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西方经济学学用结合情况(浅析西方经济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论文)

2022-10-26  本文已影响 569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第1篇:把握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促进西方经济学“中国化”


  凯恩斯的《通论》对西方经济学的影响被称为“凯恩斯革命”,足见其影响之大,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更是目前宏观经济学的主流内容之一。但是,近年来莱德勒(DavidLaidler)等人提出要重新评价凯恩斯学说的重要性,他们甚至声称凯恩斯革命是“捏造”的。您如何看待西方经济学发展的这个新动向?


  “凯恩斯革命”的提法来自克莱因的《凯恩斯革命》一书。一般认为,凯恩斯革命包括经济理论上的革命和经济政策上的革命,不过也有经济学家认为,除了这两方面之外,还有一个教科书革命,指的是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教科书所掀起的经济学教学内容的革命。


  莱德勒对凯恩斯革命的质疑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他认为凯恩斯《通论》的研究主题,就是宏观经济的波动问题,在当时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并非只有凯恩斯在研究,在凯恩斯之前或者与凯恩斯同时,有很多经济学家在研究这个问题,并且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所以,凯恩斯《通论》中的思想并不是革命性的,它只不过是当时已有的经济学成果自然演化的结果,凯恩斯经济学的创立如同它之前的古典经济学的创立一样,只不过是对现存的知识体系中内在的不足和矛盾的一种反映,《通论》出版以后主流经济学也没有丢弃古典经济学传统。


  其次,他认为,当时经济学领域的突破是和对IS-LM模型的普遍接受联系在一起的,而不是和《通论》的出版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如果那个时代的经济学真的有什么革命的话,那也是IS-LM革命,而不是什么凯恩斯革命。在莱德勒看来,虽然《通论》包含有IS-LM模型的非形式化的描述,但是,后来用于安排这个模型的思想本身既不是凯恩斯独创的,也不是新颖的。因此,《通论》只不过是在IS-LM模型发展中,从而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过程中的一小步。


  总的来说,莱德勒想要表达的思想是,凯恩斯的《通论》并没有和他之前的经济学决裂,凯恩斯并没有或者说并不想抛弃当时存在的古典经济学;在20世纪的经济学发展史上没有发生什么凯恩斯革命。


  莱德勒的观点在西方经济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不过大多数人似乎并不接受他的观点。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两个美国经济学家约翰逊(-son)和凯特(ThomasCate)的观点。针对莱德勒的说法,这两位学者认为,各种经济思想流派的存在,并不能证明就不存在一种公认的经济学传统或范式,而且凯恩斯的分析框架和当时的那些流派的方法是截然不同的。他们认为,莱德勒说凯恩斯没有和古典经济学决裂更是一件荒谬的事情,事实上,凯恩斯写《通论》的主要理论目标就是攻击当时的古典经济学。


  莱德勒是货币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观点难免带有货币主义的偏向。但是,这场争论本身反映了凯恩斯经济学目前存在的一些困境。随着经济情况的快速变化和新的经济理论的不断出现,凯恩斯经济学的缺陷越来越多地被暴露出来。这也说明,经济学是一门反映并解释经济现实的学问,经济问题是推动经济学发展的动力;经济学的发展过程是一种新理论不断替代旧理论,新流派不断替代旧流派的过程,不可能存在永恒不变的权威理论和永远常青的主流学派。


  您长期研究凯恩斯经济思想的发展过程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凯恩斯主义的主张似乎为大多数国家的政府所采纳,它赋予并合理化了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于是,政府行为本身变得重要起来。您是不是出于对政府与市场、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的关注,从而转向了对公共选择理论和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公共选择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形成了一种学术思潮,从时间上来看,这两个时期都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紧密相关,前者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开创时期,而后者则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遭遇困境的时期。


  这当然并非仅仅是一个巧合。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两个角度来看:


  首先,公共选择理论兴起的背景确实是和战后经济学领域,特别是福利经济学领域的一些争论和需要联系在一起的。这些争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福利函数的性质,二是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关系。


  这两个争论无疑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兴起有很大的关系。凯恩斯的经济政策主张将政府的角色推向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政府被假定为一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行为者,那么,到底什么是一个可行的社会福利函数呢?这无疑是一个前提性的问题。市场失灵则直接就是凯恩斯经济学立论的基础,正是判断了市场机制的失灵,政府干预才获得了合理性。但是,另一个问题是,政府本身会不会失灵呢?这个问题无疑也变得重要起来。因此,很自然地,对政治过程的实证研究变得重要起来,这种研究就构成了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


  其次,我们也必须看到,公共选择理论本身所蕴含的思想并非是那个时期突然产生的。事实上,公共选择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孔多塞,但主要还是来自19世纪,它最初产生于公共财政理论。霍布斯和洛克的社会契约思想、维克塞尔的政治资源的交易学说和一致性原则、林达尔的公共物品理论以及庞塔雷奥尼等人的公债理论和国家学说,都是公共选择理论的重要思想渊源。


  新政治经济学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选择理论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主要研究政治过程,尤其是宪法制度对经济的影响,研究如何约束和规范政府和政治家的自利行为,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对我来说,在系统地研究了凯恩斯的经济思想和凯恩斯主义之后,转向公共选择的研究确实和上面的第一个角度密切相关。很显然,在研究凯恩斯主义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就会考虑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政治过程如何影响经济绩效。更重要的是,我国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标志性区别是,前者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上。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的功能和作用如何定位?如何规范政府和官员的行为?如何处理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中还有哪些东西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不相适应?如何协调好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无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建立和谐社会,都必须考虑和解决这些问题。这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把公共选择和新政治经济学作为研究方向之一的原因。


  我知道您还有一个身份是欧元专家,您对欧元的研究应用了很多新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您能否谈谈为什么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有什么优势?


  新政治经济学正处在形成过程中,其体系结构尚未成型和统一,西方学者对它的主要内容的界定也不尽一致。布坎南把新政治经济学界定为以下六个方面:(1)公共选择;(2)产权经济学;(3)法和经济学或法律的经济分析;(4)规制的政治经济学;(5)新制度经济学;(6)新经济史学。迪帕克·莱尔(DeepakLal)和明特()认为,新政治经济学的要旨是把经济学原理应用于以前被看作是政治科学所研究的领域,它包括三方面内容:(1)社会选择,这是规范经济学的一部分;(2)公共选择,这是实证经济学的一部分;(3)制度和组织经济学,包括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委托一代理理论。安德鲁·盖保尔(AndrewGamble)认为,新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国际政治经济学、国家理论、比较政府~产业关系、公共选择。英国的《新政治经济学》杂志则把新政治经济学的内容界定为四个方面:比较政治经济学、环境的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和国际政治经济学。


  综合上面的观点,可以发现,新政治经济学一般包括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学。值得说明的是,在公共选择理论的基础上,一些西方学者吸收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成果,形成了现代政治经济学。现代政治经济学是新政治经济学的另一个说法。现代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所谓的政治宏观经济学。我在欧元的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国际政治经济学、政治宏观经济学以及公共选择理论。


  欧洲的经济政治一体化是一个以国家为单位的庞大工程,国家一部分主权的让渡和经济的整合伴随着实实在在的国家间的博弈,一个统一的货币——欧元的采用自然也伴随着这样的博弈。可以说,正是这种博弈的结果决定了欧元区经济的成败。国家间的博弈以及国家间的政策协调,这正是新政治经济学,特别是其中的宏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之一,这就是我为什么选择用新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欧元的一个原因。


  其实,欧元不仅仅导致了欧元区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博弈和政策协调问题,也在欧元区与传统的硬通货国家,如美国、英国和日本之间产生了利益纠纷,引起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贸易争端,这也必然导致国际政治、经济和货币关系的变化。欧元所可能导致的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变化,也是我采用新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欧元的原因。新政治经济学就是研究在现代世界上由于国家和市场的并存和动态上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各种问题。


  欧元的产生将一个跨国家的机构推向了前台,那就是欧洲中央银行。欧洲中央银行的运行方式显然会对欧元区的政治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中央银行的问题一直是新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新政治经济学对中央银行的研究是多方面的,包括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时间不一致性问题以及中央银行的可信性和信誉问题等等。


  从您的研究成果中,我还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您一开始研究的是一家之言(凯恩斯的著作),后来研究的是一个流派的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最近又对当今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作了出色的综合研究,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扩展过程。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转变呢?您是如何考虑这个问题的?


  这种研究一半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另一半是为了解决我在教学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宏观经济学是我在中国人民大学主讲的一门课程,也是我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宏观经济学是20世纪以来发展最快、理论成果最多的一个经济学分支,内容很多,一般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只讲宏观经济学的主流理论,现在大多数教员在课堂上主要讲授新古典宏观经济理论。


  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况:在学完宏观经济学之后,学生们往往并不清楚这些概念和理论是谁最先提出来的,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又是怎样发展的,以及理论与理论之间的关系如何,更不要说这些理论在经济学发展史上的意义,它们产生了哪些影响等等。并且,不同流派之间的分歧和争论,是推动经济学发展的重要力量,许多新理论、新方法都是在争论中提出来的,经济学家争论的问题往往是经济学发展中的前沿问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因此,研究经济学流派就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现在出版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很多,有影印版的,翻译版的,也有国内学者编写的。但是,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复杂纷呈使得任何一本经济学教科书都无法涵盖所有的内容,都无法囊括所有的主流派和非主流派。流行的经济学教科书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和《宏观经济学》等也仅仅在有限的领域内出类拔萃。那么,其他那些被省略了的知识呢?这些知识并非是不重要的!我们不能学完了一本宏观经济学教科书就认为把握了整个的宏观经济学,就认为宏观经济学就是这个样子了。


  经济学流派和宏观经济学这两门课是相互补充的,它们有助于我们更完整、更系统、更深入地了解宏观经济学及其发展演变,这就像电影里需要特写镜头和全景镜头一样,经济学研究既需要在专门领域里纵向的深入研究,也需要在广阔的领域里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宏观经济学这门课教给学生的是关于宏观经济学的静态知识——现在的宏观经济学体系结构如何,它由哪些主要理论组成;经济学流派这门课教给学生的是关于宏观经济学的动态知识——宏观经济理论和流派是如何产生发展的,新流派是如何取代旧流派的,不同的流派在当前争论哪些问题,这些新争论预示着经济学发展的哪些新动向。


  从我对经济学的学习过程来看,我对您说的这些确实深有体会。我在学习宏观经济学时也找了一些经济学流派的书来看,结果发现每个人研究流派的方法都不一样。您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发表的《根据“硬核”和“保护带”来划分经济学流派》一文,阐明了您研究流派的方法。您能否再简要地介绍一下?


  研究经济学流派最忌讳的就是简单地罗列和拼凑。如果仅仅将各个流派的知识简单地堆砌起来,那就达不到这种研究的目的。那就等于把好几本书钉在一起,看起来是一个整体,但是它们之间还是缺少联系,流派与流派之间还是无法进行比较分析。因此,经济学流派研究需要一个提纲挈领式的分析框架,或者说,我们要有明确的方法论支持。借助这个分析框架,我们才得以对流派之间的区别和传承作出判断。之所以选择“硬核”和“保护带”这两个科学哲学的概念来划分经济学流派,是和经济学本身的性质联系在一起的,现代经济学的物理学范式决定了这种方法的适用性。


  现代经济学的一般形式是“假设……,那么,……”,这样那样的假设,以及由这些假设催生出来的假说或命题就构成了一个学说(或流派)。那些不能被证伪的核心概念和公理就是一个学说的“硬核”,它是一个学说或一个流派的“基因”,它决定了一个学说或流派的基本特色。那些用来支撑核心概念和公理的假设或命题就构成了“保护带”,“保护带”本身可以被修改、被替换,它们表现为一个学说(或流派)的外在特征。因此,“硬核”和“保护带”就成为区别各种流派的出发点,不同流派之间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硬核”的不同,相关流派之间的传承关系就在于对“保护带”(一组假设)的反驳或修正。


  每一个经济学流派的理论体系都包含有一组与其“硬核”和“保护带”密切相关的核心概念、研究主题和结论。根据一个经济学流派的硬核、保护带、核心概念和研究主题,我们大体上可以明了这个流派所使用的分析方法、主要理论主张和基本的经济政策主张。


  不过,需要注意一点的是,不能仅仅根据理论观点、分析方法和政策主张的基本一致来划分经济学流派,就像我们不能仅仅根据身体的发热程度来判断病人患的是什么疾病一样。在一个经济学流派内部,理论观点、分析方法和政策主张的分歧也是常有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经济学流派内部还存在着一些支派。


  经济学流派的研究涉及的还只是西方经济学理论本身的研究,我们知道西方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所做研究的一种理论概括,而中国是一个转型国家,市场机制还很不完善,因此,一些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是不能直接用来分析中国经济问题的。请问您是如何看待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的关系问题的?


  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我国理论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是一个没有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的问题。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在于对西方经济学进行“中国化”。


  我所说的西方经济学“中国化”包括三重含义:第一,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摒弃西方经济学中那些包含有明显的资本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倾向和价值观的理论或结论;第二,对不适合中国实际的那些西方经济学结论进行改造调整,使它们在中国有用;第三,把西方经济学中有用的原理与中国的具体的经济实践相结合。


  需要强调的是,对西方经济学进行“中国化”,不是要把西方经济学作为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也不是要把它作为我们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而是把其中有用的东西变成我们分析经济问题的工具。


  为什么需要把西方经济学“中国化”呢?即便撇开制度差别和其所包含的意识形态因素,西方经济学也是根据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和经验写成的,也是以发达国家的经济条件和经济问题为背景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中国现在的国情与西方发达国家至少有三方面的不同:其一,中国现在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意味着中国的社会制度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正处在追赶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关键时期。其二,中国正处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这意味着在今后一段时间里新旧体制都将在中国经济运行中发挥作用。其三,中国是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这意味着庞大的人口压力,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生活水平提高的矛盾是我们面临的特有的、重要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这些就决定了我们不能把西方经济学原封不动地拿到中国来,不能简单地套用西方经济学的结论。


  那么,如何对西方经济学进行“中国化”,使之可以正确地适用于中国经济问题分析呢?我认为,需要对西方经济学实施以下三种“手术”,通过这三种“手术”,对西方经济学的内容进行“中国化”改造:一是“剔除术”。这是为了剔除西方经济学中那些与我们的制度、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不一致的内容。二是“整形术”。西方经济学中的有些内容和中国的实际情况不一样,不能把它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需要经过调整和改造来进行运用。三是“移植术”。是指联系中国实际来运用西方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解释中国的经济现象和改革发展中出现的经济问题,使西方经济学变成在中国有用的东西。


  在中国学术界您第一个提出了西方经济学“中国化”的问题,从您的有关论著中我们不难看出,您所说的西方经济学“中国化”不同于以前有人提出过的西方经济学“本土化”。您之前还谈过中国经济学为什么要长期依赖进口的问题,言下之意是要考虑中国经济学本身的创新和发展。那么,西方经济学“中国化”与中国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是什么关系呢?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以批判为主的阶段、批判与借鉴相结合的阶段和以运用为主的阶段。这三个阶段是和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大体一致的,是和我们的思想解放进程大体同步的,也是和中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再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三个阶段大体上吻合的。


  一方面由于西方经济学本身的性质,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使得我们对待西方经济学的态度由批判为主转向以运用为主。


  我认为,大量运用西方经济学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只是过渡时期的一种需要。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创立一种适合中国实际需要,能够解释或描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经济学。


  2005年11月,我在深圳召开的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年会上首次提出中国经济学的建设需要走“三化”之路;在《学术月刊》2006年3月号上我又撰文提出,中国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需要走“三化”之路,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现代化、西方经济学“中国化”、中国经济问题理论化。正确认识西方经济学,对西方经济学进行“中国化”,是创新和发展中国经济学的必要准备之一。


  作者:方福前等

  第2篇:基于问卷调查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经济学作为揭示市场运行规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学科,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也被确定为经管类核心课程之一。西方经济学作为经管类学生的基础课程,对学生掌握其他专业课程、积累专业知识具有重要影响。为更好的进行西方经学课程教改研究,特对某高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各年级本科在校生开展了广泛的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发放问卷共计200分,收回问卷182份,其中有效问卷176份。调查问卷涉及学生专业背景、教材需求、教学评价、教学效果等方面。本文基于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并结合教学实践,探索了西方经济学教改研究的思路。


  1西方经济学的特点


  1.1科学理论与意识形态并存


  西方经济学植根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践的土壤,形成了一套资本主义国家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经验总结。作为经济实践活动高度提炼后形成的完备的科学理论,西方经济学也因此被美誉为“社会学之王”。正是因为西方经济学来源于现实经济活动,能够反过来指导经济建设,所以西方经济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但从意识形态上看,西方经济学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是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为基础的上层建筑,这就决定了西方经济学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是为从意识形态上宣扬资本主义制度先进性,宣扬资本主义社会优越性服务的。比如,西方经济学把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美化为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实质及存在的剥削关系。基于此,在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与研究过程中,我们应坚持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正确对待西方经济学,即摒弃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借鉴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运行规律原理及其科学的研究方法。


  1.2理论普遍性与抽象性并存


  西方经济学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指导着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生活,是宏观调控这只“看的见的手”的理论支撑,也是市场调控这只“看不见的手”的理论依据,因此,与国家、社会、企业乃至个人息息相关,具有普遍适用性。


  但西方经济学理论抽象性强,通过一系列假设,剔除现实经济生活中某些复杂多变的因素,设定一个“真空”的状态和分析框架,构造出一个现实经济中并不存在的理想的環境,比如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在此基础上分析市场运行规律,然而现实的经济社会中完全竞争市场是不存在。类似于这些抽象分析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会让很多初学者感觉困惑,甚至认为西方经济学过于“高大上”。同时,西方经济学中多用数学推导、模型构建及图形推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过分依赖甚至滥用数学演绎、模型推理等抽象的公式、符号去试图解释错综复杂的经济活动,这往往会给学生带来西方经济学“太难”的误导,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兴趣。


  1.3体系完善与内容固化并存


  西方经济学即“主流经济学”,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标志,历经200多年的发展与完善,从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到凯恩斯、萨谬尔森,西方经济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被美誉为“经济学帝国”。从学派上看,从新旧古典到新旧凯恩斯,派别林立;从研究对象上看,西方经济学主要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构成,结构完善。对西方经济学庞大的结构和众多学派的理论,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要抽丝剥茧般的分析和研究。


  但如同所有其他学科一样,西方经济学作为经典传承的同时,也因固化常常受到批判和质疑。随着经济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对主流经济学质疑的声音从未间断,如我们熟知的“自闭经济学”,2008年源于美国的全球经济危机,掀起了对主流经济学批判的浪潮,也因英国女王在访问伦敦经济学院时质问“为什么经学家对危机毫无察觉”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其实,早在2000年,法国大学生曾掀起了反对脱离现实的“自闭经济学”的签名活动,但因为多为法语报道,所以未引起太大的冲击和关注。我们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也应充分认识到这样的问题,在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中,应注重立足中国经济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经济运行规律。


  2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现状和误区


  2.1否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因此,在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方面,西方经济学的影响和地位不断提高。目前,一些学者及教学工作者只强调经济学研究经济发展问题的作用,而忽略了西方经济学存在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近年来,高校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教育,忽略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存在重西方经济学,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误区。这样容易对学生产生误导,学生会错误的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只是批判资本主义的。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保持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两者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扬西方经济学之长、避西方经济学之短。我们要认识并利用好西方经济学在揭示市场运行规律、经济活动规律方面的理论,但也要认识并摒弃其宣扬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方面的观点。在对学生教育上,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但并不排斥西方经济学有用的部分。


  2.2教学侧重于抽象分析、数学推导


  如前所述,西方经济学中定量分析很多,条件假设、数学推导和模型构建贯穿原理始终。近年来,在经济学教学和科研上数学化的分析被众多经济学学者追捧,步入了经济学一定要数学化的误区。于是,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存在过度依赖数学推导、模型构建等数学工具,却忽略了西方经济学本身的思想和原理,这会对刚刚接触经济学的学生造成严重的误解,使得学生在各种模型、数学表达式面前望而生畏,认为西方经济学太难学。对我们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不难看出这种现象。


  图1是调查学生对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不满意的几个方面,教学过程中使用大量数学推导成为学生最不满意的教学方式,其次是课堂上堆砌抽象理论。显然,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推崇的抽象分析、数学推导,反而是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障碍。诚然,抽象分析、数学推导是我们直观理解经济学的有效工具,但工具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而不能取代经济学成果和研究思想,即西方经济学的精髓在于它的研究思想,而不是它的表达形式。


  2.3教学重经典理论轻实践分析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授经济学原理,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教材都以晦涩的理论、原理为主,课堂上或书本上为数不多的案例也往往是年代久远的“舶来品”,缺乏现实的经济实践案例,结合我国经济实践的案例更是少之又少。作为象牙塔的学子,本就对经济社会生活知之甚少,面对满是老旧国外案例的教材,面对“纸上谈兵”的教学方式,学生自然对西方经济学提不起任何兴趣,这将成为培养学生分析经济现象,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阻碍。


  图2是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认为最适合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的结果分析,不难看出,被调查的学生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呈现出压倒性的优势,成为学生认为最适合他们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方式。诚然,理论本就是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但不是成为教学的全部,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运用原理、解决现实经济问题才是其应有之义。


  2.4教学过于依赖多媒体


  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一方面将知识点的框架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另一方面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和播放中,可以将西方经济学中错综复杂的各种曲线用不同的颜色区别呈现,可以把晦涩的概念用生动的动画演示出来,可以链接相关视频、图片辅助理解概念。总之,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基于此,多媒体教学手段成为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追捧的方式,并迅速在教学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下图是对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比例高达91%。


  但对多媒体的过度依赖也导致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课堂节奏太快,跟学生思维不同步。比如对于数学公式的推导,多媒体难以呈现推导计算过程,呈现完毕,学生都不明白推导过程,就已经开始讲解下一个知识点了。类似的问题,就需要依靠传统板书,按学生的思维速度,分步计算并最终推导出结果。二是课件演示时间短,学生无法记笔记。课件是老师在备课过程中提前做好的,在课堂上,有些老师完全依赖课件,很少甚至不板书,只念现成的课件,使得学生来不及记笔记,也没板书可以去看教学脉络,日后无从复习。这导致课堂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学生思维“掉队”,影响教学效果。


  3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思路


  3.1案例教学与我国经济实践相结合


  西方经济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案例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西方经济学是在资本主义制度背景下产生的,对我们的学生来说,一些观点或案例用中国国情理解往往感觉困惑、“水土不服”,无法深入掌握理论,更不能达到将理论与我国经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目标。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也可以印证这一点,高达72%的学生认为西方案例脱离中国实际,希望案例能够本土化。因此,就要求我们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要引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的成功经验和案例,通过联系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实际,强化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相比遥远的国外“舶来品”案例,符合我国国情的案例、学生耳熟能详的经济现象、耳濡目染的经济事件,比如,如何理解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的定位等问题,对初学者来说更容易接受,从而可以更好的来帮助学生理解经济运行规律,提高学生对西方经济学学习的兴趣。


  3.2教师“教”与学生“学”相结合


  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学生思辨和探索问题的意识、理解国家经济运行规律及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围绕这样的教学目标,就要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由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的转变,建立一种教师启发与学生参与探索的关系。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发现,94%的学生希望通过西方经学课程的学习,能够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有选择的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教师通过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自行得出结论,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更加注重“走近”学生。调查问卷顯示,90%的学生认为课堂需要互动。因此,教学中,要“走近”学生,增强师生互动和交流,创造开放活泼的课堂氛围。要更加注重“换位思考”。41%的许学生指出教师讲课与学生思维步调不一致。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试图多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畅通教学中与学生的思维沟通,按学生思维节奏调整教学节奏,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3.3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相结合


  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多媒体方式的运用,可以使得枯燥的理论生动演示,可以使庞大的结构形象表达,可以使复杂的图形直观展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善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正如本文前部分所述,多媒体手段也存在局限性,滥用或是过度依赖多媒体手段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传统板书弥补多媒体的不足,通过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学方式的协调配合提高教学质量。对西方经济学中的概念要点、公式、图形、知识点练习、重难点梳理等可以用多媒体生动形象的展示给学生,对内容提纲、知识要点、公式推导、图形演绎、计算演算等就要利用板书分步骤、按条理的展示给学生。


  与此同时,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的结合还表现为“互联网+教学”,即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实现网络与传统教学的融合。比如利用网络硬盘、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工具把西方经济学各类电子书、视频资源、时事资料等学习资源上传到云盘或定期推送,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总之,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需要不断的思考和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应围绕应用能力培养的目标,从突出我国经济学教学特点、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等方面实现,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思维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从事社会工作的适应能力。


  作者:苏丹丹等

  第3篇:西方经济学课程本土化教学改革探讨


  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如何配置和利用,以市场为基础,揭示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全面实施市场经济,西方经济学也日益受到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视,成为高校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之一。课程教学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甚至被有些高校作为普及性知识进行教学。


  1相关文献综述


  很多学者对西方经济学的课程教学进行了研究,如蔡秀玲、邓春宁借鉴国内外经济学的教学经验和模式,从西方经济学的特点、教学现状及认识等出发,认为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应注重培养学生基础性、创新性、实践性。王国成侧重分析理性假设与经济理论的内在联系和相互推动,认为经济学理性假定存在局限性。谭啸也认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些经典理论是基于特定时代背景,存在自身局限性,随着时代变迁、生产方式改变,这些经典理论未必适应时代发展,因此需要结合实践对这些理论进行再认识。曹均伟阐述了西方经济学范式的演进、综合、偏离、复归、交融、变异,剖析经济学范式的转换,范式结构通过理论危机实现转换,动力源自各时代社会实践面临的重大经济问题。在发展中始终保持理论与现实相联系,在坚持逻辑主线的同时,注重研究方法的革新,但其假定为经济人理性、追求利润最大化原则,这些理论可能导致人类社会过于科学理性而不易实现可持续增长之路。李珞的研究则建立在对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以创业教育为导向,创新精神要融于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


  上述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研究,主要基于西方经济学课程与教学本身,并没有对西方经济学的应用进行研究。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主要是运用经济学解决我国的经济问题,因此,西方经济学既要国际化,也要本土化。也就是说,西方经济学国际化的同时,应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结合起来,实现经济学在我国的生存价值与应用价值,实现经济学的国际化和本土化,但梁小民的研究则认为并不存在实际意义上的中国经济学,但经济学可以解释我国经济问题。


  针对课程教学的本土化问题,国内学者已进行大量研究,认为课程和教学的本土化既包括传统的现代化、外来的中国化,又包括实践的理论化及范式的本土化,因此实现课程和教学的本土化,就要继承与创造传统教学,借鉴与创造性转化国外课程教学,积极开展课程教学实验并对其经验进行理论概括与提升,推进和实现中国当代课程与教学从理论基础、概念范畴、理论体系到建构方法的整体创新和原创性探索。李含琳以研究思维、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体系结构、研究要素与研究目标等方面作为中国经济学本土化的切入点,认为中国经济学本土化应从开放发展和本土基础两方面进行创新,同时需要处理好经济学的本土化、国际化、规范化等方面的关系。


  基于上述分析,研究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本土化,不仅有利于我国经济学专业学生课程的学习,也能够加强西方经济学的应用。当前,我国许多经济学者和经济工作者研究西方经济学的目的主要基于2个方面:一方面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所借鉴;另一方面是给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建设提供参考。从微观角度看,西方经济学以市场为主体,假定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主要研究市场中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成本理论等;对于不同类型、不同结构的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对价格的依赖程度有所不同,价格对市场资源配置和利用起到重要的作用。从中观角度看,西方经济学很少从产业角度或区域角度出发研究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经济结构的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东部地区的第三产业在加速发展,部分省市第三产业的比例已超过第二产业,而中西部地区的第二产业比例略高于第三产业。从宏观角度看,西方经济学的形成背景,面对的是美国经济萧条时期,从需求的角度分析当时美国经济问题。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则有所不同,我国提出了供给侧改革,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政策手段包括简政放权、金融改革、国企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等。因此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分析西方经济学的本土化,运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解决当前我国的实际经济问题是必要的。


  2西方经济学的本土化


  “西方经济学”指的是西方国家各个时期的主流经济学,当前特指美国各派的经济学说及其教材,这一概念已约定俗成。西方经济学是西方国家经济学者对这些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及市场运行方式所作的理论概括。既有对个人与企业等个体行为的研究,也有对国家或地区的研究。经过200多年的探索和讨论,形成了一套基本規范的理论体系,成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是经济学众多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但西方经济学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说教,因此学习研究西方经济学要进行识别,吸取西方经济学中有用成分,批判错误内容,更好的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


  2.1西方经济学本土化与课程教学


  本土化是指适用于本土情形成为本地事物变化的发展过程,为本土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西方经济学的本土化亦是如此,西方经济学的课程设计需要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能够解决我国的宏微观经济问题。在经济学案例教学过程中很多采用国外案例,应逐步引入我国的案例,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知识分析我国经济问题,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张宇认为西方经济学并不能完全解释中国经济,主要是基于意识形态、理论范式与理论适用性问题等。我国改革的一些成就虽与西方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有关,如劳动力市场、私有经济的发展、市场的自由化和对外开放等,但同时我国一些经济问题也与西方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偏离,如土地流转、国有经济、政府干预、社会主义制度等。


  西方经济学的本土化建设主要经历了2个阶段。一是有关西方经济学教材,很多采用国外课程与教学著作的翻译,相关数据主要采用国外数据,由于国外的统计标准和核算方法等与我国有所不同,导致在分析我国宏微观经济问题时存在某些解释性不足;二是一些高校采用我国学者所编制的西方经济学教材,这类教材既吸纳国外先进课程教学的优势,同时部分内容能够结合我国实际。特别是21世纪初期以来,我国有关经济学课程教学在不断改革,通过案例教学等方式,不仅对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产生重要影响,也是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本土化的源泉和实现课程教学本土化建构和创新的关键。


  2.2西方经济学本土化的原因


  1)本土化是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客观需要。经济学学习研究围绕我国的实际问题,解释我国所面临的经济问题。因此,本土化是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客观需要。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逐渐引入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加深学生对经济学的理解,成为经济学成功教学的方法之一,案例的选择有一定的科学性,要为我国经济服务。如微观角度,企业在进行生产行为时,不仅仅需要考虑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还要考虑外部性问题;如中观角度,我国实施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及西部大开发等政策,考虑了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如宏观角度,政府更多地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这种方法比财政政策更为市场化,但货币政策在我国的作用并不明显,宏观经济调节仍不得不以财政政策为主。因此,经济学的学习要在我国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从宏中微观角度解决当下及未来我国的经济问题。


  2)本土化是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理论发展的内在需要。我国经济学的相关借鉴,无论是结构体系、概念范畴还是理论观点,大都是对国外课程与教学论的借鉴、移植甚至“生搬硬套”,缺乏本土特色。比如土地问题,我国的土地并未私有化,农村土地与城镇用地的归属不同,农村土地流转与城市土地流转的形式也存在不同,土地并不能在市场上公开买卖,而在很多西方国家土地已经私有化。比如人口转移,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但我国存在户籍制度,因此在人口问题上一方面存在有关常住人口的统计,另一方面存在有关户籍人口的统计,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存在不一致性。这种状况导致对我国经济学课程与教学论理论发展与实践的要求不相称。因此,建设本土化的课程与教学论不仅是课程与教学实践的呼唤,也是课程与教学学科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解决我国实际问题的需要。


  3)本土化是应对国际化课程教学挑战的需要。国际化并不等于全盘西化或者全面外化,要在体现民族化和平等化的同时,服务于本国的课程与教学,但我国在引进西方经济学的课程教材时却存在一些问题。其一,不顾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完全照搬国外的教材,这就导致某些并不符合本国发展实际的理论却充斥着课堂,如人口转移、土地市场;其二,我国经济学著作中大段引用国外著作,失去对传统经济学的继承与创造,一些理论并不符合我国特定的时代背景,经济学应用受到阻碍。如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而西方经济学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化为背景形成发展的。因此,西方经济学课程与教学不仅要引进国外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经典理论,也要继承与创造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新理论,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功能,本土化是应对国际化课程教学挑战的需要。


  3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构建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


  3.1优化学科方法论与理论体系的本土化


  我国的理论经济学要现代化,必须在方法上有所创新。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运用演绎推理法。相关推理的方法虽然在我国经济学的研究中也在应用,但毕竟不是唯一的方法,经验方法、统计归纳法必不可少,需要采用新的实证研究来验证理论方法的正确性,如非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模型一般都是非线性的,传统的用最小二乘法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很难验证。因此借鉴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同时,也要优化其研究方法。实现经济效益增长高于经济速度增长,特别是实现社会效益增长高于经济速度增长,宏观、中观与微观必须协同运作。完善西方经济学中符合中国实际的经典理论,如生产成本理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微观、宏观理论,借鉴的同时,得以在较高层次上进行应用,如可以应用生产成本理论进行投入产出的分析,利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等。转变当前大量研究都是宏观研究的现状,多进行微观、中观领域的研究,如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技术市场、人口移动对各种要素市场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将其理论本土化。


  3.2学科理论适用于本土化实践


  为了实现我国经济学的现代化,经济学者要有创新精神,要推陈出新,去掉那些不符合实际的理论,创立新的理论。伴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活动的推进,在合理的理论依据下加强对某些具体的微观市场、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


  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要为实践服务,理论要与实践结合,学习西方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要为我国的实际发展服务,解决我国的问题。如在研究我国地区经济增长时,要研究经济增长的衡量方式,从哪种角度进行衡量,如何反应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差异、分工协作与竞争关系,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的空间特征,合理规模和过疏过密问题的解决途径等。西方经济学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着重分析供给与需求、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等,这些都围绕市场来进行,同时在宏观经济学中,政府的政策及作用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都需要围绕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进行,当面对生产要素条件变迁及内部状态的变化而使机制和过程发生障碍时,能够制定正确的调整优化方案。因此学科理论必须要适用于本土化的经济发展。此外在西方經济学课程设置中必须反映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发展过程,通过开设与西方经济学关系紧密的课程,如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使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夯实专业基础。在教材编写中,积极引入国外原著或翻译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编写适合的教材。


  3.3推动西方经济学体系构建的本土化与国际化


  西方经济学体系的本土化与国际化,不仅是西方经济学自身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我国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有力保障。但是,对于我国经济学界来讲,需要几代人付出长期而艰巨的努力,既要消化国际经济学界过去几十年的研究成果,又要努力追踪其发展的前沿,逐步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而又不缺失严谨的学术规范,推进我国的经济学学科建设,这就要求西方经济学体系在中国的构建既要国际化,也要本土化,并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不能原封不动地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分析方法、一大堆模型,或一个个基本的原理,需要培养学生运用这些分析方法、模型或者基本原理来回答我国现实中提出的问题,也要提供其理论和现实对接的途径,并给出一个既符合国际学术规范又符合实际的解释,使学生具有独立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贾兴梅

  第4篇: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


  随着我国教育结构调整的逐渐深入,占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一半的六百余所地方本科高校正在向应用技术型和职业教育类转型。这些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地方特色,形成面向地方、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职业型、开放式的人才,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西方经济学是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各个本、专科专业都必须学习。作为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经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的好坏,所以,原有的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已经不再能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了。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西方经济学教学的当务之急。


  1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学科特点


  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产生的,并经过了不断演变和发展,它研究了市场经济制度下稀缺资源如何进行合理配置。西方经济学从它产生至今,经历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等,内容较为广泛和抽象,系统性和逻辑性较强,这门课程的学科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课程系统性、逻辑性强


  西方经济学主要运用到了抽象分析的方法,通过建立前提假设条件,排除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因素,用图、表或函数的形式来描述经济学原理,课程的理论体系较为为严密,内容环环相扣,系统性强。如微观经济学部分的价格决定理论,宏观经济学部分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等,这对于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初学者来说,在理解上会构成不小的难度。


  1.2课程体系完善、内容繁杂


  西方经济学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体系科学,结构严谨、内容繁杂,流派众多,涉及的学科门类也越来越多。目前的西方经济学内容体系是由在经济学理论中占主流地位的经济理论构成的。首先以亚当斯密的理论为基础,从微观层面分析了市场经济运行下资源的配置问题,然后以凯恩斯的理论为基础阐述了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等问题。但其实西方经济学派别林立,各学派之间的论战,一方面丰富了理论体系,一方面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繁杂,容易给学生带来许多混淆和不解。


  1.3課程的研究方法多样


  西方经济学在分析经济学原理的过程中,采用了文字分析和数学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在西方经济学的教材中不乏数学公式和模型,并且越高级阶段的西方经济学采用数学工具分析的情况越多。如微观经济学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是总量分析,不仅包括了静态的分析,还有动态的分析,这对于应用型高校的学生来说,无疑在数学基础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应用型本科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课程设置方面


  2.1.1培养目标缺乏针对性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通常包括了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等专业,每个专业的后续专业课都有所不同,所以对西方经济学的要求也有所区别,但对于西方经济学这类型的专业基础课,应用型本科院校不同的专业的开设方法相同,甚至部分专业合班授课,这样培养目标显然没有针对性,影响了后续课程的教学效果。


  2.1.2支持课程的设置有偏差


  西方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理论性比较强,并运用了很多的数学模型来解释经济现象,如边际效用、消费者剩余等概念,要用到数学中的导数和定积分等概念。这就要求在学习西方经济学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高等数学,但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和西方经济学同学期开设,西方经济学中用到数学概念时,数学课上还没有学到。特别是一些专升本的专业,第一学期就学习西方经济学,很多学生在专科阶段都没有学过高等数学,这势必影响教学的开展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2.1.3教学学时紧张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西方经济学课程大多为一个学年,共128个学时左右,这对于西方经济学较为庞大的理论体系而言显然较为紧张。以人民大学出版社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为例,教材共23章,且较多抽象的理论和模型分析,需要多做练习,所以讲授速度的加快会使学生感觉难以理解和消化。


  2.2教师教学方面


  2.2.1教学方法传统,不能与时俱进


  应用型高效的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大量的课堂时间用在陈述和讲解原理上,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进行独立思考的空间有限,忽视了西方经济学学习中逻辑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激发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受到学时的限制,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很少有机会带领学生深入到社会中或者企业里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导致学生缺乏对社会经济运行状况和企业经营管理的了解,在学习过程中,认为经济理论很难和现实问题相联系,对将来的工作没有帮助,学习兴趣减退,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应当具备的联系社会,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


  2.2.2教学内容陈旧,手段单一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教学内容方面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但教学过程中用到的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主要集中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没有及时的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法方面最新的理论和理论前沿问题结合,而且我们国家是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一些特殊的经济现象及问题和西方发达国家不同,基本的理论在某些方面对我国特有的经济现象的解释并不完全。学生在学习中受到了一定了限制,即使学会了基本的经济理论,也不能运用相关理论发现、分析和研究现实问题,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很难提高。


  另外,随着多媒体教学法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普遍使用,教师更多的依赖多媒体课件,教学完全围绕多媒体课件展开,虽然多媒体教学法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和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增加了授课的信息量和准确度,但是西方经济学中那些大量的图表和数学推导,单纯利用多媒体很难使学生完全理解和消化,授课效果大打折扣。


  2.2.3考核方式固定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西方经济学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是专业必修课,所以考核方式一般是闭卷笔试的方法,成绩分为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这种较为固定的考核方式,没有重视整个学习的过程,过分强调了成绩的重要性,忽略了学习和考试的真正目的,导致学生在考试前死记硬背课本知识和考试内容,影响了着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效果,背离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初衷。


  2.3学生学习方面


  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和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有着更为偏向人文学科的思维方式,学习时更注重感性认识,所以大多对定性分析感兴趣,对定量分析却不愿深入。另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和其他研究型大学的学生相比较而言,学习基础相对有些薄弱,学习能力也有一定欠缺,学习时较为被动,缺乏探索精神。数学基础普遍不好,对西方经济学中的大量模型感到理解困难,从而对西方经济学失去兴趣。


  3应用型本科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


  3.1创新教学内容,突出学生特点


  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教师不可能在一个学年当中把所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建立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学生就可以在基本原理和理论的基础上,更加了解我们生活的社会,理解国家的经济政策,分析和解决现实的经济问题。


  另外,经济学在发展,学生也在不断变化,因此,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不能局限于教材,而要不断地把当前经济学动向和热点问题融入到西方经济学原理的讲授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理论知识,巩固所学内容,并学以致用。此外,应用性本科院校应和其他类型本科院校相区别,多考虑学生未来就业的方向,结合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就业要求,开设重點各异的西方经济学课程。


  3.2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应用型人才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包括了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两部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已经不能很好地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在教学中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等方法,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教学质量,加强了学生应用型能力培养。在课堂教学案例的选择上,应当紧密地联系现实生活,选择一些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案例,可以加深学生对经济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经济学知识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得到激发和升华。实践教学可以采用专题调研、专家讲座和创建实习基地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3.3改变考核方式,重视学习过程


  考核方法的改变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在考核方法上,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积极改变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标准试卷闭卷笔试的考核方式,采用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比如组成经济学学习小组,开展课堂讨论,增加课后案例分析,鼓励学生阅读经济学课外书籍,尝试写经济学著作的读后感,采用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出勤、作业情况、课堂提问、实习实验等方面的参与度及完成度,随堂测试,期末测试等多项指标进行考核,综合评定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


  总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逐步展开,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拓展思路,改变方法,以全新的思路,全新的方法投入到课程改革中,持之以恒,师生配合。


  作者:张汀汀

  第5篇: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本土化思考


  西方经济学是高校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学习其他经济学专业课的基础。由于西方经济学知识点多,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模型复杂,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许多问题,经常思考如何提高教学效果。目前学界普遍认为,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应积极运用案例教学,特别是本土化案例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实现经济学教育本土化的有效途径。


  一、案例教学法的涵义及特征


  案例教学是目前比较推崇的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其实质就是在教学中利用一些典型事例,使学生通过对特殊的、典型的事例分析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教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与其它教学手段和方法相比较,具有针对性、直观性和研讨性等特征。针对性,指每一个案例都是针对实际典型事例,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性,强调教学案例一般来源于实践,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的、真实的事例;研讨性,强调案例是教学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指通过学生对典型案例的分析、研讨,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对现实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判断,达到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二、本土化案例教学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本土化案例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土化”是针对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西方化”提出的,是指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所展示的案例要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本土化案例区别于一般的案例和案例研究。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稀缺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问题,需要通过大量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去理解经济学理论,学生往往感到内容抽象而枯燥,给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带来较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教师探索适用于西方经济学学科性质的教学方法,以生动的形式把抽象的经济理论呈现给学生。对此,普遍认为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但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运用的大量案例基本上都源自于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运行的实践,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事例运用的很少,导致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际的严重问题,教学中引入本土化案例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将本土化案例教学运用到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其教学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西方经济学本土化案例教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的要求


  目前,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中使用的案例,绝大部分选自国外的经济学教材,这些案例来源于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实践,很少有来源于国内的案例。尽管有些案例已成为经典,但毕竟这些经典案例产生于西方社会经济实践,既不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又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改革开放后,我国高校逐渐开始在经济学专业中开设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在我国市场经济初期,理论和案例的“西化”是不可避免的。但是,20多年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运行,为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积累了大量的素材,通过对这些素材的整理加工,完全能够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提供丰富的本土化案例。因此,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问题是:如何结合中国实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符合中国文化历史传统和经济政治背景的分析案例,以引导学生准确把握经济学理论;如何创造生动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对具有认知的事例进行分析思考,以掌握枯燥的经济学概念、图形和抽象的数理模型。可见,通过本土化案例教学是实现西方经济学教学实用性的一条有效途径,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的要求。


  (二)提高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兴趣


  对于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而言,为了实现经济学的科学信念,方法上必须引入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确定性结论。但是对于数学模型的引入,学生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对学生而言,当经济问题被描述为一系列抽象难懂的数学符号时,经济学也就失去了它的吸引力,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就越来越低,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是一种提高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但由于文化背景、经济发展阶段、经济体制、思维方式等差异,中国学生对教学中根据国外的典型经济学事件整理而得,用来阐明西方经济学原理的经典案例可能会有陌生和隔膜感,在一定程度上又会降低学习的兴趣,进而导致不能准确把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因此,在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中仅有西方经典案例是不够的,还应该补充基于中国特定背景的本土化案例。


  本土化案例来源于我国改革开放的鲜活事例,发生在学生生活的经济社会环境中,借助于发达的媒体,他们可通过各种渠道对事件有一个整体大致的了解,如果把这些熟悉的现实生活中获得事例用作案例,运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进行解释,学生更感兴趣,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进一步更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我国经济建设进程中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应用西方经济学的兴趣和热情,而且有利于他们在整个大学期间经济学专业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


  (三)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多、内容抽象,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它是对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概括。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由计划经济体制转轨而来,目前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中。这种现实国情差别的存在,使学生很难在现实中找到相应的案例,很难通过实例的分析理解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而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引入学生身边熟知的本土化案例,可以从案例中结合经济理论分析中国国情,降低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抽象性、数理性,增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同时,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不是简单地掌握书本上的概念和原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经济学思维。案例教学,特别是本土化案例教学可以帮助教师达到这一目标。教师通过本土化案例教学,通过对大量现实问题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而且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案例的收集和撰写中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收集的案例进行整理、讨论和加工,最后不仅形成适合于课堂教学的本土化案例,而且整个过程中锻炼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本土化的建议


  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要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应注重采用本土化的案例教学,使学生通过对中国本土案例的学习研究,更好理解阐述西方经济学理论。因此,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本土化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高对案例教学本土化重要意义的认识


  案例教学是广为推崇的学习和掌握经济理论的重要方法,案例教学的的本土化,不仅丰富和发展了案例教学,改善了教学效果,而且还是经济学教育本土化的重要途径。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经济学教育,应遵循本土化和国际化相结合的原则。本土化不仅要求研究上以中国本土经济问题的研究为主,而且教学上要编写采用具有本土化内容的教材,实施本土化案例教学,用本土故事阐释经济学理论。对于案例教学,除了仍要沿用普遍认可的经典案例,还要开发和选择既符合西方经济学学科特性的,又能反映中国经济现实的本土案例。因此,作为学校要认识到本土化案例教学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积极作用,更长远重要的要认识到本土化案例教学对于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故而对案例教学本土化,学校应进行全方位的支持和鼓励。要制定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实践;在案例搜集、筛选,总结交流、教学安排等方面都要给予支持。


  (二)搜集设计本土化教学案例


  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大多是国外案例,现成的本土化教学案例并不多。因此,要实施案例教学本土化,任课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搜集本土化的教学案例,建立并充实本土化案例资源库。为此,教师必须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电视等各种途径和渠道收集案例材料,并从中筛选有用信息,尽量选择综合性、时效性、典型性,能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热点问题的案例,突出西方经济学的实用性。但是案例的搜集是一个长期不断积累的过程,教师自身平时必须注重大量的学习和积累,要经常查阅我国市场经济运行方面的资料,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不断更新、充实本土化案例资源库。同时,我国历史遗留的文化典籍中蕴藏有大量丰富的经济学案例及思想观念,应注重对其进行挖掘、整合和梳理。此外,可鼓励学生自己搜集案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本土化教学案例的积累。除了课前精心准备、选择案例外,任课教师还必须在借鉴吸纳诸如管理学等其他课程教学案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对本土化案例必须进行必要的编排和设计。对在课堂上已采用的本土化案例,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进一步修改、编写有深度、有亮点的精彩案例,保证本土化案例的新颖性和可传授性。总之,只有教师自身在备课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在教学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完成以本土化案例教学为手段的教学任务。


  (三)提高教师素质


  案例教学强调师生互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积极参与,对教师素质要求非常高。教师需要从传统讲授法的以教师为主转变成师生互动,甚至以学生为主。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的专业、层次和特点、兴趣,根据教学内容,提前花精力搜集、整理、编写和选择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课堂上还要精心组织案例教学。不仅在案例讨论时要引导学生,而且讨论结束后要进行总结评价等等。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如培训、观摩、研讨交流等转变教师的思想,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本土化案例教学的效果。


  (四)精心组织安排本土化案例教学


  西方经济本土化案例教学最终要落实到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合理有效组织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来实现。首先,教师在掌握案例教学基本要求和环节的前提下,课前要吃透理论,并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本、专科层次学生的不同的特点,精心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能揭示所学理论的案例。其次,课堂上精心组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课堂上,教师把案例展示给学生,要求学生首先阅读案例并独立思考,然后针对问题和教学要求,运用所学理论,讨论分析案例并寻求解决方法。在课堂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展开讨论、发表见解,从而达到在相互交流中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强化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最后教师要进行点评总结,指出学生在分析、讨论案例中的成绩和不足。第三,课后可要求学生进一步对案例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出一般性的理论观点并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并可对案例作进一步拓展和延伸,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总之,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本土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的要求,教师应在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引入本土化案例,学生可通过本土化案例的分析、讨论和研究,加深对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认识。


  作者:杨晓等

  第6篇: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能力培养


  国内高校尤其是经济管理专业普遍开设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课程,学生人数众多。世界上不少著名大学把经济学原理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给全校新生开课。实际上,西方经济学原理在经济学的各分支学科中也有广泛应用。西方经济学实际上是一门市场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运行实践的经验概括和理论总结,揭示了市场经济运行的机理和一些重要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和较为有效的方法体系,因而可以用来解释经济当事人的行为和经济现象,为制订经济政策和进行经济管理提供思路。在我国高校开设西方经济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提高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


  作为经济类学科最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非常强的学科。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上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应用,重讲授轻学生参与的特点,学生经济学知识应用能力普遍不足。从历届学生学位论文和实习实训的指导中可以发现,对于一个现实经济问题,学生往往凭直觉和经验进行漫无目标地分析,既不知应采用什么样的经济学分析方法,也不知所分析的问题应使用哪一种经济学原理或理论最恰当,甚至不能运用规范的经济学术语表达其思想。


  鉴于西方经济学课程在学生后续学习和未来工作中的重要性,如何通过课程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经济学应用能力是一个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迫切性和现实性的重要问题。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多层次的需求


  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对学习西方经济学的需求呈现多样性,部分学生特别想知道经济学理论如何解决现实经济问题,他们希望了解一些经济学基本原理,并且能够利用这些基本原理指导未来生活中的经济决策。而另一部分学生希望学习西方经济学能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提供帮助;还有一部分学生将继续深造,因此对经济学分析方法和经济学的发展前沿特别感兴趣。而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多数学校采用的是统一教材、统一教学、统一考试的统一教学模式,这种大一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从而挫伤部分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经济学理论偏重于数学教学


  当前,我国大学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比较强调数学逻辑方法,这与当代西方经济学高度数理化的发展态势是基本一致的。但是,经济学不是纯粹的自然科学而是社会科学,西方经济学本身蕴涵着非常丰富的对经济道德的科学认知和对经济活动、经济行为的价值判断,因而西方经济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既是西方经济学理论及其分析工具的教育,同时也应包括经济伦理的教育。


  在西方经济学研究中不考虑诸如历史文化、制度等复杂、易变的动态因素,着重研究静态的物与物、人与物的关系,而不考虑人与人的关系。例如,“均衡”这个概念没有历史、文化和制度的差异涵义,象一个物理定律(均衡概念及思想实际上来源于比较静态力学的研究思想)。对于数学模型引入学生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多数情况下教师也有意弱化数学语言的使用,然而这对于学生经济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尽管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充满争议,但经济学的数学化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学生而言,当鲜活生动的经济现实被描述为复杂而抽象的数学符号时,经济学也就变成了一门冰冷而沉闷的学科,学习的兴趣也就渐行渐远。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则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经济学的畏惧和失望。


  (三)教学方法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目前的西方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中,由于受到多种条件限制,教学方式主要局限在课堂,从课程开始到结束,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学实践活动普遍缺失。学生大都是被动地听,没有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因而无法活跃学生的思维,结果是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即自主学习、分析及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流于形式。这一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教学过程缺乏交流互动,加之西方经济学内容多、难度大、课时有限,教师只能注重理论讲授,没有更多时间尝试案例教学、讨论、实验等不同教学手段。这样,学生即便了解掌握了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也不会运用相关理论发现、分析与研究中国现实问题,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本土化案例的缺乏影响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西方经济学起源于市场经济发展较早的西方国家,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无不打着西方市场经济的烙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化不断完善,西方经济学理论在中国越来越受到关注,诸多经济学理论被用作指导我国的经济实践。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尚在进一步完善之中,西方经济学方面本土化的经典案例较为缺乏。教师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更加重视理论体系的完备性,即使进行案例教学,也通常照搬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典案例。同时我国处于转型时期,一些经济学案例很容易因为政策的变化而显得过时,于是在经济学的讲述中更多的是利用西方的案例,这对于本来并未亲身参与经济活动的本科学生来说,在理解理论方面是又一个不利因素。而如何将这些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则往往因为问题的复杂性而被排除在课堂教学之外。


  理论与实际的脱节,一方面会使学生对理论学习的价值产生困惑,从而导致部分同学失去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难以培养学生应用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培养其科学的经济学思维方式。在经济实践中,由于经济系统的复杂性,事实很难和经济理论的假设完全一致,而且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不相同的,甚至恰恰是被理论假设不变的经济因素起到主导作用,于是限制了理论对现实的解释能力。或者说,在运用经济理论解释现实问题是需要运用权变的原则,而在本科阶段的教学中,学生较难掌握到能够权变应用的程度,因此容易在学生中引起经济学理论和应用相互脱节的现象。


  二、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措施


  (一)建立一个满足多样性需求的知识体系


  不同学生对经济学应用能力培养的需求层次不同,高等院校宏/微观经济学的课时安排通常在为48-54学时,直接制约了案例讨论、实验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手段的使用。在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中,通过课程和教材体系的完善有助于克服这些困难。通过不同层次课程体系的设置,可以自动分离不同需求的学生并方便进行分类教学。对非经管类专业学生设置经济学原理课程,并在教学中弱化经济理论的完整性而侧重于应用性;对经管专业学生设置常规经济学课程;对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可设置理论性和前沿性更强的课程,如中级宏/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及其他经济学前沿课程供学生选修。


  (二)按照学生需求的多样性正确对待数学方法的应用


  初级西方经济学大量引用生活案例,能够通过文字表述的经济原理就尽量用文字表述,尽量少用或不用数学模型进行推导,满足学生的日常需求;中高级经济学理论深度有所提高,数学与经济学的结合较广泛,理论深度必须进一步通过数学形式或几何图形进行描述的,可大量运用数学语言、数学模型及数学推导,要详细解释每一个图形和数学公式的经济学涵义,将文字表述、几何图形和数学公式结合起来予以解释,在学习过程中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提高经济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将传统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及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自身优势和特点,有利于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系统地讲授给学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讲授法在教学中可适当使用板书进行重要


  数学模型的推导,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长处,增强授课的直观性、生动性,提高课堂上传授的知识量和信息量;案例教学法,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与中国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设计合理的本土化教学案例


  教师在西方经济学的讲授中应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设计适合本土的案例。因此,本土化案例必须进行必要的编排和设计,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编写有深度的案例,有助于探寻经济运行机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使本土化案例具有新颖性和可传授性,教师必须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系统的设计,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体现学生在本土化案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作者:赵晓葵等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经济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通过科斯定理看我国排污权制度上一篇: 经济危机对中西方的影响(中西方之间的社会矛盾)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