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是以提供会计信息为目的的信息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加上人们对于财务会计理论的不懈研究,会计制度逐渐趋于合理。当前,我国正在构建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研究体系,其中财务会计目标理论是其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财务会计目标是期望会计达到的目的,是构建会计理论结构的起点。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一整套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其中指出财务报告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Www.XinYi.Net
[1]由此可以看出,财务会计目标理论所研究的是要解决财务会计向哪些人服务以及怎样服务的问题。我国现阶段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涵盖范围较广,包括投资者及债权人,国家各职能部门,银行,证券市场上的大众投资者,国有企业以外的一般投资人。其中,投资者、政府相关部门、银行和国有企业是最主要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日益规范,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投资者不仅关心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也关心公司未来的发展情况。无论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在良好的市场情况下,都将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作为其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企业需要向政府提供经济核算信息,使政府可以对整个宏观经济有很好的把握和控制。政府并不是会计信息的直接使用者,税务部门利用企业信息收税,央行通过底下机构统计报表数据得到信息,银行、保险监管部门通过企业信息进行业务。银行是是财务会计信息的最大使用者之一。他们关注的主要是企业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及财务状况,以此来确认所发贷款能否按时追回和贷款利息能否收到,主要使用的会计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营运指数、资产负债率等,要求财务会计信息必须准确、真实和完整。 实际上,会计目标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会计信息个体化生产是一大缺陷。站在需求者的角度看问题,会计信息的作用在于通过充分、及时的披露向外部需求者传递有助于其决策的内部信息,以提供一种平等的交易环境。然而,信息使用者是多元的,他们的需求点是分散的、动态变化的。什么会计信息是有用的,要由每一位需求者自己来判断。这种会计信息需求社会性和会计信息生产个体性之间的矛盾,容易造成信息披露不足甚至虚假的现象。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财务会计信息应该达到的质量要求,是会计系统为达到会计目标而对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约束。目前世界上关于财务会计目标理论研究的观点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和供给需求观[2]。当目标定位于决策有用观时,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就是决策有用性,它服务于会计目标,相关性和可靠性是特征的两个基本要素。投资者投资企业的目的就是获得收益,债权人的目的是及时收回借款和取得利息等,这些信息使用者都需要帮助他们作出相应决策的会计信息,而相关性是保证信息对决策有用最重要的信息质量特征;而现代企业制度导致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经营者是信息的提供者,因此信息量充足,而外部信息使用人如投资者、所有人、债权人获得的信息相对不充足,他们需要可靠的信息作出决策,虚假信息非常有害,因此,可靠性是决策有用另一重要特征。 可靠性是指企业主体要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事项和交易为依据,进行会计计量、确认、报告,根据事实发生情况反映企业会计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会计信息有效性就建立在可靠性上,如果财务会计信息不可靠,就会产生错误的决策指导。相关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需要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可以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过去、现在、未来发展状况作出判断。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是辩证统一的矛盾体,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相关性以可靠性为基础。在进行会计计量工作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特定的会计环境下,在两者直接进行选择,满足决策有用的信息需求。在可靠性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努力提高信息的相关性。 有许多因素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一、现代企业机构是两权分离,就是所谓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这种代理制度可能就会导致所有者和经营者信息部对称,而且无法消除。经营者可能会利用会计信息核算中的漏洞,为逃避经济责任或展示自身业绩,进行财务舞弊。二、我国目前有很多不具备上市资格的公司想方设法上市。改制后的上市公司只是有股份公司的形式,许多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并不完整,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在利己动机的驱动下,企业股东、管理者等各利益集团,为满足自身的利益需要,往往会产生财务舞弊行为,由此产生的企业财务信息就会失去真实性。三、会计实务本身具有复杂性,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会计实务中还将产生许多新问题,这些问题在会计准则中没有明确的详细的规定和指导,对于这些问题的处理,要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理解。在会计政策选择上运用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就很可能为会计人员进行财务舞弊行为提供了机会。 不同的会计环境会产生不同的财务会计目标。会计环境是指会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客观条件及周边状况,这些客观条件及状况与会计发展密切相关。不同时期,会计环境不同,导致会计目标也不同,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会计环境对会计目标以及根据逻辑导出的各种会计原则和规则有直接的影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以财务会计的目标为导向,以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为前提的的概念体系。没有财务会计目标,就不可能制定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目标引导财务会计框架的制定,会计信息质量,财务报表计量和信息都为财务会计目标服务。 一、财务会计目标是决定会计对象、会计准则、会计假设、会计技术等因素的基础,这些因素组成了会计理论,确保会计目标能够实现。 二、财务会计目标能直接反应会计环境的改变。会计环境因素有很多种,每一种变化都会对会计目标产生影响,使其调整或者改变。影响会计目标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政治因素、法律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等。 三、会计目标是会计系统运行导向,是会计系统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会计系统内部的一切机制如会计运行机制、会计协调机制、会计信息反馈机制等必须围绕会计目标而协调地发挥作用,通过优化会计行为来实现会计目标 四、会计目标影响着会计信息质量,我们只有明确了会计目标,才能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提出相应要求。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关注的角度是也不尽相同。管理者最关心的是受托责任是否有效完成,有没有完成对资源累计和增值的任务;企业所有者和投资者关注的信息是关于企业财务状况、获利能力、营运能力、经营成果;债权人则关心公司的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以判断是否能快速按时的收回贷款和利息收入。 五、财务会计目标可以影响到会计的计量与确认。会计计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历史成本法,二是允价值计量法。方法的确定,都和财务会计目标息息相关,确认方法主要有交易观和事项观。事项观则认为资产是未来的经济利益,强调全面收入;交易观认为资产是已经获得的经济资源,强调当期收益。交易观和历史成本法可以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所有受托责任选择的就是交易观和历史成本法计量;而事项观和公允价值法将会提供相关性更高的信息,是决策有用观的选择。 总之,财务会计信息主要服务于投资者、经营者、债权人、政府及相关部门、所有者及各个需要披露会计报告信息的人。财务报告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新企业会计准则第四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任延辉.财务会计的目标理论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1期.[3]梁爽.会计目标与会计环境逻辑关系剖析[J].会计研究.2005年11期.[4]徐波.小议财务会计目标[J].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9第7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经济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