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1-0034-02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可见,重视学生语文实践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语文教师应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优化语文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母语教育的特点决定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汉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教育课程”,母语教育的基本特点,一是有很强的实践性,二是语文学习资源无处不在,语文学习机会无时不有。汉语文教育要遵循母语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就必须“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 母语对于学生来说是实时存在的,学生身处在使用母语的社会环境及民族文化背景之中。一方面,学生进入小学学习之前,就已在生活中获得了母语(口语)。如,没有接受正规幼儿园教育的三岁小女孩,却能运用“马上”一词交际。一天中午,午饭已经煮好,邻家小女孩却要出去玩。她妈妈叫道:“娜娜,饭都煮了,还去哪?”她立刻回答:“我马上回来。”儿童学习语言的能力和模仿能力都很强,有时他们没有学过或不理解的书面词汇也能在口语交流中运用,而且在日常的生活中,母语(口语)还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从小学到中学,母语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在原有口语的基础上,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的学习与实践,培养起书面语的语感,不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另一方面,母语的学习,既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又有大量的实践机会。正如新课标所指出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相关配套阅读材料、其他图书、报刊、工具书、教学挂图,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场所,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可以说语文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语文学习的机会无时不有。 在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中,学生一点点学会母语,积累字词句段篇,内化为文化积淀,就像血脉在他们的血管中汩汩流淌,哪一天或许就焕发出活力与精彩。 二、阅读教学强化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阅读教学中要重在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读、思、写、辩、议,进行各种言语、思维、肢体、综合的游戏,当学生参与其中时,才是最主动最积极的状态。教师是环境的营造着,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这种不在前台的“导而弗牵”自不容易,但相比固执的灌输与讲解,富有更为久远的意义。 如《卖木雕的少年》一课,文中出现了两个“沉甸甸”,一处是“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另一处是“少年将一个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只有拳头大小。”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析,联系上下文,充分体会到后一个“沉甸甸”远远超越了词语的表面意思,而是表示出中非人民之间深厚的友谊。然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学习经历,描述一个充满浓浓情谊的感人场面,用上“沉甸甸”这个词语。学生经历了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内化、习得的实践性过程,才能真正将母语运用自如。 再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的段落结构与写法基本相同,因此,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表格的形式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的情景,理解重点词句、标点符号,体会人物情感,学习表达方式。而后几段内容则由学生自读领悟,完成表格的填写。既节约了授课时间,避免重复教学,又使学生将当堂学到的阅读方法加以运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此外,教师重点指导“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作者将小女孩一次又一次美好的幻象与残酷的现实交相描绘,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小女孩悲惨的命运。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语的品读,多种形式的朗读,并辅以想象体会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以及好处;然后通过幻灯片播放小女孩一次又一次的幻象,直至所有幻象的破灭,引发学生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同情;最后又通过拓展资料让学生找出幻象与现实,再次体会“虚实结合”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在突破“虚实结合”表达方式这一难点上,只要教师下足了功夫,加强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就能使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熏陶感染中获得提高,得到发展。 阅读课,老师可以做些什么?如果一个正常的小学生到了六年级还在提笔无言,为习作而犯愁,那作为语文教师真的要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了。六年,12本书,300多篇文章的浸润,竟然付之东流,其因何在?前几年,在课改的理念下,我们把大部分精力花在了让学生理解、感悟、体会、把玩文章的语言文字上,这无可厚非,因为语文姓“语”。而作者如何写出精美的文章这一问题则退避三舍,不被教师所关注,别忘了语文还包含一个“文”字。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范、习惯和技能还要与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有机融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读懂文章的同时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并通过更广泛的语言文字运用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久而久之,“语”、“文”不再割裂,工具性与人文性才能得以和谐统一。 三、课外阅读拓宽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应用于课外阅读实践。教师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课本、试卷只是浓缩的维生素,孩子应吃五谷杂粮,学生只有多读,多选择,才能更有品味,更有眼光,小学阶段应让学生敞开读各种书籍。 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实践机会,班级设置了图书角,学生们从家里拿来了自己心爱的书籍,供大家阅读分享。学校投入一定资金,建成了一个大型的“阳光书屋”和两个书吧。根据清华大学附小窦桂梅老师推荐的小学生阅读书目,结合当地、学校、学生实际情况,精选并购置了各类书籍,极力打造书香校园,为学生课余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创造了条件。同时,各班每周开设一节阅读指导课,学生将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于阅读实践。还应定期组织课外阅读评价活动,表彰学生的读书行为,展示阅读成果——好书推荐卡、读后感分享,学生通过交流,增强了阅读兴趣,提高了课外阅读的实效性。 正如温儒敏教授所说:“阅读教学,甚至整个语文教学,都要高度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阅读教学,包括课外阅读,重在养成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发掘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这是可以让学生终生受益的。” 四、现实语境丰富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只有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努力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语言时空里学语文、用语文,才能在语文的实践中不断地积累语言,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首先,优化校园语文环境,在语文实践中学语言,用语言。校园的语文环境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形成。必须优化校园语文环境,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语文实践活动。如:成立校园广播站,办手抄报,开展读书笔记展评、故事会、消息发布会、作文、古诗词朗诵、小记者采访、普通话比赛等。 其次,利用社会语文环境,在语文实践中学语言、用语言。要有效地开发散落在社区的语文教育资源,把学生引入社会,通过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 第一论文网相连,让学生跟社会接触,相互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在双向互动的语言交流中促进自身内外部语言体系之间交互转化,发展学生的语言系统,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提升个人的精神世界,使语文学习达到一个崇高的境界。 学生是语文教育的主体,是语文的实践者。我们应当紧紧把握住“实践性”,坚持以实践为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式,在实践中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