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普通农业院校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

2022-10-21  本文已影响 173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

  摘要本文对农业院校财经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未来课程教学中需要改进的方面进行深入阐述。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将计量模型与经济实例相结合,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普通农业院校;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20)16-0248-02


  计量经济学作为高等院校财经专业核心课程,自20世纪70年代末进入我国之后,发展迅速,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计量经济学也成为开设面最广的几门课程之一。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和辅助,如国际金融学、金融市场学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等,这些课程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借助计量模型进行辅助分析。系统地学习计量经济学,不仅能让学生对专业课程有深入的认识,对计量经济学前沿发展有所了解,更能培养学生利用计量模型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因此,計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根据实际经济问题建立合理的模型,并根据模型结果对经济问题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同时对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和说明。在以上背景下,本文对普通农业院校财经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对未来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创新的主要方向进行探讨。


  1计量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对课程认识不足


  由于授课对象为普通农业院校财经专业本科学生,教学中遇到的首要问题,便是学生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农业院校财经专业的学生,专业课偏重农业经济学,接触到的理论知识较多,对于计量经济学这门偏重实证分析的课程认识不足。一方面,多数学生认为计量经济学偏重数学,不是财经专业学习的重点,认识不到计量经济学学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由于计量经济学教程中公式较多,多数学生存在一种错误观念,即认为采用数学学习的方法,如背公式、多做题,便可以学好计量经济学。由于以上观念的存在,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面临较大的困难,如果不能在教学开始时明确课程的重要性,转变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的观念和方法,会加大课程的教学难度。因此,学生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认识不足,是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首要问题[1]。


  1.2学生数学基础薄弱


  普通农业院校的学生数学基础较薄弱,这成为计量经济学教学中面临的又一重要问题。尽管计量经济学不同于数学、统计学,相关公式推导内容较少,难度也较低,且计量经济学课程安排在大学数学课程之后。但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设定、样本数据的收集、模型结果的分析,都用到了数理统计学相关知识,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影响了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此外,借助计量模型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时,需要对经济理论和模型有一定的认识,如分析弹性时涉及偏导,但普通农业院校的本科学生,数理统计基础薄弱,在分析此类问题时存在较大困难。以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第四版)》为例(下同),第五章(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模型)第一节的教学中,在讲解滞后项时,涉及高等数学相关知识,但由于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对滞后项概念有所模糊,因而需要对一些基本概念进行重复讲解。在讲解移动平均数时也涉及高等数学的知识,但由于相关知识的欠缺,对于一些简单的概念,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无法将其当作一个已知的概念引入到计量经济学课程讲解中,导致课程教学效率降低。又如,在对第二章第三节(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进行讲解时,使用到了高等数学中的偏导数概念,具体而言,在学习参数估计的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时,为了使因变量的估计值和实际观察值之差的平方和最小,需要使其偏导数为0,这涉及微积分的相关知识。由于学生前期数学基础较弱,无法理解数学中偏导数的概念,只能对普通最小二乘法的推导过程死记硬背,缺乏深入的理解。上述案例表明,学生数学基础较差时,会影响教学进程和课堂效率,进而影响课程教学进度。由于学生对涉及高等数学的内容记忆不深,对涉及公式推导的章节产生畏难情绪,影响课程教学。此外,由于大部分学生课下不会及时预习、复习,进一步影响了计量经济学的学习效果。综上所述,学生数学基础薄弱,是影响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重要因素[2]。


  1.3单一教学方式的不足


  目前,在课程教学中,特别是不涉及实验内容的课程,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经成为多数教师的选择。计量经济学以数理统计为基础,课程教学中涉及一些数学公式的推导,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借助其优势,如内容清晰、简洁,节省教师书写板书的时间,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多媒体教学节省了书写板书的时间,但也在无形中加快了教学速度,如果采用板书教学,学生可以在教师书写板书的同时,对课程内容进行快速回顾,对不理解的知识点进行标注,及时跟上教师的教授思路。其次,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尽管公式的展示效果和清晰度有所提高,但相当于将教材的内容搬到屏幕,没有带领学生一起对公式进行推导讲解,大量的公式会加重学生的思想负担,使学生不能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进而影响课程教学效果。例如,在对该书第三章第六节(含有虚拟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讲解时,虚拟变量个数的选择,涉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矩阵,如果仅借助多媒体对公式进行展示,通过教师口述对各个步骤进行说明,不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估计量的推导过程,教学效率较低,而借助板书可明确解释该问题。鉴于以上问题,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中,仅借助多媒体教学这种方式,不能对涉及的数理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会加重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课程教学。


  1.4案例教学的单调性


  计量经济学课程不是一门纯理论学科,而是计量模型与应用相结合的学科,课程目的在于建立计量模型,对实际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因此,在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应避免空洞的理论教学,文字不能阐述清楚的问题,可以借助计量模型,通过设计、构建模型进行分析。目前,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主要讲授计量软件(EViews、SPSS等)的简单应用,并借助教材案例,重复案例的回归结果。例如,分析工业生产函数中总产出和资本投入、劳动投入之间的关系时,需要考察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回归方程,对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系数进行分析,同时考察资本投资和劳动骰子的产出弹性之和是否为1,但是,教材案例内容单一,重現案例回归结果,并不能很好地掌握计量经济方法及其应用,不能提高学生对经济问题进行自主分析的能力[3]。


  2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对策


  2.1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面向普通农业院校财经学生开设的计量经济学,有其课程教学的特殊性,鉴于部分学生数理基础较弱,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基础数学知识的先导课程具有重要意义。在正式进行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讲授之前,教师应该设计几堂先导课程,对课程中涉及的数理统计知识进行梳理,根据学生的基础,可以集中对相关数学知识进行总结复习,也可在每一章课程内容之前,对本章涉及的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数学知识的补充,为下一步学习奠定基础。例如,在第二章的教学中,最小二乘法中涉及相关系数、均值、偏导数等概念,在显著性检验的教学中,涉及分位数、正态分布的概念。因此,在进行课程内容的讲解之前,可以对本章涉及的数学知识进行回顾。一方面,可以将相关内容进行梳理,系统地对关键性概念进行讲述;另一方面,可以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对相关数学知识进行集体复习,以小组形式汇报学习成果。在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之后,再开始计量经济学相关内容的讲解,有了前期学习基础,可以使课堂效果达到最好。


  2.2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目前,多媒体教学成为主流的教学方式,鉴于上文提到的局限性,在课程教学中,一方面,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可节省教师书写板书的时间;另一方面,规避多媒体教学的劣势,在无形中加快教学进度、削弱课堂教学效果等,与其他教学方式相结合,如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课堂展示相结合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对数据的异方差进行讲解时,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对涉及的异方差概念进行讲解,让学生对概念性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其次,对均值的预测空间等知识点,利用板书进行讲解,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自行推导,掌握预测区间的计算过程。再次,借助计量软件对预测区间进行计算,对数据的分析,可以计算出均值的预测区间,与手工推导的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加深对预测区间的理解。最后,指导学生查询同类型的数据,自主构建模型,对均值的预测区间进行计算,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不理解的问题及时讨论解答。综上所述,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可以避免空洞的理论知识讲解,降低课程难度,同时减少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提高课堂效率,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4]。


  2.3案例教学与课程论文相结合


  在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仅使用课程案例进行讲解,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鉴于此,在今后的课程教学中,需要进行一些改进。首先,引导学生对教材案例进行拓展分析。如,对中国内地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和汇率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时(案例为2016年50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在指导学生完成回归方程的构建之后,可以指导学生自主查询同类型的数据,如查询2017年、2018年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和汇率数据,对其进行分析。通过拓展分析,锻炼了学生查询数据的能力,让学生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同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结果产生的原因,扩展了教学内容。其次,为了锻炼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案例分析之后,指导学生自主选择题目、收集数据,并完成课程论文。撰写一篇完整的课程论文,既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独立完成模型构建、模型设计以及模型分析,又能提高学生的文字分析能力。教学中的案例分析大多比较简单,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鉴于课程论文包含了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模型和研究结论等,通过撰写课程论文,可以锻炼学生完整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计量经济学涉及的相关知识[5-6]。


  3结语


  本文以普通农业院校财经专业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为出发点,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对未来教学改进的方向进行分析。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避免高难度的理论教学,同时借助多媒体、板书、课程演示等多种教学方式,结合案例和课程论文,提高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李媛(1988-),女,山东泰安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国际金融与金融市场。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经济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企业品牌构成要素(品牌的构成要素及每种要素的含义)上一篇: 企业绩效管理研究背景(企业绩效管理研究课题)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