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大学生就业研究思路)

2022-11-01  本文已影响 492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要】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其就业率持续走低,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该文从社会、高校、毕业生自身三个方面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形势 影响因素 对策
  【中图分类号】h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02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就业形势很严峻。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 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1.1 社会环境
  1.1.1 当前我国整体上存在着劳动力供过于求的严峻局面,并且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存在。
  从2004年高校毕业生280万人到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610万,近几年毕业生人数都在大幅增加,201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又将达到631万人左右,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1.1.2 我国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劳动力市场需求与大学生人才供给之间造成的错位,导致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外,许多毕业生的就业目标地域和职业过于集中,导致部分地区和岗位人才过剩,一些真正需要人才的地区和岗位无人问津。这都是造成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重要原因。
  1.2 高校教育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趋向大众化,高校专业及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也加大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此外,高校的就业指导不到位;高校提供就业指导的形式比较单一;不能给毕业生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等。这些都是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由于缺乏社会经验而导致求职失利的原因。
  1.3 大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就业难有社会问题、有高校问题、但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1.3.1 缺乏自身认识、自我期望过高。
  很多毕业生都希望找到一份稳定而且有保障的工作;希望到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城市工作;希望到条件好、待遇高的地方工作;希望到经济效益好的单位去工作;即使待业也不愿意到国家需要的基层、艰苦地区就业等。
  1.3.2 自身就业能力不强。
  现在的用人单位尤其是企业往往将本单位(企业)的文化、价值观、经营理念及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结合起来,对毕业生的个人素养,如职业道德、诚信、学习能力、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等十分重视。而许多大学生不注重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共同提高。
  1.3.3 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
  “走一步,算一步”的意识表现较为突出,对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和工作感到茫然,从而陷入就业难的困境。
  1.3.4 实践能力低下。
  我国高校教学偏重理论教育,轻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产学研一体化实施缓慢,造成了一些大学生眼高手低,实践能力低下。尽管有些学校提供了一些实习机会,但是很多大学生走过场,没有学到多少实用的知识,社会实践经验也没有得到提升。
  
  2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的对策与出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根本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导向作用,高校育人育才作用和大学生就业择业的主观能动作用。
  2.1 政府方面
  (1)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针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在行动。2009年教育部随即推出了六大举措,力促大学生就业。同时,中组部“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原人事部“三支一扶”、教育部“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团中央“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仍然在加大实施力度。各级地方政府也把“促就业”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出台了不少鼓励、支持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2)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教育和引导,使大学生牢固树立到基层、到西部为祖国为人民建功立业的观念。(3) 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切实保障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稳定、和谐,不断为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2.2 高校方面
  2.2.1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加强就业经费和硬件保障。
  2.2.2 以职业指导课为主渠道,全程指导大学生就业。
  要加强教研室建设,师资配备齐全;加强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诚信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2.3 积极拓宽渠道,努力开拓就业市场
  要结合社会需求发展趋势,针对高校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就业市场开拓方案;调动各种社会关系,广开就业渠道;组织各种形式的招聘活动,包括举办多种形式的校园招聘会;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就业信息,及时组织毕业生参加国家级、区域性和各省市人才市场现场招聘及网络招聘活动等;要要重视实践环节,加强就业基地建设。
  2.2.4 加强网络建设,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要加强硬件建设与管理,高校应建立完整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给毕业生提供方便、快捷、周到的服务;要加强网络信息服务,开辟社会网站就业市场,发挥网络就业渠道作用,减少学生就业成本。
  2.2.5 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要加强市场调研,认真做好市场预测分析;要根据社会发展趋势,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要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招生计划。

3 大学生自身方面
  3.1 调整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良好的就业心理,是求职成功的因素。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必须保持健康稳定的心理,积极进取的态度。遇到挫折,不要消极退缩,要克服自卑、浮躁、依赖、恐慌等心理,冷静分析导致择业失败的原因,调整目标,以争取新的机会。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就业市场的挑战。随着
  3.2 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就业竞争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大学生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从专业技能、求职能力和基本工作能力等多个方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的合格人才。此外在提升就业能力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一技之长,也能是自己在求职过程中脱颖而出。
  3.3 做好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许多大学生之所以难以就业,是因为学习目标和职业目标不明确,在迷茫和不知所措中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开展有效的职业规划,有利于制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有利于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有利于充分做好求职准备, 有利于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成才的有效办法,大学生通过对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可以发现自己所具有的潜质、优点和缺点,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充分发挥个人的长处,努力克服弱项。因此,在大学阶段,非常有必要为进入社会做好方方面面的准备,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及早的确定自身的职业目的和方向,在知识储备和能力培养等各方面提前准备,从而有效的提高其就业能力。
  3.4 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
  高校首先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实验课、实习课、设计课、研讨课等实践课程的地位, 把课堂教学、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研以及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 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型的转化。其次,高校应加强与企业以及社会实际工作部门的联系, 开展产学合作教育,为学生参加社会调研提供信息和机会。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珍惜学校、社会给提供的宝贵的实践实习的机会,用于投身社会实践,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提前接触社会,提升实践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才能使毕业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总之,在现在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解决就业难的问题,高校毕业生只有认清形势,准确定位,调整心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1] 代洪甫.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及提高对策[j].人才资源开发,2009,(1).
  [2] 陶荣兄.浅谈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j].学术纵横,2009,(4).
  [3] 冯进.当前成人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基于对地方成人高校大学生问卷调查的分析[j].成人教育,2010,(1).
  [4] 刘立存,王鑫,王立宏.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1).
  [5] 朱晓鹏.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培养[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6] 阮美飞.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2009,(1),59-62,62.
  [7] 管俊贤.大学生就业能力体系与培养策略[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9,180-182,182.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汽车盘式制动器课程设计(简述车辆盘式制动器的优点)上一篇: 茶叶加工学实验课程总结(中职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教材)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