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的新时代,是发展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建立在以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技术为核心,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之上的经济。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会计需要实施现代化。会计现代化的内容,包括会计思想现代化、会计理论现代化、会计工作现代化和会计手段现代化。
什么是会计理论现代化,需要先明确什么是会计现代化。会计现代化是指广泛、系统地运用规范、科学的符合法制要求并与国际协调的与时俱进的会计活动过程。会计现代化的标志是: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和国际化。会计规范化,是指会计具有标准性、统一性和一致性的要求。会计规范化是实现会计现代化的基础;会计科学化,是指会计具有客观性、有效性和先进性的要求;会计法制化,是指会计在各方面体现了有关法规的要求;会计国际化,是指会计具有国际的相应性、规范性、可比性和适用性的要求。相应地,会计理论现代化的标志也是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和国际化。而会计理论,是指采用一定逻辑形式对会计客体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系统而全面的并具有条理性和综合性的理性认识。这里:会计理论所揭示的内容是会计客体——会计实践活动,如会计实务工作、会计研究工作和会计教育工作。因此,会计理论现代化,是指会计理论要反映会计实践具有的当代的规范性、科学性、法制性和国际性的要求。这也就是说,会计理论现代化是要求现代化的会计理论,具有当代的规范性(反映会计实践具有标准性、统一性和一致性)、科学性(反映会计实践具有客观性、有效性和先进性)、法制性(反映会计实践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和国际性(反映会计实践具有国际的相应性、规范性、可比性和适用性)。会计理论现代化要具有当代的水平,是要求会计理论的内容,能反映当今世界经济、科技、文化和管理等方面发展的水平,能反映会计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能反映国际会计通行规则等。
会计理论现代化是一个过程,它的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和国际化,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既具有阶段性,又具有同步性。一般说,会计理论现代化的过程,首先要逐步做到会计理论的规范化,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会计理论的科学化、法制化、国际化;会计理论的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和国际化是同步的;会计理论的规范化需要结合进行符合会计理论科学化、法制化和国际化的要求;会计理论的科学化是其规范化的发展,也要符合会计理论法制化和国际化的要求;会计理论的法制化制约着会计理论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国际化;会计理论的国际化是会计理论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长远目标。
会计理论现代化的过程,将在推动会计研究的大力开展,加强会计学科建设,促进国际会计学术交流,指导实际工作等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二、会计理论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会计理论研究的内容要反映理论现代化的要求,通过会计理论研究的内容及其成果体现会计理论现代化的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和国际化的要求。面向21世纪和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按照会计理论现代化的要求,在会计理论现代化的过程中,会计研究和会计理论的内容在发生变化,其发展趋势一般是:
(一)会计一般理论。研究的主要理论问题有:会计系统多元化。会计系统(会计体系)从会计信息系统向会计系统的全方位、多角度的系统(各种子系统)发展。
会计重心从核算转向管理。在现实会计工作中,一般以会计核算为重点,在会计信息化的条件下,会计工作的重点逐步转向以会计管理为主。
会计职能扩张。会计的职能在发展,在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两个基本职能的基础上,职能在扩张,逐步增加或加强会计决策职能和会计预算(计划)职能。
会计工作重组。适应手工操作系统的会计工作在发生变化,在会计信息化的条件下,按照会计工作的新变化,需要重新组织会计工作体系。
会计中国特色与会计国际协调。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会计具有中国特色。同时,会计也要与国际会计通行规则相协调,逐步实现会计国际化。
会计研究方法的综合化。面对中国和国际复杂的会计环境,在研究中,以某种研究方法为主,综合应用其他相关的方法,以便更好地完成研究任务。
(二)会计信息系统理论。在实际会计工作中,会计信息系统实际上就是会计核算系统。研究会计信息系统理论,其内容要反映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趋势:
1、从产品经营核算向资本经营核算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并且在产品经营基础上向资本经营发展,相应会计核算从产品经营核算向资本经营核算发展。
2、从重视报告期会计核算向关注未来会计核算发展。企业要做好报告期日常的、定期的会计核算工作,及时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同时,也要对未来期间的财务状况进行预测,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3、从以货币计量为主向多种计量方式相结合发展。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才能综合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同时,还要采用实物和其他计量单位,以便全面反映企业经济活动情况。
4、从单一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向以多种计量模式相结合发展。根据会计核算的需要,除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外,还可以采用其他计量模式。
5、从单机(单位)核算向网络(群体)核算发展。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适应集中核算与分散核算相结合的需要,要在单机核算的基础上,采用会计核算网络与企业管理信息网络核算发展。
6、从统一会计报表体系向多元会计报表体系发展。企业在执行国家统一制定的会计报表体系外,需要建立多元会计报表体系,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对报表的需要和社会各方面对报表的需要。
7、从信息单一需求向多方面需求发展。企业要为多方面的需要提供信息,要满足管理者需要(包括决策者需要)和研究学习者需要;要满足外部各方面的需要和企业内部各方面的需要。
8、从局部核算规范化向全面核算规范化发展。会计核算内容的扩大、复杂和多方面,需要在对局部核算规范化的基础上,对全部会计核算内容都进行规范化。
9、从不全面实施法制向全面实施法制发展。会计工作实施法制是要求从某部分会计工作依法,或依据某部分法规,向全部会计工作不仅要依据会计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来进行会计核算工作,也要依据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中有关会计的规定来进行会计核算工作。
10、从多级核算向结合集中核算发展。经济全球化使企业经济的发展与国内外的各个方面发生着紧密的联系,相应需要会计核算的集中化。对企业内部的各级单位实行分级辅助核算,分别核算本单位内部的资金、销售、成本和利润,以调动企业内部各方面和人员的积极性。
(三)会计管理系统理论研究。面向21世纪发展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必须从实行科学管理进入实行现代管理。研究会计管理系统理论,其内容要反映会计管理系统发展的趋势:
1、从封闭型管理向开放型管理发展。企业从封闭式的按照内部管理的要求由会计和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会计管理,向开放式的按照外部管理的要求进行管理,并接受外部有关部门的管理。
2、从面向企业的管理向面向市场的管理发展。从面向企业加强内部基础管理的同时,要面向国际大市场参与竞争,按照提高市场竞争力的要求,加强战略管理、风险管理和人本管理。
3、从重视全面管理向重视系统与重点管理发展。会计要对各个方面进行管理,同时,从会计管理系统出发,要重视系统管理,在系统管理中,注意重点(中心)管理。
4、从重视战术管理向重视战略管理发展。适应企业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要重视会计战略即重视财务战略。
5、从立足外部环境改善向重视内部管理发展。企业需要外部环境得到改善,按照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要求,更需要加强内部管理。会计内部管理要使内部会计监督(控制)制度化,按照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进行控制。
6、从提供会计信息向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会计核算是一个开放型的信息系统,会计,既要向国家和社会其他各方面披露会计信息,又要向本单位内部全体员工和其他职能部门披露会计信息,实行财务公开。广泛运用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充分和运用会计信息,使财务管理信息化。
7、从质量效益管理向知识效益管理发展。企业以“质量第一”追求经济效益,在此同时,企业要追求知识经济效益,把知识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而其中心环节是创新,离开技术创新就很难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8、从单一经营管理向一业为主多种经营、资本经营的管理发展。从社会化大生产出发,实行生产专业化和经营多样化,企业要从单一经营向多种经营、资本经营方向发展,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
9、从以物为中心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管理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是经济实力、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的竞争,而这些竞争最终又是人才的竞争。重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要重视对人的培养,培养竞争性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并创造条件调动其创造性的工作。
10、从以实物形态管理为中心向以价值形态管理为中心发展。适应以国家统一计划管理的需要,企业采用以实物形态管理为中心;适应市场经济管理的需要,要以价值形态管理为中心,对金融资产、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等进行重点管理。
11、从重视有形资产管理向重视无形资产管理发展。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从对有形资产管理转向重点对无形资产进行管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实际是对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源的管理。
12、从重视事务管理向重视知识管理发展。在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下,会计管理的核心在于知识管理,管理者用知识进行管理,对以知识为内容进行管理,对知识的生产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培养投入,培育企业精神,使管理不断创新。
(四)会计体制理论研究。研究的主要理论问题有: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与分级管理相结合会计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部门通过经济政策、经济法规和经济杠杆等,对企业进行调节和规范经营活动,而不是直接干预企业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需要建立宏观调控与微观自主相协调的分级管理相结合的会计模式。政府主导的管理型会计模式的基本框架是:建立调控型的会计组织系统;建立开放型的会计信息系统;建立知识型的会计管理系统;建立服务型的会计市场系统;建立竞争型的人才系统。
1、设置适应动态型机构。从实行固定组织机构模式向实行权变组织结构模式发展。企业是一个开放系统,需要建立面向市场的会计机构。企业按照本单位的规模大小、经济活动内容、管理水平、核算要求、技术条件、领导能力、人员素质等因素,建立相应的会计机构,以便有利于完成会计工作任务,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2、建立以法规为核心的会计规范体系。为保证经济活动和会计工作的正常运行,相应建立和健全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地方性法规和会计规章的会计法规体系。同时,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企业会计规章制度和会计惯例等的会计规范建设。
3、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会计人才。适应21世纪会计事业发展的需要,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会计人才。其特点是:创新性;全面性;专业性;复合性;适应性;优异性。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既包括在工作中培养,也包括在学校培养。
4、培育和发展会计市场。面对全球经济化和中国加入WTO的要求,要培育和发展会计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咨询公司)、会计人才市场、会计信息市场,使会计市场在国际大市场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三、会计理论现代化的途径
会计理论现代化是一个过程,是会计理论发展的方向。实现会计理论现代化的途径是:
(一)以会计实践为基础。会计实践是会计理论的源泉,跟踪时代的会计实践,反映时代的脉搏,是促进会计理论现代化的基础。勇于实践,科学地认识实践,在会计实践中实现会计理论现代化。
(二)以现代科学理论为依托。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运用其他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促进会计理论现代化;有些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直接与会计理论相融合,形成新的会计理论与方法,有利于会计理论现代化。
(三)以创新为灵魂。会计理论的发展,关键在于创新。会计要创新,必须要继续解放思想,从一切不切实际的条条框框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采用辩证法,一切从实际出发。会计理论创新要把握时代的机遇,如提出重大科学理论、实施重大经济改革措施和发布重大法规等。
(四)以协作研究为促进力量。为适应新世纪发展知识经济和加入WTO的要求,需要加强会计理论、方法与实务的研究,以促进会计理论现代化。为集中研究力量、把准研究方向、提高研究水平,需要在研究方面开展协作,协调各学校会计研究所的研究活动和交流组织开展研究活动的经验,以及交流研究成果,促进会计理论现代化。
参考文献:
1、于玉林:《论会计工作现代化》,《财会通讯》1985年第1期。
2、于玉林:《再论会计工作现代化》,《财会通讯》19%年第11期。
3、吴季松著:《知识经济》,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
4、孙涛编著:《知识管理》,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年版。于玉林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会计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