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建设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的原理和结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理解论文)

2022-12-22  本文已影响 377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第1篇:浅谈生态文明视角下如何建设环保型社会


  生态文明建设是以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中心的,三方只有相互尊重、和谐相处,才能够真正实现生态文明。而环保型社会的建设更多的是依赖人的行动来保护环境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低碳生活就是环保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低碳生活也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现如今,开车、扔垃圾甚至是吃快餐等等都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只有通过国家行政强制、法律规定、技术改善和人们思想认识提高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够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建设环保型社会。


  一、限制私家车的使用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享受私家车带来的满足感。然而,汽车数量的增加带来了许多问题,如空气污染、噪声、交通拥堵和汽油短缺等等。也有许多人反对过多的私家车,在他们看来,限制汽车数量有如下理由:首先,虽然不可否认汽车是文明、进步和发展的标志,但汽车也带来大气污染的严重问题。环境科学家警告世人,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污染问题最终将无法控制。其次,私家车对于城市已经拥挤的交通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假如允许越来越多的车开上热闹的街道,交通将更加拥堵,而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也确实是危害。而且,私家车产生了很多噪音和交通事故,每年造成许多人员伤亡。最后,汽车要消耗大量的汽油,虽然我国的石油资源相对来说是比较丰富的,但他们很快会被耗尽。因此,节约能源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政府与公民必须共同努力。政府应该改善道路交通状况以减少交通堵塞,还应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鼓励使用无铅汽油和发展现代公共交通系统。与此同时,公民要保持良好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有强烈的责任感来让低碳生活战胜私家车盛行的局面。


  二、禁止过度砍伐


  由于盲目地追求GDP的增长,我们的生活环境和一些自然资源正在遭到严重的破坏。地球的生态几乎难以承受这种持续增长的严重污染、高消费与低收益的生产模式。过度地砍伐森林正是这一问题的具体体现。森林是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且将其转化为氧气的,但是如果森林被过度地乱砍滥伐,就无法与空气中已经显然过剩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将其吸收。笔者认为,禁止过度砍伐的理由如下:首先,过度地砍伐森林非常容易破坏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大自然本身是具有自我恢复的能力的,但是砍伐过度的话就会使大自然的自我恢复能力减弱。其次,过度砍伐森林会导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多,从而破坏臭氧层引发温室效应。为了能够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建设环保型社会,政府必须强力禁止过度砍伐,国家立法机关也要完善相关的林业法律法规。公民个人要有集体意识,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将地球的大环境当作自己的家一样爱护。相关砍伐的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合理采伐,不能为了贪图眼前利益而影响地球生态环境的长远发展。


  三、减少塑料的使用


  在前几年,当我们去超市或者市场购物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商品都附赠一个塑料袋,这个塑料袋的作用就是将购买的物品运回家中。然而,到家之后这些塑料袋就被丢进了垃圾桶里面。这样的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是很方便的,但是其无法回收、不能降解,处理起来相当麻烦。进行烧毁的话会产生有毒的气体更加剧了空气的污染,随意埋藏的话就等于是把这些垃圾留给了地球,当地球某一天负载的垃圾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最好的解决办法要从公民的使用入手,政府要倡导公民尽量使用布袋来代替这种一次性的塑料袋。以前的社会没有发明塑料袋的时候人们也是使用布袋来进行购物的,一次性塑料袋的产生初衷只是为了更加方便人们的生活,却不料會对生态环境造成如此大的危害。因此,政府和公民必须齐心协力,共同减少塑料袋的使用,用布袋将绿色购物进行到底。


  四、结语


  在去年的G20杭州峰会期间,中美共同签署了《巴黎协定》,为全球气候治理明确了方向,也为其他国家起到了表率的作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不仅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协议,更牵涉到生存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的自身实际利益。我国很早就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一直以来都在为地球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近年来,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落实到建设环保型社会的建设上,提出绿色出行、绿色购物、保护森林资源、保护野生动物等主要的举措并且已经逐渐落实。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越来越强,政府也从原来只追求GDP转向“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态度。地球是我们共同的生态环境,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并且有义务共同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环保型社会。


  作者:黄子玥

  第2篇:生态文明建设报道中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社会各界媒体关注的重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里面的核心部分。生态文明建设涉及面比较广。比如其涉及到人民的经济利益、涉及到国家的未来发展、涉及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高度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因此,颁布了很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些决策,进而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和进步,并且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在生态文明建设报道中,新闻媒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中国环境报人物报道为例,其对于人们关注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生态文明建设报道中的新闻媒体宣传作用,进行简单阐述和分析。


  一、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分析


  生态文明建设把大自然和人的协调发展当成行为准则,积极遵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及公正和共同性原则,构建优质的生态环境以及有秩序的生态运行制度的过程。我国生态文明的构建通常具备了这样几个方面:比如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链的发展、政治文化、生态制度的完善、消费、环境、资源、科学技术、文化等。伴随着全球社会的持续发展,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略,也是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需求。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面临着资源的严重浪费、生态环境污染、系统退化等不良现象,一定要树立良好的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比如适应和顺应大自然、遵守自然秩序、保护大自然,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将生态文明建设结合到各个方面。比如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积极建设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才能实现民族的可持续发展。


  二、关于新闻媒介的分析


  (一)对于生态文明传播里的主要媒介形态


  第一,关于生态文明传播里的主要媒介形态即报纸新闻媒介。当前社会发展,生态文明传播的报纸有大众性的报纸以及专业性的报纸这两种类型。以我国环境保护的专业报纸中国环境报作为代表的十多种专业环境报刊,始终是中国生态文明传播的主要力量。南方都市报作为代表性的全面性商业报纸,非常重视和民生紧密相关的环境保护问题,且重点关注环境热点问题。第二,通过主要新闻媒介形态中的电视新闻媒介,这一媒介最重要的是根据中央电视台和各个地方的电视台为主导,发挥电视媒体的直观性特征,通过新闻的传播和深度专题的报道等内容进行生态文明传播。第三,主要新闻媒介形态中的网络新闻媒介。其是新闻媒介的一个代表,是对报纸和电视等固有的新闻媒介生态文明播报的一个非常有力的填补。


  (二)关于新闻媒介在生态文明构建中的功能作用


  通常来说,新闻媒介经过对生态文明构建所包含的领域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报道以及关注力度,从而有效发挥信息播报以及政策的推进、舆论的指导、社会监控、意见倡导这几个功能作用。这部分功能作用的发挥实际情况可以根据新闻媒介生态文明构建报道的情况中得到具体的体现。首先,对于信息传播作用,这种信息传播是新闻媒介的主要功能,在进行生态文明报道的时候,新闻媒体把环境保护常识以及有关政策消息,精确且快速地报道给大众,充分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利以及认知的权利。其次,关于大众舆论指导,新闻媒介充分发挥议程设定的功能,可以把大众的注意力成功吸引到生态文明建设中,进而引导公众舆论。


  三、生态文明建设报道中的新闻媒体宣传作用


  (一)让人们理解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


  一直以来,中国环境报的人物报道通过对环保系统内先锋模范人物的报道,让人们理解一线执法人员是怎样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对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力量的。例如《环保卫士田洪光》一文,报道了“忠诚环保卫士”田洪光同志的感人事迹。田洪光同志以前是中国沈阳市的环境保护局苏家屯分局的环境监察大队长,在2009年因公殉职了。田洪光同志在任职监察队长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他认真履行职责,全心全意解决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维护群众环境权益。面对不解和对立,他既秉公执法又换位思考,真心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为全国环保工作者树立了一个好榜样。除此之外,中国环境报人物报道先后报道了环保系统中涌现出孟祥民、王德义、张昆林、龚宇等先进典型。人物报道抓住正面典型,通过一个个感人的人物故事,用报道文学的纪实手法还原现场,突出了人物精神,讴歌了环保战线艰辛与不易,从而让人们更加理解环保工作,参与保护环境。


  (二)让人们认识到干部强烈的责任心,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


  有些人对领导干部持有不客观的态度。而人物报道却能通过对人物真实刻画,书写执政者的责任心、魄力、担当,从而转变公众观念,让人们认识到领导干部强烈的责任心。环境保护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所有人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责任做好环境保护。例如,关于东北挂职女干部的一篇事迹《绽放在黑土地上的铿锵玫瑰》,讲述了三个挂职女干部,为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经常加班熬夜,即使生病依然把环境保护工作看作自己最重要的责任,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如李蕾,于2009年挂任黑龙江省环保厅副厅长。李蕾同志天生就比较害怕寒冷,可是却被分配到了有着冰雪王国之称的黑龙江省任职,并且在当时任职的第一年冬季,寒冷的天气导致其引发了颈椎病,可病情一旦好转,李蕾就立即回黑龙江了。由于李蕾同志所要做的工作就是根据松花江“十二五”规划中的关键工作,且推动本地区的污染预防控制工作,而在松花江流域中“十一五”规划中的上百个项目,李蕾同志基本上都一一拜访过,其中还包含了水处理厂、核心企业污染治理、饮用水处理等。李蕾同志并不是随便到处看看,而是到现场去检查,和项目负责人以及施工单位进行座谈,并且深入了解了项目需要经历的上百个审核环节是什么样的,其中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再比如,胡克梅2009年挂职辽宁省环保厅副厅长时,分管辽宁省污染减排工作。她和辽宁省环保厅总量处的同志们一起逐项减排工作难题,走遍了省里14个市,把辽宁省的污染减排工作情况大致摸了个底。


  (三)让人们关注NGO典型人物,从而身体力行践行生态文明


  环境保护需要公众参与。中国环境报人物报道也对NGO典型人物、学者进行了相关报道。如《守住民族的山水与文化》,报道了中国内地流行音乐作词人陈哲。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文化,他把近20年的时间都花费在了西南群山。探访怒江、进入大理、红河、普洱、文山,其足迹遍布我国多个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特少民族边陲区域。其一直不忘将自己的土风计划贯穿到实践中,在20年的时间里通过土风计划的摸索以及设计,云南省政府把示范村升级成全省文化传承工程,并且立项为每一个村寨投资30万当成经费。陈哲表示生态文化不可以和生态相隔离,应当从生态与环境来谈,其走过的西南山地之中,存在着祭祀山神和种植养护薪炭林、保护水源,并且主动控制人口增加等可持续发展的原生态文化。不管是文化保护还是生态保护,都是陈哲所追求的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这一事迹也是向人们倡导要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才能有效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


  结语


  环境保护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新闻媒体必须关注的重点话题。通过构建生态文明,传播生态文化,讴歌正面典型人物,在社会中树立起生态文明的理念,从而引发公众践行低碳生活,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人人有责,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张春燕

  第3篇:先秦“天人合一”生态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


  先秦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包涵了“天人一体”“天人一气”“天人一物”和“天人一道”等主要观念,并主张“仁及草木”“德及鸟兽”的天人和谐理念,对当时中国古代生态环境保护起到积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国家重大战略位置。因此,应继续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生态智慧,探求可持续发展道路,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先秦“天人合一”生态思想的形成


  (一)西周“以德配天”与“天民合一”思想


  夏、商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缺乏对自然界的认识,天命神权观念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在商朝开国君主成汤看来,“国之大事惟祀与戎”[1],认为人应该受神所主宰,万事应遵神的旨意,人失去了独立性,从而谈不上“天人合一”。但在西周之后,周公提出了“天命不常”“以德配天”的思想,并且逐渐认识到“天命”在很大程度上由人类行为的性质所影响。周武王也曾说到“惟天地万物之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2],认为世间万物皆天地所生,是万物的父母,而人类作为万物之灵,人中聪明者应承担起保护人民的责任并充分地听从民意。这种“天民合一”的天命观,更多注重的是伦理本体,而非自然本身。


  (二)儒家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


  孔子在西周“天民合一”思想的基础上,认为“天”应理解为自然之天。提出要敬畏自然和“乐山”“乐水”的美学理念,并主张把仁爱思想推广到草木与鸟兽方面。而孟子在继承孔子“仁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性善”论与“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3]。认为道德是人类异于动物之所在,人应把心、性、天赋予道德属性,从而实现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儒家经典《中庸》认为,人通过“诚”这一道德的最高境界,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一是人能通过道德达到“尽人之性”,又能“尽物之性”,即人和物都能自然地生存,实现各自的天性。二是提倡走“中道”,在处理天人关系时应兼顾天、地、人之间的和谐。《易传》则认为天地万物一阴一阳,相感相应,主张人要有“与天地合德”的崇高人格,以此来达到人与自然互相和谐的境界。


  荀子在继承以上各类“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同时,荀子认为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正确区分天与人的不同职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规律创造财富、治理社会。至此,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態思想基本形成。


  二、先秦“天人合一”生态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一)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培养公民生态美学意识


  “天人合一”主张人应对自然怀以尊重,自然作为生命之源,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曾说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4]这就指出了自然界与人类间相互依赖的复杂关系,自然界作为人类无机的身体,人类应该懂得尊敬自然、爱护自然。因此政府、社会组织等主体应通过宣传教育等形式,向公民传输正确的生态价值理念。培育公民在人与自然、人与环境方面的生态审美意识,引导公民发现自然之美。


  (二)尊重自然规律,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告诉我们,自然有它自身的内在规律,我们要通过掌握自然规律的变化去加以利用。恩格斯也在面对资本主义掠夺自然资源时指出:“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5]这就说明,人只有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自然界才会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否则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只会愈加尖锐。这就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只有充分地利用自然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对自然进行改造,才能造福人类。


  (三)充分发挥公民与社会组织作用,注重民意


  “天人合一”生态思想中还蕴含着注重民意的取向,强调君主要在施政过程中充分听取民意,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亦是如此。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一是政府、企业等其他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公民智慧的重要性,在作出重大决策和有关于公民利益的决定时,要及时召开听证会和座谈会,广泛听取民意。二是要让公民和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监督权。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其他建设主体应自觉接受监督,政府应公开生态信息,畅通监督反馈渠道,以便于公民和社会组织正常履行监督职能。


  作者:赵博

  第4篇: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内容


  (1)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第一,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界。马克思认为,从人的需要来讲,人类和其他动物都需要通过自然界来获得生活资料以维持基本的生存。他曾指出,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空气、水、土壤,光等等,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它们是人的生活和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给人类的衣食住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资料,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


  第二,人类的主体性与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性。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人类是有意识的,而且人类可以通过实践把这种意识变为现实,从而达到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目的。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是人类具有主体性,可以改造自然。劳动实践是实现人与自然统一的唯一手段。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化自然的重要特征是人类的劳动实践,而人化自然的出现是劳动实践活动的必然结果。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人不能离开自然而存在,自然离开人类也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2)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纯的个体与外在的物质关系,而是在实践基础上,以生产关系作为中介的社会关系。人类产生伊始,人类更多的是依赖自然资源,而对于自然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但是隨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自然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农业社会,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人们对于自然的影响比较小,这时候基本上处于一种原始的和谐状态。到了工业社会,以工业革命为标志,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社会生产力也得到极大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改造能力大大增强。然而由于人类的大规模无序生产,人与自然的矛盾异常突出,打破了自然平衡。就全球目前的状况而言,资源浪费,资源不足,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使得人与自然的发展变得极不和谐。


  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为什么会产生?根源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早就给出了答案。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这个问题产生的根源。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在加快,然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不断异化。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集中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人们的支付能力日益缩小的矛盾。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态最根本的还是要变革社会制度。从马克思的理论我们看出,只要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生产中人与自然的异化现象才不会继续存在,那时社会生产力极大丰富,人们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人们会更加注意保护生态,节约资源,实现人与资源的和谐美好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价值


  (1)实现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相统一。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劳动实践历史。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活动把社会和自然分离开,即使得社会从自然中脱离开来。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是有意识的,而且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活动把这种意识转化为现实的力量,从而达到改造自然,适应自己生存发展需要的目的。马克思认为,实践决定认识,人们对于自然的认识都是在实践尤其是在劳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2)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尊重自然规律。自然界作为世界的一部分,有其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当人类按照客观的自然规律办事的时候,自然才会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否则就会遭到自然无情的报复。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的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马克思恩格斯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使得人与自然得以统一起来。


  环境污染,资源的不合理应用,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等。我国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在发展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尊重自然发展的规律。我们现在正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必须坚持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实现生态文明的发展,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3)社会主义制度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理论中阐述了共产主义理论。他们认为由于资本主义自身矛盾的存在,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会被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无法自由和谐地发展。然而到了共产主义就不一样了,共产主义废除了私有制,实现全民的公有制,实行按劳分配。共产主义是一个更高文明程度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都可以得到和谐发展。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有其条件:一是生产力极大丰富,二是人们境界极大提高,三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就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处理就是指的生态文明,社会主义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才能达到生态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为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不同,它不是以利润作为发展的最终目的,生态问题的出现也不是社会主义内在本质的结果。相反,也只有我们达到了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才能真正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蕴含着科学的生态文明思想,这就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前提。我们应该全面深刻地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深刻地去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把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与我国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中国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建设一个生态中国。


  作者:张亮

  第5篇:气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1.前言: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取得的积极文化成果,是人类创造的各类财富的综合,是人类摆脱蒙昧状态并使自身区别于其他动物的自然行为和社会行为。生态文明是人类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在文明史上的一个新高度。它是遵循人、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而取得的一系列物质与精神成果的合集。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了应对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和各种资源要素日益紧缺而倒逼、提升而形成的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它的实践成功与否,关乎国家命运与人民幸福以及“中国梦”的实现。


  2.气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定位


  气象是指大气层中一切大气物理现象,包括风、霜、雨、雪、雷、冰雹等等。大气的任何状态和变动都会对人类的生存发生重大的影响。此外,大气还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具有资源及环境上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为了解决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因此,它应当遵从自然规律,将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关系置于首要位置,并据此建构相应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


  气象事业是一项带有很高科技含量的公益事业,它在防灾减灾、气象预测预报、应对气候急剧变化、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也发挥着不可小觑的角色。总之,气候是构成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之一,气候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气象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先导性的基础地位。


  3.气象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3.1公共气象服务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公共气象服务作为公益性质的服务行业,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在中国气象局颁布的纲领性的“指导意见”中,公共气象服务应当指向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公众服务、三农服务、城市服务、专业服务和重大活动保障等方面。公共气象服务时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气象服务、气候变化、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和重大项目等方面的基础性支持,建构与之关系密切的保障机制,从而为造福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益处。


  3.2气象防灾减灾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速率的加快,各类自然灾害发生的频次越来越高,受灾的人员财产损失也难以估算。气象灾害恶化了生态环境,使极端天气不断出现。气象防灾减灾无疑在保障生态安全、防范环境风险方面大有作为。首先,我们要做好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工作,实现县、乡、村的三级灾难预防联动机制和灾害防范方案,特别要做好农村等薄弱环节的信息预警工作,解决灾害预警信息广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3.3环境气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大气环境污染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副产品,它已成为影响亿万群众身体健康的严重生态问题。因此,环境气象必然是着眼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成为了政府问政和群众关注的重要内容。针对气象环境的实际情况,气象机构已陆续开展了雾霾监测、沙尘暴的监测预报预警、污染指数监测、大气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等业务活动。这些环境气象工作提高了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人为地减少了气象灾害的损害程度,增加了人们的环境气象知情权。


  3.4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气候变化会增加一些极端天气的发生频率,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造成非常明显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提高对极端天气的准确预报预警。此外,我国认真履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义务,主动发布了《国别方案》、《自主贡献》等气候文件,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贯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理念,推动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4.发挥气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分析与建议


  4.1拓展气象服务发展的新理念。“生态气象”不是一种简单的文字堆砌,而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我們要立足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以气象预报、气象决策咨询、气象多级联动、气象专业服务等的各种具体形式加强气象服务发展的理念,以准确性、个性化的方式,对社会各方的需求和呼声做出回应。


  4.2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在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三点。首先,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防”重于“减”。在系统性灾害到来之前,气象机构要尽力为政府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意见,让公众提前知晓相关灾害的信息,起到气象预警的应有作用。其次,要找好气象预报准确性和防灾实效性之间的平衡点,以适时的观念做好气象服务工作。第三,要做好经费、人员、政策法规等诸方面的保障工作,使之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4.3促进环境气象业务上的新台阶。环境气象地位的凸显与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防治现状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环境气象应当尽快明确为气象机构的重点业务,联合各职能部门的力量,合力出击,形成打破区域和部门界限的区域性的大气污染防控措施和快速协调机制。


  4.4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战略。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因此,我们采取通过增加地方政府考核指标中的生态气象因子、强化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等的形式,制定国家性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发展战略,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应对气候变化。


  结语:总之,气象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在厘清气象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关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气象事业更好地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作者:包咚拉嘎

  第6篇:先秦儒道哲学对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一、“天人合一”思想与和谐发展


  在当代中国的建设中,如何和谐发展成为了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是否避免破坏自然就势必影响到人类自身的利益呢?是否发展人类自身就必须要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呢?在这一点上,发端于先秦时期的“天人合一”便为人们在形而上的层面提供了解答。


  “天人合一”是先秦儒家和道家生态思想最为重要的特征和属性,这一思想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当中,始终以一种整体、辩证的思维方式指引着自然和人之间的关系发展。


  从刀耕火种的时代以来,人与自然始终存在着对立的关系,这种对立关系表现为依附、征服等形式。但是“天人合一”却将这两种原本“矛盾”的事物进行了统一。在其思想指导下,人类能够真正和自然形成辩证统一的生态体系和生态互动,使我们意识到,任何脱离人与自然关系而开展的物质生产都是片面的、支离的,并从总体上保持着天、人之间的平衡。


  现在,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和谐共生才是人与自然最高的价值选择,故“天人合一”为人类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最好的哲学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哲学之源。


  二、生态共同体思想


  “共同体”是今年一个热词,国家领导人曾在多个场合不止一次提出涵盖生态环境、外交政治、互联网等方面的“共同体”思想。在西方的生态伦理理论中,对于“共同体”思想的挖掘十分重视,这是一次伦理视角的重大拓展,更是为人类的思想进一步建立起连接整个地球的生命与非生命的环境网络。


  对于中国来说,“共同体”思想并不是新事物,更不是舶来品,早在数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便提出了“大同社会”的“共同体”思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孟子也曾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共同体”思想在人类社会伦理的反映,如今被人们视为生态政治或者生态社会的一种反映。而涵盖范围更广的“共同体”思想则在《中庸》中出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里提出了“尽物之性”与“尽人之性”的关系,并将“赞天地之化育”作为终极目标,并将“天”“地”“人”分别作为了宇宙的“三极”,指出了人与天地万物的内在联系。与儒家不同,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则是从本源上指出了天地万物的“同宗同源”,是同以“道”為核心的“共同体”。因此,道家提出了许多诸如“与时迁变,应物变化”的观点,这是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伦理思想,也体现了对处于生态系统中的人类地位及合理生存方式的认知。


  中国传统的“共同体”思想对于西方生态哲学来说有着重要的补充意义。从理性出发的生态伦理思想,在处理千头万绪的人类伦理生活时,不可避免地要遭遇到有限性的瓶颈,这也使西方伦理学在价值与义务的论述上产生了相对的空白。与之相对的,中国传统哲学中对于人在“共同体”中“参赞化育”的功能设定则有了更为积极的意义。


  三、“崇俭抑奢”思想与生态消费观


  生态消费是一种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行为。无节制的消费必然会导致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极限更快来临,而要想尽可能扩大“极限值”,就必须树立生态消费观,节制在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消耗问题。


  “崇俭抑奢”的节制思想体现在先秦时期多个学派的思想中。如《论语》中的:“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在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钓鱼”和“射宿”如同我们今天的吃饭穿衣,都是人们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必要手段。而孔子认为这些获取物质资料的做法应当受到节制,不能任由人类的私欲而打破自然界的规律,违背生物生存繁衍的法则。


  荀子则提出了:“节用御欲,收敛蓄藏,以继之也。是于已长虑顾后,几不甚善矣哉。”他认为,人要因地制宜、恰到好处地使用自然界的资源,在当下消费时,应当考虑到今后的需求,而不能因为目光短浅而肆意破坏自然资源。只有“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才能使“天下有余”和“天下俱富”,才能真正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先秦道家哲学思想中就包含着“知足知止”的生态消费观和“崇俭贵啬”的节约意识,对于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作者:李锦威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建设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林学学科概论论文(对林业及林学专业的认识)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