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论文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研究

2021-11-12  本文已影响 142人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是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统称。作为我们国家治理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了其他社会组织难以替代的巨大作用。但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的诸多环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制度层面上进一步加以限制和规范。本文以行政事业单位为例,对国有资产管理的内涵与现实意义作了介绍,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对如何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资产管理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许多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例如2021年4月1日由财政部颁布并实施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充分彰显了国家对于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因此,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有助于提升国有资产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发挥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民经济中的巨大作用,亟须加以深入研究。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概述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内涵

  行政事业单位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除极少部分事业单位由社会组织或个人出资成立,实施公司化、企业化管理运作外,绝大部分都由国家依法设立,并赋予其相应的社会服务职权或职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多种形式或途径(如:使用财政性资金购置、接受捐赠、调拨或划转、置换等)形成的可以货币计量、可作会计核算的能够控制、占有和使用并能为单位未来带来预期经济利益的各类经济资源。从存在的形态上划分,它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几种形态。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依法依规并结合自身客观实际,对国有资产在购置、使用、处置、调剂、报废或毁损、清查、台账建立、信息填报或披露、违法行为惩治等诸多环节、流程建章立制;其次,应当督促具体负责的单位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制度、切实履行职责。

  (二)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现实意义

  1.可以有效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财政部于2021年4月1日颁布并施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738号),这既是新时期行政事业体制改革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是国家稳步、有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化的重要举措。行政事业单位应以此为契机,建立健全包括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在内的各项内控制度,并严格遵照执行,做到有令可依、有令可行、违令必究,有效提升单位内部管理水平。2.有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利用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尤其是固定资产闲置、荒废、重复购进、部门之间未作相互调剂、利用率偏低等现象还大量存在,这与国家大力倡导的资源节约、绿色、环保等理念格格不入,背道而行[1]。如何积极使用好财政性资金、统筹安排好国有资产配置、调剂使用等,是行政事业单位当前应当考虑的重要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应把有限的资金放在“刀刃”上,合理安排,杜绝浪费,切实发挥好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益,着力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3.有利于增强行政事业单位社会服务能力行政事业单位应充分发挥好国家依法赋予的职权或职能,加强包括国有资产管理在内的各项工作,切实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在行使行政管理、执法、司法、监督或促进社会事业进步的过程中,履职尽责,不断持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化治理进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而努力奋斗。

  二、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有所弱化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涉及内容较多,一是针对单位本身所占有、实际使用并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的国有资产形式多样,不仅有实物形态的,如土地,房屋、构筑物等固定资产;货币、有价证券等流动资产;可能也有非实物形态的,如商标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二是涉及部门较多。从制度拟定、人员配备、职责划分、绩效考评、监督执纪等方面牵涉到单位的党政、人事、财务、监察、后勤等各个部门。这需要单位决策层、领导层、管理层务必引起足够重视。但是,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上还存在管理意识淡漠、责任心不强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等现象。

  (二)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有待健全和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其实就是行政事业单位为了有效利用好财政性资金、维护好资产安全和完整、确保资产保值增值这个总目标,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单位实际而制定的一套围绕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有效利用、依法处置、防止贪腐、监督执纪等各项管理制度的总称。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应当遵循四项基本原则,即:安全规范、节约高效、公开透明、权责一致;不仅要重视实物管理,同时也要注重价值管理;还应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有机结合。这是国家关于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根本要求。但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制度不够完善或制度流于形式等多种原因,导致国有资产长期闲置、流失等,极大地浪费了国家资源。

  (三)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人员素质通常包括法治理念、个人修养、工作作风、道德品质、专业技能等多种要素。人员素质的高低,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单位工作的正常开展和长远发展。单位如果员工素质普遍较高,则单位面貌一定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反之,员工素质普遍不高,则单位一定会毫无生机、暮气沉沉。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具体表现为:单位编制不足未设专人专岗、兼职人员责任心不强或业务技能欠缺、法治思维淡漠、团队合作意识差、部门之间未能有效协作等等。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意味着行政事业单位需要进一步努力提升员工基本素质,通过细化责任,不断增强管理意识,提高管理能力。

  (四)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

  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以现代通信、互联网、数据库、云平台、大数据等作为技术支撑和手段,将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的种种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互联共享,以供有关部门或机构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使用该技术可极大提高单位工作效率并有效降低运行成本。比如财务软件的大力推行和会计电算化的普及,把财务人员从繁忙的“人工记账”中解放出来,不仅释放了劳力、减少了差错,还提高了工作质量。由此可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与其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好坏紧密相关。但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整体水平还不高,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稍显滞后,未紧随时代的变迁,与时俱进。目前,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我国医疗、金融、物流、电力、酒店等行业信息化建设已取得长足进步。而行政事业单位目前虽然建立了“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但该系统未能与财务系统有机结合,无缝连接,多用于资产月报、年报的填报,未能有效起到对国有资产的监管作用。(2)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行政事业单位要么基于自身职权或职能考量,往往把更多的精力、财力、人力、物力投入到单位既定目标的实现上,一切围绕既定目标开展工作;要么有些管理者囿于根深蒂固的传统管理模式,不愿意接受新生事物[2]。总而言之,单位未能深刻认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需要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力支撑。(3)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专业队伍缺乏。目前,行政事业单位懂IT技术、业务流程、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短缺,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速度。

  (五)国有资产管理缺乏切实有效的考核监督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由于考核监督机制的缺乏,导致出现了徇私舞弊、法纪意识淡化、责任心不强、挫伤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等诸多问题,未能起到对国有资产的有效监管。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从国有资产考核监督的范围、内容、职权、评价及结果应用等方面制定一套科学、严谨、符合客观实际的管理办法,并严格执行;以此不断增强管理人员的法纪意识、责任意识,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对国有资产实施有效监管。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国有资产管理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应充分认识到国家关于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认真审视、摸排、梳理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上存在的问题,纠正认识上的误区。虽然,我国经过四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但是仍然与之存在较大差距,绝不能丝毫懈怠、掉以轻心,反而更应该奋发有为、齐头并进。最近这些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和宣传“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环保”、“光盘行动”等,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行政事业单位在资源有效利用、资金合理安排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务必牢固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管理意识,勇于担当担责,从国有资产管理的细枝末节入手,通过建章立制杜绝浪费,防范风险,才能够更加有效地使用好财政性资金,维护好国有资产安全和完整。

  (二)健全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严格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上下大力气、花苦功夫。特别是针对以下这些关键环节,单位要高度重视,“另眼相看”。一是国有资产配置,单位应当充分考虑自身履职和事业发展需要,结合资产实际状况(比如类似资产的存量、成新度等),国家或地方资产配置相应标准,绩效目标及财政承受能力等诸多因素通盘考虑。二是处置报废、毁损国有资产或利用国有资产对外进行投资时,应当履行集体决策、相关部门审批、资产评估等既定程序;不能未经审批擅自对国有资产做出处理[3]。三是处置或对外投资所取得的国有资产收入,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及时入库,不得私分、截留、挪用、隐匿和坐支。除此以外,其他如资产台账、会计核算、资产报告、信息披露等基础性工作也应在管理制度中加以明确。

  (三)大力提升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素质整体水平不高,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单位平稳、有序和健康发展。这是因为,上至国家层面,下至私人业主,单位也好,企业也罢,其工作正常开展和运行都离不开人的推动。单位的管理体系、内控制度、业务流程等制定得再严谨、再完善,如果没有素质过硬的人员不打折扣去贯彻执行,那就等同于一堆废纸。那么,如何大力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呢?我认为应当从这些方面抓起。一是单位应当注重各类人才的培养工作,在政策、资金、物资保障等方面给予扶持和倾斜,真正爱才惜才;二是单位应当积极构建和营造团结、和谐、竞争、敢于拼搏和创新、勇于担当担责的优秀单位文化,不断增强单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三是单位应当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不定期举办各类培训班,切实增强员工法制观念,真正做到不因人因事而异,一切按制度和程序办事[4];四是单位应当以《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自身实际,构建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考核机制并严格执行,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四)加大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

  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对滞后,会极大地阻碍了单位正常、有序、平稳、健康和良性发展,给国家和社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损失。比如,有些单位没有摸清家底就盲目添置固定资产,导致国有资产长期闲置[5];有些单位仅仅为了项目能够顺利实施、验收而不顾实际需要,在单位内部不作相互调剂,重复购进具有相同功效和价值的科研仪器设备;有些单位未能根据其履职实际需要而超标准配置办公设备等,这些行为导致了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那么,如何提高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最大限度发挥好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益,杜绝浪费,就是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思考的重要命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1)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步伐要加大加快,要实现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财务系统无缝对接,并互联互通、共享共用(涉密除外);让管理者通过运用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国有资产管理全方位、全过程中每个流程和环节的有效掌控。(2)深刻认识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提升机构运行效率、减少损失、防范风险等的重要作用;必须改变固有思维,化“被动出招”为“主动出击”。只有把思想、认识和看法这个根子问题解决好,方能在政策、制度的贯彻执行中做到坚决而彻底。(3)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大力培养懂电脑、熟悉业务、熟悉政策、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在资金安排、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并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评机制,做到奖惩有据可依并严格兑现落实,真正激发起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

  (五)增强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追责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把“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扛在肩上、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切实增强对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追责力度。不能有令不行、有令不止、有令不究,“雷声大、雨点小”,要把国有资产考核监督制度真正落到实处;要充分发挥单位财务、纪检、监察、内部审计等有关部门和社会的监督作用,形成监督合力,勇于抵制各种歪风邪气,敢于较真碰硬,对一切违反国有资产管理的各种违法乱纪行为“零容忍”,绝不姑息,坚决执纪问责;对为维护单位国有资产安全、完整而做出积极贡献的管理人员应给予鼓励、嘉奖、表彰并大力宣传。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起到对单位国有资产实施有效监管的作用。综上所述,在国家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法治化、现代化的今天,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率先垂范、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号召,抓好各项内控制度建设,夯实制度基础,扎实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水平与能力。

  参考文献

  [1]石建辉.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财政科学,2020(6).

  [2]张群.内部控制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研究[J].商讯,2021(13).

  [3]丁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优化路径[J].财经界,2020(14).

  [4]董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的思考[J].商讯,2021(12).

  [5]吕翠平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纳税,2020(11).

  作者:李友兵单位: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院

返回管理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土地资产管理新模式技术探讨上一篇: 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及建议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