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是每一位高等院校教师,尤其是学生工作者的责任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几年来,心理咨询中心在增强学生对心理咨询,健康教育工作的认知方面,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顺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适应方面,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方面能取得较大成效,从而对学生的稳定,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更对学生工作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归纳分析
综合有关资料及我们近5年的测试结果和心理咨询工作的实践,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问题
面对高深广博的学习内容和复杂多样的学习方式,绝大多数同学都能经受住思想素质、智能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综合考验,顺利完成学业。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动机过强或过弱,学习方法不当,对所学专业不够满意等因素而产生的学习焦虑,自卑情绪,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困难、学习效率低下等。严重者思维混乱、失眠、烦躁,难以进行正常的学习,从而引起行为上的混乱、盲动,发生心理疾病。此类情况在大一、大二学生中表现比较明显。相关资料还表明学习问题己占所有问题的30%左右,是困扰大学生顺利渡过大学生活的重要因素。
2.社会适应与人际关系问题
在大学生活中,大学生作为个体独立地步入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圏,他们尝试人际交往,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并对自己做出评价,为将来走入成人社会作最初的准备。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大学生社交经验缺乏,做事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并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因此,部分学生会遭受挫折,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或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并由此产生心理卫生问题。此类问题在大一新生中体现的尤为突出^
3.情绪焦虑与意志薄弱问题
大学生由于知识层次高,往往内在体验比较丰富、细腻,自控能力比较差,他们感情比较脆弱,常常会因一点小事就引起较大的情绪波动。面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种种问题,他们常常表现出抑郁、空虚、无助、绝望、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状态,并且往往难以自拔以大三、大四级同学较为明显。出现这种现象,除了与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有关,主要是社会认识偏差,他们对社会不能客观认识,不能合理调整人与社会的关系,因而缺乏自我约束力,情绪容易受到外界偶然因素的影响,轻则情绪低落,意志消沉,重则心灰意冷。
特殊的年龄段及特殊时期易导致大学生消极、抑郁、忧愁等不良情绪的错位,致使情绪错位、意志薄弱的大学生自我封闭,患上现代社会性的各种心理疾病。如,暴躁、脆弱、自私、多疑等等不良性格使其主体深受其苦。这些同学大多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只是他们缺乏太多的相关知识和技艺经验来控制,需要我们相关的人员给以帮助和指导,当然这也和我们的其它教育有关。
4恋爱及性意识困扰问题
由于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大学生要谈恋爱和正在谈恋爱的比例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但是,由于他们思想尚不成熟,考虑问题简单,感情容易冲动,在如何对待恋爱问题上常常感到困惑,主要表现为单相思,友谊与爱情相混淆,不会处理爱情与学习及事业的关系,对恋爱中的矛盾冲突感到惊慌失措,不能正确对待失恋等。尤其是失恋,会使他们的情绪、自我评价、人际交往、学习及生活规律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造成诸多心理问题由于大学生性心理己发育成熟,因此,他们基本上都受到来自自我性意识的困扰比如被异性吸引的体验,性幻想,常想到性的问题,性梦、性压抑等。这种困扰通常只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安和躁动,但当其达到严重程度时,就会产生心理问题。
由于恋爱中的矛盾冲突及不能正确面对失恋,使许多同学深受困扰,这一类问题处理起来也较棘手,较之于人际关系困扰,情感意志力薄弱等心理问题的咨询次数要多,心理辅导的时间也较长这方面最棘手的就是同性恋问题
5.自我同一性混淆问题
努力形成和确立自我同一性是青年期的重要课题之一。在这个过程中,青年人需要完成对某种社会职业的选择,对个人终身目标及其展望的形成和人生观的确立等。由于大学生自我意识不够成熟,对自己的评价时而过高,时而过低,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从众心理较强,常常处于理想自我与现实矛盾的冲突中。在未来的职业选择中,对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够干什么,也难有切合实际的认识,常常表现出盲目性和矛盾心理此类问题在大四学生中反映最突出,大四学生即将离开母校走向社会,既有对大学生活的回顾又有对未来工作的憧憬;既有对大学取得成绩,自身素质得以提高而欣慰,又有对没能实现的某种目标而懊i悔这种理想自我同现实自我得不到统一,从而对社会学校乃至现实产生强烈不满。这种自我同一性混淆的同学往往以酗酒、打仗、斗殴等形式表现出来,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利因素。
6.人格障碍问题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急剧发展变化和自我意识由分化、矛盾逐渐走向统一的特殊时期,因而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格不断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家庭、社会学校某些因素的影响,人格障碍和人格缺陷在大学生中有一定的数量。目前,从统计比率上看:此类问题所占比例大约是5%左右。但在我们咨询工作中明显感到患有强迫症、抑郁症、较深的躁狂症等心理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此类问题的出现呈上升趋势。且具有人格障碍的人,其内心体验背离生活常情,往往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事件,所以矫治比较困难,咨询工作成功率较低。
二、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研宄和分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和成因,目的是为更好地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预防、调适和矫正其心理障碍,提高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此,我们在分析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及心理素质教育方式方法的同时,结合我校几年来工作的经验,初步总结探索出适合我校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三三六六一体化”模式,建立了三位组织机构,即在大学党委的直接领导下,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研宄会、心理健康教育室、心理咨询中心;形成了三元咨询队伍,即由临床医生、心理学专业教师、专兼职学生工作干部三类人员组成的心理咨询队伍;努力做到了六个结合,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教师心理健康相结合以及群体教育与个体关照相结合;达到六个目标,即开发大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适应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养成自我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提高学生行为的社会化程度;实现一体化,即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融组织、宣传、监测、教学、科研为统一的整体。进而我们可以综述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运作模式。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运作模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把这项工作落实到实处,起到促进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这既有赖于内容的设置,更有赖于各种配套措施的实行。建立三元组织机构,形成三位一体的咨询队伍,构建三级心理保健网络。通过三位途径是这项系统工程实施的关键,也是把这项工作落到1.建立三元组织机构组织机构的设置是“系统运作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核心、是灵魂为了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地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依据各高校的实际需要及现有的客观条件,成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大学生心理咨询研宄会、心理健康教研室三元组织机构,来具体领导和开展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形成三位一体的心理咨询队伍
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学科完备、专业技术人员齐全的特点,组成由神经内科医生、心理学教育学教师、学团工作干部三部分人参加的咨询工作队伍从而实现三位一体的咨询队伍的高度融合与统一三位一体的心理咨询队伍,不仅保证了此项工作的科学性,而且可以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提升层次与水平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3构建三级心理保健网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形成全校师生的共识,才能有效落到实处由此,我们提出建立三级心理保健网
(1)初级保健网: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学生中通过各种途径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并培训一批心理卫生骨干,担当心理保健员和学生咨询联络员。他们生活在学生中,随时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及时发现同学中的问题,并介绍、推荐有问题的学生去寻求心理帮助.
(2)院级保健网:对院、系、部(中心)与学生关系密切的人员,如辅导员、学工办、团干部等,进行专题培训,使他们初步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学会区分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并具有解决一般心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
(3)校级保健网: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如,心理咨询中心、咨询研宄会、心理健康教研室来培训专业人员,以帮助那些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学生,并通过心理健康普查,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有计划地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具体可以把工作目标分为三个层面:一个层面为面向健康大学生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学习、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大学生潜能,促进和维护其健康发展;第二个层面是对有心理困扰或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以及其他需要帮助的大学生,通过集体辅导和个别咨询消除其心理不适,防止心理疾病,使其保持心理健康;第三个层面是对有心理障碍或有心理疾病的学生,通过鉴别、诊断、转介、干预等心理咨询的程序与技术,缓解症状并向高级治疗部门推介。上述三个层面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完整的心理教育体系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采取不同的方'法走向整合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发展趋势。因为教学、活动以及其它途径,都不能孤立地发挥作用,而要相互结合,才能取得最佳实效。通过长期的研宄与实践,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抓住新生入学契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新生入学后面临着生活和学习的适应问题,这时最需要指导与帮助。我们可以针对新生的特点,拟定若干个以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为主题的讲座,对全体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培训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平时通过他们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为了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我们应该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二个月,开展全面的心理健康测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从而科学、迅速地掌握学生心理状况。测试采用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UPI)和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通过建立心理档案工作,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心理状况,按照学生的兴趣、志向和社会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训练,培养学生作为一个未来工作者,应具备的各种心理品质和相应的能力。另一方面,心理档案能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及心理疾病的倾向,以便于我们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心理疏导及时矫正,并帮助治疗各种己经产生的心理疾病。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