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危险化学品在各个领域应用范围和影响再加大。但是危化品在生产、运输、存储和使用中存在大量安全隐患,所以应加强危险化学品全流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文章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明确现阶段已经取得进展,剖析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总结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应该提高基础建设水平,加强监督工作、建立应急处理体系,完善处置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重视力度、保证安全产出,优化行业环境。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对策
现阶段,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的生产和使用都呈现逐渐增加态势,所以应该更加安全地生产和管理危险化学品。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对危险化学品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导致在全国范围内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严加管理,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
1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1.1取得的进展
1.1.1国家已发布安全生产管理政策1994年,原化学工业部发布了《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办法》,为处理化学事故提供对策,规范了化学品的管理模式。在2000年9月时,我国经贸委发布《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管理规定》,科学划分危险化学品的类别,明确各个化学品的属性。2002年时,国家又相继发布多项文件,确定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的登记管理办法以及危险化学品外包装和容器定点生产的管理模式等。随着《安全生产法》的修订,我国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逐渐向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1.1.2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逐渐完善随着《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的追究的规定》的发布,各个区域的政府部门都建立了完备的安全生产责任机制,形成完整的安全责任管理框架。在结构框架中,政府占据着主体地位,担负着监管企业安全生产的重任。行业管理部门和安全监管机构是责任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贯彻公正执法和从严执法的理念,并号召群众参与到监督工作中来。框架的主要运行模式为:企业依法进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明确自身责任、行业监督进行监管、安委会和安全生产监督局进行综合监督、政府为区域的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负责[1]。1.1.3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得到优化政府积极地承担自身的责任,提高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督意识,并初步构建监管体系;政府发挥自身的领导作用,对各个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进行协调,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沟通机制,定期专项治理和联合执法工作,把监督责任有效地落实到个人;树立创新思路,运用全新的方法。在对危险化学品进行监管时,运用动态管理模式,对存在较高危险的项目进行监控。此外要对突出的危险工艺、危险作业区、部位和环节进行检查,在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大范围的实施。
1.2存在的问题
1.2.1主体意识不强部分企业负责人总是忽略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由于安全事故的发生一般属于突发或相对概率较低,致使生产和管理者容易产生麻痹思想或者存在盲目乐观的情况。对于已经保持较长时间的安全生产状态,一些企业产生盲目的自信,放松对安全生产的把控;一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甚至部分企业为了躲避检查,采用“明关暗开”的模式,在执行机制上存在漏洞和弄虚作假行为。此外,管理模式与社会处于脱节的状态,不具备规范的操作流程和严谨的规章制度、没有为工作人员提供系统的岗前培训,导致其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不足、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进行盲目扩建,当发生危险时工作人员无法进行科学自救。1.2.2硬件条件不达标首先,人才投入不足。其一,危险化学品企业没有建立完备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的权力有限,企业不重视人才培养工作,部分管理人员的薪资待遇较差。其二,忽视技术人员的重要性。在实施高难度的化工生产工作和引入新设备时,没有安排技术人员到现场提供指导。生产人员不了解危险化学品的属性、参数以及制约因素等。其次,资金投入不足。部分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存储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生产条件较差,资金储备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2]。1.2.3基层基础较为薄弱首先,监督队伍的素养有待提高。缺少拥有专业知识的高级专业人才,安全监管办的工作的监督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其次,监管设备较为落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的设备已经不满足工作的需要,现有的新技术的价值无法凸显,安全监管工作举步维艰。最后,政府内各个监管部门职能划分不清晰,也存在交叉重叠的情况。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监管也有不及时的情况,发现问题时也存在互相推诿的情况,也会出现监管的真空地带。1.2.4缺少应急处理机制自2008年起我国逐渐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目前已经获得明显的效果,但是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预案管理体系有待优化,体系中对细节的把控不足,各个预案之间的连接性较弱,没有形成动态联动管理机制,缺少定期的应急演练。此外,缺少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联动机制。各个监管和指挥部门没有形成统一的执行标准,无法进行信息分析,互通互联工作存在较大困难。同时,救援队伍的定位不清晰。在面对重大的危险事故时无法进行科学指挥调动,管理模式僵化,严重影响救援的效果。
2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2.1提高基础建设水平,提高监管力度
首先,政府和化工企业应该积极巩固安全生产的成果,提升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建设工作水平,逐渐拓展教育的范围,向更多的人民群众传递安全生产管理危险化学品的重要性。其次,加强基层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政府要建立安全管理办公室,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明确其应该承担的责任,要保障工作人员执法的严谨性,确保权责能有效地统一。同时,企业要提高危险化学产品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形成完备的安全组织体系,确保各项工作都有专人进行管理和负责。最后,把控危险化学品准入机制[3]。创新颁发行政许可证的模式,发证三年后实施动态化的管理模式,把考核的结果与生产许可证挂钩,如果经过考核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达标,就可以直接吊销危化企业的安全许可证。
2.2完善应急体系,完善处置成效
第一,完善应急处理机制。政府建立应急救援协调机构,形成快速响应、密切配合以及资源共享的联动运行机制,汇总卫生、交通、环保、人力资源、财政等单位的资源,积极进行救援工作,并逐步完善预警和预防机制,提高各个部门跨领域应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能力。第二,形成应急预案体系。要保障预案的突出性、及时性和针对性,要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对化学产品品种、技术、人员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因素进行把控,并组织专家进行编撰工作。第三,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应该汇集各个单位的专业骨干和基础员工,建立高素养的应急救援队伍。尤其是一些高危企业要组建专属的救援队伍,或者与拥有专职救援队伍的企业签订协议。化学品企业内部可以定期举行演练活动,提高实战能力。
2.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重视力度
首先,增强重视,扩大防范范围。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让全社会认识到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危险化学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感,树立预警机制。并邀请专家进行知识讲座,介绍与危险化学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应急处理方法。其次,建立责任机制。要明确生产管理的主体责任,管理分级管理的理念,明确安全生产的工作职能和范围,政府协助企业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完善危险化学品的生产条件,形成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最后,完善培训和考核工作,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为指导,实施规范的化学生产培训工作,工作人员只有100%通过考核才能正式上岗。同时,企业要对安全培训的质量进行重点把控,掌握人才配置的情况,明确禁令的执行效果等。政府也应该引导危险化学产品企业加强特种人才培养工作,加强生产和管理的规范性[4]。
2.4保证安全产出,优化行业环境
第一,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应用机制。化工企业应严格按相关规定提取安全管理的投入费用,提高安全改造的力度,提升管理工作的水平。企业应以国家颁布的《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为基础,优先检查生产中的安全、明确危险源监管情况、落实应急队伍建设工作,采购充足的物资。第二,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国家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形成完善的专家进入和退出机制,确保优秀人才能进行互补。同时,各个危险化学品企业要积极地招揽和引入人才。可以与高校进行合作,定向培养专业的人才,减少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化学事故。第三,科学规划化工企业的产业布局。政府应对危险化学产业的布局模式进行优化,建立统一的工业园区和交易市场。同时,行业内部要及时淘汰高耗能、高危险以及低产出的企业,那些安全系数不达标的企业应该立即停业整顿。此外,要加强调研力度,加强电力、消防等工程的建设工作。
3结语
综上所述,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相关工作人员要实施完备的监管工作、提高处置工作的严谨性、提高大众的重视度、优化环境的运行模式,在科学发挥危险化学品应用价值的基础上,提高安全性。
参考文献:
[1]余峰.坚决贯彻安全发展理念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N].三峡日报,2021-04-12(004).
[2]刘笑雪.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N].湖南日报,2021-04-07(001).
[3]马丛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课程教学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启示[J].广东化工,2021,48(06):184-185.
[4]本刊编辑部.应急管理部公布一批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J].安全与健康,2021(01):44-46.
作者:杜明修 单位:成都天顺保利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返回管理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