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水是幼儿的天性,教师应以尊重为前提,科学的教育手段为辅助,在幼儿日常玩耍中抓住时机,引导幼儿将随意地玩变为观察、思考、实践型地玩。通过“玩”水的物态变化,“玩”毛细现象和虹吸现象,启蒙孩子的科学意识,引导幼儿通过游戏学习,在生活中学习,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
班上的琪琪小朋友非常爱玩水,常常以上厕所为借口留在厕所玩上好半天。有一天中午吃完午饭,孩子们大多回到各自喜爱的区域开始游戏,琪琪也不例外,她又开始自己的计划,“老师,我要小便。”“你吃饭前不是刚上过厕所吗?”“老师,我真的要小便。”我没有继续追问,点了点头,默许了她的要求。大约过了3分钟,我发现琪琪仍然没有从厕所出来,于是我走进厕所瞧个究竟,只见她袖子、上衣全湿了。我只得苦笑,招呼她赶快换上干净的衣服。
玩水是孩子的天性,回首幼年时光,我又何尝不是另一个琪琪呢,因此,我对琪琪更多了几分理解。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作为一名一线幼儿教师,我们应该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去呵护孩子的这份好奇心,为此,我认真动了一番脑筋。
1 “玩”水的物态变化。
水的物态变化于成人当然不足为奇,可对孩子来说却堪称神奇。有一次,当琪琪正兴致勃勃地拍打着水花的时候,我对她说:“你看,水是流动的,是液体,但它会变化,我可以叫它变成不流动的‘水’。”琪琪瞪大了眼睛。当她眼看着我把晃晃荡荡的一碗水放到冰箱里,最后又拿出一块不能流动的东西时,觉得好玩极了。我接着说:“水不仅能变成固态的冰,还能变成汽呢。”一边说,一边把水倒进壶里烧。不一会,水开了,我让琪琪看着蒸发出的气体,对她说:“这就是刚才的水,你仔细看,这点水过一会就会全变成汽跑到空气中了。”
我的“戏法”引来了琪琪连珠炮似的问题:“老师,为什么水会变化?”“为什么只有在冰箱里它才会变成冰?”“其他东西会这样变吗?”……我逐一给她解释,最后还不忘告诉她,在自然界中,这些有趣的现象太多了,只要自己勤于观察,就会有所发现。
从那以后,琪琪更喜欢玩水了,但在玩中,却加上了更多的观察和思考。
2 “玩”毛细现象和虹吸现象。
学期初,我在班内科学区增设了一套小装备,我将一根牛奶管和一根喝葡萄糖酸钙的无色塑料毛细管插入装有水的无色玻璃杯里(为了看得清楚,我在水中加上了颜色),用手扶住塑料管,使其垂直于水面,这时玻璃杯中的水沿着塑料管壁迅速上升。我让孩子们注意看有什么变化。当塑料管中的水面高出玻璃杯的水面时,琪琪喊道:“水涨高了。”我对琪琪说:“你再仔细看看,哪个管的水面高?”琪琪说:“小细管的比吸奶管的水高。”我说:“对了,这就是毛细现象。”接着,我又给琪琪演示了虹吸现象。用两个水杯,一个水杯盛满水,另一个空着,把一个弯曲的塑料吸奶管(做虹吸管)插入盛水的水杯中。我用嘴含住露在水杯外头的塑料管吸口,吸一口气,迅速把嘴中含着的吸管头移放在空杯里,那满杯水就唰唰地从吸管里流入空杯中。琪琪兴奋地看着,迫不急待地要自己摆弄一番。
第二天喝牛奶时,我又给孩子们出了一道考题:用虹吸现象游戏,把自己的一杯奶分给自己的小伙伴半杯。琪琪很快完成了。看来,琪琪玩水玩出了大本领,不仅学科学,还开始用科学了呢。
现在的琪琪,不论玩什么东西,都习惯性地试图从中看出点什么不同来,一旦看到什么奇怪的现象,马上要弄清楚为什么,然后还非得动手实验一番不可。我想,她的这种科学兴趣,该归功于我们的玩水游戏吧。
当前我国的课程实施模式正在从“以教师有目的地教为主”向“幼儿通过游戏学习,在生活中学习”转换,然而多数家长更追求结果达成,他们期望幼儿在学前阶段能做好入学准备,这两者之间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冲突。作为一名一线幼儿教师,如何处理这项冲突必将是我们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对于幼儿来说,科学是玩出来的,因为在玩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反映出观察、思考、提问、寻找答案、动手验证、实际应用这一科学探索的一般规律。启蒙孩子的科学意识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只要你善于在孩子日常玩耍中抓住时机,及时引导,将随意地玩变为观察、思考、实践型地玩。
作者:曹慧丽 来源: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12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