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农业论文

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农业现代化和现代农业的关系)

2022-12-18  本文已影响 332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要〕 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过程中,需要厘清和把握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现代农业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关系,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关系,现代农业与集体经济的关系。正确理解和把握好这些关系,是建设现代农业的认识前提。
  〔关键词〕 现代农业,关系,新农村建设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过程中,厘清和把握与现代农业相关的几个关系问题,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理论前提。
  一、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按照国内盛行的“三分法”的主流派观点,农业发展史可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传统农业是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阶段,它的基本特征是:使用的生产工具有了进步,人类在冶铁术和畜力使用的基础上发明了耕犁,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了进步,创造了利用人工施用有机肥来提高土壤肥力的办法,发明了用选择农作物和牲畜良种来改善农作物和牲畜性状的技术,此外还创立了间作、套种等复种制度。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现代农业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生产手段和装备进行生产,运用现代科学的理念及方法进行经营和管理,是生产率和社会化程度较高的农业。根据我国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农业科学技术政策,现代农业的内涵分为三个领域:产前领域,包括农业机械、化肥、水利、农药、地膜等领域;产中领域,包括种植业(含种子产业)、林业、畜牧业(含饲料生产)和水产业;产后领域,包括农产品产后加工、储藏、运输、营销及进出口贸易技术等。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现代农业的内涵是不断变化、不断丰富的。
  农业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用现代工业提供的技术装备农业,用现代的生物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市场经济观念和组织方式来管理农业,创造很高的综合生产力,同时关注资源生态保护,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农村。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历史概念,农业的现代化程度也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建设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济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就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
  二、现代农业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关系
  目前我国农村主要还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很多人担心这和集约化的现代农业会产生矛盾。对此,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研究员说,现代农业在小家庭经营中也能实现。就是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现代农业不矛盾,家庭承包经营模式同样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从现代农业的内涵来看,建设现代农业不仅仅是要发展机械化大农业,使用良种、科学施肥用药、节水灌溉等同样是现代农业建设的要求。
  从国际经验看,世界农业一般有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人多地少的国家,比如中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由于土地或水资源相对稀缺,一般都是小家庭规模的农业经营,走资源节约型的道路;另一种是美国、加拿大、法国等这样人少地多、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这些国家由于土地和水资源极为丰富,而劳动力短缺,一般走大农场、大规模农业经营之路。
  资源类型不同、国情不同,各个国家农业现代化道路也不尽相同。就中国来说,即使到了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达到60%,农村人口仍然有七亿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农业要想走规模化道路,也是非常困难的。况且,我国人均土地经营规模小,近期内没有条件普遍扩大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只能在不改变小农户承包经营的前提下,以生物技术和集约经营来进行土地替代,在区域化种植、集约化养殖、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领域发展专业化和社会化大生产,形成规模经济,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因此,家庭承包经营既适应现阶段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式,也能适应未来的发展方式;现代农业既可以在“大农场”中实现,也可以在小家庭经营中实现。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要以小家庭经营规模为基础。
  三、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关系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惠及广大农民的事业。社会主义新农村除了发展现代农业这一首要任务外,还包括生活的宽裕、乡风的文明、村容的整洁和管理上的民主,它是涵盖现代农业的大范畴。
  城镇化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既包括城乡人口变动,也包括人口观念的转变和质量的提高;既包括人口在城乡比例上的变动,也包括由此带来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动;既包括劳动力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也包括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城镇流动的过程;既包括乡村的城镇化,也包括城镇自身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城镇化水平一般用城镇化率来表示。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和必由之路。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农民增收致富的愿望,大量青壮年进入城镇,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特别是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的老龄化相当严重,他们的技术、知识水平和发展现代农业相比差距很大。那么,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由谁来支撑、完成?这似乎反映了这样一个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是相矛盾的。对此,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仁健明确指出:“中国推进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这两件事情是并行不悖的”。农业现代化要靠人来实现。但将近十亿的人拥挤在农业领域里,这是很难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须要将数以亿计的剩余农业劳动力转向城市、转向非农产业,农业现代化实现才有希望。另外,从国际经验看,农业劳动力大量向外转移是一个历史趋势,也是一个历史潮流。因此,今后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快农业劳动力的向外转移步伐。
  至于培养新型农民问题,2007年一号文件讲得很清楚。对于现有农村劳动力,将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同时,采取各类支持政策,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带头人。支持工商企业、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乡土人才创办现代农业企业。
  总之,现代农业将农业现代化、新的农业技术革命和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融为一体,从整体上变革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进步,必将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的发展。同时,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的发展也会直接带动和促进农村综合发展、产业集中化、企业化和社会化,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基础和制度保障。
   四、现代农业与集体经济的关系
  集体经济,亦称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在我国,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简称,包括城乡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或者合作社经济。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和发展,我国现在的集体经济已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集体经济了,而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的集体经济,是新的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既包括通过产权制度改革而形成的集体经济,也包括混合所有制中由公有控股的股份制经济和广大职工投资入股的股份合作经济。农村集体经济,则是指农业以至农村中的各种合作社经济。集体经济重点是从经济的所有制性质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角度来讲的,它侧重于生产关系的内容。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一种农业形态。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因此,现代农业是侧重于生产力的角度来讲的,当然,它也是制度变革或创新的过程。
  集体经济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集体经济更有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1990年,邓小平就中国农业的改革和发展,首次阐释了“两个飞跃”的思想。他指出:“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①1992年7月,邓小平在审阅中共十四大报告稿后指出:“从长远的观点看,科学技术发展了,管理能力增强了,又会产生一个飞跃。”“农村经济最终还是要实现集体化和集约化。”“现在土地是公有的。要提高机械化程度,利用科学技术发展成果,一家一户是做不到的。特别是高科技成果的应用,有的要超过村的界线,甚至超过区的界线。仅靠双手劳动,仅是一家一户的耕作,不向集体化集约化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是不可能的。就是过一百年二百年,最终还是要走这条路。”②邓小平的判断是正确的。集体经济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集体经济更加有利于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同样会推动集体经济的发展。因为发展现代农业必然要求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同时,为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形式,比如股份土地合作制等,它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产物,更是适应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好形式。
  注释: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5.②邓小平年谱:下册(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349-1350.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农业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农村城市化发展对农民生活的影响(农村逐渐城市化)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