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引言
近年,国家逐步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我国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又一新的国家重大战略。2014年,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在此战略背景下,尤其以高铁、核电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国际化发展的契机。可以看到,国家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及国际化,对于中国产业升级,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加快占领全球化市场,促进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处于产业发展初期,培育周期长,技术、市场、政策等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较大,这些问题与以营利为目的和资金安全为首位的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相违背,企业难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开发性金融是政策性金融的深化和发展,它不以盈利为目的,不进入高度成熟的商业化领域,而是在市场缺失的领域,从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出发,坚持市场建设方式,以融资为杠杆,利用政府组织优势,引导资本投向国家政策鼓励的产业。国开行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及国际化起到主导作用。如何更好更合理的利用开发性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及国际化是我们值得研究的问题。
国内关于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谭中明(2012)、袁天昂(2010)、胡海峰(2010)等人从资本市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角度出发认为应该培育与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来发展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顾海峰(2011)则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并分别从政策性直接金融层面、政策性间接金融层面设计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金融支持政策。王保忠(2015)认为在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过程中,包括基础设施投资、能源、特色产业等领域,应该以开发性金融形态为主导,以培育商业性金融为辅。在开发性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支育辉(2012)以西部地区发展的视角,认为开发性金融在支持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应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蓝虹(2012),杜莉(2013)对开发性金融支持碳金融发展进行了研究,认为开发性金融在碳金融市场建设中可以发挥信息溢出,风险过滤和信用增进作用,有助于解决我国碳金融发展面临问题,推动碳金融快速发展。本文在前期学者研究基础上,着重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总结和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及其国际化的开发性金融支持模式。
二、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 国家扶植力度空前,多项政策和规划出台。近年来,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国际化,国务院及各部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规划,例如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等。规划和意见中,都重点提到了要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创投和股权投资基金,引导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等。发改委、商务部等多部委也分别出台了多项综合性政策和具体实施规划,涉及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各个子领域,主要内容涉及到整体规划,财税政策,资本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创新,国际化发展等。
2. 总体规模逐年扩大,国际化趋势明显。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超过8万亿,2011年,总产值超过9.5万亿,2015年新兴产业产值突破25万亿,年均增长25%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代表,发展趋势和投融资特点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常相似,有较大重叠性,可以参考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从而预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2012年,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达到6 011.7万亿元,同比增长9.5%;高技术产品进口总额达到5 068.6万亿元,同比增长9.4%,高技术产品的国际贸易处于快速增长状态。2003年~2012年10年间,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逐年扩大,2014年达到1 091万亿元,同比增长16%,这说明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在高新产品和技术输出的比例越来越大,产业国际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3. 研发水平不断提高,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随着国家加大对新兴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企业创新意识增强,研发力量投入加大,研发水平得到持续提高。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发明、装备和产品得到实际应用,企业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明显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部分产业拥有并掌握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核心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收入比重的5%以上。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部分领域规模上处于世界前列,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研发的投入仍明显不足,研发能力相对薄弱,研发的投入占收入比处于全球中下等水平,相当多的产业并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关键设备和技术依然依赖进口。
4. 融资需求旺盛,融资方式趋多元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国际化过程中,企业面临大量资金缺口,而金融支持力度亟待加强。首先,国内企业很难获得或者较高成本获得国外信贷机构融资;其次,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国内企业由于对国外市场相关法律法规经营环境的不甚了解,面临较大的风险,使得国内金融机构往往惜贷;再次,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很多拥有核心关键技术的企业是中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需要大量风险投资。另外,政府和骨干企业的大量资金投入造成融资需求非常旺盛。融资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渠道主要包括内部资本融资、信贷融资、股权性融资和债权性融资。目前,我国股权性融资体系尚不成熟,亟待完善。 5. 骨干龙头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全球布局。 目前,市场涌现出一批拥有自主品牌,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的骨干龙头企业,它们在开发性金融为主的金融体系支持下,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开展高层次国际商贸往来,在海外投资并购建厂,开设分支机构,建立研发中心,布局全球市场,和国际大型跨国公司展开激烈竞争,力争在国外大型企业主导的市场中获得话语权。
华为公司作为在全球电信设备市场拥有重要市场份额的企业,近年与国开行签订约400亿美元的融资额度协议。在国开行支持下,华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海外参与并购活动和建立研发中心。华为连续5年海外收入快速增长,2015年,华为海外市场收入2 291亿元,占整个收入的58%,同比增长27.8%。
三、 开发性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开发性金融着重于以市场的方法,不以盈利为目的,筹集和引导社会、商业资金,把短期零散的存款资金转化为大额、长期贷款,建立稳定资金来源,满足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扶持社会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和领域,支持国家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发展。
1. 加大信贷力度,筹集和引导社会、商业资金流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化最主要金融需要就是融资服务,国际化往往涉及到海外业务拓展、投资、并购、开设驻外机构等等,企业往往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国际金融机构对中国企业某种程度的不了解或不信任,以及过高的交易费用和苛刻条件,造成中国企业较难外国技能结构的信贷支持或者以较高成本获得信贷支持。
国开行引导和带动了其他商业银行,由国开行牵头组成银行集团,在贷款中采用同一贷款协议,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有长期和巨额资金需求的大型骨干企业或者企业集团进行银团贷款。通过国开行发起银团贷款项目,使得国开行可以避免资金紧张而不能给优质重大项目贷款;同时,又可以使商业金融机构参与规模特别大而无法参与的项目。
在开行的支持下,中兴公司从几十年前的中小型科技公司一跃成长为全球顶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占据全球主要的市场份额,从占领亚非拉市场,到成功打入欧美高端市场。自2004年以来,国开行与中兴多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13年5月,中兴向银团申请超过700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不仅如此,在政策性银行的大力支持下,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也纷纷给中兴提供信贷服务。
2. 风险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处于种子期和成长期,风险投资基金对处于该时期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壮大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投资引导作用。通过开发性金融建立的风险创业引导基金,吸引社会风险投资基金,共同支持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发展。
国开行通过股权投资可以使其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被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防止甚至杜绝企业弄虚作假,隐瞒相关信息。在具体的股权投资过程中,对于所需资本超过企业承受力的,但是项目却有益于社会的,可以考虑附条件股权投资;对有这较大财务问题的发展前景较好企业,可以将贷款和股权进行相互转化从而解除财务负担;对具有核心竞争力,且前景较好的企业,可以直接购买企业股票或者在发行过程中持有股票。国开行方面进行了股权投资行为,需定期搜集企业经营财务信息,做好审查和风险防控,一旦发现问题或者预计出现问题,可以行使股东权利进行干预以化解风险。
开发性金融创立股权投资基金可以大力支持处于成熟期或者扩张期的企业进行国际化发展。2012年,阿里巴巴集团回购回购雅虎手中持有阿里集团股份的一半,即阿里巴巴集团股权的20%,除国开行和另外8家国际性银行提供近20亿美元贷款外,国开行旗下子公司国开金融联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博裕资本、中信资本等,参与了阿里巴巴普通股的认购。
3. 投行业务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国开行作为集“投贷债租证”于一身的全能型银行,在资本市场运作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国开行资本实力雄厚,信用级别同于国家信用,掌控大量的优质客户资源,它在市场化发债、项目融资的方面经验非常丰富。国开行子公司国开证券可以开展财务顾问、企业并购、资产重组、资产证券和上市方面的投行业务,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其国际化提供全方位的整体服务。
国开行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中,主要结构是国开行作为发起人、贷款服务机构或者是其他机构资产证券化的信用增级机构。国开行可以利用资产证券化,支持商业银行加大对新兴产业的贷款力度。首先国开行可作为商业银行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承销人,对向新兴产业领域提供贷款的银行提供证券化服务,然后把这些商业贷款进行打包后向投资者出售,极大增加了此类贷款的流动性,同时也消除了商业银行投资于新兴产业的风险的顾忌和担忧。
国开行具有债券承销资格,可以利用自身信用优势,对承销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债券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在国开行和中广核集团合作中,国开行担任中广核已经发行的573亿元各类债券中的486亿元的承销商工作,市场占有率达到85%,国开行还是中广核最早合作支持其“走出去”业务的银行。在国开行的支持下,中广核“走出去”战略力推核电、太阳能、风电等多个项目。
四、 开发性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国际化对策与建议
开发性金融支持“走出去”战略,促进国际合作交流,鼓励我国企业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性企业,从而形成示范效应,并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带动整个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1. 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国际化的重要作用。国开行作为开发性金融提出者,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及国际化。国开行拥有“投贷债租证”综合性业务模式,这种综合性金融运作模式使得国开行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设计适合自身发展的金融方案时候,可以充分协调旗下证券、基金、银行、租赁等多个业务子公司,实现业务上的协调、配合、信息的共享,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对地方政府建立战略性产业国际示范园区、企业海外并购投资、企业IPO等提供一揽子的综合金融服务,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提升金融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2.构建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结合的支持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离不开高度市场化的金融服务体系,这就需要在国家相关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下,有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金融机构参与进来。开发性金融作为先锋,起到扶持和引导作用,引导商业资金共同参与并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其国际化,建立政策性金融和商业金融的金融服务体系。从国外经验来看,在产业发展及其国际化的战略初期,有国家背景的政策性金融起到主导作用,等到企业在海外逐渐发展壮大,商业金融再加大支持的深度广度足以支持企业发展时,开发性金融再逐步淡出,形成开发性金融和商业金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金融服务支持体系。
3. 加强风险防控,保证资金安全。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新技术的研发、产品研制到产品的推广、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每个时期都会面临不同类型的风险。开发性金融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务必做好风险防控,加强风险识别和风险监测,通过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手段,全面支持出口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为企业提供收汇风险保障,使企业在损失发生时及时获得经济补偿,大大降低损失的影响,化解海外经营的风险。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高风险的投融资活动要深入探讨并建立相关保险制度,如投资收益保险、工程保险、企业财产保险以及政府采购制度等,转移企业投融资风险,保证银行信贷资金安全。
4. 完善开发性金融的退出机制。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周期的特点,选择不同时间进入和退出,完善进入和退出机制。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产业的演化可以分为种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开发性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必须根据产业发展的特点而不断调整,在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入成熟期后,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发展成为支柱产业,竞争加剧,平均利润率下降,产业投资回报也会下降,开发性金融可以在这个时候选择逐步退出。开发性金融退出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情况,贷款业务的退出方式上可以选择贷款合同转让、资产证券化、债权转股权等;股权融资的退出方式可以是首次公开发行(IPO),产权交易(兼并收购),企业回购、资产清算等。总之,开发性金融在退出时要考虑国家产业政策,产业所处周期、投资回报、产业风险和市场成熟度等因素。
5. 探索与国际金融机构和国内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以“一带一路”为契机,通过建立多边金融合作机制,加强与周边区域,次区域金融机构以及合作国中央银行、开发性金融机构、主力商业银行合作,积极开展国际结算、贸易融资、财务顾问、离岸资产证券化等业务。同时,围绕中亚运输通道、东南亚通道,中巴经济走等项目合作,在核电、高铁、装备、产业园区等领域,支持中资战略性新兴企业参与到国际项目合作中,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其“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金融服务。
作者:陈进,刘曦子(对外经贸大学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现代服务业与产业升级、电子商务、创业投资;对外经贸大学信息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现代服务业、互联网金融。)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经济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