient purchasing in make2to2order supply chai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Economics,1999,59:103 - 111
3 马士华.王许斌.杨文胜等.供应链多阶响应周期构成的实例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IMS.2002.8 12 :960 – 964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管理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公司+农户+基地的优越性(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