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即教育改革,包括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而从狭义上讲,是对学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进行改革,其核心内容实质是对课程的建设和改革。随着我国园艺产业的发展,亟需大批掌握高科技农业技术的专业人才。为了满足社会需要,提高园艺本科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设施果树学作为一门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园艺专业选修课程,属于典型的学科交叉课,其涵盖了果树栽培学、果树生理学、设施园艺学、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同时,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新技术、新内容不断涌现,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更要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予渔”,在知识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课堂教学更应培养学生利用资源、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1-4]。
1 设施果树学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
1.1 课程内容多而繁杂,知识更新快
设施果树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知识点多,专业性强,内容抽象。其中很多内容与果树栽培学看似相似,学生容易混淆。此外,国内关于果树设施栽培的专业教材较少,内容陈旧,缺少新品种、新技术、新栽培模式的更新,如果按照书本照本宣科,会导致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脱节,不利于培养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创新性和创业性人才。
1.2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传统的教学模式常常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被动的听。由于专业课内容枯燥,又有很多与《果树栽培学》类似的内容,有的学生认为教师讲的内容已学过,降低了新鲜感,往往是第1次课还热情高涨,第2次课就失去兴趣,上课睡觉、看课外书,甚至逃课现象严重。
1.3 学生自学能力差
我国学生从小接受的应试教育注定其自学能力较差,进入大学后,多数课堂仍旧沿用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法,学生上课缺乏主动性,仅仅只是听课,不去主动思考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自学能力成为高校教师课堂改革的重点。
2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就是利用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
2.1 任务布置与设计
设施果树学教学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模块,总论部分主要讲授果树设施环境调控以及与之相关的果树生理基础知识;分论部分将针对设施栽培的主要树种栽培管理技术进行讲解。往往讲到各论部分学生就认为与《果树栽培学》讲授内容大体相似,学习热情下降,课堂效果不好。为此,在第1次上课时,教师就应根据课程内容,将本学期该课程的授课计划讲给学生,并根据授课内容,将讲授的知识进行分解,形成若干“任务”布置给学生,并提出具体的目标和要求。例如教师在讲桃树的设施栽培时,就可以从创设问题的情境入手,提出若干任务:当前设施桃树品种有哪些?桃树哪些生理特点有利于设施栽培、哪些不利于设施栽培?根据桃树的生理特点,在环境调控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当前设施桃树栽培主要运用的树形和修剪方式是什么?设施条件下管理与田间管理有哪些不同等等若干任务,布置任务后要求学生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而是以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查阅相关资料来完成任务。
2.2 分组讨论,提交任务书
为提高教学效果,设施果树学课程采用不超过30人的小班教学。根据任务的多少,将学生分成4~6人的小组,由小组成员自行制定组内分工和学习计划,之后根据自己所接收的任务查找资料、归类整理、开展讨论,完成任务。每个小组通过组内讨论交流,将完成的任务形成书面材料上交学习委员。该环节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3 课堂讲解
课堂上,每组选派1名代表上台将本小组成果利用PPT进行汇报,通常限定汇报时间不超过15 min,汇报完毕后由其他小组成员进行提问,负责汇报的小组成员可共同商讨回答。最后,教师针对本节课学生讲述内容和课堂讨论内容进行点评,并结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该环节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锻炼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
2.4 效果考核
传统的课程考核是以测试记忆为主的知识性考核,有的学生平时不学、考前突击,仍可取得较高的卷面成绩,但实际对知识灵活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并未提高,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在“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过程中,可将传统的知识性考核方式转变为实践为主的能力和素质考核,任课教师在各小组汇报时,根据小组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回答问题情况打分,记录成绩。在听取其他小组汇报时,将是否能提出针对性问题或独特见解作为评分依据,记录成绩。最后,将平时记录成绩综合作为综合考核成绩。综合考核占总成绩的60%,期末考核占总成绩的40%。
3 “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3.1 任务设计要合理
教师要结合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时间、精力,合理布置任务,做到“任务”难易恰当,大小合理,知识点全面,针对性强。如果布置的任务内容太简单,容易被学生忽视,起不到预期效果;任务内容过多过难,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查阅资料、总结内容,容易出现畏难情绪,部分学生会选择消极应付。
3.2 教师角色要转变
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学生是整个教学的主体,他们需独立思考,完成任务的分解、资料的查阅筛选、内容的总结和汇报。教师要转变角色,将自己从讲授者转变为指导者和推动者,引导和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完成任务。课堂上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最后将学生所述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建立完善系统的知识体系。在整个指导过程中要注意以学生为主体,不要过多干预,而是配合学生完成任务。
3.3 考核体系要完善
“任务驱动”教学法成败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合理地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看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结果。在课堂评价时,要综合评价学生完成任务的态度、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小组团队协作精神,不能因为一次任务完成的不够完整而全盘否定学生付出的努力,尤其是要鼓励那些创新意识强、善于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学生。不以卷面成绩的高低评定学生学习效果,杜绝“会考试”而“不会做事”的现象,使教学重点真正落实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4 参考文献
[1] 李海权.高中化学实验“任务型教学”策略之初探[J].成功:教育,2011(7):143.
[2] 陆清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1):114.
[3] 黄顺,李臻,徐明,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改革中的运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810-14811.
[4] 吴敏.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页制作》课程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06(7):198-199.
[5] 林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4(6):160.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