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措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困境与出路)

2022-10-21  本文已影响 136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

一、引言
资源型城市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伴随产物,通常是指依托煤炭、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等不可再生自然资源而兴建、开发起来的城市,其主导产业大多是围绕资源开采的采掘业和加工业,表现为资源相关产业的总产值占GDP比重较高。比较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有加拿大的萨德伯里(Sudbury),美国的梅萨比(Mesabi),中国的克拉玛依、抚顺、大庆、焦作、阜新和唐山等。尽管不同学者对资源型城市的概念和划分标准仍存在争论,但也取得了一些基本的共识,并对此进行过分类统计。周长庆认为,我国大约有170个资源型城市;[1]王青云则认为,我国有118个资源型城市。[2]徐向国的研究则表明,我国有113座资源型城市,其土地面积约为90万平方千米,涉及总人口1.5亿人。[3]总的来看,中国资源型城市数量较多、涉及人口较多、地域覆盖较广,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受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可采储量的制约,一地的资源性产业难以避免陷入“开发—建设—兴盛—萎缩—报废”的发展历程,[4]而由于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往往以资源性产业为核心,进而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兴衰。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不仅要面对资源枯竭和经济结构单一的困境,还须背负来自于经济、人口、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巨大负担。以转变低层次、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为契机,来推动资源型城市向可持续发展转型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
二、资源性城市转型:重生的必然抉择
资源型城市在历史上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石油、煤炭、天然气和矿产资源,但面临对不可再生资源储量竭尽的困境,又不得不另起炉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指向,选择一条适合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不可再生资源有限
毋庸置疑,不可再生资源终究是有限的,这已构成资源型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根据中国矿业协会的统计,中国目前已经形成了390多座以采矿为主的、规模大小不一的资源型城市。其中,20%处于成长期,68%处于成熟期,12%处于衰落期;全国约有400多座矿山已经或者将要闭坑,约有50多座矿城资源处于衰减状态,面临着严重资源枯竭的威胁。[5]维农(Vernon)最早提出了生命周期理论,他将包括资源型产品在内的产品市场营销过程划分为产品导入期、产品成长期、产品成熟期和产品衰退期四个阶段。[6]事实上,资源型城市与资源性产品开发一样,也呈现出相应的生命周期性特征。这一理论对于探讨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具有重要意义。理论与实践证明,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具有阶段性,即原始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见图1),在此过程中,经济结构始终以资源性产业为主。按照这种模型的设想,只有打破不可再生资源的限制,才能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资源单一开发下城市生命周期模型的基础上,有的学者还构建了资源综合开发下的生命周期模型,从而使生命周期模型在解释资源型城市转型方面显得更为细化(见图2)。[7]

图1 单一资源开发下生命周期模型

图2 综合资源开发下生命周期模型
目前,我国许多资源型城市已面临着资源开采难度越来越大、资源开采量提高缓慢甚至下降、剩余资源储量越来越小等现实且紧迫问题,再加上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较为单一,使一些资源型城市已经进入明显的衰退期。这迫使资源型城市根据资源禀赋及其预期,尽快调整经济结构,寻找接替产业,以抵消自然资源衰竭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限制作用,及早避免“资源诅咒”的发生。
(二)经济结构单一且资源型产业收益递减
资源型城市因资源开采而兴建,资源型产业自然就成为其支柱产业,这在资源型城市发展初期并不存在较大问题。但不可再生资源大规模开采的结果,必然是资源储量的迅速下降,这也是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随着资源的耗竭,这种单一的经济结构难以支撑当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
一般而言,资源开采大都遵循自上而下、由近而远、先易后难、先优后劣的原则,而在一段时间的大规模开采后,剩余资源的开采难度开始不断增大,使资源型企业面临着边际成本上升和规模不经济的困境。微观实体企业的衰退,必然引致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的终结。
因此,即使资源型城市仍有一定数量的矿产资源,但大多属于不易开采、开采成本较高、或者矿产品质较差的贫矿,资源型企业难以从开采这些矿产资源中获利,甚至亏损。由此,势必导致资源型城市原有的资源优势会逐渐消失,资源型产业迅速衰退,从而制约相关产业的发展,以至最终导致这类城市经济的衰退。
(三)资本积累缓慢和人才缺乏
资源型城市的主导产业为资源开采和初级加工业,因此其产品附加值往往较低,相应的资本积累也就比较缓慢。由于我国对资源性产品实行价格干预和管制,以维持市场价格体系的稳定和保证能源的有效供应,从而使得资源性产品价格未能反映出真实的供需状况,以致资本收益增长乏力。从经济增长的另一主动力(人力资本)的角度来看,受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的影响,其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大多不高;特别是当地区资源枯竭、经济社会发展困难加大以后,高技能人才流失较多。不仅如此,受地理位置、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资源型城市的教育发展水平也与其他综合型城市相比有不小的差距;同时,其科技创新体系主要围绕着资源的开采和加工进行建设,短期内难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对创新能力的要求。
因此,就经济增长中的两大要素(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角度来看,资本积累缓慢和人才缺乏已成为资源型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短板。其不利影响在于,政府无力投资新兴产业的发展和解决沉重的人口、生态负担,同时人才的缺乏又限制了技术进步和资本的流入,最终形成恶性的“马太效应”循环。所以,为了重构资源型城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机制,焕发其潜在生机与活力,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势在必行。
三、资源型城市转型:困境中的严峻挑战
从总体上审视,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显得步履维艰,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开采和粗加工的单一经济结构,以及由此形成的产业依赖和思维惯性,难以避免“船大难调头”的困境。
(一)经济结构不协调,产业间关联简单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是受到国有资源开发企业的垄断控制,表现为一个城市企业化和企业城市化的过程。[8]在制度和产业技术的双重约束下,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具有高度刚性。[9]这主要表现为,资源型城市形成了以煤炭、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等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勘探开发、生产及加工销售为主的经济结构,而非综合发展的产业结构系统。因此,资源型城市的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比重过分偏大且超重型化,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对城市后续发展形成刚性制约(见图3)。

图3 2009年代表性资源型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把重工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轻视轻工业发展,导致轻重工业的比例关系不合理,形成了超重型的产业结构,这就使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产力的合理配置受到严重制约。而这种重化的产业结构,还导致产业间的发展失衡,轻工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致使产业间的关联简单。不仅如此,单一的工业结构使资源利用面窄,产品门类简单,产品附加值低;输出区外的产品以资源型产品为主;同时消费品对外依赖性强,造成资源型城市长期存在着利润向外转移的现象,从而不利于城市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也降低了政府财政收入,进而加大了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约束。
(二)市场规模小,市场化程度偏低
资源的开发和生产,例如油气资源、煤炭资源的开发和生产,存在较高的进入门槛,于是形成了以国家行政为主导、国有企业垄断经营为手段的经济管理模式,导致资源性企业长期在行业垄断和封闭的状态下运行。同时,也导致了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市场不发达、垄断性强等特征。宋东林和汤吉军从经济性沉淀成本和社会性沉淀成本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沉淀成本与信息不完全的结合会在很大程度上扭曲资源配置,不利于生产要素的流动,以及资源型城市的转型。[5]
也就是说,资源型城市的市场较为单一、市场规模较小、市场化程度偏低。这既不利于区域内和区域间生产要素的流动,也不利于城市发挥其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从而成为资源型城市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的主要障碍。
(三)城市负担过重,社会矛盾累积
大中型国有资源型企业是资源型城市的经济主体。受长期以来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这些资源型企业承担了许多城市公共服务职能,除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税费负担、债务负担外,还有离退休人员负担、教育负担、社会保障负担等,形成了“企业办社会”的模式。这无疑会提高企业成本、降低运行效率、加大企业资金压力,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竞争实力的提升。不仅如此,“企业办社会”的模式还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许多医院、学校、社区,甚至一些基础设施和部分公共设施都依赖于矿业企业投资或支撑,从而导致基础建设成本高、基础设施条件差、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
1994年实行国有企业改革以来,国有资源型企业的负担虽然有所减轻,但上述问题又由企业向政府转嫁,导致政府的财政负担较重;同时,由于资源枯竭,许多资源型城市的生产规模和就业机会也大幅下降,直接导致了下岗人员骤增,居民就业困难,成为社会矛盾积重难返的症结。因此,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既要考虑经济效率的提升,又要考虑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上述矛盾的累积无疑加大了转型期内资源型城市政府的财政压力和社会压力。
(四)生态破坏严重,地质灾害加剧
众所周知,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所排放的废物、废气以及工业固体废物,对生态环境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由于资源开采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地质结构,还会导致地质灾害的加剧。据有关部门的统计,2009年,我国各行业共产生工业固体废物170674吨,其中23869吨来自于煤炭开采和洗选业,23442吨来自于黑色金属矿采选业,33894吨来自于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0]上述三项之和累计占到了47.57%,而这些行业都是资源型城市的支柱产业,所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无疑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长期以来,许多资源开采企业在生产时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从而加速了矿产资源的耗竭,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在资源开采过程中,由于一些地段的地下采空,导致了山体开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从而加剧了水土流失和沙化,特别是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更直接威胁到城市的基本用水需求。据统计,目前全国因采矿损毁土地累计达40万公顷,因采空或超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坍塌、滑坡、地裂缝以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达千余处,全国每年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85%来自矿山排放,现有固体矿渣积存量达60亿吨~70亿吨,其中煤矿石山1500余处,占地5000公顷。[3]这不仅威胁着现阶段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限制着新兴产业在资源型城市的生根和成长,更对子孙后代的发展环境产生了巨大破坏。
(五)城市发展缺乏规划,基础设施落后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建立和发展,其目的在于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能源保障与支持,所以资源型城市大都围绕这个中心进行建设,但这并不满足城市规划与经济结构协调发展的要求,也与现代城市的发展理念显然不符。当前,资源型城市在规划中的主要不足表现为:城市生活配套设施设备陈旧,建设滞后;城市功能区的分布不协调,从而难以发挥城市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在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少资源型企业只是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即使在资源开采的繁荣时间,当地政府也忽视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因此,当资源型城市面临发展模式的转型时,发现之前的城市格局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并不能满足经济、文化、交通、通信等城市功能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四、资源型城市转型:比较优势的路径
总体而言,资源型城市的比较优势在于自然资源相对丰厚,土地、人文等其他资源丰富,人力资源潜力巨大,工业基础较为雄厚,国家政策上的扶持与倾斜等。因此,资源型城市要扬长避短,扬长克短,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势利导,探寻其成功的转型路径。
(一)城市经济结构转型
经济结构转型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关键。由于资源开发的不可持续性,资源型城市必须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确定新的主导产业,实现替代与创新。新的主导产业必须具备规模优势、生产比较优势、市场需求优势、区位竞争优势,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主导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扩散效应,充分发挥其在前向关联产业和后向关联产业的纽带作用,成为区域产业链的中心环节。例如,美国的休斯敦在20世纪60年代受石油资源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下降很快,但其加大了石油冶炼的研发,并带动机械、电子、航空、运输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法国的洛林原以煤炭资源丰富而著称,其在转型过程中重点选择了核电、计算机、激光、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发展重点,成功实现了产业结构转型。[11]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也有其各自的比较优势。因此,资源型城市应根据自身所处发展阶段和比较优势,瞄准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发展机遇,进行主导产业替代、重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笔者以为,资源型城市应该以新能源、能源深加工、机械、电子、物流、旅游等为特色产业来作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取向。当然,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传统产业。相反,对传统产业链进行延伸与升级(包括拓宽资源产业领域,延长资源产业链条,提升资源产业档次)可以促进资源粗加工向资源深加工转化,通过技术进步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无疑有助于使传统资源型产业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城市功能定位转型
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主要承担着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重要功能与城市定位。但受到不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的制约,资源型城市必须着力于功能的定位转型。我国的资源型城市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建设,大都积累了一定的工业基础、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条件。因此,在我国大中型资源型城市功能定位转型过程中,可以城市未来的经济结构调整规划为依托,构建具有明显经济特色的区域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区域的城市带中具有相当经济实力,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对周围区域产生辐射作用的中心城市。对资源型城市而言,就是要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找准自己的定位,突出自己的优势产业。
大中型资源型城市重构区域中心城市的可行性在于以下几点。一是资源型城市往往辖区面积广大,人口规模大,人口密度较大,具备形成区域中心城市的基本条件。二是为方便资源的输出与加工,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大都建立了连接省会城市或经济重镇的交通道路设施,这有利于作为新兴中心城市来促进人员的流动和商业的发展。三是资源型城市已有的工业设施能为新兴工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对于形成具有明显地区特色和竞争优势的经济结构有促进作用;累积的工业技术和设备有利于传统资源型产业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也有利于促进传统工业的升级。四是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和集聚能力能够有效配置周边资源,产生聚集效应,使中心城市逐渐成为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
(三)城市生态环境转型
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会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污染,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水和废气直接对城市生态平衡和生物繁衍造成危害,也对人类的生存造成巨大威胁。所以,资源型城市要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转型,必须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和对经济发展的环境约束力度,以此来逐步扭转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加快城市生态环境转型,就是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明确治理责任。一是通过技术创新和生产工艺、流程改造,降低资源开采和加工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水平。二是加大对城市污染的治理,通过科学规划来促进城市生态的保护,提高排污权和排污费管制水平来控制污染物排放数量,增加污染治理投资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除了在工业上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和约束以外,建立健全城市生态环境监测和预警体系也是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通过实施城市生态资源普查、建立动态监控机制、构建城市生态数据库等方式,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科学分析、评判和预测,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护和治理。另外,资源型城市还需在城市人文环境方面加强引导,包括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节能建筑、低碳城市、树立城市文化名片等。
当然,城市生态环境的转型离不开对应的经济结构优化。对于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改造是减少污染的前提,而对绿色产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是实现低碳增长的途径,应区别对待。实现可持续发展,既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也不能采用“边污染边治理”的模式,应逐步扭转重度污染产业在经济结构中过大的比重,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
(四)城市形态网络转型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大多因资源开采而设立。在建设初期,资源型城市基本上未按照城市对区位条件的要求来布局。目前,大多数资源型城市呈现出布局分散、城市功能区划分不明确、城市发展规划不科学等问题。张复明指出,资源型城市的空间布局呈现出城市产业同构现象严重、城市之间及其与区域之间的职能联系薄弱、高度城市化的中心市区与低水平城市化的邻近区域之间呈现明显的嵌入式二元结构等典型特征。[12]若维持当前的城市形态,则不利于资源型城市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发展方式转变。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城市形态网络转型。沈镭和万会认为,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应当实施特殊的区域开发政策,促进资源型城市与区域之间融合互补发展,加快资源型城市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13]。
因此,资源型城市实现城市形态网络转型的基本思路是: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次级中心城镇为两翼的“一核多心”空间结构布局。这有利于资源型城市发挥其中心城区经济高度集中、资本和产业密集度高、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人力资本积累相对丰厚等优势,提升中心城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在实现中心城区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资源型城市次级中心城镇在中心城区的辐射效应下,通过吸纳资金、技术、市场等资源,与当地的优势资源融合,打造特色工业园区、生态旅游区、绿色农业产区等,从而有助于形成推动次级中心城镇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单元与产业集群。
(五)城市要素聚集转型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布局一般都存在“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实际建成区小,不少城市中间夹杂着耕地、菜地等非城市景观,集聚度低。[11]例如,淮南市和淮北市受煤炭资源分布的影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城乡交错”的城市布局,致使城镇分散、城市功能弱化。
因此,应根据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定位,对城市功能区进行科学规划,实现城市要素的集聚。这包括:产业的分布与集聚;资本的集中与合理使用;人才的集聚和创新体系建设;整合学校、医院、电力等公共服务资源,实现公共服务的均衡分布;科学规划、建设城市的交通设施道路等。在上述因素中,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具有显著意义,其不仅有利于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优化,而且有利于促进资源型城市的要素集聚。一个城市能否实现产业的空间集聚取决于三个效应:一是市场接近效应,指企业倾向于选择市场规模较大的区位进行生产;二是价格指数效应,指企业集中的地区可以降低当地居民的生活成本;三是市场竞争效应,指企业倾向于选择竞争者较少的区位。要素的集聚可以产生规模经济相应,形成扩张性人气与商机[14]。
(六)城市基础设施转型
长期以来,出于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的需要,资源型城市在基础设施布局与建设过程中,往往围绕着重工业的发展需求来进行规划和建设,而较少从人居环境、城市功能定位、现代城市交通体系等方面进行从长计议。
所以,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基础设施转型,就是要在充分发挥已有基础设施功能的基础上,促进循环经济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这就要求注重不可再生资源、水资源、大气资源的保护和高效利用,提高资源的循环使用效能。资源型城市要结合旧城改造、城市交通条件改善、城市土地整理,进行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与重建,充分考虑发展模式转变后的产业发展需求和人民生活需求,着力打造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进而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感谢匿名评审人提出的修改建议,笔者已做了相应修改,本文文责自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经济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与研究(绩效评价与分析)上一篇: 对民办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