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改革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推动会计核算由手工操作向计算机操作发展,是我国会计领域正在经历的一场巨大变革。会计教育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而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就是培养初级会计实务人员,通过对常用的大型财务软件的熟练应用,让他们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和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将所学的会计知识和熟练的会计账务处理技能运用于实际会计工作中去。另一方面也使一部分学生电算化水平达到或接近中级水平,能够对会计软件进行一般的维护或对软件参数进行设置,为会计软件的开发提供业务支持,即能在变化的新情况中创造性的解决会计新问题。
基于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教育在会计教育中的这种定位,我们应以科技教育为目标导向,用现代科技给我们创造的条件和种种便利,将职业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育扎扎实实的做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充实自己,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作为一个一线的会计电算化教育工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电算化教学工作经验,下面就中职教育中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1.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1.1教材不规范,教学标准不统一。
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缺乏系统、实用的电算化模拟教材,大多是以学习编写会计核算程序为主要目标,往往要求读者熟练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或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程序设计,这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是一件不容易和不切合实际的事,不符合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1.2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从事会计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大多数是会计专业出身,没有系统的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自然无法熟练应用这个现代工具进行教学与研究,而从事计算机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又没有系统的学习财会专业知识,也适应不了教学的需要。教学上需要既精通会计理论知识,熟悉会计业务,又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师资队伍的不足是制约会计电算化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1.3实验、实训课程设置不合理,会计电算化上机实验、实训课时不足。
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实用性、针对性强的应用学科,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来设计其课程内容。特别是中职电算化专业的教学,要加强会计电算化实践设施的建设,强化实验性的模拟教学,适当增加实训课时。很多学校因为实验设备、资金实力等条件的限制导致没有完善的会计多媒体教室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
1.4传统会计电算化教学一般只局限在校园和教室内,教学范围和教学信息量小,往往是一本教材,一套软件,纸上谈兵,实操性不强。不重视岗前培训,与实际工作相脱节,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1.5教学方式固定。
在教学中仍然采用和黑板式教学模式一样,不能展开多元性案例研讨,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描述归纳来讲解。教学过程仍然是一个老师对一班学生,不能因材施教,没有充分运用实践性教学、会计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教学方法。
1.6会计电算化课程所占比例过低。
1.7手工会计模拟实习与电算化实习的衔接性差。
2.解决中职电算化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针对当前中职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教学当中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1重新设计教学内容,自编电论文联盟http://算化实训教材。
现有的教材往往是先论述会计电算化系统概论、电算化会计核算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内容,然后再进行软件的操作。在这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往往将理论部分置于课程的开始部分,而有关理论形成过程等部分内容置于后面。这实际上和人认识事物的顺序是相反的,试想,向没有吃过苹果的人去描述苹果的味道是很一件困难的事,但有个最简单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即让他品尝一个苹果。所以在没有使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之前,让学生就去分析甚至开发一个系统是困难的。
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前先自编电算化教材,将教学内容的顺序做出调整,将财务软件的使用放在最前面,在体验认识了什么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及其如何操作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白行分析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是如何进行信息的处理的。让学生在已经获得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由其自行归纳总结出有关的概念性、规律性的理论内容,然后再对理论部分进行讲述,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效果也非常不错。
2.2完善会计电算化实践性教学课程的设置。
以前我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课程设置是在传统的会计专业计划中增加一门《计算机应用》课和一门《会计电算化应用技术》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从该课程中只是学到一知半解,将来毕业后在单位如果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就会无所适从。为了适应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要求,后来我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开始增设下列课程:
(1)计算机应用基础。
(2)计算机网络使用基础。
(3)会计电算化应用。
(4)会计软件的使用(电算化专业学生应掌握至少两种软件的使用)。
(5)数据库语言的基础应用,学生应具备用数据库语言编写简单程序的能力。
(6)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践课程。
2.3增加电算化实践教学课时。
原来只是开设一门《会计电算化应用》课程,每周6个课时,课堂教学与上机的比例为2:1,从实效看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甚理想,特别是不能兼顾会计软件的实训,上机时间远远不够。于是我们进行了改革,一是增加了电算化相关课程的设置;二是增加实训的强度,将会计电算化应用课程分为两个学期上,增加上机的时间,比例调整为1:1,同时在第六学期专门开设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和考证工作。
2.4实现手工会计模拟实习与电算化模拟实习的衔接,加强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模拟实习。
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它符合学校教育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教育体制改革方向。单单进行了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教学,显然不够,还必须对会计核算的具体操作技能进行实践性教学,会计作为以“数字”为主要表现的一门管理技术,只有经过强化训练,经常进行会计实战模拟,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模拟企业一个月从初始化设置到会计报表
整个账务处理流程的案例操作,才能促使学生对“数字”,对企业会计操作产生一定的“敏感度”,“熟能生巧”便是这个道理。
当然在强化训练过程中,要有计划和针对性的搜集、组织案例材料,及时进行上机指导,同时教师也要组织好课堂的演示教学,以化解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有目的的逐步提高案例的难度和复杂度。目前我们采用用友财务及企管软件uferp-m8.25及安易财务软件演示版,模拟一个单位一个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以帐务处理子系统和报表处理子系统为重点,兼顾其他子系统,如:固定资产子系统、工资核算子系统、成本核算子系统等。同时为了让广大学生对手工会计和电算会计的操作有更全面、更感性的认识,我们实现了手工会计模拟实习与电算化模拟实习的衔接,在教学中将财务会计手工实习资料用于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当中。通过实习让学生深刻认识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联系与区别,取得了良好的实训效果。
2.5加强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的建设,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实践基地。
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建设上,应突出仿真性。对学生进行课程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其操作技能,提高职业能力。如果实训室能够做到全方位地模拟日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会非常有利于实践教学。我校投资约十万元,建立了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从软、硬件系统、数据系统、运作过程,都全真模拟企业,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实践基地。
2.6 加强是师资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要提高电算化的教学水平,师资水平是非常关键的。我们采取了如下几个措施:
2.6.1派员参加计算机、会计电算化培训。
相继派出教师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的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财经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会计电算化中级培训班;用友财务软件公司、安易财务软件公司、金蝶财务软件公司等举办的电算化软件应用培训班。还专门派出两位会计专业教师到院校脱产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半年,来提高我校财会专业教师的电算化教学水平。
2.6.2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允许教师到企业兼职实习,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
例如我们与南海智勤会计师事务所、广东省九江酒厂有限公司、佛山市辉煌不锈钢有限公司等进行合作,经常派老师去讲课或到公司兼职,通过教师深入企业实际,进行学科调研,及时了解电算化软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热点问题,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同时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实习基地,进行会计电算化初、中级培训。生源除本校学生外,还面向社会招生。
2.6.3定期聘请一些在企业工作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员,给教师和学生进行案例讲座和实践指导。
通过以上措施使我校的财会教师拓宽了知识面,让其既精通会计理论知识,熟悉会计业务,又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成为复合型人才,大大提高了我校的电算化教学水平。
2.7创新学习模式,进行会计电算化社会调查。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应该将社会调查作为高年级学生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由于目前会计电算化软件或相关软件在企、事业单位中已经比较普遍,因此可由学生在节假日自己选择单位进行,调查内容由任课老师据课程所学内容进行宏观上的安排,学生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具体选择。不管是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方面。还是具体操作方面,只要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都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可以提供一些好的教学案例,充实教学资源。
总之,为了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我们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相信中职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育作为会计教育的时代产物,通过不断地总结和完善,一定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实用人才。 转贴于论文联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会计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