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论文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策略

2021-11-12  本文已影响 274人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高校中固定资产的数量逐渐增多,为学校教育、科研等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基于此,文章详细分析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某医学院校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策略,以期能够为其他高校在此方面的工作提供相应参考。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管理制度

  固定资产是高校资产的重要内容,对于高校成本管理、资源配置以及相应风险控制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且随着当前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中固定资产的配置水平逐渐提升,固定资产在高校资产中占有极大的比例。因此,为进一步降低高校财务风险,防止其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就必须要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以精细化手段提高固定资产内控管理水平。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相对落后

  随着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世界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发展融合,对高校在人才培养、科研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我国大多数高校将精力以及管理重点都放置在了教学以及科研方面,严重缺乏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对于固定资产的配置、管理缺乏统筹规划,经常存在资金不足等问题,而且在实际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缺乏成本意识,存在铺张浪费的情况,使得固定资产的资金使用效率较为底下。固定资产作为支持高校教学、科研以及管理活动的重要部分,对于高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等都有着一定影响,因此想要促进高校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对于高校固定资产的重视,进一步优化和更新管理理念。

  (二)组织结构有待完善

  当前医学院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主要由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其他部门加以配合,虽然在某医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当中针对综合管理部门、分类管理部门以及使用部门的职责有明确规定,但是缺乏相应细则,而且整个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组织结构相对较为简单,难以落实精细化管理。在当前现存的固定资产管理的组织结构当中,各部门以及环节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配合,存在脱节现象,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流程进行缓慢。对此,为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推行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加强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组织结构的完善,确保各个岗位配备齐全,责权划分明晰。

  (三)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某医学院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是根据2008年和2009年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相关文件制定的。随着医学院教育、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固定资产的数量也有了极大的提升。在此情况之下,学校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了更多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而当前执行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已然难以满足新时期背景下高校的实际需求。资产管理制度和相关管理办法不健全给高校资产管理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凸显出来,不仅岗位职责划分不清晰,缺乏相应监督管理考核办法,而且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化、标准化以及规范化水平相对较低,相关制度涉及面较窄,制度的制定缺乏细节,实际可操作性较差,难以得到有效落实,这些都极大地影响着固定资产管理水平[1]。

  (四)缺乏考核激励

  考核激励制度和措施是提升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以及责任感的重要措施和方法,但是就目前高校实际情况来看,缺乏相应考核激励措施的情况十分普遍。由于考核评价制度的不健全,难以有效约束资产管理工作人员,使得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责任意识相对较为薄弱,一旦出现资产丢失或者核对不清的情况,管理人员不会主动承担自己的过失,难以实现高效的责任追溯,给高校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此外,激励制度的缺失,使得固定资产相关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和积极探索、求新求变的意识。在此情况之下,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水平自然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五)管理人员素质水平有待提升

  管理人员是医学院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执行者,因此其业务能力、职业精神以及综合素质等都直接影响着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而大多数高校缺乏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团队的建设和重视,导致相关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参差不齐,不仅缺乏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正确理解,难以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于高校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而且财务知识、管理知识相对较为欠缺。除此之外,在当前信息化管理模式引入固定资产管理的情况之下,由于对信息化资产管理缺乏正确认识,导致信息技术的作用在固定资产管理当中难以得到有效发挥,极大地影响了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

  (六)管理方法急需更新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高校在实际进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融入了信息技术,并且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也逐渐实现了信息化建设。但是,就目前高校实际情况而言,信息技术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应用程度仍然较浅,主要用于资产的盘点、统计,以及相关报表的整理等方面,所使用的管理方法仍旧为静态管理方式,智能化水平和先进化程度仍然不足。虽然信息化管理模式给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目前信息技术手段的作用和功能仍然有较大的开发空间,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和相应管理方法,是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2]。

  二、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优化管理理念

  想要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需要对当前管理理念进行优化,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对于高校管理和建设的重要性,并从上至下提高整个高校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只有先在思想上建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才能够推动固定资产管理水平迈向新的台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表明,意识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以及主动性,可见建立正确的管理意识和管理理念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高校应该明确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对于高校管理和发展的重要性。结合当前新政府会计准则内容,资产是一种具备服务潜力,或者能够带来相应经济收入的资源,这说明资产不仅具备实时服务价值,同时还有着能够产生后续收益的长期价值。因此,高校需要正确意识到固定资产的重要性,转变和优化传统固定资产管理理念,将固定资产作为高校整体资源和财产的一部分,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其次,从上至下提高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高校领导以及党员充分发挥自身带头作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变革和优化,必然会面对许多问题,为确保后续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行,以及相关管理制度、办法的有效落实,需要高校领导以及党员干部等共同参与配合,充分发挥其带头作用,带领高校全体工作人员重视、配合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并认真执行相关管理制度。最后,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理念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并通过相应培训、讲座等,帮助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认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及法律制度,帮助相关工作人员建立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二)健全组织结构

  健全的组织结构是落实和执行固定资产管理的前提基础,是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的必要保障,为促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各环节之间能够衔接良好,就需要进一步健全组织结构。固定资产管理组织的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第一,健全组织,结合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内容、实际情况,建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为后续资产的统一管理、购置、共享奠定基础,为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沟通和服务效率提供载体。第二,结合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需求以及后续精细化管理需求,明确组织机构内部结构,由高校财务部门发起,由综合管理部门、资产分类部门、资产使用部门以及校长办公室等参与配合,根据不同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当中的角色和职责划分组织机构等级,为进一步提高沟通和管理的效率,应尽量采用扁平化管理模式。第三,明确岗位职责,为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避免出现工作内容和责任划分不清晰,后续出现问题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需要明确各部门、各个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以及岗位职责,确保岗位职责衔接良好,避免出现工作重合度高、权责划分不清晰的情况。除此之外,为确保管理工作的高效性以及科学性,还需要分离不相容的职务,提升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精确性以及即时性[3]。

  (三)完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主要依据,有着指导管理工作、提供行为准则的重要作用,尤其对于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实际情况而言,内容明确、细致、清晰的固定资产全过程管理制度是十分重要的。当前医学院现行的管理制度明确了资产分类、部门职责、资产配置、资产使用以及资产处置等内容,但就目前固定资产管理情况而言,这些规范制度难以满足实际操作需求。因此需要结合精细化管理需求,以及当前固定资产管理组织结构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根据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建立全过程管理制度。首先,建立事前规定。采用统一领导,归口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效率,并根据相应组织结构,建立分级责任制度,切实将责任落实到人,为后续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奠定良好基础,解决原有制度中涉及面过窄等问题,在原有制度基础上,健全预算控制、资产报废等相关制度。其次,建立事中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制度。定期对高校中固定资产进行统计,保障高校固定资产安全,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月度固定资产统计制度,明确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并在每个季度工作结束之后开展例会,对本季度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讨论,总结经验并对下个季度工作进行科学调整;同时根据当前高校建设和发展需求制定下个季度固定资产采购、资源配置以及管理计划,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最后,加强审计监督。结合固定资产管理内容制定相应监督制度以及奖惩制度,提升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4]。

  (四)建立考核评价方法

  考核评价有着约束相关管理人员行为的作用,科学、公正的考核评价制度是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直接方法。首先,高校需要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内容,结合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有针对性地建立相应考核评价项目。例如,资产的使用效率、运行效果等,建立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模式,并科学合理设置不同考核指标的占比。其次,为进一步确保考核评价的科学性以及公平性,需要建立上级评价、自我评价、同事互评与专家咨询相融合的考核评价体系。最后,为确保考核评价效果的有效发挥,还需要将考核评价结果与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的薪酬绩效相联系,进一步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五)构建高素质团队

  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地提高离不开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因此,高校必须要加强对于管理团队的重视,通过科学有效的培训和管理措施,构建一支职业道德水平、服务水平、沟通协调能力以及专业知识水平都相对较高的固定资产管理队伍。一方面,要针对工作人员的基础专业知识进行培训,确保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具备财务管理、经济基础、资产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了解国家财务、资产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除此之外,随着信息技术在固定资产管理当中的深入应用,固定资产管理相关人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和资产管理系统使用能力,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顺利推进。另一方面,加强对于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培训,还需要采取业务轮训和集中培训等方式,提高管理人员的实践工作能力,保障其能够熟练应用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以及相关制度,降低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人为失误情况出现的概率,进一步保障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六)应用信息技术

  深入应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首先,建立资产跟踪机制,借助信息技术建立资产全过程跟踪管理机制,在固定资产采购之后,建立相应固定资产档案,记录固定资产采购的时间、厂家、名称、编号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等,并以二维码的形式粘贴在固定资产信息标签附近,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得到固定资产的相应档案信息,并以此实现对于固定资产的全过程动态管理,进一步提升固定资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其次,按照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建立资产管理台账,并定期进行报表统计,掌握各个资产使用部门的固定资产变动情况,以此促进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落实,及时发现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进行处理。最后,逐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以及相应管理操作流程,确保资产管理系统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保障其信息化功能的有效发挥[5]。

  三、结语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管理对于高校财务管理、风险预防以及资源配置等方面都有着直接影响,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是十分重要。在此过程中,不仅要优化管理理念,健全组织结构,还需要对现行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并建立相应考核评价方法,建立高素质高水平资产管理队伍,同时积极应用信息技术。通过上述措施实现对于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在保障管理质量的同时提高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李进.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6):249-250.

  [2]朱育雄,高亚军.“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茶思维的视角[J].福建茶叶,2020,42(7):289-290.

  [3]冉启伟,李忠岘.浅谈地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高职院校为例[J].现代商业,2020(10):130-132.

  [4]闫萍,姚媛媛,刘亚军,等.高校实验室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2):125-126.

  [5]王静.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刍议———以西安理工大学为例[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9):10-11.

  作者:杨萌 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资产中心

返回管理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高校英语教学服务三农的途径上一篇: 高校多校区管理模式应用现状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