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历史论文

唐朝对李密的评价,唐代李密的故事

2024-02-17  本文已影响 490人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1. 李密的历史评价

李密在《隋唐演义》中,被描写成一个贪生怕死,阴险狡诈,为了权力不择手段的奸邪小人。可小说毕竟有艺术加工在里面,那么李密是否如《隋唐演义》描述的这样不堪?

年少老成

李密出生于四世三公的贵族家庭,虽出生时已经家道中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是在父亲的帮助下,某得了他任左亲卫府大都督、东宫千牛备身(皇宫内的警卫员)的公职。有一次隋炀帝在宫中看到正在当值的李密,感觉此人神态并非常人。让身边的宇文述告诉李密,不要把光阴浪费在宫廷警卫这个琐碎职位上,要考取功名入朝为官报效朝廷。

辞职后李密隐居起来,开始专心学习,勤奋读书。在这期间李密结识了越国公杨素,杨素见李密勤而好学、器宇轩昂。将自己的儿子杨玄感介绍给李密,并对杨玄感说“:

XunZiYuan.com

我看李密的学识气度,你都赶不上李密,你要向他学习。”,之后李密和杨玄感成为了莫逆之交。时光荏苒,日夜苦读的李密在憧憬着,有朝一日能考取功名为国效力。可造化弄人,终日苦读的李密没能等到金榜提名,却等来了天下大乱。

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征讨高句丽,连年的战事导致百姓怨声载道。杨玄感察觉到天下即将大乱,找到好友李密,让他前来一同主持起义。

李密到了以后,向杨玄感献上、中、下三策:上策是袭据涿郡,扼临榆关(今山海关),使隋军溃散关外;中策是攻占长安,占据关中和隋炀帝对抗;下策是攻打洛阳。可杨玄感并未听从李密的建议的上策,而选了下策去攻打洛阳。在洛阳连胜几场的杨玄感有些飘飘然,当听到败将李子雄要他趁早称帝的建议。杨玄感有些心动,但是他并没有失去理智,而是问李密的想法。李密通过引古论今,说服杨玄感一定要缓称王,最终听从了李密的建议没有称帝。

头脑灵活有组织能力

杨玄感因兵力悬殊而兵败身死后李密被捕,在押解去高阳的路上李密对自己同伴说道:“我们的性命,如同早上的露水,如果被送到高阳,一定会被剁成肉酱。眼下在路上,还可想想办法,怎能送去遭受酷刑,而不设法逃避呢!”大家表示同意。他们中多数人带有金钱,李密叫他们亮在押送官员面前说:“我们死后,请用这作为经费安葬,余下的就全部报答你的恩德。”押送官员被金钱利诱,答应了他们。出潼关后,防备逐渐放松,李密请求买来酒菜,每天晚上吃吃喝喝,吵吵闹闹,通宵达旦,押送官员不把这当回事。走到邯郸县,李密等七个人挖穿墙壁逃掉免于身首异处。

忘恩负义阴谋夺权

逃出生天的李密郁郁不得志,在经历了短暂的人生低谷后,加入了改变自己命运的组织“瓦岗寨”。加入后因为自己的起点高,运用自己的才智在这群农民起义军中如鱼得水。李密的加入让瓦岗寨实力大增,多次击败随军,在通过一系列操作后,取得起义军领袖翟让信任,开始逐步进入瓦岗寨的权利中心。

在瓦岗寨站稳脚跟后,有巨大野心的李密开始向更高的位置翟让发起攻击。发现李密心机王儒信怕李密上位,开始鼓动翟让担任大冢宰官职,统领百官,夺取李密的大权。翟让的哥哥翟宽又对翟让说:“皇帝只能由我们自己做,怎能送给别人!你如果做不了,就该我来做。”

李密知道了这件事,暗中有除掉翟让的打算。恰逢王世充摆着阵势打来了,翟让出兵对阵,却遭到王世充猛攻,翟让落了下风,李密和单雄信等人率领精兵强将救援,王世充败逃。第二天,翟让自己来到李密的营帐,要求饮酒作乐,李密安排菜肴招待他,他所带领的部下一一安排在各处就餐。李密请翟让入席后,拿出一把好弓给翟让鉴赏,翟让刚刚拉满,李密派一名勇士从背后将他斩首,同时杀掉了他的哥哥翟宽以及部将王儒信。徐世积被混乱的士卒砍了一刀,受了重伤,李密立即制止了,才免于死亡,单雄信等人跪地叩头请求饶恕,李密都免于处分并安慰他们。于是亲自到翟让的各个兵营,向他的将士们通报了情况,没有人敢闹事。就命令徐世积、单雄信、王伯当分统其众成了瓦岗义军真正的首领。

兵败降唐,反复被杀

内部稳定后的瓦岗寨开始对外扩张,得到权利的李密逐渐开始膨胀起来,也不再体恤将士,府库中没有什么积蓄,甚至连打了胜仗李密都不把战利品分给将士们,使得瓦岗军将领离心离德。贾闰甫、徐世勣等人数度相劝,遭到李密的疏远。李密反而对贪财的邴元真言听计从,最终导致兵败众散亲离成为孤家寡人。走投无路的李密只能西逃到长安,投奔李渊。

投奔李渊后被李渊重用,李密不但不感谢,总是感觉自己不是池中物,想要重起炉灶重头再来。不甘久居人下的李密终于等到了机会,李密率部袭破邻近的桃林县,掠夺畜产向南进入熊耳山,想要前往襄城投奔旧将张善相重操就业。

事与愿违一心想要独立门户的李密,半路被熊州副将盛彦伏兵击杀,结束了颇受争议的一生。

李密生于贵族之家,本有机会入世为官继承衣钵。怎奈生不逢时,生在乱世,死于非命,终其一生,可悲可叹。

2. 对李密的评价作文

我心目中的李密

“忠”和“孝”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民族历史上出现过无数像岳飞那样的大忠大孝的典范人物。但是封建统治者却把“忠孝”之道变成了维护其统治地位的思想武器。一篇《陈情表》看似写尽了李密报养祖母的纯孝之情及“尽节”于皇帝的忠心,而李密的实际感情,我看绝难用“忠孝”二字表述 。

既然是评价历史人物,,就不妨先用古代人物的标准衡量一下李密。《孝经》中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即孝道,以侍奉父母为起点,以侍奉君王为中途,保祖业,可显扬父母,但其最终目的还是对君王尽忠,对君王和顺,不要背叛君王。那么,晋灭蜀汉后,李密理应尽节而死,而他并没有放弃他的生命,这就能判定他的不忠。

同时,李密既已承认晋为“圣朝”,蜀为“伪朝”,理应对新王司马炎尽忠,但他又舍大家而保小家,放弃了效忠于国家的机会。古人云:“忠孝不能两全”。为忠臣不得为孝子,为孝子不得为忠臣。李密则选择了先尽孝,后尽忠的方式,看似很巧妙地解决了矛盾,而他却仅以供养祖母刘为借口。这难道就是当时的“孝“吗?

况且司马氏集团是通过阴谋和屠杀等卑劣手段建立的西晋,本以“不忠”为了巩固统治,不得不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方针。然而,不知不觉之中,晋朝就已经失去了按照古人标准衡量“忠孝”的资格了。

那就用今天的眼光看待李密吧!不难看出,李密在构思《陈情表》时,有三种交错出现的感情:一,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恐惧之情;二,对晋武帝逼迫催促的不满情绪;三,对祖母刘的孝情。但在《陈》中李密恰当地压抑了前两种感情,而对后一种感情大肆渲染。“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亦的确感人至深。然而,此时李密的孝情就不同于一般的母孙之情,而是在以辞不就任为目的的特殊感情。

“毁誉于今判伪真”,在历史的长河中,西晋仅存在了五十一年,而在祖母刘死后,李密的仕途也不顺利。或许,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李密,但历史对他的评判才是最重要的。还是等待后人对其做出科学的评价吧。那时,“忠孝”的含义又会是什么呢?

3. 李密 评价

正史中萧妃没有害李密

在隋唐演义里萧妃曾经评论李密有勇有谋,不管历史上的李密是否与萧皇后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在历史上的李密却是趁隋末天下大乱之时,结交各路英雄好汉,占据仓城,打开粮仓,赈济灾民,百姓纷纷归附义军,李密的队伍很快壮大,并多次打败隋军,步步逼近东都洛阳。不久,在洛口仓城建立了政权。由于众望所归,李密被翟让和众将领拥戴为主,称“魏公”,年号“永平”,因而威震天下。

李渊先是派李密去犒劳昔日的部下,但没多久又召回李密,逼的生性多疑的李密决定再次叛乱,这也是他生前最后一次“挣扎”。

年仅37岁的李密,在唐军将领盛彦师的追击下,阵亡。其实李密的死是注定的,他的一生就想着当上皇帝,但是他没有当皇帝的天赋,没有像李渊那般隐忍,品行的恶劣,也注定他的一生不会长久。

看到没,正史中说的再清楚不过了,萧皇后从突厥返唐后,唐太宗将其安置在了兴道里,即长安城朱雀门外的东边第一坊。

所以纵观萧皇后的一生,抛开那些小说不谈,根本就是一个可怜女人的颠沛流离的一生。不仅生前饱受屈辱,死后也要惨遭伤害。萧皇后又是何其的无辜!

4. 对李密的人物评价

(1)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3)“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5. 李密的贡献

翟让

(?~617) 隋末农民起义中瓦岗军前期领袖。东郡韦城县(今河南滑县东南)人。

曾任东郡法曹,犯法当斩,狱吏黄君汉知道他骁勇,认为他“可救生民之命”,便不顾个人安危,私自释放他。大业七年(611),翟让与同郡人徐世勣(即李勣)、单雄信起兵于瓦岗(今河南滑县南),参加起义的有故县吏邴元真、善于占卜的贾雄和翟让兄翟弘等。翟让以贾雄为军师,邴元真为书记,徐世勣、单雄信为领兵将校,所部多齐、济间渔猎手。瓦岗军初期活动于东郡一带,后从徐世勣建议,分兵西上,进入大运河所经的郑、宋(今河南东部郑州、商丘一带)界,阻截往来的公私船舶,资给丰足,归附者日众,起义军很快发展到万余人。大业十二年,李密参加瓦岗军。他设计袭斩了曾累败起义军的张须陀,次年,夺取兴洛仓,对瓦岗军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十三年二月,翟让推李密为瓦岗军首领,号魏公。不久,瓦岗军围攻洛阳,大批隋军投降,增强了李密在瓦岗军中的地位,因而李密与瓦岗军部分早期将领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翟让的司马王儒信劝翟让自为大冢宰,总领众务。翟让不从。十一月,翟让被李密用计杀死。

李密:

字玄邃,京兆长安人,名门之后,隋末瓦岗义军首领,著名军事家、战略家。“多筹算,才兼文武,志气雄远,常以济物为己任”(《隋书.李密列传》)。李密与越国公杨素意见如故,其学识深深折服杨素,杨素之子杨玄感也倾心结纳,二人结下生死之交。杨玄感起义谋反,以为李密谋主,并问计于李密。李密根据当时情况提出的一个可行的战略计划,这就是著名的“李密三策”。只不过杨玄感错误地选择了下计。“袭取东都,以号令四方”的下策,在形式大好的前提下,屡次丧失良机,终因长期屯兵坚城之下,被从辽东等地回师的隋军主力镇压。几经周折,李密投奔翟让领导的瓦岗义军。李密在为翟让提出了一个战略计划,他说:“今兵众既多,粮无所出,若旷日持久,则人马困敝,大敌一临,死亡无日。未若直趣荥阳,休兵馆谷,待士马肥充,然可与人争利”(《隋书.李密列传》)。隋炀帝命河南道十二郡讨捕大使张须陀为荥阳通守,率其精锐万余前往镇压。翟让心中大惧,欲率军远避其锋。被李密劝阻,李密指挥正确,一举歼灭张须陀,取得了瓦岗军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瓦岗军随后乘胜攻占军事重镇荥阳城,为夺取粮仓。

在瓦岗军的胜利发展中,李密以他的军事才能,为瓦岗军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全军中有了很高的威望,于是翟让等就推李密为主,号为魏公。李密推辞不接受,在众将领一再请求下,李密才同意称公。李密的瓦岗军沉浮于风云变换的隋唐之际,李密的有谋无胆最终葬送了瓦岗军的大好形势。《新唐书》云:或称密似项羽,非也。羽兴五年霸天下,密连兵数十百战不能取东都。始玄感乱,密首劝取关中;及自立,亦不能鼓而西,宜其亡也。然礼贤得士,乃田横徒欤,贤陈涉远矣!噫,使密不为叛,其才雄亦不可容于时云。

6. 李密的生平经历

历史上有两个李密。

1.李密(224—287),又名虔,字令伯,蜀汉西晋间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东)人。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及长,治《春秋左氏传》,博览多通,机警辩捷。早年曾任蜀尚书郎、大将军主簿等职。曾多次奉命出使吴国,颇有辩才。蜀汉灭亡后,征西将军邓艾闻其名,请为主簿,不就。晋武帝立太子,征诏为太子洗马。因祖母年老,须亲自奉养,遂上《陈情表》固辞不受。及祖母卒,服丧期满,以太子洗马征至洛阳。后出为温县令、汉中太守等职,为官耿直。因写诗获罪免官,卒于家。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世。《华阳国志》、《晋书》均有李密传。

2.李密(581—618年),字玄邃,一字法主,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隋末瓦岗义军首领,著名军事家、战略家.

李密的其先人为辽东襄平人,曾祖父李弼,为北魏司徒,赐姓徒何氏,北周时又为太师、魏国公。祖父李祖曜,为北周邢国公。父亲李宽骁勇善战,干略过人,为隋上柱国、蒲山公,从北周至隋,数次为将,官至柱国、蒲山郡公,号为名将。所以李密家也一直住在长安。由于李密世代都是显官,所以他的出身对他一生的经历起了重要作用。史书称李密“多筹算,才兼文武,志气雄远,常以济物为己任”(《隋书·李密列传》)。开皇中,李密袭父爵为蒲山公,从此“散家产,周赡亲故,养客礼贤,无所爱吝”(《隋书·李密列传》。

7. 李密的历史评价如何

李密打心眼里看不起李渊,每次见了李渊颇有傲色,不肯做低伏小,李渊也一直忍着。十一月,李世民大破薛仁杲,李渊就让李密去迎接一下。李密见了李世民大吃一惊,佩服的五体投地,跟殷开山说,秦王真是英明之主,要不是能力超强,怎么能平定薛仁杲这样的强敌呢。李密为啥佩服李世民,三条。

第一李世民气场强大。李世民虽然年轻,可是从小在道上混,有一股霸气,为了弥补自己年轻的不足,他特意留了一脸络腮胡,看起来相当猛。每次打仗身先士卒不避矢石,因此杀气也很重。走哪儿都是自带流量IP,谁见了都怕。第二,李世民用兵娴熟。李密也是打仗高手,也身先士卒不避矢石,两人肯定作了一番交流,李密于是被李世民征服了。毕竟自己虽然搞那么大,还是战败了。李世民虽然年轻,却能击败强敌薛仁杲,事实胜于雄辩,不服不行。第三,李世民为人豁达,推心置腹,不像李渊一股子小家子气,靠权术阴谋制人,李世民玩的是道,让你不用扬鞭自奋蹄。所以李密说,李世民才是真英雄,别人都不行。

8. 李密历史人物简介

是历史上的一段著名爱情故事。据传,唐代宰相李密与萧妃相爱,但萧妃却被迫嫁给了别人,李密为了见萧妃,想出了一系列巧妙的计策,最终得以和萧妃相会,两人共度短暂的时光。但不久之后,萧妃被丈夫发现,被迫自杀,李密也因此被流放。虽然这段故事情节曲折感人,但事实上,这个故事是否真实存在并没有铁证,有许多版本、不同的描述,历史学家们对其的真实性存在争议。流传至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它不但是一个具体的人物传说,也是艺术创作中的重要题材。在文学、戏剧、电影等领域都有涉及,如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李密乐府》、明代杂剧《长生殿》等,这也表明了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经典爱情。

9. 李密的历史评价有哪些

李密的孝是发自内心的,对祖母的感情是真挚的,他的“孝”感情真挚朴实,铺叙委婉曲折,抒情诚挚深沉,叙事具体感人.虽造语平实,但词意恳切,发自肺腑,兼之行文简练畅达,因而历久不衰,光彩照人;《陈情表》 —— 作者:李密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愍 同:悯)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祖母 一作:祖母刘)

10. 李密有什么成就

一、成语牛角挂书的故事内容如下:

隋朝有个读书人名叫李密,原是贵族出身,后来家境破落。但他喜欢读书,从不浪费能够用来读书的点滴时间。一次,李密骑着牛出外办事,就把一套《汉书》挂在牛角上,从中抽出一本,坐在牛背上一边赶路,一边读,十分专注。这一情形恰巧让大臣杨素看到,杨素问道:

“你是哪儿的书生?”

“我叫李密,辽东襄平人。”

“你读的是什么书?”

“《汉书》中的《项羽本纪》。”

杨素很亲切地跟李密详谈了一阵,觉得这个少年前途无量,便鼓励他:“你这么好学,将来一定会有成就的。”杨素回家后,把情况讲给儿子杨玄感听,杨玄感便和李密结交,成了好朋友。

公元613年,杨玄感看到隋朝大势已去,便乘机起兵反隋,并请李密为他出谋划策,但杨玄感没有采纳李密的妙计,兵败身亡。后来李密投奔了瓦岗寨的农民起义军,成为瓦岗军的首领。

后来,人们用“牛角挂书”来形容读书非常刻苦努力。

二、 牛角挂书,比喻读书勤奋,学习刻苦。《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wWw.lunwen.net.Cn中国论文网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 返回历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生骨肉科学配方,冻干生骨肉配方大全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