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新思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典型案例

2024-03-20  本文已影响 190人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素质教育随着高等教育扩招和全球经济的持续下滑,各个产业都受到严重冲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下滑,形势不容乐观。   但是根据教育部、国防科工委、交通部、卫生部日前联合发布的人才需求状况表明,目前我国处于产业转型期,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一方面是行业缺少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是高校培养的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却不乐观,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矛盾的现象?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未在教学中创建一个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的方法;第二,没有向学生提供一个载体让其发挥能动作用;第三,由于教师和学生非常重视学科成绩和取证,往往围绕眼前的目标教学,从而限制了教学活动的拓展;第四,传统的教学过程忽略了技能实用性;第五,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教学方法采用了单一的模式。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在高职专业的培养过程中要采取以行动导向为准则,以工作过程为方法,以学习情景为单元,以个人为培养目标的综合教学模式。   一般来说,高职业的培养对象,主要特点是善于形象思维。不论是各级中等职业学校,还是在各级高等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与对应层次的普通专科的学生相比,他们是具有相同学习能力,但是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不同的人才,没有智力的差别,只有对知识兴趣爱好的不同。所以,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这两类教育的培养目标有着巨大的差异。前者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主要适合专业技能型的岗位,后者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主要适合技术创新型的岗位。   一、高职课程的基本特点   高职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具体职业的,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具体职业或行业的实际知识和基本技能。完成学业的学生一般要求具备岗位所需的能力与资格。高职课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目标明确,以适应实际岗位为目标。(2)内容鲜明,以具体职业为导向性。(3)培养模式多样性。(4)实践特点,以满足实践要求为原则。   二、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德国“双元制”课程模式   这种课程模式要求既要学生获得相应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以专业实践为核心。所以这种课程模式通常将课程划分为基础教育、职业基础教育和职业专长教育3个阶段,在教学上采用分阶段进行的方法(如图1所示)。“双元制”模式其特点是依据行业岗位要求,突出了在课堂上将工厂技能与书本知识融合,教师与技工共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特征。现阶段我国多数成功的职业院校均采用这种培养模式。   (二)加拿大CBE模式   CBE模式就是以职业技能为中心的培养、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它改变了传统以学科体系为基础的课程设置。它主要强调职业能力养成、业务能力开发。它将职业能力分为知识、动机、活动、评价四个领域。在教学中教师是计划者,按照岗位的技能要求,设立若干内容,安排、指导学生自主完成,最后由老师给出相应的评价。   (三)行动体系课程模式   它是由姜大源先生在借鉴了德国以行动为导向课程设计方法基础上,根据我国教育的特点而提出的课程体系设计的一种模式(如图3所示),他提出在职业技能的课程上应具有明确的目标,内容要以实际岗位技能要求为标准,实施和评价要注意考查学生的整体性。最重要的是要体现教育的根本目标——促进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健康的发展。   三、教学模式的改进   (一)专业型基础课程的“案例型”教学模式   在单一的、没有形成体系的专业方面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以“案例”为讲授单元。这样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动力。   (二)专业型体系课程的“项目型”教学模式   在形成一定的体系结构的多门专业课程的综合运用过程中,采用以“项目”为教学载体或教学单元。这种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一种教学互动式的学习交流活动,它改变了学生的传统“填鸭式”学习方式,通过“项目”实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其内涵可概括为:以实践项目为基础,以学生解决方法为核心,以教师启发为指导,以经验交流为杠杆,以多种评价为总结,以实践成果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三)尊重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由于计算机行业的特殊性和其应用的广泛性,使社会对计算机方面的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而每个学生学习方向和发展目标更是多样性的,这就要求在教学中采用“宽基础,多方向”的教学培养模式,即在学生们统一学习一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后,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要求和自身特点,为其设计和打造适合的计算机专业发展方向和相关的课程体系,真正做到个性化、多元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   总之,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具有多样性,培养者应根据自身师资、配套设备、实训环境等条件采取适合自身的教学模式。在讲求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的目标下没有一成不变的培养模式,只有最适合的培养方法。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中国职业教育,2005.   [2]姜大源.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中国职业教育,2005.   [3]张正仪.“项目探究性”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7.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项目教学法的五个教学阶段,项目教学法实施阶段课堂教学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