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建筑论文

古建筑修复加固施工技术探讨

2021-11-22  本文已影响 106人 

  摘要:众所周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文化非常悠久,古建筑也非常丰富。尤其是针对福建地区,其当前主要是以明清两代为主的居民形式,不仅规模较为宏大,还有很多依山傍水、环境优美的民居建筑群落,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因此,为了可以更好的促进社会发展,强化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加大对古建筑的修复,合理的对其进行加固,应用现代化先进技术,保证古建筑可以长存于世。

  关键词:古建筑修复;加固施工技术;实际应用

  针对古建筑而言,其是人类存在的重要证据,强化对古建筑的保护,不仅可以更好的对传统以及历史进行保护,还可以通过对古建筑的修复以及加固,从中学习到更多的经验,对我国建筑水平的整体提升非常有意义。在以往的古建筑维修以及保护过程中,人们只是简单的对其进行修缮,并没有系统性的对古建筑进行加固和修复,从而使得古建筑修复效果一直不能达到预期。因此,为了可以有效提升修复质量,在今后的发展期间,应该结合具体情况,合理的对修复加固施工技术进行应用。

  1古建筑修复加固施工的必要性研究

  我国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古代建筑见证了人们的存在,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通过对古建筑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古代社会的历史发展现状,对我们研究历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1]。一般情况下,古建筑主要可以分为寺院、园林古建筑以及宫廷古建筑等,由于其规划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可以有效的帮助人们判断出古建筑的整体风格,从而为现代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提供依据。而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强化对古建筑的修复加固,可以围绕古建筑资源发展旅游行业,在促进当地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还可以树立人们保护古建筑的意识。在修复和加固古建筑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强化预防意识,紧密结合治理与预防,确保可以及时修复现有建筑的残缺,同时还需要大力保护古建筑,从而获得良好的修复加固效果。

  2古建筑的特点

  2.1木质构件是建筑构件的主要类型

  针对于古建筑来说,占据最大比例的就是木框架结构,很多种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其中就地取材和佛教文化传播等都与其具有直接的关系。这就导致无论对于哪一地区来说,主要的材料形式就是木质构件,其已经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成为古建筑最为主要的材料形式。

  2.2具有多样的建筑类型

  古建筑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多样化的建筑造型有效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上千年的历史文明给予了古建筑造型方面的灵感,且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不仅具有非常丰富的功能,且具备非常丰富的艺术内涵,是中华民族法发展中非常重要的财富。一直到目前为止,建筑行业高度关注建筑造型和结构,为建筑设计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3当前古建筑的保留现状

  对于古建筑而言,其从古代发展至今,由于经历了自然灾害以及历史战争等,所以,即便是保留至今,也不能完整无缺,很多古建筑都出现了严重损坏的情况。并且,对于绝大多数的古建筑来说,很多都是以木质为主,包括:壁画、寺庙以及雕像等,而经过了无数次的风雨洗礼,也遭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因此,在古代,当建筑建成之后,如果没有对其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那么就非常容易受地震等其他不利因素而影响建筑稳定性。同时,正是因为古建筑很多都是木质结构,所以其内外经常会出现受力不均匀的现象,加上环境潮湿容易腐蚀,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古建筑梁结构的受力面积,使得梁结构出现变形,最终导致建筑受损[2]。此外,由于受到近代战争的影响,很多古建筑还遭受了严重的人为破坏,很多建筑都无法再修复。故而,为能将更多的古建筑保存下来,一定要对古建筑进行修复加固,提升建筑的稳定性,最大程度的将其原有形态保存下来。

  4古建筑的主要残损特点和类型分析

  4.1屋面漏水

  瓦作是古建筑屋面的主要形式,特定组合大量带弧度的瓦片,使其可以密切分布。但是如果没有采取创新性的工艺制作瓦片,或者屋面支持结构出现了形状变化,将很难紧密搭接不同的瓦片,导致其存在大量的缝隙,难以保证屋面的整体性特征,进而对屋面的功能发挥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经常出现屋面漏水的问题,严重破坏了屋面结构,难以保证屋内家具的安全性。

  4.2木质构件的裂缝问题

  湿木和半湿木是建筑经常会应用的木材,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经常会流失木材中的水分,导致木材出现材料干缩问题,继而随着时间的延长出现了裂缝问题,对木质构件的结构性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且即使花费较长的时间也根本无法恢复到原样,严重影响了建筑结构。

  4.3木材的腐朽老化问题

  在自然环境下,长时间暴露木质结构,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木材出现严重的老化,难以发挥其结构功能,其中温度、湿度等因素影响最大,一旦发生明显的变化,会严重损害木材,减少其有效横截面,进而难以承担建筑物的负荷。而生物破坏所产生的破坏强力非常巨大,主要对内部结构造成损坏,进而事物生力学性能。

  4.4地基破坏问题

  在承担建筑荷载时,地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着建筑物的稳定性。在具体施工时,必须科学处理地基,确保地基的承载力与建筑物施工要求相符合。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逐渐变化了建筑物所处的环境,严重破坏了地基,进而对地表的建筑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5古建筑修复加固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研究

  因为绝大多数的古建筑都是以木质结构为主,因此,在对古建筑进行修复加固过程中,应该侧重对木质结构的修复。在实际的修复期间,应该依照工程的实际性质,有针对性的开展抢救以及保养工作等,合理的对修复加固施工技术进行应用,加大对建筑的日常维护力度,保证可以提升古建筑修复的整体效果,尽最大的可能让其恢复到原本面貌[3]。

  5.1木质结构的修复

  在对古建筑进行具体修复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对古建筑工程进行合理的修复。在对木质结构进行修复的过程中,可以应用水平拆卸的施工手段,将构件从上层到下层逐一拆卸,然后对拆卸的所有构件进行编码,存放在干燥处。当修配工作结束之后,应该在地面将梁架部分安装完毕,确保构建组合不出现任何的差错。在对柱进行归安的过程中,也需要依照一定的流程顺序进行操作,从下至上依次安装,在安装阶段,如果发现原构件出现了损坏的情况,那么可以应用加固施工技术手段,精准且有效地对构件进行修复。如果应用这种方式也不能修补好,可以更换构件,但尽量要采用与原材料一致,且按照原来的尺寸及样式,保证不会对古建筑的整体造成影响[4]。

  5.2瓦顶修复

  通过对福建地区的古建筑分析和研究得知,该地区的古建筑屋面大部分都是瓦片所组成的。因此,为了可以将古建筑原有形态高度还原出来,在对古建筑进行修复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瓦顶的原有造型。并且,在修复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严格的依照加固技术以及木结构维修标准进行,科学应用施工工艺进行修复。同时还应该对古建筑群体进行科学判断,有效的进行修复。对于古建筑来说,一旦屋面出现渗漏的情况,且没有及时修补,时间久了,就非常容易出现坍塌。因此,应该将这些部位慢慢揭开,然后对损坏的部位进行明确,如果木质结构受损严重,需将受损构件进行更换。如果屋面的瓦片也出现了损坏,则需要及时更换破损的瓦片,从根本上解决渗漏问题,需加大修复力度,确保有效提升古建筑整体稳定性[5]。

  5.3古建筑加固及修复形式

  对古建筑本体加固的形式有以下几种:第一,嵌补。针对古建筑而言,其自身的柱子可能由于原制时,木料的干湿程度的的不同,又因古建筑的存留时间较长,材料本身就会出现收缩的情况,最终导致木材开裂现象。因此,如果开裂深度未超过柱径的三分之一,可以采用嵌补的方式进行修整。当裂缝的宽度不超过三毫米的时候,可以在柱的断白阶段,用腻子勾抹严实。如果裂缝的宽度在三毫米到三十毫米的时候,可以应用木条进行嵌补,然后用耐水性胶粘剂进行粘牢。第二,剔补。当柱心的中心相对完好,只是在表面出现了腐朽的情况,并且经过验算之后,剩余截面可以满足受力的实际需求。那么在加固以及修复的过程中,可以将腐朽的部分全部剔除干净,并通过一定的防腐处理,用干燥木材,依照原来的样子及尺寸进行修补。同时,应用耐水性胶粘剂进行粘牢。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古建筑修复期间,其某一表层的周围都需要进行剔补,那么则需要设置铁箍两道到三道。第三,下撑式拉杆加固梁。在对古建筑进行实际加固阶段,如果梁枋构件的挠度远远大于规定的标准,其承载力也相对较低,并且伴随着一定的断裂现象。那么就可以对这一方式进行应用,通过下撑拉杆,让其可以形成一个新的受力构件。需要明确的是:在加固的前期阶段,应该侧重检查木梁两端是否出现了材质腐朽问题,如果有,应该及时处理,只有确保材质的完好性,才能够保证拉杆固定牢靠。第四,墩接法加固柱。当古建筑的柱角出现了严重的腐朽问题时,并且柱底面向上已经超过了柱高的四分之一,可在加固的时候,可以对这一方式进行应用。具体为木料墩接:在对这一方式进行应用期间,应该将腐朽部分进行清除,然后依照剩余部分,选择墩接的样式。钢筋混凝土墩接。在应用这一方法期间,其只限于应用在墙内的不露明柱子,高度不能超过一米,柱径应该大于原来柱径的二百毫米,同时留零点四到零点五的钢板,利用螺栓对原件进行夹牢。

  5.4地基基础的加固

  在对古建筑本体进行加固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对古建筑周边环境进行加固,通过对建筑物周边土密实度强化的手段,可以有效提升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防止出现建筑基础下沉的问题。在整个建筑物中,地基是基础所在,如若地基失去稳定性,最终则会导致上部建筑缺乏必要的支撑,从而引发墙体裂缝以及地面不均匀塌陷等问题。因而,为了可以有效规避这类现象,在古建筑修复过程中,应该加大对古建筑地基基础的加固。当然,加固工作的开展,并非随意进行,也不是所有的古建筑都需要展开地基加固工作,还需要依照实际现状,综合的分析和评估之后,才可以开展。一般而言,需要加固的古建筑,大多为地质灾害影响范围内的古建筑,包括:山顶或者山下建筑。需要明确的是:地面塌陷或者滑坡等地质灾害给建筑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应该加大重视。针对地面塌陷问题,主要可以通过碎石充填或灌浆充填等手段,对塌陷区域展开填充作业。而对于滑坡问题,则需要修建挡土墙或者护坡来做好滑坡的预防工作。此外,强化对古建筑排水问题的关注,尽可能的选择明渠排水,保证水体不会对地基产生侵蚀。

  6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古建筑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对古建筑来说,其对我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所以,为了可以更好的将先人的宝贵遗产完整保存下来,一定要强化对古建筑的维修加固,深入分析福建地区古建筑的实际现状,明确修复期间遇到问题以及困难,然后结合现状,有针对性的对修复加固施工技术进行应用,保证古建筑可以得到有效保护,更好地传承人类文明,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豫宛.古建筑保护修复技术及加固措施探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9(02):203-204.

  [2]李爱群,周坤朋,王崇臣,解琳琳.中国古建筑木结构修复加固技术分析与展望[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9(01):195-206.

  [3]柳红明,徐天莹.古建筑保护修复技术及加固方案研究[J].城市住宅,2016,23(07):48-50.

  [4]尹西竹,刘亚兰,黄金鑫.古建筑修复与加固技术的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15,41(18):98-99.

  [5]刘璐.意大利古建筑修复与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7,32(Z3):3-4.

  作者:池成功 单位:福州市坊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返回建筑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高层居住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质量控制上一篇: 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管理模式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