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农业经济经历了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增长后,农民收入有了明显提高。除了农业本身因素外,农民收入的提高通常归因于农业劳动力外出打工带来的农业家庭整体收入的上升。但近几年出现了农民主动选择在当地务农的现象,本文试图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
关键词:就业选择 农业生产率 当地转移 异地转移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工业相比,始终落后,也是阻碍经济增长的矛头。由此,选择务农都是迫不得已,现今形势发生了变化,一部分农民开始主动选择务农。本文通过分析这种变化,探究其背后的经济因素。
传统农业经济研究
迄今为止对农业经济的论述大致可以概括为:农民以从事传统农业为主;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民的收入处于生存工资水平;农材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以期在现代工业部门中找到工作,即使在现代工业部门得到的收入只是一个期望值而不是确定值;农民能够顺利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无论从个人角度考虑还是从国家经济调整大局出发,都是件值得欣慰的事。
在经济工作者笔下,农村是贫困的代名词。在他们描绘的传统农业经济世界里,农民的生活模式可以用如下几个场景来概括:
火车站拥挤的人潮里,相貌黝黑皮肤粗糙衣衫洗的浆白的农民工扛着几个蛇皮袋行色匆匆或百无聊赖的在广场里候着。粗糙的蛇皮袋里通常装着外出打工的行当,也就是一些旧衣服和旧棉被。火车站赋予他们的决不止是过客身份,火车站是生活希望的联结点。出发的列车满载着他们在城市里获得财富的愿望,归来的列车闪现的是家里嗷嗷待哺的小孩的脸,是步履蹒跚的老母期待的眼神。
农民工的身影闪现在城市的角角落落,建筑工推着泥浆车在忙碌的工地上来回穿梭;道路维修人员在轰鸣的马达声中挥舞着铲子似乎感受不到眼前飞扬的尘土;街头卖蔬菜的无证小摊主一边吆喝着,一边警惕地观察有没有城管;其它诸如餐厅的服务员、理发店的洗头工也是他们的求生职业。甚于这些,在城市马路旁的人行道上,时不时总能看到几块竖立在地上的熟悉小牌,上面写着泥水匠、木工、水电工不等的内容,牌子后面斜斜地坐着它们的主人,空洞的眼神游离在步履匆匆的行人之间。
农村里,农忙时节,小孩老人在家里烧饭洗衣晒谷,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回来了,忙着在田里收割插秧,起早贪黑,抢收抢种。到了农闲时分,能外出打工的都出去打工了,整个村子一下安静了许多。老人坐在门口晒着暖洋洋的阳光,偶尔与走过的乡邻聊上几句家常,小孩在院子里玩耍,妇女们在河埠头洗衣。
让定格的这几幅画面流动起来就构成了许多人对农民生存状态的一般看法。确实这样的描绘是真实的,甚至也代表了现在大部分农民的生存状态。所以如何促使农业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一直是发展经济学重点研究的课题。虽然近几年也兴起过对“民工荒”现象的研究热潮,但没有人敢轻易说农业已经没有剩余劳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固有的二元经济结构以及传统农业生产力低下的特点,才使得经济学家的眼光更多地投注在如何使现代工业部门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建立在良性循环基础上。一直以来,积极扩大现代工业部门,减少城市失业,吸纳更多剩余劳动力,这似乎是问题的关键。
农村经济发展新趋势
近几年,在一些经济势头发展良好的地区,农业正以另一种方式悄悄的实现着增长,农村生活景象正慢慢变得生动起来,一扫原先笼罩在农业上空的沉闷空气,农业生产活动开始多元化,农业部门也开始以积极的姿态献身于国民经济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农民当地转移这一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企业改制以后,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这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条件。在一些发达地区,乡镇企业不仅吸纳了大量当地农民,甚至还有余力招收外地转移人员。这些地区的农民已经拥有了三种就业选择,到外地打工,在当地乡镇企业工作,或者在家务农。
按照发展经济学一贯的思路,农民面临这三种机会时,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中,农业甚至不能视之为机会,只能说是不是选择的选择。令人惊讶的是,在这些地区,仍旧有一些农民固守农业这份天地,应该说他们不是没有机会转移,转移到外地可能受各种因素的牵制,转移到当地乡镇企业却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抱守农业等于保守贫困,这似乎是共识。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致使他们宁愿与贫困的农业为伍,而不愿转投象征富裕的现代工业的怀抱?
“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了“新农村建设”,指出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我国城市和农村一同实现现代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现阶段农民就业选择的发展规律
从经济学角度讲,当农民面临更多的选择时,权衡的标准只能是经济利益标准。直观地讲,也就是收入标准。农民放弃了看似更佳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的机会去从事农业,关键在于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的差异程度。只要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的非农收入足够大,农民没有理由还坚守在泥土地上。农民主动从事农业的答案只能有一个,农业收入至少不低于非农收入,或者更严格的讲,至少不低于非农收入减去转移成本。
从发展经济学的知识看,日新月异发展迅速的现代工业部门与固守传统、停滞不前的农业部门形成鲜明对比。但现在的情形是,平衡条件是收入相等。农业收入上升的原因有很多,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制度方面的原因,许多文献已经对此做出过各种各样的解释。本文认为,最近几年导致农民主动选择务农的主要原因是:
大量剩余劳动力被非农产业吸收
现代工业部门尤其是乡镇企业吸收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农业就业人数下降,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上升,从而增加了农业的吸引力。甚至对于部分农民而言,到乡镇企业工作的收入与在农业的收入相比已经没有很大的差别。 根据统计年鉴的数字,1978年有92.4%的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到1997年这一比例就已经下降到了57%。根据约翰逊(2000)的估计,到2010年,从事农业的人口将下降到23%。在1978年,只有4%的农民家庭收入来自于非农业收入,到了1985年这一比例上升到31%,而且到1998年这一比例则进一步增加到了43%。上面这些数据表明了以下问题:
非农部门是农民首选 过去几年,转移到非农部门就业(包括异地转移和当地转移)是农民就业的首选,但情况在慢慢转变。
农业部门就业人数减少 由于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部门后,农业部门的就业人数明显减少,假定土地面积不变的话,人均土地面积自然会上升。
非农收入是农民的生活来源 事实上,农业经济是以个体农户家庭为单位的,在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部门后,家庭拥有的土地量不发生变化,反而家庭在非农部门的收入成为农业资本的来源。
农业收入因劳动力减少而上升 由于在农业闲置的劳动力减少,人均真实耕地面积增加,导致农业真实的劳动生产率上升,由此带来农业收入上升。
这里要指出的是,虽然异地非农就业的收入可能是当地非农就业收入的数倍,根据赵耀辉对四川省的估计,如果一个农民从农业转向当地非农工业,会使家庭收入增长13%,而转向异地工业部门会使家庭收入增长49%。但是,农民异地就业还是受到各种因素限制的,而当地乡镇企业的兴起却解释了大部分非农就业。当然农民在非农就业和务农之间做选择时,比较的也是当地非农就业和农业就业收入之间的差异。
精耕细作型的农业技术进步
本文所说的精耕细作与传统固有的概念不同。我国农业的一大特点是地少人多,所以农业制度的演进轨迹也是遵循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向的。
从纯粹经济学角度讲,我国农业模型是农民阶层的自耕农模型。地少人多再加上自耕农的特征,使得农业精耕细作成为必然。然而这种精耕细作更多地是在传统农业的方式下进行的,增产增收是它的主要特征,尽可能地增加轮作次数,提高亩产。由于农业技术创新远远落后于工业,所以造就了农忙时大忙,农闲时大闲,农业收入水平低下的局面。
但是,制度总是朝着有利的方向前进的。虽然农业技术进步细微,小户型农业也不适应大型机械化农场式作业,农民却慢慢地在手工劳作和机械化之间找到平衡。农村中既有人开始专门从事稻谷收割,也存在家家户户自己准备抽水机的现象。
概言之,传统农业的生产效率在慢慢提高,适合分工的地方分工,适合家庭自己经营的就自己经营。这样一来,更多的劳动从传统农业中释放出来,农忙时节一家老小统统忙的不可开交的情形大为改善。农忙不再是农民的头等大事。
相反,更多的劳动投入在农闲时节,他们思考如何引进经济作物,如何在各种经济作物之间做到衔接。譬如,某地区的农民在前几年开始种植黄花梨树,梨树的收获周期比较长,在中间的这段时间,他们经过慎重考虑,开始在树下种植毛豆,种植过毛豆的土地比较肥沃,他们就接着按季节种植各种蔬菜。在这个过程中,原本只是自给的蔬菜有了富余,于是他们开始尝试在市场上出售,参与市场活动带来的甜头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信息使他更有积极性以市场为导向耕耘土地。甚至他们开始考虑农业和副业的关系,有意识地把种植水稻、蔬菜、经济作物和养家禽联系起来。当这些活动与市场相联系后就会产生良性循环。
现如今,有些农民开始尝试承包更多的土地以获得规模效应,此时的土地承包者不同于改革初期的“种田大户”,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农业经营大户。他们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入并学习新的产品种植技术,主动探索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方法,试图从各种途径增加自己的农业收入。农民的就业决策才呈现了多样化,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不再是唯一的选择,农村也不再是过去传统农业经济的代名词。
农民就业选择的变化
非农部门不再是唯一选择 农民在作就业决策时,现代工业部门不再是唯一向往的选择,异地转移、当地就业和务农都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
收入水平是选择就业的主要标准 有些农民会选择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而有些会主动选择务农,选择的标准是收入水平的差异;既然农业在就业决策中有了同等的地位,那就说明农业工资已经有了与工业工资相抗衡的能力;工业工资的上升与工业边际产出相联系,农业工资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或者说农业平均产出相联系。
技术进步是农业经济增长新因素 农业精耕细作程度的不断加深,带来人力资本积累型技术进步,因此由过去的粗放型向现今集约型转变的技术进步成为农业经济增长的新因素。
虽然上述情形还只是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的一些地区呈现的景象,但是却成为农业与工业同样成为吸引剩余劳动力转业的一个行业。工农业均衡发展,二元经济结构的慢慢消亡,成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
参考文献:
1.郭熙保主编.发展经济学经典论着选.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2.胡景北.工资增长的发展经济学导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3.胡景北.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一种可能机制.经济研究,1998(3)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农业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