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社交定律150例,社交心理学定律

2024-03-20  本文已影响 271人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第1篇:心理学视角下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研究

  现如今,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网络科技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社交网络不仅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互动的平台,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条件。在社交网络下用户个体的行为也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从用户的使用动机、用户的行为表现以及其他影响因素和这些因素导致的结果这四各方面,结合心理学视角来对社交网络用户的个体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社交网络的使用动机

  用户个体对社交网络的使用动机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就是自我展示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在使用社交网络的过程中,用户个体能够获取归属感。首先自我展示是指用户个体通过语言或行为能够充分表达符合本人以及他人的一种标准的形象,社交网络不仅能够给用户个体提供有效的自我表达空间,而且能够为用户个体提供寻求听众的机会,在使用社交网络的过程中,用户个体不仅能够展示自我形象,而且还能够有效的提升自我形象,所以自我展示成为用户个体使用社交网络的重要动机之一。另外一个用户个体使用社交网络的动机就是能够在使用社交网络的过程中获取归属感,归属感体现在社交网络的朋友数量上,也就是说归属感跟社交网络朋友数量成正比,朋友数量越多用户个体的归属感也就越强烈,社交网络虽然虚拟,但是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不仅为用户个体提供了一种方便获取归属感的渠道,而且能够弥补用户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对归属感的缺乏。

  二、心理学视角下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的主要表现

  当前,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网络科技的发展,社交网络用户个体的行为能够直接影响社交网络的整个运行过程,而且通过对社交网络用户个体的行为研究能够展现出通过社交网络活动用户个体的特定心理特点。

  (一)社交网络中用户个体的自我展示行为

  社交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需要人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一些见面时候产生的尴尬心理,社交网络中的互动能够让用户个体充分展示自己以及如何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过程,社交网络的诞生以及应用为用户个体在自我展示方面提供了很便利的条件。用户个体在社交网络中发布的一些比较特别的照片,也只是为了给特定的人群留下印象,用户个体在一定程度上认为这种行为能够充分的展示出自己的吸引力和自身形象,社交网络的情绪表达能够直接影响用户个体的人际管理动机以及发展动向。基本上用户个体的情绪表达分为积极和消极,一般积极的用户个体在社交网络中很少会表达消极的情绪,并且能够根据与好友关系的禁闭程度来有效的管理自己的人际关系。在社交网络中的用户个体以人际管理为动机的话,非常少的表达自己的消极情绪,因为这类用户个体想要保持自己的良好形象,所以在社交网络的使用下,用户个体能够清楚的意识到网络环境的改变模式,而且能够顺应这种改变来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表达出来,一定程度上通过社交网络来有效的管理自己的形象。

  (二)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的影响因素

  随着社交网络的盛行,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社交网络使用者和非使用者在心理特质上已经开始存在显著差异,用户个体特定的心理状态能够直接影响用户个体使用社交网络的时间以及频率,对选择社交网络的具体应用和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根据用户个体的心理程度来决定,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人格特征。影响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最大的一个变量因素就是内向和外向性,简单来说,外向性的用户能够通过网络这个桥梁来获取更多的利益,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网络社交当中的朋友都是现实当中的好友,所以外向用户的社交网络圈也是相对比较广阔的。而内向者则通过社交网络能够有效的促进人际关系,内向者一般都是不善交谈,或者是缺乏沟通技巧的人群,因此会利用社交网络来进行现实沟通的弥补,所以内向用户会花大量的时间在这些社交网络的使用上。

  三、社交网络对用户个体的影响

  一些公众和媒体会对社交网络秉持一种“不看好”的开发,认为社交网络会造成一些流言的传播,是用户个体摆脱无聊或者是表达自恋的一种工具,社会心理学相关研究者表示,社交网络的使用有积极向上的功能,比如社交网络能够让用户个体关注自身人迹网络的动态发展变化、可以充分的保持已经存在的社会关系、可以提高用户个体的信誉程度以及其他人的参与程度,是实现自我需求的主要功能。

  社交网络越来越被广泛使用和重视,但是社交网络也成为一个很受争议的话题,到底是强化还是破坏了用户的人际关系,根据相关研究表示,当前的社交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是积极的,能够有效的促进人际关系,而且能够弥补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缺憾和不足。在使用社交网络的时候,用户个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现自我价值,而且能够帮助用户建立一定程度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在当前市场竞争力很强的社会背景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用户在现实生活中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在利益和权利面前逐渐的失去了这些,但是在社交网络当中,用户可以逐渐找回自己的这种自信,没有利益、权利这些外在因素的影响,用户个体能够在社交网络中展现自身的自我,对社交网络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四、结束语

  社交网络的诞生和应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心理学研究的研究内容和手段,而且在心理学视角下分析社交网络用户的个体行为能够给社交网络的完善和创新带来一定的影响,虽然社交网络属于一个虚拟的世界,但是用户在社交网络中能够实现自我价值,促进用户与其他人之间的良性交流,对社交网络的发展以及用户个体自身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和作用。

  作者:李小燕

  第2篇:心理学在移动社交应用设计中的应用

  与传统意义上的产品相比,网络产品不依托于真实的某种材料,完全是由人创造的虚拟产品。对于它好与不好的评价均来源于人的体验,很难用传统的方法去界定和计算。因此,研究提升移动社交应用用户体验的方法要从人的角度出发,将设计准则与心理学统一起来,一方面使心理学变得具体而易懂;另一方面也使得设计准则因为有了深层次的理论支持而易于应用。

  1移动社交应用

  移动社交应用是移动场景下的新型社交解决方案。通过移动社交应用可以让用户更加快捷迅速地在任何地点创造并分享实时内容,移动社交应用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社交模式,为人类的社交活动创造了更多可能性。

  对于移动应用的设计流程,笔者采纳百度用户体验部在《体验·度》中的论述。首先,将产品分为以下几个设计环节:产品方向、产品功能定义、用户研究分析、产品交互逻辑、产品图形设计、产品运营。

  2相关心理学理论

  首先,从人的属性说起。马克思的“人性观”认为人有两种属性:一是自然属性,指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为了维持生存所体现出的本能特征。二是社会属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人的两种属性决定了人有两类需求。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的个体需求,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社会需求。动机是在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人的个体需求决定了人的个体动机,人的社会需求决定了人的社会动机。动机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对行为具有激活、指向、维持与调节的促进作用,个体动机决定了个体行为(个体行为分为本能行为和认知行为),社会动机决定了社会行为。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思路出发,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认知心理学是系统研究认知行为的科学。因此,本文研究的相关心理学理论包括作为确定产品方向和产品功能的理论支持的社会心理学以及作为确定产品交互设计、视觉设计和运营设计的理论支持的认知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人际过程涵盖了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研究的课题包括:从众、大众传播、亲社会行为、侵犯行为、人际交往。

  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是对人类的记忆、知觉、语言、理解、推理、思考、问题解决及学习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主要研究的是信息识别和信息加工过程。信息识别过程的研究范围包括:色彩、形状、边界视觉。信息加工过程的研究范围包括:注意、记忆、学习、解决问题、元认知。

  3用户界面设计准则

  自计算机系统为人所应用以来,计算机界面就成了连接用户和计算机系统的纽带,就有人尝试发布用户界面设计准则,期望制定一套设计标准来规范设计使其更加易用。早期的设计准则有:

  Cheriton(1976)为早期交互式计算机系统提出了用户界面设计准则;Norman(1983)基于人类认知,提出了软件用户界面设计准则;Smith和Mosier(1986)撰写了一套很全面的用户界面设计准则;Nielsen和Molich(1990)提供了一套用于用户界面启发式评估的设计准则;进入21世纪,Stone(2005)、Koyani、Bailey和Nall(2006)、Johnson(2007)以及Shneiderman提出了更多用户界面设计准则。另外,微软公司、苹果公司、谷歌公司基于各自的平台发布了相应的设计准则。

  下面列出三套著名的用户界面设计准则:

  Shneiderman:力争一致性、提供全面的可用性、提供信息充足的反馈、设计任务流程以完成任务、预防错误、允许容易的操作反转、让用户觉得他们在掌握、尽可能减轻短期记忆的负担。

  Nielsen、Molich:一致性和标准、系统状态的可见性、系统与真实世界的匹配、用户的控制与自由、错误预防、帮助用户识别、诊断错误并恢复、使用灵活高效、识别而不是回忆、具有美感的和极简主义的设计、提供在线文档和帮助。

  Stoneetal:一致性(相似从而可预期);可见性(步骤清晰);反馈(对已发生或正发生的情况提供清晰的说明);结构(内容组织有条理)容错性(避免错误并能从错误中恢复;操作应该是可逆的;可访问性(即使有故障也能够使用);自解释(控件本身能够提示使用方法);简单化(简单能使用户专注于具体任务)

  通过这三套设计准则的对照可以看出:除了它们的措辞和强调重点稍有不同外,整体看来还是很相似的。笔者将这些设计准则整理归纳为:

  一致性:与人的认知、真实世界、系统内部保持一致;操作清晰高效:步骤清晰、操作高效;及时反馈:对已发生或正发生的情况进行反馈,清晰且及时;容错:预见错误并能从错误中恢复;自解释:控件利于用户识别而不是强迫记忆;简单:步骤简单、风格简约。

  4心理学在移动社交应用设计中的应用模型

  通过上文对移动社交应用的分析,对相关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以及界面设计准则的归纳,并结合移动设计的特点,笔者建立了心理学在移动社交应用设计中的应用模型,希望为移动社交应用设计师提供理论支持,设计出真正能提升用户体验的移动社交应用。

  作者:刘晓红

  第3篇:初中生心理健康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初中生大多处在13~16岁的年龄,正面临着沉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健康发展的双重考验。因此,研究初中生心理健康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并使研究结论应用于初中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建瓯市徐墩中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实例为基础,研究了初中生心理健康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探索了心理健康教育运用于实践的一些方法和建议。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建瓯市徐墩中学八年级的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年龄介于12~15岁之间,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实验班学生的心理辅导和积极关注,分析初中生心理健康和学业成绩的关系,调查学生学习心理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状况,寻找心理辅导对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机结合点及方法。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对实验班2013级八年级(6)班和对比班八年级(5)班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进行实验和跟踪。对实验班的全体学生做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学生厌学心理形成的原因。

  2.访谈法:召开班级座谈会,了解学生对教师、家长在学习方法指导方面的要求及评价。

  3.个案研究法:建立厌学学生档案,对其不良学习行为,探究其心理原因,并对症下药,给予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

  (三)问卷内容与数据处理

  调查问卷内容由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八项内容组成,每项计分10分,得分越高,提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学习成绩根据上学期考试成绩分为学优生(成绩80分)、中等生(成绩在60~80分之间)、学困生(成绩60分)。2013级五班学优生21人,中等生29人,学困生10人;2013级六班学优生18人,中等生33人,学困生9人。其中,2013级五班的学优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等方面的得分分别为3分、5分、4分、3分,心理测验平均分数为23分;中等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等方面得分分别为6分、6分、2分、3分,平均分数为26分;学困生相同项目得分分别为8分、6分、6分、4分,平均分41分。2013级六班学优生在相同项目中的得分分别为2分、3分、4分、2分,平均分数20分;中等生5分、3分、2分、3分,平均分数27分;学困生8分、5分、4分、3分,平均分数38分。

  二、结果分析

  (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价

  在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有76人的问卷得分低于30分,44人的得分超过30分。结果提示62.1%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37.9%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敏感易怒、心理焦虑、人际关系不良、性格孤僻、自我封闭等问题。

  (二)不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学优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学困生和中等生。通过个别访谈、心理辅导等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指导,有82%的学困生学习成绩出现了上升现象,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不同学生心理健康差异分析

  调查结果发现,学优生与学困生在心理健康状况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通过比较,学优生与学困生在心理测试问卷的得分可以看出,学优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冲动倾向等方面的得分均低于学困生和中等生。

  三、讨论与建议

  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业成绩是家长和老师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学习成绩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还应从以下方面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1)教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教师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课堂表现、人际交往等各方面了解学生的外在变化,从精神面貌、言谈举止等方面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从而帮助学生采取适当措施调整心理。(2)要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真正融入学生之中,和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这就需要教师放下权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对话,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鼓励学生敞开心扉,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3)加强学生心理指导。教师引导具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走出不良状态,教育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理想。例如,针对一些学困生的厌学情绪,教师要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乐趣,及时给予鼓励,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新课程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分析问卷结果发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学业成绩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

  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黄慧珍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网购消费心理分析,消费心理学论文范文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