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概念,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2024-03-30  本文已影响 667人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摘 要:本文从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成本核算的意义、成本核算应处理好的关系和成本核算应做好的工作等方面来论述事业单位成本核算问题。

关键词:事业单位 成本核算 必要性   自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的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许多事业单位的运转和发展直接受制于政府部门,资源配置难以优化,事业单位缺乏真正的自主权,形成“等、靠、要”和“吃大锅饭”的格局,在财务管理上只讲投入,不讲产出,不计成本,不讲效益,因而,也较少进行成本核算,或是只进行简单的账务记录,起不到加强管理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政府部门对事业单位人权、事权、财权的下放,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正在和将要走自收自支的道路,无法避免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局面。由此,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势在必行。搞好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既能提高事业单位经营业务管理水平,同时还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一、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1. 会计核算的单一性。 事业单位一般采用预算会计, 由于没有太大的资金压力, 也无需承担较大经济责任, 所以不重视经费消耗, 不重视经费支出效益。   2.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及减值准备。 我国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造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不符。很多单位早已丢失、报废或私人长期占用的固定资产, 以及实物形态严重磨损、毫无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未作清理、催收或报废处理,账面上反映的仍是其原始价值。   3.会计( 成本) 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 对收入和费用按照货币资金收付日期确定其归属期, 虽然能够适应预算管理考核的需要, 但不能适应成本核算的需要。事业单位现行的会计核算方法不是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 费用负担与受益对象不匹配, 因而不利于费用与成果进行比较、考核。   4.普遍缺乏成本效益观念。 许多事业单位在现行的资源配置机制下, 从管理层到财会人员都普遍缺乏成本效益观念, 缺乏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动机。在事业活动中不仅不注重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 而且有成本最大化倾向。与企业组织不同, 事业单位作为非营利组织, 其运营不以营利为目的, 事业单位的资金提供者不要求得到经济回报, 政府及其他出资人也不需要事业单位提供利润信息, 所以也就没有核算成本的外部压力。鉴于此, 笔者认为事业单位应在不违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基本原则基础上, 在其内部推行一套能满足内部管理需要的成本核算制度, 才能有效地促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才能应对未来生存与发展的要求。   二、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意义   1.价值规律要求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事业单位要在市场竞争中立足于不败之地和长远发展,则必须利用价值规律不断进行资源配置,加强管理,从而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积累社会财富。   2.事业单位从历史发展角度看需要加强成本核算。事业单位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命运掌握在政府手中,因为他们所需要的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财政拨款;而市场经济时代政府通过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财政拨款主要集中在公用事业,而其他事业单位财政拨款已大大减少,大部分事业单位的命运掌握在成本手中。   3.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有利于推动事业单位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可以合理定编定员,分流富余人员,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少事业单位发展中的瓶颈,让在岗人员劳有所得,安心工作,富余人员自谋适合自己的职业并挣得更多的收入,从而实现了我国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这样不但推动了分配制度改革也促成了人事制度改革,从而促进事业单位向着高效、精简、服务方向发展。   4.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有利于考核事业计划的执行情况。当前政府和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考核是通过目标责任制来完成,而目标责任书的制订主要依据成本核算。   5.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有利于促进两个效益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事业单位一般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怎样达到两个效益的有机统一即既要有利于社会又要有利于单位,则必须通过成本核算来完成。   三、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应处理好的关系   1.质量与成本的关系。事业单位不能以降低成本为借口降低服务质量,也不能以降低服务质量为条件来降低成本,必须质量与成本有机统一,协调发展。   2.数量与成本的关系。要在增加服务项目的同时努力降低成本,努力寻找服务项目与成本消耗的黄金分割点,既使单位受益,也使被服务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3.成本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现代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将现代科技用于实践,为人类造福,真正转化为生产力,也就降低了消耗即成本。如很多治疗癌症药品价格由过去的成千上万元降为现在的数百元或数十元,这些都是科技的作用。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成本在降低。   4.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多数事业单位是以社会效益为主而兼有经济效益而服务于社会,因此该以社会效益为主的事业单位我们决不能反客为主即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主次关系必须分清。   5.成本核算与财务管理相结合。成本核算是建立在健全的财务管理之上,是财务管理的继续延伸,成本核算搞好了,更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来谈成本核算有如空中楼阁。成本核算与财务管理可以优势互补。   四、事业单位成本核算重点应做好的工作   1.健全各项制度。定额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各种原材料,燃料,动力,工具等消耗定额,以及设备利用,资金占用和费用开支等定额,并及时检查和反映定额的执行情况;财产物资登记盘存制度,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每月、每季、年末进行实地盘存制并对结果进行进行处理,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成本核算工作正确进行;健全单位内部计划价格制度,内部计划价格是单位内部结算的依据,也是实行内部经济核算制度的重要条件。 单位在进行材料、存货等的购进或销售时可采用计划价格制度并于每月月末进行成本差异分摊 ;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是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记录,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成本核算的质量.事业单位应重视原始记录的登记,传递,审核和保管等项工作,建立统一的核算流程,努力规范事业单位内部成本核算的工作。   2.管理者的成本核算意识。作为管理者首先树立正确的成本核算意识观,然后正确去操作,若没有此意识,就谈不上进行成本核算,这也是成本核算的前提。管理者应不断的学习和参加培训,特别是需要强有力的组织和领导来提高成本核算的意识、方法等。  3.固定资产成本核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应按企业会计准则计提折旧,而按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及《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不计提折旧,那么固定资产达到报废期限的更新换代怎样处理?收费标准怎么制订?成本能否收回?都是问题,要解决此问题则必须结合事业单位实际和吸取企业相关经验及参照相关法规制定出一个可行的固定资产成本核算方法。   4.存货及材料采购成本核算。部分事业单位对存货及材料的采购未进行成本核算并不善于管理,出现寅吃卯粮、拆了东墙补西墙,使单位严重恶性循环。只有对存货及材料采购成本进行成本核算,建立正确的补偿机制和良性运行模式,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5.销售成本核算。部分事业单位未进行销售成本核算,平时及考核时报表上是盈利,而在问题出现时则是问题多多。因此每个月都必须做好销售成本的核算,做到实事求是。   6.无形资产成本的摊销和修理费用的摊销。购入无形资产应从购入当月按使用年限进行摊销计入成本;修理费用可采取计提或在两次大修理期间摊销。   7.运用激励机制,实施考核奖罚。加强成本管理,控制成本费用最终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它需要扎实的管理基础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利用激励机制对各部门、科室、班组和责任人实施成本管理考核,奖优罚劣,这是十分必要的。对每一项成本控制目标,以项目责任状的形式落实到部门与班组,明确责任人和奖罚办法,然后根据每项经济业务进度、质量等情况进行考核并实施奖罚,这也是成本管理能够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   总之,进行成本核算是深化事业单位财务改革的关键措施,有利于推动事业单位改革向纵深发展。,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结合执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切实做好工作,一要统一认识,明确事业单位实行成本核算的意义,二要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基础管理,建立科学而又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三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财政、审计、监督等部门要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新机制的建立,做好指导、监督和促进。参考文献:[1]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主编.中级财务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11月 [2] 林万祥 钟候主编: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4月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经济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效,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实施意见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