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与课堂演讲式教学。结合高中化学实验学科的本质,现阶段的高中化学教学更多的应该融入学生实践动手学习元素,转变教师角色,将课堂转换成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式的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灵活课堂。通过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勤于动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勇于实践,从而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问题是学习的动力与起点,贯穿于学习的整个过程。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产生质疑;通过引导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质疑精神与创新能力。问题情境创设要适中、梯度、科学。创设问题情境需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结合背景资料,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以新课改后人教版必修1《第一节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中“粗盐提纯”的实验为例,可以这样进行教学。
教师启发:同学们做过粗盐提纯的实验吗?
学生们很快地联想:初中化学所学的粗盐提纯的实验,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泥沙获得食盐。
教师又提问:得到的食盐是纯净物吗?
学生联想:粗盐中含有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
学生回答:不是,其中还有一些易溶于水的杂质。
教师设问:易溶于水的杂质有哪些?又怎样除去呢?……
教师利用学生已学的知识作为背景来创设问题情境,既可以让学生回忆旧知识,又可以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少对高中化学“难学”“难拿高分”的恐惧心理。
2.基于实验过程,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例如《金属的化学性质》中探究钠与水的反应,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概括、设问、答疑。
学生观察后概括:“钠块浮在水面上,变成银白色小球,不断游动,发出嘶嘶的声响,滴有酚酞的水变红了。”
方便记忆,师生一起概括钠与水反应的现象“浮—熔—游—声—红”。
教师提出要求:小组讨论该实验。
学生小组讨论很积极,几乎都是自问自答的形式:
钠块为什么浮在水面上——因为钠的密度比水小。
为什么钠块会熔化成光亮的小球——因为反应要放热,钠的熔点低。
水溶液为什么会变红——钠与水反应生成碱物质。
没有过多的语言讲授,不需要繁琐的知识整理,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观察、思考,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记忆。
3.利用学生疑问,发展学生质疑能力
比如对于钠与水的反应,有学生提出问题:将水改为硫酸铜溶液会看到什么现象?下面讨论更激烈了,最终主要出现两种答案:第一种,由于金属钠活动性比铜强,所以看到钠把铜置换出来了,看到红色沉淀生产;第二种,钠要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所以有蓝色沉淀。学生亲自演示实验,得到答案是生成蓝色沉淀。从而更激发他们的质疑精神。
4.提出探究性课题,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比如展开“水污染危害防御策略”的探究活动,提问“如何保护当地水资源”。由学生小组展开水资源污染情况的调查研究,展开污水排放、处理情况的调查。基于此学生根据自己学到的化学知识,制订可行的方案。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产生质疑并实践探究,从而强化学生化学科学精神与能力。
二、拓展学生思维,培养猜想与假设能力
科学探究活动中,对探索问题如不具备充足的知识与事实材料时,就需要凭借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经验,以假设的形式进行探索。根据已有资料与客观事实作出假设,并对探索的问题假设出一种或多种答案与结论。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教师需要善于创设一定条件与氛围,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不拘泥于一般思维模式,大胆、科学的猜想与假设,应用已有化学知识与方法,进一步总结、完善与修正知识网络。
引导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的方法如下:
1.运用归纳法提出猜想与假设。通过个别与特殊来总结一般规律和方法。由“盐类水解实验”,通过pH试纸测定NH4Cl、Na2CO3、NaCl等溶液的pH,总结归纳强酸弱碱为酸性,强碱弱酸为碱性,强酸强碱为中性,一句话:谁强显谁性。
2.运用演绎法提出猜想与假设。通过将一般规律运用于特殊范围,以验证原理与规律的适用性。如“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中当改变平衡的一个条件时,平衡就会朝着减弱这个改变的方向移动。在FeCl3溶液与KSCN溶液反应呈血红色的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改变反应物浓度,平衡向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通过“增加FeCl3溶液或KSCN溶液的浓度”进行验证,发现溶液变红,证明结论正确。
3.运用类比法提出猜想与假设。类比是根据两个或者是两类对象具有的某些相似属性,推导出某一研究对象可能具有另外对象的属性的方法。如“甲烷”性质学习以后,可以类比推到烷烃同系物的主要反应:在光照条件下与卤素单质的取代反应。从“乙酸乙酯”的性质学习中知道:酯类化合物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只有这样培养学生大胆猜想与假设能力,才能解决更难的高考综合题。
三、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信息整合的能力
猜想与假设需要经过检验才能证实其真伪。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需要重视学生收集与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信息整合与归纳的能力。教师开发各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从实践中观察,在实验中感悟和体会化学的奥秘。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资料,从图书、网络、报纸、社会调查等各方面,收集科学信息,并学会利用信息开展分析与研究实践活动,学会从信息资料、实验结果、调查结果总结出结论。掌握分析与归纳的办法,培养逻辑思维与归纳总结能力。例如,学习“电池与废旧电池”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布置探究性课题“回收处理废旧电池”。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收集电池的性能、价格、种类与作用的信息,探讨它们的工作原理、生产工艺与回收价值,并查访其回收方法,制订出可靠的回收利用方案。学习“金属冶炼”相关知识时,展开“金属冶炼化学史”的信息收集,了解金属冶炼的方法与原理,通过查阅资料完成课题。
四、基于认知基础,培养学生设计与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强化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核心与实质。高中化学教学需要基于学生认知基础,引导学生设计与实践探究。在化学实验、课题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感受、深刻理解,进行创造性的发散思维[专业提供写作和发表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就可提升其科学探究能力。教师首先需要调动学生积极性与创造性,其次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之后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观察、实践、总结中,完善知识体系。例如,“次氯酸的漂白性”实验探究,可展开如下实验,“NaOH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变红,之后加入氯水褪色,褪色的原理是次氯酸的漂白性还是氯水的酸性?”学生在这个实验设计中,通过分析发现,过量的酸与氢氧化钠中和呈现无色,但是次氯酸的漂白性也能使溶液氧化褪色,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再加入NaOH溶液”时,如果溶液不恢复红色,那么就是因为漂白性使溶液褪色。基于学生认知基础,在设计这个实验时,就能从多个方面来思考问题,从而明确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在实践中获得知识。这样通过培养学生设计与实践能力,来强化学生科学精神。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拓展学生思维、开发教学资源、鼓励实践探究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展开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进行实践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并分析信息,提出假设并验证,从而发现事物的规律。在高中化学实践探究活动中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经济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