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对心理弹性概念的重新审视是(心理弹性定义)

2022-10-27  本文已影响 217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

摘 要:心理弹性研究正受到来自各方的积极关注,然而围绕心理弹性的基本概念仍存在着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对心理弹性的研究历程,心理弹性弹性概念的争论进行综述,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在一定时间内在不同的情境下受到压力后仍然表现出健康心理的现象。并对心理弹性的测量进行了探讨,以促进这方面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关键词:心理弹性 ;定义;测量
人们总是对那些克服生活逆境并取得成功的故事十分感兴趣。而对这一现象的系统研究仅是从70年代开始[1],并在近10年翻了三倍。然而弹性指的是什么如今还未达成共识,在一次小样本随机抽样中显示,公开发表的25篇文章中有11篇有明显的不同的心理弹性定义,有7篇未给出明确的心理弹性概念[2]。
一、心理弹性的研究历程
  心理弹性研究植根于心理学、医学、教育学研究的历史中,至今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寻求严重心理障碍的病因,寻找良好适应的标准和相关因素;揭示上述因素是通过怎样的过程促进心理弹性;通过心理学专家的干预促进心理弹性的提高;随着技术的进步,对基因的测量和脑图的绘制都具备了可行性,这刺激了研究者在多层次上研究弹性过程。
二、心理弹性研究的一致性和争论
  回顾弹性研究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弹性研究中的一致性和存在的争论。
  心理弹性研究的一致性:1、普遍公认的心理弹性的两个主要判断标准是发展和风险[3];2、心理弹性描绘三类现象:高危儿童的良好发展结果;压力状态下维持竞争力;从创伤中恢复过来[4]。
  心理弹性研究的争论:1、心理弹性指的是特征、过程还是结果?如Bonanno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在面临风险体验时抵抗不良适应的能力”[5];Luthar提出“心理弹性是在逆境下积极适应的动态的过程”[6];Rutter(1987)提出“心理弹性是处于高危情景下的个体积极发展的结果”[7]。2、心理弹性是等同于其他术语或者是和其他术语部分重叠:弹性一词是随着弹性现象研究的不断发展而提出的,而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其他的一些词语来描绘这类现象。例如,无坚不摧、竞争力等[8]。3、心理弹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一致:心理弹性指的是外部还是内部适应;个体是否会在某一时候表现良好,而其他时候未能表现良好[9]?
三、心理弹性概念的新界定
  不同研究考察了不同的背景条件,逆境类型涵盖了同适应困难和心理障碍相关的生命全程中的负性生活事件,这些负性事件无不在个体身上产生一种压力;不同研究选取了不同的标准,如PTSD的症状的表现[12]、发展功能综合指标[13]等,这些标准都是个体身心健康的反映。基于这些原因,心理弹性的新界定是,个体在一定时间内在不同的情境下受到压力后仍然表现出健康心理的现象。以压力指数作为风险的判断标准,以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作为发展的标准。并提出心理弹性现象的方程,即y=bx+a,y指的是一定压力下的心理健康水平,b即弹性系数,x指压力指数,a指的是平均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心理弹性研究领域中,一个因变量往往同时受到多个自变量的影响,这要求引入多个自变量以更加有效的、精确的预测因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如Y=a+b1x1+b2x2+…+bnxn。
  由于心理弹性现象是一定时间内的现象,因此对心理弹性的研究最佳的方式是进行纵向研究,在纵向研究中需要采用多层模型来分析个体在一段时间内或某几个时间点上的变化趋势以及不同个体之间变化趋势的差异。
四、总结
  文章回顾了心理弹性研究历史,提出心理弹性概念的新界定,即心理弹性是个体在一定时间内在不同情境下受到压力后仍然表现出健康心理的现象。这一概念否定了心理弹性的过程说、特征说以及结果说,解决了心理弹性的时空性问题,对心理弹性发生的背景给予了考虑并保持一个多维度的观点,另外还看到了心理弹性在不同发展水平上的不同表现。明确心理弹性概念,明确心理弹性的研究方法,这对于我们理解心理弹性现象的机制和干预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Masten, A. S., & Obradovic, J. Disaster preparation and recovery : lessons from research on resilience in human development[J]. Ecology And Society, 2008(1):1~16.
[2]McGeary D.D .Making sense of resilience[J]. Military Medicine,2011(6):603~604.
[3]Masten AS. Resilience in developing systems: progress and promise as the fourth wave rises[J].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2007(3):921~930.
[4]Masten, A.S., Best, K.M. & Garmezy, N. Resilience and development: contributions from the study of children who overcome adversity[J].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1990(2):425~444 .
[5]Bonanno, G. , trauma, and human resilience: have we underestimated the human capacity to thrive after extremely aversive events?[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8(59):20~28.
[6]Luthar, S. S., Cicchetti, D., & Becker, construct of resilience: a critical evaluation and guidelines for future work[J]. Child Development, 2000(3):543~562.
[7]Luthar, S. S. 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 A synthesis of research across five decades[J]. (D. Cicchetti & D. J. Cohen, Eds.)Childhood A Global Journal Of Child Research, 2nd,2006(3):740~795.
[8]Bonanno, G. A., Galea, S., Bucciarelli, A., & Vlahov, 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fter disaster[J] .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6(3):181~186.
[9]席居哲,桑标,左志宏.心理弹性儿童的人际关系认知[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06):607~618.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经济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榆树下的欲望是什么主义(榆树下的欲望参考文献)上一篇: 中职校音乐教学中非术语化声乐教学用语的运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