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由此可见,健康包含着身心两个方面。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过去那种重身体,轻心理的体育教学观念是不全面的。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智力发展、品德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意识、竞争能力、自主人格、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要受心理素质的影响。因此,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
关键词:体育;情绪;心理
1、体育活动对情绪的改善 (1)抗抑郁作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对人心理品质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不少人,由于不适应这种竞争而染上了心理疾患,抑郁症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抑郁不仅困扰着严重精神疾病的人群,也困扰着普通人群。对抑郁症的传统治疗采用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的方法。这些方法费时、费用高、并且常常不见效。许多药物干预还会产生令人不快的副作用。这就促使人们寻求一种高效、无副作用、低花费的治疗方法。目前的研究指出,锻炼是传统治疗抑郁症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许多学者的研究指出,有氧运动或不强烈的运动有助于轻、中度抑郁症状的降低;也有学者指出,无氧运动同样有降低抑郁的作用。 (2)体育活动与乐观主义。长期的体育活动或其他干预策略(包括使其心境发生重要变化的策略)会以多种方式对人的乐观主义倾向的形成产生影响。乐观与焦虑、抑郁有高度的负相关。长期的体育活动与锻炼能够对人的特质焦虑、A型行为的改变做出贡献。建立在多维激活模式基础上的研究认为,体育活动与锻炼引发乐观感。这种模式认为两种(或更多种)激活维度——能量唤醒和紧张唤醒构成行为的基础。能量唤醒是体育活动和时间的功能,紧张唤醒是由危险决定的。Thayer考察了这些唤醒因素与乐观、幸福和身体良好状况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被试在自然的日常生活中,能量唤醒水平在早上10点左右的时候、或经过10分钟的轻松散步后达到最高水平,而在下午三四点的时候达到最低水平;紧张唤醒水平则在后面的条件下达到最高水平,而在散步10分钟后达到最低水平。乐观、幸福、身体舒适感在早上10点左右或在轻松散步后高于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 (3)运动愉快感是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关于运动愉快感,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在众多学者的观点中,Kimecik等人的论述较有影响。他们认为运动愉快感是指个体从事体育活动是基于个人的目的,并与积极的感觉有联系的最优化的心理状态(流畅状态)。作为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它是使体育活动的心理健康效应达到最大值的一个重要的中间变量。运动愉快感是个体能坚持参加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使个体从活动中获得乐趣,增进了社会交往,改善了人际关系,接受更多的挑战,提高了自我有效感。关于体育活动的心理健康效应,传统研究从哲学、生物化学和心理学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美国学者Cox提出的生物化学和心理学假说,目前在国内外有着广泛影响。 2、基于情绪对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和建议 1、体育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 在我们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以竟技运动为中心,以传授技术为主导目标的体育教学提不起兴趣,出现逆反心理及厌学情绪。进而影响了其个性、人格、尊严及适应能力的健康成长、发展和完善。因此,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外快乐、成功体育教学思想进行教学实践,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现在,社会重视学生学习的情况,过分关注学习成绩,给学校、家长、老师有巨大压力,学生学习负担很得心理紧张压抑,需要一定的途径去渲泄。因此,思想观念的转变不光指体育教师,应该是全社会的,包括各个领域,以及家长、校领导、其他教师、学生的共同理解,共同转变,大家来重视心理健康问题,重视学校体育教学工作。 2、注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研究表明具有下列心理特征的教师最受儿童欢迎,热心教学、亲切和蔼、公正无私、通情达理、愉快有趣、富有幽默感,因此,教师应力争达到这些。具体为教师正确对待儿童的心理体现,善于巧妙的激起学生的自尊和羞耻感并于引导;要在集体教育学生。群体有它特有的心理效应,更使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暧,激发其积极向上;对心理体现不好的学生不应反感,厌弃,应该让他们体察到教师的善意与信任。 然而,无可否定,在现实中我们发现许多体育教师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由于受到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工作压力等诸多因素影响,性格变得压抑或暴燥,他们渴望受到重视,工作成绩得到认可,得到较好的工作待遇。社会学校应重视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3、重视游戏教学 桑塔耶说:游戏和艺术都是人们愉快,活力和自由的源泉,游戏的功能是增强体魄,开发心智,促进交流,带来欢乐,儿童可以在游戏中最先懂得规则,学会扮演角色,履行职责。在游戏中知道最初的集体观念,合作交换。权利与义务,并且体验胜利与挫折,它在利激儿童的主动性与进取心,你必须适应规则,当你强大时,你才可以修改规则,在与同学们玩耍、打闹、冲撞、友情、恶作剧中,他们会获得情感,心理的发育和成熟。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的特点,设置游戏教学。如《大网鱼》,《打猎》可以培养他们的灵敏性、责任感;《抢救伤员》则可以发展他们的机智、协作、谦虚及前进的勇气。 4、建立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体育评价方法 以考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学过程中表现为中心,改变过去重视技术评价的方法,以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为重点,同时把学生学习的进步幅度。 另外把运动能力为主的考核内容,改为测试项目,如对50m、实心球、立定跳远等测试,只列出最低标准,是绝大多数同学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并把测验的数据作为学生体质评价的资料。 增加集体性项目教学的比重,如篮球等类项目,实施大单元教学,答合学生运动心理特点,发展他们对文化的认识及自主锻炼的能力,教师通过积极的评价,鼓励他们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参考文献:[1]李京诚.体育活动行为的理论模式[J].体育科学,1999,(2):44-47.[2]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997.108-110.[3]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26-127.[4]唐征宇.试论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0,(3):369-370.[5]马启伟等著,《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