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目前,高师毕业生教师职业技能欠缺,新课改对师资素质的高要求与高师毕业生质量规格间形成一定的反差,导致高师毕业生时教师职业的“适应期”延长,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还存在不少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慎重研究,锐意改造。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这充分表明了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旨在让优秀人才进人高师院校,培养一批优秀教师。要使优秀人才经过师范教育成长为优秀教师,还需要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强化高师生的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师职业技能教育。师范性是高师教育的特性所在,作为体现师范性标志之一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工作,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但是,目前高师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高师院校的毕业生缺乏从师的基本技能,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小学教育,师范院校在教育教学中要突出师范教育的特色,加强高师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适应素质教育对高质量教师的需求。
一、高师生职业技能培养的误区
1.培养方案的误区
第一,教师的职业技能,是指运用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必备的本领。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析钻研教材、制定教学计划、组织课堂教学、口头语言表达、书面语言表达、教育和管理学生等技能。这是一个系统的培养训练工程。而传统的高师教育重学科专业教学,轻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重理论教学,轻实践运用。师范类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在相当程度上存在忽视和削弱师范性课程的状况,这导致了涉及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教育学科课程太少,基本上还是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老三门”课程外加教育实习。课时仅占总课时的12%左右,表现出严重的比例失调。
第二,目前高师院校尚未把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完全纳人高师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之中,使得高师生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不能从时间、师资、教材、教学设备等方面得到根本的保证。无法达到规范化、实效化。而非正规的训练无法认真考核,达不到预期的培养训练的效果。
第三,学科教学法和教育实习分散在各系院开设,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缺乏统一规划,高师生的职业技能很难得到系统的培养。高师教育专业课程任课教师缺乏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尤其是缺乏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最新动态的了解,影响到指导师范生从师技能训练的质量。教育实习的指导工作,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这也影响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
第四,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却未走进高师的课堂,培养的高师生不能适应中小学新课改的需要。造成师范院校教育资源的浪费和高师生教师职业“适应期”的延长。
综上所述,高师生的教学职业技能并没有在学校的培养方案中得到高度的重视,是目前高师教育中存在的一个普遍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
2.示范性教学缺失,对实践环节重视不够
高师院校各科教师的每一堂教学都应有强烈的示范意识和指导意识。高师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指导教师要在精讲有关职业技能的基本知识、组成要素和操作程序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改善、不断趋于整体协调和完善,以获得稳定的教师职业技能。目前高师院校各科教师对学生示范教学的意识薄弱,他们认为那是教学法老师的事情,显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教育教学实习是高师生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也是唯一的较为正规、较长时间的教学技能的实践机会,其中包括教育见习、微格教学、说课、评课、教育实习等内容,而这些教育实习的内容大都在大四才开始安排,且只有8周时间,时间短,任务重。学生实际在教育教学实习过程中上课的学时不到8节,实际锻炼的机会太少。如此短的时间要完成全方位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等实习任务是非常困难的,很难达到强化高师生职业技能训练的目的。学生走马观花般地匆匆走完这一过程,势必影响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3.缺乏规范的管理和严格的考核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高师院校的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各系等部门应该各司其责,齐抓共管。课堂教学与课外开展的技能训练、各种比赛应结合起来,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从训练内容上来说,应进行合理的安排以形成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的训练链。而实际情况是,各部门重视课程课堂教学,忽略课后技能的训练活动。除了普通话水平测试考核比较规范以外,对于其他训练内容的考核比较随意。
二、加强高师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对策
1.构建高师生职业技能培养体系
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不是孤立的教学环节,而是师范教育教学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高师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系统环境。必须尽快把高师生的教师技能训练明确地作为任务和指标纳人学校各部门和各学科之中,要求各方面都来关心,给职业技能训练创造宏观的环境条件。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中等教育提供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师资,这就决定了高师院校必须把教师教育类课程作为教师教育的特色课程,有计划、分阶段地纳人整个课程结构中,并要突出加强学科教学论这一教师专业化课程的建设。
要整合高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必须增设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等紧贴基础课程改革实际的新课程,努力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在考虑课程的传统性、稳定性和继承性的同时,根据中小学教育实际需要做出迅速反应。在考虑课程的完整性的同时,增加小型化、专题化、案例化、即时性的课程内容,保证信息的强度、浓度和时效性。如开设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外教育专题、教育社会学专题、管理学专题;微格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件制作、演讲与口才、名师个案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讲座等等。增设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课程。充分重视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和研究,突出师范性,达到促进师范教育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之目的。
开展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趋于规范化。要打破过去“老三门”的设置框架,分化设置教育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分教育理论类课程、教育技能类课程和教育实践类课程砚类进行设置。从直接相关的范畴来看,高师的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法应考虑进行统一目标管理,连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综合为理论实践教学联合体。要改变那种各科“自我完善”、脱离教学实际的被动状况,实行学科间的交流交叉、相互渗透制约,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教学结构。这也应当成为高师教育类课程整体改革的方向。
各科教师对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有人曾说过师范院校要“两代师表一起抓”。学校最大的财富就是师资力量,要全面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形成良好的师范教育氛围,起到示范和熏陶的作用。教师课堂教学中充满激情、富有艺术性地讲课以及所展现的扎实基本功,不仅令学生佩服,往往也会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对学生的正面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身正为师,学高为范”,高师院校各科教师的示范作用尤为重要。
2.强化师范性特色,突出教师教育职业技能培养
学校应结合教育专业课程,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活动,强化高师生对教师职业基本技能的掌握。成立专门的教师技能训练中心,有适宜的训练实施计划和具体的训练规范和考核标准,使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和训练,这是高师生技能训练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
教育科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仅通过坐在教室读教育理论著作来领悟教育科学其效果较差。高师应把面向中小学、深入中小学第一线的教育实践时间延长为半年,半年的教育实践时间就为高师生更多地感悟教育改革、感悟课堂教学、感悟教育对象提供了机会。教育实践能使高师生在与中小学的接触中体会青少年心理,认识教育对象;在与优秀教师的交流中提高素质,巩固专业思想;在与领导的交往中学习学校管理,领会教育法规政策;提高从教能力;在实地的教育调查中掌握教育科研方法,培养能力型、创新型的高师生。
3.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把教育教学实习真正落在实处
教育教学实习作为高等师范院校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要真正充分地发挥起培养学生从教技能的作用。要强化教育实习的质量管理,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备课钻研教材、写教案、试讲的训练不要停留在表面的操作上。实习时间最好能延长到一个学期的时间。
未来的竞争说到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高师生作为未来培养人的人,他们的素质应先行一步。而强化教师职业技能的意义,正是因为它在教师素质的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价值。在崇尚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是国家最宝贵的资源。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一支创新型教师队伍。为培养创新型教师,高等师范院校应从教育理念、培养规格到课程体系、教材结构以至教学方法、考评制度等方面进行整体反思和改革。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