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以幼儿园特色课程“农民画”为例,阐述挖掘并整合本土农民画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广泛的题材内涵,创设让幼儿欣赏、感知、体验、创作的艺术教育环境,萌发对本土艺术的兴趣和热爱,促进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纲要》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 2014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根据纲要指导思想,各地开展了“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素有“海滨邹鲁之地,声名文物之邦”美誉的厦门市同安区(同安县),农民画是其艺术瑰宝。我园结合幼儿园办园特色,尝试将本土农民画艺术传承与幼儿园艺术教育结合起来,挖掘本土农民画中蕴含的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创设了具有本土民间艺术气息的教育环境,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感受本土文化的内涵,汲取本土文化的精髓,使得本土文化在下一代中得以传承与发展。我园具体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营造浓郁的艺术环境氛围,让幼儿在环境中自然地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指南》中指出“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我们立足农民画这一办园特色,布置好校园大环境,形成“一墙一角皆文化,一草一木蕴教育” 的校园生态环境,将美育渗透到幼儿园的各个角落,我们收集了具有代表性的农民画家作品,将农民画作品以丰富的形式展现在幼儿园的角落,给幼儿视觉上的冲击。
如我们对柯国庆《勤奋田野》、纪万水《社区晚会》、颜明算《少儿南音》等几个艺术家的作品,进行加工处理,制作成了浮雕,展现在幼儿园教学楼的外墙上,这是校园最醒目的位置,这些浮雕作品造型美观、色彩艳丽、题材丰富,激发孩子欣赏兴趣。
二、遵循幼儿学习特点,创建互动性艺术环境,使幼儿建构知识经验,丰富艺术情感,培养创造美的能力
1.创建艺术长廊及农民画工作室,让艺术气息弥漫在校园里
为促进农民画艺术教育深入有效地开展,我们在一楼大厅过道开设了艺术长廊,并开辟了专门的工作室。我们在长廊与工作室内开设了“编织、工艺、陶艺、剪纸、涂鸦”等板块,墙面、天花板、橱柜上展示的是孩子创作的各种水粉画、刮蜡画、黏贴画、印染画及各种雕塑等作品,不时地唤起幼儿参与本土艺术活动的兴趣。
同时,我们经常邀请本土画家亲临工作室,使孩子近距离接触作者和作品,感受艺术创作的良好气氛,产生学习创作的热情,激发热爱本土文化的情感。
2.艺术宣传窗
我们挑选具有农家特色的花砖和花窗,利用幼儿园的围墙,精心设计了独具特色的橱窗。橱窗内容丰富,定期更换,信息量大,师生参与性强,艺术宣传窗成为我园开展艺术教育过程中与家长、社区沟通与合作的一座桥梁,也是幼儿园指导家长、社区科学开展幼儿农民画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
3.创设各具特色的班级美工区
我们在各班的的墙上开辟了具有浓郁风味的本土艺术教育气息的民艺窗口、家长园地等,特别重视各班艺术特色活动区域的创设,如小班侧重泥土、撕贴区域创设,中班侧重兼职、印染区域创设,大班侧重水粉、编织区域创设等,在各个活动区域提供了幼儿本土活动的创作材料,幼儿可以随时看、玩 、说、向、做等,有利于引导幼儿更适宜、更广泛地参与艺术特色活动。
三、整合教育资源,构建体验式特色课程,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1.体验促进认知,激发情感,创设系列体验馆
如农家体验馆:我们利用幼儿园户外场地开垦种植区,创设农家小院,种植区、饲养区里一年四季瓜果飘香,鸡犬相闻。我们邀请当地有经验的老农民带领孩子一起耕作,劳动,体验种植的辛劳与乐趣,这种乐趣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
民俗体验营:我们结合季节与节日,开设了搓汤圆、博饼、做薄饼等美食专场,体验三月三、中秋、端午等民俗活动,幼儿将欣赏过的农民画场景结合亲身经历,这种认知与情感相融合,激发幼儿创作的热情与激情。
2.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社区共建体系
儿童的美术活动不仅是画几幅画,而是要经常到生活中去,开阔眼界,学会珍惜大自然,重视人类文化,在生活中学习知识,磨练意志,学会与人沟通,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如今在许多社区中,建设了社区文化园、社区活动场所,展现了许多宣传孝道、守法、守序等传统美德的作品,这些都是幼儿感受欣赏农民画创作的最佳大环境。在建设美丽中国典范社区的过程中,许多乡村都做到了一村一品,农家特色非常鲜明,有以赏花、美食、古建筑等为主题的各种反映新时代美丽乡村的特色游,这些都是农民画的最好题材,我们鼓励家长带领孩子去参观、去感受、去体验。
幼儿正处在一个创造和发展的阶段,我们找到一个正确的立足点,挖掘本土农民画教育资源,通过环境创设,给幼儿美的启迪、艺术的熏陶,并种下一颗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
作者:洪素琴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6年9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