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要做创新型、研究型的教师(浅析创新型教师的研究与能力培养目标)

2022-10-27  本文已影响 464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 论文关键词:创新型教师素质特点培养策略培养模式 
  论文摘要:二十一世纪是“创造教育世纪”,创造型人才要通过创造教育来培养。高职高专院校同样担负着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的重任。创新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创新,勇于创新,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文章详细阐述了创新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以及培养的策略和模式。
  
  
  某跨国公司一位老总和员工有过这样的精彩对话。员工:“我有10年的工作经验。”老总:“不,你只有一年的经验,你只是将它重复了10次!”这句话读来令人深思。社会在发展,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适应并改造环境,实现自我价值。教师肩负为学生的发展负责的神圣使命,必须具备必要的创新能力,才能成为创新型教师。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体制、教育理念和课程设计都深刻反映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和要求,立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一名创新教育的践行者,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和培养创新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一、创新型教师的素质特点
  1.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
  时代需要创新人才,现代教育也以培养人的创造力为根本任务,应该说,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愉悦,是教师的最高本领。但由于长期忽视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教师处于一种学术“稳定”的环境之中,因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创新意识薄弱,创新能力缺乏,进而在教育教学上引发出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教育理念陈旧,固守已习惯的教学;局限于单一模式,排斥多元化教学模式;用模型化的目标要求学生,不允许学生有独立性和批判性,等等。很难想象,教师没有创新意识,没有创新能力,教学缺乏创新性,却能完成培养具有创造力学生的任务。
  定势思维虽然能帮助学生形成观念要领,掌握规律,但它缺少灵活性和创新意识,易使学生受束缚。创新意识的主要成分是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它能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扮演研究者的角色。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且是管理者、示范者、父母与朋友,更重要的还是研究者。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充满活力的、千差万别的活的个体,传授的内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教育过程又是一个复杂的变化的动态过程。这就决定了教师不能以千篇一律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而是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观点、研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和各种教育活动,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不断发现新的特点和问题,以使自己的工作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式。科研能力是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师的科研的真正意义还在于深入研究教育现象,准确把握教育规律,自觉调整实践行为,在实践中钻研、积累、升华。教师必须善于把本职工作自觉纳入研究的轨道,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研究习惯,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学会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工作状态下研究,才能创造性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3.具备理论知识。
  创新型教师,我认为既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宽厚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还要有厚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就教育理论知识而言,应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然而,现实的教师在基础学科方面的知识过窄过陈,缺乏人文学科基础,尤其普遍缺乏现代教育理念。有关资料表明,有50%以上的高师毕业生由于缺乏学科专业知识外的其它人文知识和自然知识的基础,不能较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考察,开展科普活动、健体和审美,等等;也不能很好地进行教育科学研究。
  二、创新型教师培养的策略
  1.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究动力。
  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之间的分水岭。创新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式,转变为学习和研究的主体,学生的学习需要通过自身的参与活动才能有效。在英语教学中如果只是一味地教几个语法,几个固定的结构,并一味强调要求学生死记它们的特点,虽然能记住,但内容一多,学生不及时整理,就容易把它们的特点混淆了。如果让学生自己动脑,自己去感受、去观察、去分析、去发现、去创新,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他们就会印象深刻。这样才会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极大程度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培养探索精神,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开发创新能力的源泉和基础。现在的学生信息来源渠道众多,知识面宽,好奇心强,这就要求教师要掌握多方面知识,文理兼通,做个杂家。所以,当教师进修学习的时候,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思考,找到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并把它转化为科研课题来研究,使进修学习真正收到成效。当然,只靠进修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多读书、看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经验,这样,才能不断扩大知识面,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据有关资料显示,近五十年知识陈旧周期已缩短为十年,某些领域更短。所以,面对知识更新周期加快的情况,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就更要不断获得新知识,扩充新知识。
  3.锻炼逻辑思维,增强实践能力。
  首先,教师的思维要有独创和批判的特性,也就是不要盲从、迷信。教师不要把书当作《圣经》,沦为书的奴隶,不然就无从谈什么创新。我们应知道什么该教,什么不该教,敢于舍弃一些东西,才会得到一些东西。
  其次,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提高教学质量,要求教师善于发现为一般人所忽略的东西,观察出事物隐蔽的特征,分辨事物之间细致的差别。
  最后,教师要有教学诊断能力,即教师要有果断的判断力和应变能力。课堂教学是一种动态性教学,它是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较强的教学诊断能力是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中。
  (1)课前的规划与准备。教师在课前不仅要明确授课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而且要帮助学生做好预习,还要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可能产生的教学效果。具有较高的教学预测水平,是一位创新型教师的一个基本要求。

  (2)课堂的展开与管理。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灵活地处理偶发事件。另外,创新型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提倡教学民主不等于不要教学秩序,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时,也应妥善地加以管理,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并加强学生合理表达自己观点的训练。
  (3)教材的呈现过程。这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对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和反应等随时进行有意识的反省,做到三诊断:一是诊断内容是否得到充分的展示,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对话和合作是否充分。二是诊断教学过程是否适用所有学生,如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三是自己对知识的准备和课前的教学设计方案是否合理。
  (4)课后的反思和评价。上完一堂课或一个阶段的课后,要及时分析,评价自己在教学中的得失。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成功的经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状态。
  4.磨练意志品质,培养积极的心态。
  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创新型教师来讲很重要。因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敏锐、深刻的思维为前提,针对教材和学生的客观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需要教师有充沛的精力、顽强的意志和完善的个性品质去不懈地探索和钻研,并时时感染学生及周围一切有关的人;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注意力、反应敏捷的心理品质,去捕捉瞬息万变的信息和准确把握与学生沟通的有利时机;需要教师有适应环境和能够与人协调关系的能力,使创新教育和教学改革不受条件和环境的制约。由此可见,创新教育要消耗教师较大的心理能量,以承受各种压力和风险。
  三、创新型教师的培养模式
  创新型教师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虽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但也有规律可循。根据培养目标不同,我认为创新型教师培养模式如下。
  1.理论探究式。
  理论知识是成为学者型教师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因此,加强理论学习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首要任务。在基础课程改革实施中,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合作式学习转变,就要求教师的基本角色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变,角色行为发生以下变化: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元认知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探究式激励学生获取知识,丰富理论。
  2.教学实践式。
  课堂教学是实践的主阵地,也是创新型教师技能训练的主战场。教师不但要有较高的理论修养,而且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教学技巧。为此,加强教育实践活动的训练,是提高学生能力的主渠道。
  3.以研促训,注重研培结合。
  在培训创新型教师的工作中,要特别注重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结合校本教研,注意自下而上地创设教研舞台,让教师充分表演,使教研与培训紧密结合,以教研促培训。这就要求狠抓教研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有创新意义的公开课,并组织教研组成员相互听课、评课,鼓励大家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理解,共同研究,再回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实践、去体验。经过这样反复的探索研究,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综上所述,要成为一名创新型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转变教育思想理念,必须培养多种能力,勇于改革,敢于实践,才能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仁厚.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与教育的工作[j].教育研究,1986,(7).
  [2]朱小蔓.教育面临的挑战[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一中教育(增刊).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校刊,2010,10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经济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中美教育在观念以及教学模式上的差异(中美教育制度及教育理念的对比研究)上一篇: 课堂提问系统(提问式课堂)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