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农业论文

后汉书参考文献(汉书和后汉书中的都详细记载了)

2022-12-18  本文已影响 133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一、《后汉书》列传着录传主各体着述之体例范晔( 398-445 )撰着《后汉书》,始于南朝宋( 420-479 )文帝元嘉元年( 424 ),范晔因事触怒大将军彭城王刘义康( 409-451 ),左迁为宣城(今属安徽)太守之时。其后范康几经升迁,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元嘉二十二年( 445 ),范晔被人告发与密谋拥立刘义康一案有牵连,以谋反罪入狱,被处死刑,时年 48 岁 [ ① ]  。  范晔以东汉官修史书《东观汉记》为主要依据, 参考 其前的诸家后汉史着,自定体例,订讹考异,删繁补略,撰成《后汉书》。该书原定十纪、十志、八十列传,合为百卷,与《汉书》相伯仲。但是十志未克完成,范晔即被处死刑。现在《后汉书》里的《律历》、《祭祀》、《天文》、《五行》、《郡国》、《百官》、《舆服》等八志,是后人从司马彪 (约 242- 约 306 )所着 《续汉书》里摘取出来,补入《后汉书》的  [ ② ]  。  在 中国 古代正史中,《后汉书》显现出一个非常突出的新特点,这就是它在列传中详细着录了传主各种文体着述的情况,并形成较为规范的着录体例。  《后汉书》卷 80 《文苑传》共为 28 人作传,其中有 18 人的传记着录了其各种文体着述 [ ③ ]  。此外,见于诸列传者,尚有 30 人,均于传记中详细着录其各体着述 [ ④ ]  。以上两个数字相加,《后汉书》共为 48 位传主着录了其各种文体着述情况。  那么,《后汉书》怎样为传主着录其各种文体着述情况呢?试举数例,以见一斑:  初,(桓)谭(前 23 ? -56 )着书言当世行事二十九篇,号曰《新论》,上书献之,世祖善焉。《琴道》一篇未成,肃宗使班固( 32-92 )续成之。所着赋、诔、书、奏,凡二十六篇。 [ ⑤ ](班)固所着《典引》、《宾戏》、《应讥》、诗、赋、铭、诔、颂、书、文、记、论、议、六言,在者凡四十一篇。 [ ⑥ ]瑗( 78-143 )高于文辞,尤善为书、记、箴、铭,所着赋、碑、铭、箴、颂、《七苏》、《南阳文学官志》、《叹辞》、《移社文》、《悔祈》、《草书艺》、七言,凡五十七篇。 [ ⑦ ](张衡 [78-139] )着《周官训诂》,崔瑗以为不能有异于诸儒也。又欲继孔子(孔丘,前 551- 前 479 )《易》说《彖》、《象》残缺者,竟不能就。所着诗、赋、 铭、七言、《灵宪》、《应闲》、《七辩》、《巡诰》、《悬图》,凡三十二篇。  [ ⑧ ](马融 [79-166] )着《三传异同说》。注《孝经》、《论语》、《诗》、《易》、《三礼》、《尚书》、《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所着赋、颂、碑、诔、书、记、表、奏、七言、琴歌、对策、遗令,凡二十一篇。 [ ⑨ ](蔡邕 [132-192] )撰集汉事,未见录以继后史。适作《灵纪》及十意,又补诸列传四十二篇,因李傕(? -198 )之乱,湮没多不存。所着诗、赋、碑、诔、铭、赞、连珠、箴、吊、论议、《独断》、《劝学》、《释诲》、《叙乐》、《女训》、《篆艺》、祝文、章表、书记,凡百四篇,传于世。 [ ⑩ ]着《楚辞章句》行于世。其赋、诔、书、论及杂文,凡二十一篇。又作《汉诗》百二十三篇。 [11]  综合考察此 48 条传记资料,我们可以归纳出《后汉书》着录传主各体着述情况的基本体例:  ( 1 )传主着述的着录次序,一般先经、史、子着述,后文辞着述。  ( 2 )传主所着文辞的着录,包括各种文体及未归入各体的杂出篇章。  ( 3 )传主所着各种文体的着录次序,一般先诗、赋、碑、诔、颂、铭、赞、箴等“有韵之文”,后疏、奏、论、议、章、表、书、记等“无韵之笔”。  ( 4 )六言、七言、琴歌等,在诗之外单列文体,且往往居于传主所着各种文体之末。  ( 5 )传主所着未归入各体的杂出篇章,或列于各种文体之前,如《班固传》;或夹于各种文体之中,如《蔡邕传》;或列于各种文体之后,如《张衡传》。  ( 6 )最后大都准确地着录传主所着文辞的总篇数。  ( 7 )传主单独成书的着作,则另加着录,如桓谭《新论》、王逸《汉诗》等。  最早注意到《后汉书》着录传主各体着述这一现象的,是 章学诚( 1738-1801 )。他在《文史通义》中指出:范晔《后汉书》“所次文士诸传,识其文笔,皆云所着诗赋碑箴颂诔若干篇,而不云文集若干卷,则文集之实已具,而文集之名犹未立也。” [12] 其后, 王瑶、傅刚等续有所论 [13] 。 本文拟在前人 研究 的基础上,进一步详细考述《后汉书》列传着录传主各体着述的学术渊源,《后汉书》列传着录文体的归类 方法 ,以及《后汉书》列传着录文体的排序原则等 问题 ,以求正于方家。二、《后汉书》列传着录传主各体着述渊源考《后汉书》在列传中详细着录了传主各种文体着述的情况,这一体例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学有渊源的。大要而言,《后汉书》列传着录传主各体着述的学术渊源,其潜在因素是东汉以降整理文人文集的 文献 编纂传统,其显在因素则是以《史记》等前代史着为代表的史学着述传统。这里先考论史学着述传统。  在《后汉书》撰着之前,可以作为史着典范的着作,首先有司马迁(前 145- 前 87 ?)的《史记》和班彪( 3-54 )、班固父子的《汉书》。  司马迁撰《史记》,着录传主的着述,大致采用四种基本体例:  第一,在列传中结合生平事迹,引录传主着述的主要篇章,并列举传主着述的其它篇章。如《司马相如列传》依次列举了司马相如(前 179- 前 118 )的《子虚赋》、《喻巴蜀檄》、《难蜀父老》、《上书谏猎》、《哀秦二世赋》、《大人赋》、《封禅书》等篇章,传末云:“相如他所着,若《遗平陵侯书》、《与五公子相难》、《草木书篇》不采,采其尤着公卿者云。” [14]  第二,记载传主着述的篇章和字数。如《老子韩非列传》记韩非(约前 280- 前 233 ):“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 [15]  第三,仅记载传主着述的书名及篇数。如《孟子荀卿列传》记孟子(约前 372- 前 289 ):“退而与万章(生卒年不详)之徒序《诗》《书》,述仲尼(孔丘)之意,作《孟子》七篇。” [16]  第四,仅记载传主着述的字数。如《老子韩非列传》记老子(李耳,生卒年不详):“乃着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17] 《孟子荀卿列传》记荀子(约前 313- 前 238 ):“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着数万言而卒。” [18]  由此可见,《史记》几乎不存在明显的文体着述观念和文体分类意识,但其第一种体例,即在传记中大量引录传主着述的篇章,则成为后代史传的圭臬。  其后班固继承其父班彪未竟的事业,撰着《汉书》,基本上承袭了《史记》对传主着述的着录方式,大多数传记都结合对传主生平事迹的叙述,择要引录传主着述的部分篇章,但却仍未在传末作一区辨文体的综括说明。除了转录自《史记》的列传以外,如《汉书》卷 51 《邹阳传》、《枚乘传》,卷 62 《司马迁传》等,都是如此。  但是,《汉书》中有几篇传记值得格外注意。《史记》将 董仲舒(前 179 ? - 前 104 ?)归 入《儒林传》,仅记载其经学着述,并未着录其文辞着述 [19] 。而《汉书·董仲舒传》则在传末概述传主所着文辞的篇数,并兼及传主的经学着作,云:  仲舒所着,皆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教,凡百二十三篇。而说《春秋》事得失,《闻举》、《玉杯》、《蕃露》、《清明》、《竹林》之属,复数十篇,十余万言,皆传于后世。掇其切当世施朝廷者着于篇。 [20]  像这样分述文辞(如“上疏条教”之类)与经学着作(如“说《春秋》事之属)的着录方式,值得我们注意。  再如《汉书·东方朔传》,结合东方朔(前 154- 前 93 )的生平事迹,依次引录了《谏除上林苑》、《化民有道对》、《答客难》、《非有先生论》等篇章,传末又详列东方朔着述的其它篇章,云:  朔之文辞,此二篇(按,指《答客难》和《非有先生论》)最善。其余有《封泰山》,《责和氏璧》及《皇太子生禖》,《屏风》,《殿上柏柱》,《平乐观赋猎》,八言、七言上下,《从公孙弘借车》,凡刘向(前 77- 前 6 )所录朔书具是矣,世所传他事皆非也 。 [21]  所谓“刘向所录朔书”,颜师古( 581-645 )注云:“刘向《别录》所载。”盖即刘向所整理的东方朔集,所收当为东方朔所有的文辞着述。该集应该是分篇排列,而非分体编辑。但所谓“八言、七言”,则以文体为名,并列于文辞着述之末,这一现象也值得我们注意。  而《汉书·扬雄传》则明显地分类记述了扬雄(前 53-18 )的着述:  实好古而乐道,其意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以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传莫大于《论语》,作《法言》;史篇莫善于《仓颉》,作《训纂》;箴莫善于《虞箴》,作《州箴》;赋莫深于《离骚》,反而广之;辞莫丽于相如(司马相如),作四赋:皆斟酌其本,相与放依而驰骋云。 [22]  这里在行文上先言“经”、“传”(按,即子书)、“史篇”,后言“箴”、“赋”、“辞”,隐然表现出扬雄着述时所持的文献分类观念和文体分类观念,也表现出班固对这种文献分类观念和文体分类观念的客观认定。然而,班固仅仅是以排比句式来表述扬雄的各种着述,却并未对扬雄的经、子、史着述与文辞着述作出明确的类型区分,因此在他的叙述中,“经”、“传”、“史篇”、“箴”、“赋”、“辞”六类是相互并列的。可见在班固生活的东汉(前 6-220 )中期,人们对经、史、子着述与文辞着述虽已加以区别对待,却尚未严分畛域。  此外,东汉中、后期,朝廷曾组织编修史书《东观汉记》 143 卷 [23] 。该书流传初期,颇为世人所看重,把它与《史记》、《汉书》合称为“三史” [24] 。刘勰( 466 ? -539 ?)《文心雕龙·史传》说:“至于后汉纪传,发源《东观》” [25] ,范晔撰《后汉书》即多取材于《东观汉记》。惜唐宋以降,《东观汉记》渐渐散佚,至元代已无一完篇传世了。据现存佚文,该书在介绍传主生平事迹时,曾连带叙及文体,例如:  ( 申屠刚 [ 约前 20-55 在世 ] )涉猎书记,果于行义。 [26]  曹褒 ( ? -102) ,字叔通,笃学有大度,常慕叔孙通(约前 221- 前 188 在世)为汉礼仪,昼夜研精沉思,寝则怀铅笔,行则诵书记。 [27]  班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固数入读书禁中,每行巡狩,辄献赋颂。 [28]  梁鸿(约 9-89 在世)常闭户吟咏书记,遂潜思着书十余篇。 [29]  蒋叠(生卒年未详) ,字伯重,为太仆,久以台阁,文雅通达,明故事,在九卿位,数言便宜,奏议可观。 [30]  但由于该书仅存残篇断简,未见全文,我们无法断定该书是否在人物传记中着录传主各种文体的着述,当然也无法得知该书如何着录传主的各体着述。  《宋书·范晔传》说:“(范晔)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 [31] 范晔撰《后汉书》得以参照的后汉史着作,除了《东观汉记》以外,着录于《隋书·经籍志》的还有以下 9 种:三国吴谢承(约 222-252 在世)《后汉书》 130 卷,晋薛莹(? -282 )《后汉纪》 100 卷,司马彪(约 242- 约 306 )《续后汉书》 83 卷,华峤(? -293 )《汉后书》 97 卷,谢沈(约 294- 约 345 )《后汉书》 122 卷,张莹(生卒年不详)《后汉南记》 55 卷,袁山松(? -401 )《后汉书》 100 卷,张璠(生卒年不详)《后汉纪》 30 卷,袁宏( 328-376 )《后汉纪》 30 卷 [32] 。这些史着,除袁宏《后汉纪》为编年体史书外,均为纪传体史书,但都仅存残篇断简,因此我们也无法得知它们怎样在人物传记中着录传主的着述情况。据推测,谢承《后汉书》大概已有《儒林传》与《文苑传》之分 [33] ,若然,则谢承书中有可能着录传主各种文体的着述,而为范晔《后汉书》所本。  然而根据现存文献资料,我们仍然可以断言,在列传中详细着录传主各种文体着述的情况,这并不是范晔《后汉书》的首创。《东观汉记》、谢承《后汉书》是否已有这一体例姑且存疑,但早于范晔的《后汉书》,陈寿( 233-297 )的《三国志》已有这一体例,却是毫无疑问的。  《三国志》始撰于西晋武帝(司马炎, 236-290 )太康元年( 280 )灭吴后,约历经 10 年,撰成全书 65 卷。此书已有为传主着录各种文体着述的例证,经查检全书,共有以下 6 条资料:  晏( 190-249 ) 长于宫省,又尚公主,少以才秀知名,好老庄言,作《道德论》及诸文、 赋 着述凡数十篇。 [34]  着诗、赋、论、议垂六十篇。 [35]  (应)玚(? -217 )、桢(? -217 )……咸着文、赋数十篇。 [36]  (郄正 [220 ? -278] )凡所着述,诗、论、赋之属,垂百篇。 [37]  (张)纮(约 176-228 在世)着诗、赋、铭、诔十馀篇。 [38]  (薛综 [ ? -243] )凡所着诗、赋、难、论数万言,名曰《私载》,又定《五宗图述》、《二京解》,皆传于世。 [39]  在这 6 条资料中,虽然《何晏传》和《王粲传附应玚、刘桢传》的着录仅言及“文、赋”,未能详列各种文体,但其余 4 条却已经是比较规范的传主文体着述资料了,与《后汉书》的着录体例若合符契。据此可以断定,至迟在晋武帝太康( 280-289 )年间,史着中已经出现在列传中详细着录传主各种文体着述的情况,此时下距范晔撰成《后汉书》约 145-155 年。  值得特别说明的是,史着着录传主各种文体着述的情况,实际上是人们编纂文集的实践活动的客观记录。早在东汉中期班固生活的年代,人们已经开始按文体分类编纂前人的文辞着述了。如东汉章帝建初八年( 83 )正月刘苍(? -83 )甍,《后汉书》记载道:  诏告中傅,封上苍自建武以来章奏及所作书、记、赋、颂、七言、别字、歌诗,并集览焉。 [40]  据我所知,在现存史籍中,这是人们按文体分类编纂文集的最早记载。又如 《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记载:  景初( 237-239 )中诏曰:“……撰录(曹)植( 192-232 )前后所着赋、颂、诗、铭、杂论凡百馀篇,副藏内外。” [41]  由此可见,从东汉中期至三国时期 150 多年间,人们已经逐渐习惯于按文体分类编纂文人的文辞着述了。《后汉书》列传中传主各种文体着述的着录,大抵隐现出这种 编纂文集的实践活动;而 《三国志》列传着录传主各种文体着述,则无疑是这种 时代 风气的产物。  此外,《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裴松之( 372-451 )注引挚虞(约 245- 约 312 )《文章志》,载:  刘季绪(生卒年不详),名修,刘表( 142-208 )子,官至东安太守。着诗、赋、颂六篇。 [42]  东晋穆帝(司马聃, 343-361 , 345-361 在位)永和四年至十年( 348-354 )间,常璩(约 344-361 在世)撰成《华阳国志》 [43] 。该书亦有数条着录传主着述的资料,如:  (李)胜(生卒年未详)为东观郎,着赋、谏、论、颂数十篇。 [44]  凡(文)立(? -279 )章奏集为十篇,诗、赋、论、颂亦数十篇。 [45]  (常宽 [ ? - 约 322] ) 凡所着述,诗、赋、论、议二十余篇。 [46]  凡此皆可证明,在两晋时,史着在列传中详细着录传主各种文体着述的情况,已成定例,这正是《后汉书》着录传主着述的渊薮。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第一,在史着列传中详细着录传主各种文体着述的情况,这并不是范晔《后汉书》的首创,《东观汉记》、谢承《后汉书》是否已有这一体例姑且存疑,但早于范晔着《后汉书》 150 年左右的《三国志》已有这一体例,却是毫无疑问的。当然,《三国志》对这一体例仅仅是偶尔用之,并不像《后汉书》那样大量采用。在史着列传中详细着录传主各种文体的着述情况,并形成史书人物传记的一种比较严谨的着述规范,这一点无疑是《后汉书》的一大创举。  第二,因为史料阙如,我们无法确定《东观汉记》是否已经在列传中详细着录传主各种文体着述的情况,我们只能保守地断定, 史传中详细着录传主各种文体着述,这一体例至迟形成于西晋时期( 265-316 )。 因此,我们只能说《后汉书》列传着录传主各体着述的体例,显示出东汉时期文人各种文体的着述和编集情况,同时也表现了刘宋时期以文体分类着录作家作品的文体观念。由于我们还无法证实《后汉书》史料来源的准确时代,因此以《后汉书》列传着录传主各种文体着述的情况这一后出的事实,来推论汉末已经出现文体辨析的观念 [47] ,这是不太妥当的。  三、《后汉书》列传着录文体归类方法考《后汉书》列传着录传主文辞着述,最重要的特点是详细地着录传主所着的各种文体。这种按文体着录传主的着述,表现出两点鲜明的文体分类意识:第一,归类方法,即一体可统括数篇,各篇可分列诸体,一种文体有一个约定俗成的类名;第二,排序原则,即各种文体有 规律 地按先后次序加以排列。此节先论归类方法。  以中华书局校点本为依据,综合统计前述《后汉书》着录传主文辞着述的 48 条传记资料,一共着录了以下 62 种文体名称:诗、赋、碑、碑文、诔、颂、铭、赞、箴、答、应讯、问、吊、哀辞、祝文、祷文、祠、荐、注、章、表、章表、奏、奏事、上疏、章奏、笺、笺记、论、议、论议、教、条教、教令、令、策、对策、策文、书、记、书记、檄、谒文、辩疑、诫述、志、文、说、书记说、官录说、自序、连珠、酒令、六言、七言、琴歌、别字、歌诗、嘲、遗令、杂文。  按,这 62 种文体名称有四种情况需作辨析:  第一,同体异名之例。如:  ( 1 )卷 70 《孔融传》、卷 80 《张超传》列“碑文”,当与“碑”为一体 [48] 。  ( 2 )卷 64 《延笃传》列“应讯”,李贤( 653-684 )注:“讯,问也。盖《答客难》之类。” [49] 据此,“应讯”当与“答”为一体。又,卷 84 《班昭传》列“问” [50] ,与“答”相对为称,亦当为一体。  ( 3 )卷 60 《蔡邕传》、卷 80 《傅毅传》列“祝文”,卷 65 《皇甫规传》列“祷文”,二者当为一体 [51] 。又,卷 52 《崔寔传》列“祠”,卷 80 上《张超传》列“荐(荐)”,亦当与“祝文”、“祷文”为一体 [52] 。  ( 4 )卷 40 《班彪传》列“奏事”,卷 84 《班昭传》列“上疏”,当与“奏”为一体 [53] 。  ( 5 )卷 65 《皇甫规传》列“笺记”,卷 40 《班固传》、卷 43 《朱穆传》、卷 52 《崔寔传》、卷 54 《杨修传》均列“记”,当为一体 [54] 。  ( 6 )卷 57 《刘陶传》列“条教”,当与“教”为一体 [55] 。  ( 7 )卷 60 《马融传》、卷 63 《李固传》、卷 65 《张奂传》列“对策”,卷 70 《孔融传》列“策文”,当与“策”为一体 [56] 。  第二,文类泛称之例。如:  ( 1 )卷 42 《刘苍传》列“歌诗” [57] 。按,“歌诗”原为诗歌、歌曲的泛称,如《史记·高祖本纪》:“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 [58] 。汉人用以概称乐府机构所采编的作品,如《汉书·艺文志》着录汉代采诗目录时称有《吴楚汝南歌诗》十五篇、《燕代讴雁门云中陇西歌诗》九篇、《邯郸河间歌诗》四篇等等 [59] 。至晋、宋之际始称这类诗为“乐府”,沈约《宋书》着录沈林子着述时,有“乐府”一体,与诗、赋、赞等并列 [60] 。可见,汉之歌诗,并非文体之专名,实为文类之泛称。  ( 2 )卷 80 《杜笃传》、《苏顺传》、《王逸传》、《赵壹传》均列“杂文” [61] 。按,《文心雕龙·杂文》篇所论杂文,有对问、七体、连珠之属,并说:  详夫汉来杂文,名号多品:或典诰誓问,或览略篇章,或曲操弄引,或吟讽谣咏,总括其名,并归杂文之区。 [62]  范文斓注云:  凡此十六名,虽总称杂文,然典可入《封禅篇》,诰可入《诏策篇》,誓可入《祝盟篇》,问可入《议对篇》,曲操弄引吟讽谣咏可入《乐府篇》;章可入《章表篇》;所谓“各入讨论之域”也。(览、略、篇,或可入《诸子篇》。) [63]  然则,杂文所收非止一种文体,因此并非文体之专名,实乃文类之泛称。所以《后汉书》卷 36 《贾逵传》、卷 80 《刘珍传》单列“连珠”,卷 52 《崔寔传》单列“答” [64] ,未如其后刘勰《文心雕龙》,一并归入杂文之内。  第三,句读有误之例。中华书局校点本《后汉书》,于列传所着录的传主所着文体,多有句读之误。如:  ( 1 )卷 42 《刘苍传》列“章奏” [65] ,应点断为“章、奏”。  ( 2 )卷 60 《蔡邕传》、卷 65 《皇甫规传》、卷 65 《张奂传》列“章表” [66] ,应点断为“章、表”。卷 63 《李固传》作“章、表” [67] ,是。  ( 3 )卷 60 《蔡邕传》、卷 70 《孔融传》列“论议” [68] ,应点断为“论、议”。 卷 40 《班固传》作“论、议” [69] ,是。  ( 4 )卷 63 《李固传》、卷 64 《延笃传》、卷 65 《皇甫规传》、卷 70 《孔融传》列“教令” [70] ,均应点断为“教、令”。  ( 5 )卷 40 《班固传》列“颂、书、文、记”,卷 43 《朱穆传》列“书、诗、记、嘲”,卷 52 《崔寔传》列“文、表、记、书”,卷 54 《杨修传》列“哀辞、表、记、书” [71] ,可知书、记实为二体,不可混同。因此,卷 60 《蔡邕传》、卷 70 《孔融传》、卷 79 《服虔传》、卷 80 《葛龚传》所列“书记” [72] ,均应点断为“书、记”。  第四,未详何体之例。如:  ( 1 )卷 28 下《冯衍传》云:“所着赋、诔、铭、说、《问交》、《德诰》、《慎情》、书记说、自序、官录说、策五十篇,肃宗甚重其事。” [73] 于“说”之外,复列“书记说”、“官录说”,诸书均未着录,不知为何体?  ( 2 )卷 42 《刘苍传》列“别字” [74] ,诸书亦未着录。或即民间谣谚,以拆字为法,类似谜语,如《后汉书·五行志》载:“京师童谣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案千里草为董,十日卜为卓。凡别字之体,皆从上起,左右离合,无有从下发端者也。” [75] 刘苍所着别字,或即搜集或模仿民间谣谚的作品。  以上四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既为同体异名,可以将相关文体名称合并为一;第二种情况,“歌诗”与“杂文”虽为文类之名,但依《文心雕龙》之例,仍可列为文体 [76] ;第三种情况,可将相关文体名称分列,各为一体;第四种情况,不详其实,暂且存录。  经过整理后,《后汉书》 48 条传记资料实际着录了 44 种文体:诗、赋、碑(含碑文)、诔、颂、铭、赞、箴、答(含应讯、问)、吊、哀辞、祝文(含祷文、祠、荐)、注、章、表、奏(含奏事、上疏)、笺(含笺记)、记、论、议、教(含条教)、令、策(含对策、策文)、书、文、檄、谒文、辩疑、诫述、志、说、书记说、官录说、自序、连珠、酒令、六言、七言、琴歌、别字、歌诗、嘲、遗令、杂文。  此外,比较《后汉书》和《三国志》,有一点区别是相当明显的,那就是《三国志》仅着录传主各种文体的着述,而不掺入未归入各体的杂出篇章,而《后汉书》对传主所着文辞的着录,则包括传主所着各种文体及未归入各体的杂出篇章。这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后汉书》据以为用的传记资料,或许当早于《三国志》。在前述 48 篇传记中,《后汉书》同时着录传主所着各种文体及未归入各体的杂出篇章的,有 13 篇传记 [77] 。  综考《后汉书》着录传主着述中未归入各种文体的杂出篇章,有两点值得特别注意的体例:  第一,杂出篇章可以归并为文体,但尚未归并之例。例如,卷 52 《崔骃传》有《七依》,同卷《崔瑗传》有《七苏》,卷 59 《张衡传》有《七辨》,卷 80 上《傅毅传》有《七激》、《李尤传》有《七叹》 [78] ,这些篇章至迟在晋、宋之际即归并为七体,如《隋书·经籍志》着录谢灵运( 385-433 )《七集》 10 卷、卞景(生卒年未详)《七林》 10 卷 [79] ,当为七体文的总集。在《后汉书》列传中之所以未以文体命名,也可证明其所据史料似早于晋、宋之际,当 时尚 未以“七”名体。  第二,杂出篇章,篇数较少而难以归并为文体,或篇数虽多而性质不明之例。如 《后汉书·班固传》中,除着录传主所着文体名称以外,还列有《典引》、《宾戏》、《应讥》三篇文章 [80] 。按,《典引》,《文选》与司马相如《封禅文》、扬雄《剧秦美新》一起,收入“符命”类 [81] ,《文心雕龙》则将这 3 篇归入“封禅”类 [82] 。可见,这 3 篇仅有的作品要独立作为一类文体,这是相当勉强的,所以直到南朝梁时,人们仍难以为之确定类名。《宾戏》,即《答宾戏》,与《后汉书·崔寔传》中的“答”当为一类 [83] ,《文选》入于“ 设论”类 [84] ,《文心雕龙》入于“杂文”类 [85] ;《应讥》,性质同于《答宾戏》 [86] 。此类作品虽然篇数甚多,但单独列为一类文体,性质并不明确,与其它作品合为一类,则又略显杂乱,所以《文心雕龙》总其名为“对问”,归并于“杂文”类。  根据以上考述,我们可以对《后汉书》着录文体的归类方法做出三点结论:  第一,从《后汉书》着录文体的情况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体归类主要采用了“因文立体”的路数。也就是说,不是先有文类的设定,后有单篇文章的创作和归类;而是相反,先有单篇文章的创作,后有多篇文章因其文体功能或文体特征的相似性而合并归类,并为之命名。前述《后汉书》着录传主文体的同体异名之例,便是鲜明的例证。明人徐师曾( 1507-1570 )在谈到《文体明辨》一书的编纂方式时,也明确地说:  是编所录,唯假文以辨体,非立体而选文,故所取容有未尽者。 [87]  “假文以辨体”,即根据现有的大量文章,辨别体裁,以类相从;“立体而选文”,则是先对文体进行抽象的分门别类,然后选录各种文体的代表性文章。就其逻辑方法而言,前者运用的是归纳法,后者运用的是演绎法。“因文立体”无疑是中国古代文体归类的传统方法,正因为如此,才会在历代出现文体分类纷繁琐杂的局面,如南朝梁时任昉( 460-508 )《文章缘起》分文体为 84 类 [88] ,萧统( 501-531 )《文选》分文体为 39 类 [89] ,而明代吴讷( 1372-1457 )的《文章辨体》分文体为 59 类,徐师曾的《文体明辨》分文体为 127 类等等 [90] 。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相当注重文体的 应用 性质和 社会 功能,为了便于实用,所以文体分类日益趋于纷繁琐杂 [91] 。  这种运用归纳法,“因文立体”而产生文类的思路,恰好与西方文体分类学惯用的演绎法的思路形成鲜明的对照 [92] 。亚理斯多德( Aristotle ,前 384- 前 322 ) 在进行 艺术 分类时的基本思路是:整个人类生活包括认识、实践、创造三类 科学 ,艺术属于创造性科学;在广义的艺术中,以是否“摹仿”为标尺,把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划分出来,称为“摹仿的艺术”;在摹仿的艺术中,再以摹仿的媒介为标尺,划分出 音乐 、诗歌、绘画等门类;在诗歌中,又以摹仿的方式为标尺,划分出抒情诗、史诗、戏剧诗等种类 [93] 。黑格尔( Friedrich Hegel , 1770-1831 )的文体分类方法也采用了大致相同的思路,认为“诗的品种和分类标准只能根据一般艺术表现的普遍原则”,划分为史诗(客观表现)、抒情诗(主观表现)与戏剧诗(主客观统一)三种类型 [94] 。西方 现代 的文体分类 理论 虽然“不强调种类与种类之间的区分,反而把兴趣集中在寻找某一个种类中所包含的并与其他种类共通的特性,以及共有的文学技巧和文学效用” [95] ,但是在分类方法上基本上还是习以为常地延续了传统的演绎法的思路 [96] 。因此,西方的文体分类总是力图构成条理明晰的逻辑体系,而中国古代的文体分类则大多显得庞杂无序,随机多变。这其间的差异,约略近似于西药和中药在药物分类上的差异。  第二,中国古代的文类既然是通过“因文立体”的归纳法产生的,那么,构成某一文类的基本前提便是应有体现出某些共同的、惯例化的文体特征的一定数量的作品的支撑 [97] 。因此,具有文体相似性的作品必须达到一定数量,才可能归纳为一种文体类型,并为人们所公认。而作品数量过少,则或者暂时以单篇形式罗列,无法确定其文体类型;或者暂时依附于他类,难以独立;或者混杂称之为“杂文”,不作细分。在文体归类过程中,最为困难的是具有文体相似性的作品不多不少,有二、三篇,可确立为一类,也可不确立为一类,所以就出现了着录者的犹疑不决。《后汉书》着录传主着述,如前述班固的《典引》,便表现出这一特点。当然,这也说明当时人们对文体的辨析和归类尚不周全,体例不严,故界限不明。随着文学创作的进一步 发展 ,具有文体相似性的作品逐渐增加,一种特殊的文类便破土而出了。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文学史就是文学“种类的进化史” [98] 。  第三,《后汉书》着录传主着述时,在文体之外大量出现杂出篇章,当承袭后汉三国时期的文化观念,并非体现晋宋之际的文体观念。在文学发展史上,文体的原初生成和实际运用,与文体的理性辨析和逻辑类分,二者并不是同步出现的。理论滞后于实践,这是 历史 的常态规律。在中国历史上,先秦时期各种文体的写作已经非常繁盛,但有意识地辨析和类分文体,却是在东汉后期才逐渐开始的。刘师培( 1884-1919 )说:  文章各体,至东汉而大备。汉魏之际,文家承其体式,故辨别文体,其说不淆。 [99]  也就是说,文体学的真正自觉是汉魏之际的新生事物,这表现在文体形态学与文体分类学两方面。  东汉末年,综核名实之风盛行,蔡邕( 132-192 )的《独断》和刘熙(生卒年未详)的《释名》都是考释事物名称的着作,兼及文体的名实辨析 [100] 。《独断》“采前古及汉以来典章制度、品式称谓,考证辨释,凡数百事” [101] 。该书考释的大都是公牍文体,包括君赐臣的策书、制书、诏书、戒书,以及臣上君的章、奏、表、驳议等。《释名序》说:“夫名之于实,各有义类。百姓日称,而不知其所以之意。故撰天地、阴阳、四时、邦国、都鄙、车服、丧纪,下及民庶应用之器,论叙指归,谓之《释名》。”该书卷 6 《释书契第十九》和《释典艺第二十》,训释了奏、檄、谒、符、传、券、策书、册、启、书、告、表、令、诏书、论、赞、叙、铭、诔、碑、词等文体。蔡邕和刘熙对文体名称及其内涵和外延的考辨,已经体现出较为鲜明的辨体意识。但是,这种辨体意识更多地指向遵循文体功能进行文章写作,即如何因体作文或作文得体,而不是指向以篇归类的类别区分,因此尚属于文体形态学的范畴。  如果说蔡邕和刘熙偏重于文体形态的理论辨析的话,那么,东晋挚虞的《文章流别集》则偏重于文体归类的实践操作,属于比较纯粹的文体分类学。《晋书·挚虞传》说:  (挚虞)又撰古文章,类聚区分为三十卷,名曰《流别集》,各为之论,辞理惬当,为世所重。 [102]  《文章流别集》的《论》中详细讨论了各文体的起源、发展,指出各文体的分限,对前人及当时作者淆乱文体的作品,也都予以批评。从现在搜集到的《流别论》逸文看,该书共涉及到 13 种文体,即:诗、赋、颂、七、箴、铭、诔、哀辞、解嘲、应宾、连旨、应间、碑 [103] 。可以想见挚虞编集时是以文体区分来编排的,正如《隋书·经籍志》所说:  自诗赋以下,各为条贯,合而编之,谓为《流别》。 [104]  这种总集的编辑体例,已经包含着鲜明的文体分类意识。  与挚虞同时,陈寿撰《三国志》,仅着录传主的各种文体着述,而不掺入未归入各体的杂出篇章,正体现出同样的文体分类观念,并成为范晔以后南北朝史书编纂的典范。沈约( 441-513 )于南齐永明六年( 488 )撰成《宋书》,在卷 100 《自序》(实即家传)中,详细着录了沈子亮( 399-445 )、沈林子( 377-422 )和沈璞( 417-454 )三人各种文体的着述及篇数 [105] ;魏收( 505-572 )于北齐文宣帝(高洋, 529-559 , 550-559 在位)天保五年( 554 )撰成《魏书》,该书有 14 篇传记详细着录了传主的着述 [106] 。这两部史着对传主所着文辞的着录,仅缕列各种文体,而不再掺杂未收入各体的杂出篇章,体例较《后汉书》更为严谨。  四、《后汉书》列传着录文体排序原则考一般地说,《后汉书》列传对传主着述的着录次序,大都先经、史、子着述,后文辞着述 [107] 。在上述 48 位传主中,兼着经、史、子和文辞的有 15 人 [108] ,其中 13 人着述的着录次序,都是先经、史、子着述,后文辞着述;仅有胡广、刘珍二人着述的着录次序,先文辞着述,后经、史、子着述 [109] 。  再进一步仔细考察,无论着录次序如何,在《后汉书》列传中,总是将传主的经、史、子着述与文辞着述分别着录的。例如:  (贾)逵所着经传义诂及论难百馀万言, 又 作诗、颂、诔、书、连珠、酒令凡九篇,学者宗之,后世称为通儒。 [110]  陶着书数十万言, 又 作《七曜论》、《匡老子》、《反韩非》、《复孟轲》,及上书言当世便事、条教、赋、奏、书、记、辩疑,凡百余篇。 [111]  (卫)宏作《汉旧仪》四篇,以载西京杂事。 又 着赋、颂、诔七首,皆传于世。 [112]  着诔、颂、连珠,凡七篇。 又 撰《释名》三十篇,以辩万物之称号云。 [113]  上引诸例,行文中均用“……,又……”的句式,将经、史、子着述与文辞着述划然分开,表现出鲜明的分辨意识。  从现存的历史文献来看,从东汉中期起,人们已开始自觉地将经学与文辞相对称,显示出经学之外文辞的独立性。《后汉书·孝顺帝纪》记载:  (阳嘉元年 [132] )初令郡国举孝廉,限年四十以上,诸生通章句,文吏能笺奏,乃得应选。 [114]  又同书《胡广传》记载:  时 尚书令左雄(? -138 )议改察举之制,限年四十以上,儒者试经学,文吏试章奏。 [115]  这里明确地以“能笺奏”的“文吏”与“通章句”的“儒者”对举,将“章奏”与“经学”对举,表明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虽然“文吏”和“儒者”都是文化人,但二者却分别掌握着不同的知识和技能 [116] 。笺奏(或章奏)是文辞的不同文体 [117] ,都属于应用性文体,所以能通者称“文吏”。  而《后汉书》着录传主的着述,区分经、史、子与文辞,这还同魏晋时期目录学中出现集部分类的现象密切相关。曹魏时,秘书郎郑默( 213-281 )曾编纂分类目录《中经》;晋武帝(司马炎, 236-290 )时,尚书令荀勖(? -289 )在此基础上编成《中经新簿》,分甲、乙、丙、丁四部,建立了图书四部分类的体制,其中丁部收诗赋、图赞、汲冢书;晋明帝(司马绍, 299-325 )时,大着作郎李充(约 307-337 在世)编纂《晋元帝四部书目》,确立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 [118] 。《后汉书》列传中,凡分体着录的传主文辞着述,无疑即是后来传主文辞着述编集的依据。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士人文辞着述的大量出现并得到社会的关注,这不正与古籍目录中集部的确立,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吗?  更值得重视的是,在《后汉书》列传中,传主所着各种文体的着录次序,一般先诗、 赋、碑、诔、颂、铭、赞、箴等南朝人所谓“有韵之文”,后表、奏、论、议、令、教、策、书、记、说等南朝人所谓“无韵之笔”。本文第一节所引《桓谭传》、《班固传》、《崔瑗传》、《张衡传》、《马融传》、《蔡邕传》,皆符合这一体例。前述《后汉书》 48 条传记资料中,不符合这一体例的只有 8 条 [119] 。因此可以说,先“有韵之文”,后“无韵之笔”,这是《后汉书》着录传主所着各种文体的常例 [120] 。这一着录次序,表现出从汉末至刘宋,区分文笔的文体辨析观念已逐渐趋于明朗,并作为文体排序的基本原则。  “文”、“笔”的区分,至迟可溯源于东汉建安( 196-220 )年间,曹丕( 187-226 )的《典论·论文》云: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121]  在所谓“四科”中,“奏议”、“书论”属于“无韵之笔”,“铭诔”、“诗赋”属于“有韵之文”,可以进一步合并为两大种类。曹丕尤重前者,因此先“笔”后“文”,体现了传统的文体观 [122] 。《三国志·魏志·繁钦传》裴松之注引《典略》云:  (繁)钦(? -218 )既长于书记,又善为诗赋。 [123]  《典略》一书的作者鱼豢(生卒年不详),仕魏( 220-265 )为郎中,所以他的这一辨体观念与曹丕的上述说法一样,代表了汉末魏初人的文学观念。书、记是无韵的文体,合于南朝时“笔”的概念;诗、赋是有韵的文体,合于“文”的概念。《典略》用“既……又……”的句式表达,明确说明了两种文体的区别。由此可见,在汉末魏初,人们已经有意识地区分“文”、“笔”了,而且持“笔”重于“文”的观念。  其后,约撰于西晋永宁元年( 301 )的陆机( 261-303 )《文赋》云 [124] :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 [125]  诗、赋、碑、诔、铭、箴、颂,皆为“有韵之文”;而论、奏、说,则为“无韵之笔”。《文赋》先“文”后“笔”,且以诗、赋为首的文体排序,较之《典论·论文》,彰显了西晋时期畸重文采、推崇抒情文体的时代特点 [126] 。前引两晋时期问世的《三国志》和《华阳国志》着录传主着述的各种文体,也大都是先“有韵之文”,后“无韵之笔”,正表现出魏晋时期人们区分文笔的习惯思路。  在现存史料中,明确地分辨“文”、“笔”,以南朝刘宋( 420-479 )时颜延之( 384-456 )为最早,《宋书·颜竣传》载:  太祖问(颜)延之:“卿诸子谁有卿风?”对曰:“(颜)竣(? -459 )得臣笔,(颜)测(生卒年不详)得臣文,(颜)毚(约 465-472 在世)得臣义,(颜)跃(生卒年不详)得臣酒。” [127]  颜延之将“笔”和“文”对举,显然是指两类不同的文体。《后汉书》编撰于元嘉九年( 432 )至二十二年( 445 ),恰与颜延之说此段话同时。可见,颜延之对“文”、“笔”之分的明确分辨,正体现出《后汉书》排列文体,先“有韵之文”、后“无韵之笔”的文化背景。  值得注意的是,正是范晔,首次将有韵、无韵的区别引入了“文”、“笔”的内涵。在 《狱中与诸甥侄书》中,他说:  常谓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以意为主,则其旨必见;以文传意,则其词不流。然后抽其芬芳,振其金石耳。此中情性旨趣,千条百品,屈曲有成理。自谓颇识其数,尝为人言,多不能赏,意或异故也。性别宫商,识清浊,斯 自然 也。观古今文人,多不全了此处,纵有会此者,不必从根本中来。言之皆有实证,非为空谈。年少中,谢庄( 421-466 )最有其分。手笔差易,文不拘韵故也。吾思乃无定方,特能济难适轻重,所禀之分,犹当未尽。但多公家之言,少于事外远致,以此为恨,亦由无意于文名故也。 [128]  所谓“宫商”、“清浊”即是“韵”,可见范晔所说的“文”是以有韵为主的,而且与“公家之言”相区别。在他看来,“事外远致”之文应重于“公家之言”的“手笔”,因此他以未能尽情作文为恨。  与颜延之不同,在刘宋时期,范晔和谢庄都以通晓音律着称,钟嵘(约 468- 约 518 )《诗品》下《序》云:  齐有王元长(融, 468-494 )者,尝谓余云:“宫商与二仪俱生,自古词人不知用之。唯颜宪子(颜延之)论文乃云‘律吕音调’,而其实大谬。唯见范晔、谢庄,颇识之耳。” [129]

  《文镜秘府论·四声论》引隋刘善经(生卒年未详)的话也说:  今读范侯赞论,谢公赋表,辞气流靡,罕有挂碍,斯盖独悟于一时,为知声之创首也。 [130]  “范侯”即范晔,“谢公”即谢庄。刘善经所称赞的范晔、谢庄“为知声之创首”的文章,多半不是韵文,可见“笔”也未始不讲音调,只是不用押韵,所以范晔说“手笔差易”。其后“王融、谢朓( 464-499 ) 、沈约扬其波,以公家之言,不须安排声韵,而当时又通谓公家之言为笔,因立无韵为笔之说,其实笔之名非从无韵得也。然则属辞为笔,自汉以来之通言,无韵为笔,自宋以后之新说。要之声韵之说不起,文笔之别不明,故梁元帝(萧绎, 508-554 )谓古之文笔,今之文笔,其源又异也。” [131]  的确,在南朝诸朝中,刘宋一朝是文学思想变迁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后汉书》在《儒林传》之外明列《文苑传》,就是这一转折点的突出表征。从《后汉书·文苑传》记载看,为文人立传,往往用“文章”一词,如云:  能文章,所着诗、赋、铭、书凡二十六篇。 [132]  (李尤 [ 生卒年不详,约 69-144 在世 ] )少以文章显。和帝时,侍中贾逵( 30-101 )荐尤有相如(即司马相如)、扬雄之风,召诣东观,受诏作赋。 [133]  这里的“文章”一词,显然主要指诗、赋等文体,虽不能肯定完全是指“有韵之文”,但无疑与文吏所通的章、奏、书、记之类是有区别的。又如《后汉书·傅毅传》记:  永元元年( 89 ),车骑将军窦宪(? -92 )复请毅为主记室,崔骃( ?-92 )为主簿。及宪迁大将军,复以毅为司马,班固为中护军。宪府文章之盛,冠于当时。 [134]  这里的“文章”,显然决非指诸人的文吏才能,而是指他们的诗、赋等文体写作,表现出相当鲜明的文学自觉意识。  齐( 479-502 )末梁( 502-557 )初,刘勰在《文心雕龙·总术》中 总结 道:  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夫文以足言,理兼诗书,别目两名,自近代耳。 [135]  这既说明明确的“文”、“笔”之分是“近代”以来方有的,也说明这已是“今之常言”,即时人普遍习用的说法。《文心雕龙》卷 2 至卷 5 论文体部分,便采用了这种“文”、“笔”之分的有序的结构框架:《明诗》至《谐隐》 10 篇,是论述“有韵之文”的,《史传》至《书记》 10 篇是论述“无韵之笔”的。而且风气所转,这时也已相当明确地流行“文”重于“笔”的文学观念了 [136] 。而《后汉书》着录传主各体着述,习惯于采用先“文”后“笔”的着录顺序,正是这种 时代 风气的产物。  另外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在《后汉书》着录传主所着各种文体中,六言、七言等诗体,总是在诗之外单独着录,而且大多居于传主所着各种文体之末 [137] 。这还体现出《后汉书》文体排序规则中的雅俗观念。傅玄( 217-278 )《拟四愁诗四首序》说:  昔张平子作《四愁诗》,体小而俗,七言类也。 [138]  由此可见,在魏晋时,人们仍然认为,七言作为文体,有“体小而俗”的特点,与“诗”所应有的典雅语体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所以陆机《鞠歌行序》感叹说:  三言、七言,虽奇宝名器,不遇知己,终不见重。愿逢知己,以托意焉。 [139]  挚虞在《文章流别论》中,虽然已将三言至九言都划归“诗”一类,但是他仍然认为诗以四言为正体,其余杂言多用为俗乐,说:  夫诗虽以情志为本,而以成声为节。然则雅音之韵,四言为言(当为“正”),其馀虽备曲折之体,而非音之正也。 [140]  以四言为“正体”,则连魏晋以后已普遍流行的五言诗也居尊其下了。挚虞说:  五言者……于俳偕倡乐多用之。 [141]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也说:  若夫四言正体,则雅润为本;五言流调,则清丽居宗:华实异用,惟才所安。 [142]  凡此都标示了文体观念中雅与俗的对立 [143] 。在文体分类中体现出审美趣味、文化趣味,或者说审美趣味、文化趣味渗透到文体分类之中,这也是 中国 古代文体分类观念的一大特色。  五、《后汉书》列传着录传主所着文辞篇数与文集编纂《后汉书》列传在着录传主着述时,最后大多着录传主所着文辞的总篇数。这一体例也是渊源有自的。如本文第二节所述,《史记》着录传主着述,有的着录篇数,如卷 74 《孟子荀卿列传》;有的着录字数或连带着录篇数和字数,如卷 63 《老子韩非列传》。而东汉时刘向整理古 文献 ,每书均作叙录,更是详叙文献典籍的篇数,如《晏子书录》云:  凡中外书三十篇,为八百三十章。除复重二十二篇、六百三十八章,定着八篇、二百一十五章。外书无有三十六章,中书无有七十一章,中外皆有以相定。 [144]  班固《汉书》因有刘向《别录》可资参照,因此更是详列传主着述篇数,除前引《董仲舒传》以外,又如《贾谊传》:“凡所着述五十八篇”;《枚皋传》:“凡可读者百二十篇,其尤嫚戏不可读者尚数十篇”等 [145] 。  史书着录作家着述的篇数,实际上可视为作家着述编定成集的一个可靠证明。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章学诚( 1738-1801 )认为:  (范晔《后汉书》)所次文士诸传,识其文笔,皆云所着诗赋碑箴颂诔若干篇,而不云文集若干卷,则文集之实已具,而文集之名犹未立也。 [146]  而余嘉锡( 1884-1955 )则认为:  故西汉以前无文集,而诸子即其文集。……故疑西京之末,已有别集,班固录扬(雄)、刘(向)之文,即就本集采掇之耳。 [147]  按,据本文第二节引录《汉书》卷 65 《东方朔传》所谓“刘向所录朔书”云云,可见西汉末年虽无别集之名,已有别集之实,余嘉锡所言为是,而章学诚失于深考。至于《隋书·经籍志》说:  别集之名,盖汉东京之所创也。 [148]  《四库总目提要·别集总叙》也说:  集始于东汉,荀况诸集,后人追题也。其自制名者,则始张融( 444-497 )《玉海集》。其区分部帙,则江淹( 444-505 )有《前集》、有《后集》……其体例均始于齐梁,盖集之盛,自是始也。 [149]  二书所论,如果是就别集之名而言,则大体正确;如果是就别集之实而言,则显然有误。  而且,《后汉书》按文体着录传主着述,既是魏晋以降文人编集实践的反映,实际上也为后人分体编撰文集作了初步的准备。以文类区分,按部就班地编纂集子,这是魏晋南北朝时编集的通例。别集 如前引 《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记载:  景初( 237-239 )中诏曰:“……撰录(曹)植( 192-232 )前后所着赋、颂、诗、铭、杂论凡百馀篇,副藏内外。” [150]  总集如挚虞编《文章流别集》,采取的也是“类聚区分”的体例 [151] ,《隋书·经籍志》说:  自诗赋下,各为条贯,合而编之,谓为《流别》。是后文集总钞,作者继轨,属辞之士,以为覃奥而取则焉。 [152]  可见,受《文章流别集》的 影响 ,分体别类成为六朝总集编纂的基本体例 [153] 。  魏晋六朝时期这种分体编撰文集的方式,与当时类书体例的确立不无关系。《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记载:  帝(曹丕)好文学,以着述为务,自所勒成垂百篇。又使诸儒撰集经传,随类相从,凡千余篇,号曰《皇览》。 [154]  同书《刘劭传》也记载:刘劭在黄初( 220-226 )中“受诏集五经群书,以类相从,作《皇览》” [155] 。如果说,类书“随类相从”、“以类相从”的编纂体例,为集部文献的分体编纂,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范型;那么,《后汉书》对传主着述的着录,则为别集的编纂提供了基本的依据,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六朝人鲜明的文体归类意识、文体辨析观念和文集编纂观念。六、结 论本文经过统计,在范晔《后汉书》列传中,有 48 篇传记着录了传主的着述情况。这 48 篇传记资料,既不是缕列传主单篇着述情况,也不是概述传主着述的编集情况,而是以文体统括传主的着述,并综合说明传主着述的篇数,形成别具一格、较为规范的着述体例。  在列传中详细着录传主各种文体着述的情况,这并不是《后汉书》的首创。在两晋时,史着在列传中详细着录传主各种文体着述的情况已成定例,这正是《后汉书》着录传主着述的渊薮。当然,《三国志》等史着并不像《后汉书》那样大量采用这一体例,因此,使这一体例成为史书人物传记的着述规范,这无疑是《后汉书》的一大创举和贡献。  《后汉书》对传主所着文辞的着录,包括所着各种文体及未归入各体的杂出篇章。这表现出中国古代文体归类,大致采用“因文立体”的路数。这种通过归纳法而产生文类的思路,恰好与西方文体分类惯用的演绎法的思路形成鲜明的对照。  《后汉书》列传传主着述的着录次序,一般先经、史、子着述,后文辞着述。就现存的 历史 文献而言,从东汉中期起,人们已开始自觉地将经学与文辞相对称,显示出经学之外文辞的独立性,这正是文学自觉观念的最初表现。《后汉书》着录传主的着述,区分经、史、子与文辞,正是东汉中期以来经学与文辞相对称的时代观念的延续和强化。而《后汉书》分立《儒林传》与《文苑传》,也是同一时代观念的产物。  综考《后汉书》 48 条着录传主着述的传记资料,共着录了 44 类文体。《后汉书》对传主所着各种文体的着录次序,一般先诗、赋、碑、诔、颂、铭、赞、箴等“有韵之文”,后表、奏、论、议、令、教、策、书、记、檄、说等“无韵之笔”。这一着录次序,表现出从汉末至刘宋区分文笔的文体辨析观念已趋于明朗。  《后汉书》列传在着录传主着述时,最后大多着录传主所着文辞的总篇数。这一体例也是渊源有自的。史书着录作家着述的篇数,实际上可视为作家着述编定成集的一个可靠证明。而且,《后汉书》按文体着录传主着述,实际上也为分体编撰文集作了初步的准备,并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六朝人鲜明的文体归类意识、文体辨析观念和文集编纂观念。 2001 年 6 月 30 日初稿  2003 年 12 月 15 日二稿  2004 年 9 月 6 日三稿 附记 :笔者参加香港大学中文系主办的“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01 年 10 月 10-14 日),宣读论文《〈后汉书〉着录传主着述论略》,后刊载于香港大学中文系《汉学 研究 集刊》第 1 期(台北:大安出版社, 2001 年 12 月)。其后又撰《〈后汉书〉列传着录文体考述》一文,刊载于《文史》 2002 年第 3 辑( 8 月)。本文即以前二文为基础,详加改定而成。其中若干论述与前二文略有出入,当以此文为据。  
  [ ① ]  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卷69《范晔传》,页1818-1820 。 [ ② ]  司马彪《续汉书》83卷,《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着录,《宋史·艺文志》仅载刘昭补注《后汉志》30卷,不载司马彪《后汉书》。然则时至宋代,《续汉书》仅余八篇志,全书已佚失。参见宋云彬:《校点说明》,范晔撰:《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卷首,页1-2 。 [ ③ ]  这18 人是:杜笃、王隆、史岑、夏恭、夏牙、傅毅、黄香、李尤、李胜、苏顺、曹众、刘珍、葛龚、王逸、崔琦、边韶、赵壹、张超。 [ ④ ]  这30人是:卷14刘睦、刘騊駼,卷28桓谭、冯衍,卷35曹褒,卷36贾逵,卷37桓麟,卷40班彪、班固,卷42刘苍,卷43朱穆,卷44胡广,卷52崔骃、崔瑗、崔寔、崔烈,卷54杨修,卷57刘陶,卷59张衡,卷60马融、蔡邕,卷63李固,卷64延笃、卢植,卷65皇甫规、张奂,卷70孔融,卷79卫宏、服虔,卷84 班昭。 [ ⑤ ]  《后汉书》,卷28上,页961 。 [ ⑥ ]  《后汉书》,卷40下,页1386 。 [ ⑦ ]  《后汉书》,卷52,页1724 。 [ ⑧ ]  《后汉书》,卷59,页1939-1940 。 [ ⑨ ]  《后汉书》,卷60上,页1972 。 [ ⑩ ]  《后汉书》,卷60下,页2006-2007 。 [11] 《后汉书》,卷80上,页2618 。 [12] 章学诚着、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4),卷3,《文集》篇,页296 。 [13] 参见王瑶:《文体辨析与总集的成立》,见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页84-101;傅刚:《〈昭明文选〉研究》(北京:中国 社会 科学 出版社,2000),第二章第三节《汉魏六朝文体辨析观念的产生与 发展 》,页75-93 。 [14] 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卷117,页3073 。 [15] 《史记》,卷63,页2147 。 [16] 《史记》,卷74,页2343 。 [17] 《史记》,卷63,页2141 。 [18] 《史记》,卷74,页2348。 [19] 《史记》,卷121,页3127-3128 。 [20] 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卷56,页2525-2526 。 [21] 《汉书》,卷65,页2873 。 [22] 《汉书》,卷87,页3583 。 [23] 魏征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卷33《经籍志》,着录为143卷。吴树平:《东观汉记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辑录为22卷。该书始撰于明帝永平年间(58-75),终于献帝初平(190-193 )年间,为本朝人撰本朝史。 [24] 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卷54《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载孙权语,页1275;又见同书卷64《吴书·孙峻传附留赞传》裴松之注引《吴书》,页1445 。 [25] 刘勰着,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卷4,页285 。 [26] 《东观汉记校注》,卷14,页550 。 [27] 《东观汉记校注》,卷15,页606。按,《北堂书钞》卷98、《艺文类聚》卷55引《东观汉记》,“书记”作“诗书”,并见吴树平,页606该条校注。晋谢承《后汉书》卷3载:“曹褒博雅疏通,尤好礼事,常感朝廷制度未备,慕叔孙通为汉礼仪,昼夜研精,沉吟专思,寝则怀抱笔札,行则诵习文书,当其念至,忘所之适。”见周天游:《八家后汉书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页42。《后汉书·曹褒传》与谢书文字悉同(《后汉书》,卷35,页1201-02 ),当本于谢书。 [28] 《东观汉记校注》,卷16,页656 。 [29] 《东观汉记校注》,卷18,页829 。 [30] 《东观汉记校注》,卷19,页839 。 [31] 《宋书》,卷69,页1820 。 [32] 见《隋书》,卷33,页954 。周天游《八家后汉书辑注》,辑录了谢承、薛莹、司马彪、华峤、谢沈、张莹、袁山松、张璠等八家后汉史着述的佚文。 [33] 汪文台:《七家后汉书》(光绪八年[1882]镇江[今属江苏]林氏刊本)中谢承《后汉书》辑本,卷5列传目《循吏》、《酷吏》、《宦者》、《儒林》、《文苑》、《独行》,卷6列传目《方术》、《逸民》、《列女》,其中《文苑传》见页10B-12A 。此书列传目,实据范晔《后汉书》列传目推演而成,但据佚文 内容 分析 ,似有所据。 [34] 《三国志》,卷9《魏书·何晏传》,页292 。 [35] 《三国志》,卷21《魏书·王粲传》,页599 。 [36] 《三国志》,卷21《魏书·王粲传附应玚、刘桢传》,页601 。 [37] 《三国志》,卷42《蜀书·郄正传》,页1041 。 [38] 《三国志》,卷53《吴书·张纮传》,页1246 。 [39] 《三国志》,卷53《吴书·薛综传》,页1254 。 [40] 《后汉书》 ,卷 42 ,页 1441  。 [41] 《三国志》,卷19,页576。引文中顿号为我所加。按,曹植卒于魏明帝(曹叡,205-239,227-239在位)太和六年(232),明帝景初年号凡三年(237-239),所谓“景初中”当即景初二年(238 )。 [42] 《三国志》,卷19,页560 。 [43] 常璩着,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4),《前言》,页2 。 [44] 《华阳国志校注》,卷10,页750。可参看《后汉书》卷80《李胜传》:“(胜)亦有文才,为东观郎,着赋、诔、颂、论数十篇。”(页2616 ) [45] 《华阳国志校注》,卷11,页838。按,《三国志》卷42 《蜀书》十二注引《华阳国志》,作:“(文)立章、奏、诗、赋、论、颂凡数十篇。”(页 1032  ) [46] 《华阳国志校注》,卷11,页882 。 [47] 傅刚:《论汉魏六朝文体辨析观念的产生与发展》,《文学遗产》1996年第6期,页24;又见傅刚:《〈昭明文选〉研究》,页76-77。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蔡邕《独断》一书所体现的文体辨析观念,但该书主要是论述礼制典章、考释事物名称的着作,所论并非“文”或“文章”,参见跃进:《〈独断〉与秦汉文体研究》,载《文学遗产》 2002年第5期,页11-25 。 [48] 《后汉书》,页2277、页2652。按《后汉书·祢衡传》:“(黄)祖长子射为章陵太守,尤善于衡。尝与衡俱游,共读蔡邕所作碑文” 。《后汉书》,卷 80 下,页 2657 。 据此,碑文即刻于碑上之文,省称为碑。明人吴讷《文章辨体序说》列“碑”,而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则作“碑文”,亦可为旁证。见《文体明辨序说》,《文章辨体序说 文体明辨序说》,页52,页144 。 [49] 《后汉书》 ,页 2108  。 [50] 《后汉书》,页2792 。 [51] 《后汉书》,页2007、页2613、页2137。按《说文》:“祝,祭主赞词也者。”《释名》:“祝,属也。以善恶之词相属着也。”《玉篇》:“祝,祭词也。”祝之本训为祭官,引申为祭神祈福之辞,故亦作“祝文”。范文斓云:“祝亦通作祷。”并引前贤之说以为证,参见《文心雕龙注》,卷2,页179 。 [52] 《后汉书》,页1731,页2652 。按《周礼·春官·小宗伯》:“祷祠于上下神示(只)。”注:“求福曰祷,得求曰祠。”则祠亦祷也。又《礼记·王制》:“大夫士宗庙之祭,有田则祭,无田则荐。”则荐亦祷、祝之类也。 [53] 《后汉书》,页1329,页2792。按《论衡·对作篇》:“上书谓之奏。”见王充着、刘盼遂集解:《论衡集解》(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卷29,页577。《文心雕龙·奏启》:“自汉以来,奏事或称上疏。”《文心雕龙注》,卷5,页422 。据此,奏事即奏,亦称上书或上疏。 [54] 《后汉书》,页2137,页1386、页1437、页1731、页1790。按《文心雕龙·书记》:“迄至后汉,稍有名品,公府奏记,而郡将奏笺。……公干笺记,丽而规益……”。《文心雕龙注》,卷5,页456-457。黄侃《文心雕龙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62 )说:“案笺之于记,随事立名,义非有别。观《文选》所载阮嗣宗《奏记诣蒋公》,诚为公府所施;而任彦升《到大司马记室笺》,则亦公府也。故知汉来二体非甚分析也。” [55] 《后汉书》,页1851。按条教,原意为条文、教令,《汉书·董仲舒传》:“仲舒所着,皆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教,几百二十三篇。”《汉书》,卷56,页2525。后多指郡守等地方长官所下的教令,《后汉书·史弼传》李贤注引《续汉书》:“(史)敞为京兆尹,化有能名,尤善条教,见称于三辅”。《后汉书》,卷64, 页 2108 。简称“教”,蔡邕《独断》曰:“诸侯言曰教。”见 萧统:《文选》(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3),卷36注引,页505 。按今本《独断》无此语。 [56] 《后汉书》,页1972、页2089、页2144,页2279。按两汉之“策”或称“策文”,细分之,可分为“射策”与“对策”,见《文心雕龙·议对》,《文心雕龙注》,卷5,页439;及《汉书·萧望之传》“望之以射策甲科为郎”颜师古注(《汉书》,卷78,页3272 )。 [57] 《后汉书》,页1441 。 [58] 《史记》,卷8,页389 。 [59] 《汉书》,卷30,页1754 。 [60] 《宋书》,卷100,页2459 。 [61] 《后汉书》,页2609、页2617、页2618、页2635 。 [62] 《文心雕龙注》,卷3,页256 。 [63] 《文心雕龙注》,页269,注[31] 。 [64] 《后汉书》,页1240、页2617、页1731 。 [65] 《后汉书》,页1441 。 [66] 《后汉书》,页2007、页2137、页2144 。 [67] 《后汉书》,页2089 。 [68] 《后汉书》,页2007、页2279 。 [69] 《后汉书》,页1386 。 [70] 《后汉书》,页2089、页2108、页2137、页2279 。 [71] 《后汉书》,页1386,页1437,页1731,页1790 。 [72] 《后汉书》,页2007、页2279、页2583、页2618 。 [73] 《后汉书》,页1003 。 [74] 《后汉书》,页1441 。 [75] 《后汉书》,卷103,页3285 。 [76] 《汉书·艺文志》“诗赋”类,以“歌诗”与赋体并列(《汉书》,卷30,页1754-55),实为《文心雕龙》所本。而《隋书·经籍志》着录《梁武帝杂文集》10卷、谢沈《文章志录杂文》8卷及阙名《杂文》16卷、《梁代杂文》3卷(《隋书》,卷35,页1076、页1082、页1086 ),可知梁人习以杂文为文类名称。 [77] 这13篇传记是:卷28下《冯衍传》,卷40下《班固传》,卷52《崔骃传》、《崔瑗传》,卷59《张衡传》,卷60下《蔡邕传》,卷79《服虔传》,卷80 上《杜笃传》、《史岑传》、《夏恭传》、《傅毅传》、《李尤传》、《崔琦传》。 [78] 《后汉书》,页1722,页1724,页1940,页2613,页2616 。 [79] 《隋书》,卷36,页1086。参见傅刚:《〈昭明文选〉研究》,页282 。 [80] 《后汉书》,卷40下,页1386 。 [81] 《文选》,卷48,页682-685 。 [82] 《文心雕龙注》,卷5,页394 。 [83] 《后汉书》,卷52,页1731。按《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卷25载崔 寔《答讥》,页 459-460  。 [84] 《文选》,卷45,页633-36 。 [85] 《文心雕龙注》,卷3,页255 。 [86] 按《应讥》亦同于《后汉书》卷64《延笃传》中的《应讯》,李贤注云:“讯,问也。盖《答客难》之类。”(《后汉书》,页2108)又,卷59《张衡传》的杂出篇章有《应闲》(《后汉书》,页1940),亦为此类。《应闲》,亦即《应间》(间为闲之俗写),《文心雕龙·杂文》说:“张衡《应间》,密而兼雅”,《文心雕龙注》,卷3,页255 。 [87] 徐师曾:《文体明辨序》,《文章辨体序说 文体明辨序说》,页78 。 [88] 傅刚:《〈昭明文选〉研究》,页183-184。文中说:“该书共收文体八十五类”,误,应为八十四类,同书第215 页即作:“《文章缘起》共分八十四类”。 [89] 傅刚:《〈昭明文选〉研究》,页185-192 。 [90] 见《文章辨体序说 文体明辨序说》。 [91] 参见郭英德等:《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北京:中华书局,1995),页160-162 。 [92] 托多洛夫(Tzvetan Todorov,1939-)将文类研究分为归纳与演绎两种 方法 ,见Tzvetan Todorov:“Literary Genres,”Vassilis Lambropoulos and David Neal Miller,eds. Twentieth-Century Literary The ory:An Introductory Anthology (Albany:State U of New York P, 1987),p.191。参看钱仓水:《文体分类学》(南京:江苏 教育 出版社,1992),页173-193 。 [93] 亚理斯多德:《诗学》( Poetics ,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页3-10 。 [94] 黑格尔:《美学》( Aesthetics , 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第3卷,下册,页96-102 。 [95] 韦勒克(René Wellek)、沃伦(Austin Warren):《文学 理论 》( Theory of Literature ,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第十七章《文学的类型》,页268 。 [96] 可参看乌尔利希·威斯坦因(Ulrich Weisstein):《文学体裁研究》(“The Study of Literary Genres”),盛宁译,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组:《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页278-300。莫·卡冈(Μ.Κагн):《 艺术 形态学》(МОРФОЛЛОГИЯ ИСКУССТВА,凌继尧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页418-433 。 [97] 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页51;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页110-18 。 [98] 克罗齐(Benedetto Croce):《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 Aesthetic as Science of Expression and General Linguistic , 王天清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页285 。 [99]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第三课《论汉魏之际文学变迁》,页 20  。 [100] 《独断》收入《四库全书》子部十杂家类二杂考之属,《释名》收入《四库全书》经部十小学类一训诂之属。 [101] 王应麟:《玉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51 。 [102] 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卷51,页1427 。 [103]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 《全晋文》卷 77  。 [104] 《隋书》,卷35,页1089 。 [105] 《宋书》卷 100《沈子亮传》云:“所着诗、赋、颂、赞、三言、诔、哀辞、祭告请雨文、乐府、挽歌、连珠、教记、白事、笺、表、签、议一百八十九首。”(页2452)《沈林子传》云:“所着诗、赋、赞、三言、箴、祭文、乐府、表、笺、书、记、白事、启事、论、老子一百二十一首。”(页2459)《沈璞传》云:“所着赋、颂、赞、祭文、诔、七、吊、四五言诗、笺、表,皆遇乱零失,今所余诗笔杂文凡二十首。”(页2465 ) [106] 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这14篇是:卷19中《任城王云传附彝兄顺传》,卷20《安丰王猛传附子延明传》,卷32《封懿传附轨子伟伯传》,卷36《李顺传附希宗弟骞传》,卷38《刁雍传》,卷40《陆俟传附凯子恭之传》,卷48《高允传》,卷52《赵逸传》,卷54《高闾列传》,卷55《游明根列传附子肇传》,卷55《刘芳列传附从子懋传》,卷62《李彪列传》,卷65《李平列传》,卷67 《崔光列传》。 [107] 按,《汉书·刘向传》云:“更生以通达能属文辞,与王褒 、张子侨等并进对,献赋 颂 凡数十篇。”《汉书》,卷 36 ,页1928。又同书《东方朔传》云:“(东方)朔之文辞,此二篇(指《答客难》和《非有先生论》)最善。”《汉书》,卷65, 页 2873 。《后汉书·崔瑗传》称:“瑗高于 文辞,尤善为书、记、箴、铭”。 《后汉书》,卷 52 ,页 1724 。这里所谓“文辞”,皆指经、史、子着述之外的文章诗赋,略近于 现代 意义上的“文学”含义。本文即用此意。参见兴膳宏:《六朝期における文学観の展开——ジャンル论を中心に》,见其《中国の文学理论》(东京:筑摩书房,1988),页9-17 。 [108] 这15 人是:刘睦、刘騊駼、桓谭、贾逵、班彪、班固、胡广、刘陶、张衡、马融、蔡邕、延笃、卫宏、服虔、刘珍。 [109] 《胡广传》云:“乃悉撰次首目,为之解释,名曰《百官箴》。其余所着诗、赋、铭、颂、箴、吊及诸解诂,凡二十二篇。”《后汉书》,卷44,页1511。《刘珍传》云:“着诔、颂、连珠,凡七篇。又撰《释名》三十篇,以辩万物之称号云。”《后汉书》,卷80上,页2617 。 [110] 《后汉书》,卷36,页1240 。 [111] 《后汉书》,卷57,页1851 。 [112] 《后汉书》,卷79,页2576 。 [113] 《后汉书》,卷80上,页2617 。 [114] 《后汉书》,卷6,页261 。 [115] 《后汉书》, 卷 44 , 页1506。参见同书《左雄传》录阳嘉元年(132)左雄上书云:“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后汉书》,卷61,页2020 。 [116] “文吏”与“儒者”对称始见于西汉后期,《汉书·何武传》记载:“疾朋党,问文吏必于儒者,问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参验。”《汉书》,卷86,页3485 。但此处尚未明言二者所掌握的不同知识和技能。 [117] 《后汉书·胡广传》注引《汉杂事》曰:“凡群臣之书,通于天子者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驳议。”《后汉书》,卷449,页1506 。 [118]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成都:巴蜀书社,1991),卷3,页87-90 。 [119] 这8 条是:  ( 1)《刘苍传》:“诏告中傅,封上苍自建武以来章奏及所作书、记、赋、颂、七言、别字、歌诗,并集览焉。”(范晔,卷42,页1441 )  ( 2)《朱穆传》:“所着论、策、奏、教、书、诗、记、嘲,凡二十篇。”(卷43,页1473 )  ( 3)《崔烈传》:“烈有文才,所着诗、书、教、颂等,凡四篇。”(卷52,页1732 )  ( 4)《崔寔传》:“所着碑、论、箴、铭、答、七言、祠、文、表、记、书,凡十五篇。”(卷52,页1731 )  ( 5)《刘陶传》:“着书数十万言,又作《七曜论》、《匡老子》、《反韩非》、《复孟轲》,及上书言当世便事、条教、赋、奏、书、记、辩疑,凡百余篇。”(卷57,页1851)  ( 6)《李固传》:“所着章、表、奏、议、教令、对策、记、铭,凡十一篇。”(卷63,页2089 )  ( 7)《杜笃传》:“所着赋、诔、吊、书、赞、七言、《女诫》及杂文,凡十八篇。”(卷80上,页2609 )  ( 8)《苏顺传》:“所着赋、论、诔、哀辞、杂文,凡十六篇。”(卷80上,页2617 )  按,其中( 3)、(7)、(8)3条 仍以诗或赋居首。 [120] 逯钦立《说文笔》已先发此论,见逯钦立遗着、吴云整理:《汉魏六朝文学论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页347-348 。 [121] 曹丕:《典论·论文》,《文选》,卷52,页720。按《典论·论文》始作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冬,见曹融南、傅刚:《论曹丕曹植文学价值观的一致性及其背景》,《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11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8),页220-21;林田慎之助:《〈典论·论文〉和〈文赋〉》,张连第译,《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12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1),页110 。 [122] 参见林田慎之助:《〈典论·论文〉和〈文赋〉》,《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12辑,页117;王运熙、杨明:《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页38-42 。 [123] 《三国志》,卷21,页602 。 [124] 见逯钦立:《〈文赋〉撰出年代考》,原载《学原》2卷1期(1948年6月),页61-64;后收入《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页421-434。有人认为《文赋》撰于永康元年(300)之春月,见姜剑云:《〈文赋〉撰年疑案新断》,《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页57-61 。 [125] 陆机:《文赋》,《文选》,卷17,页241 。 [126] 参见兴膳宏:《六朝期におけゐ文学观の展开——ジャンル论を中心に》,见氏着《中国の文学理论》,页23-28;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页107;王运熙、杨明:《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页101-06 。 [127] 《宋书》,卷75,页1959。按《南史·沈庆之传》亦载,沈庆之对颜峻说:“君但当知笔札之事。”《南史》,卷37,页956 。 [128] 《宋书》,卷59《范晔传》,页1830 。 [129] 钟嵘着,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页337 。 [130] 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天卷,页93 。 [131]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页112-113。按, 梁元帝萧绎之说,见《金楼子》(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 4  《立言篇》。 [132] 《后汉书》,卷80上,页2609 。 [133] 《后汉书》,卷80上,页2616 。 [134] 《后汉书》,卷80上,页2613 。 [135] 《文心雕龙注》,卷9,页655 。 [136] 关于南北朝时期的“文笔说”,参见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页3-7,页106-113;黄侃:《文心雕龙札记》,页210-215;逯钦立:《说文笔》,《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页312-371;郭绍虞:《文笔说考辨》,见其《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下编,页295-350;王运熙、杨明:《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页189-206;曹道衡《南朝文风和〈文选〉》,《文学遗产》1995年第5期,页38-64;傅刚:《〈昭明文选〉研究》,页81-89 。 [137] “六言”,见卷40下《班固传》(《后汉书》,页1386),卷70《孔融传》(页2279);“七言”,见卷42《刘苍传》(页1441)、卷52《崔瑗传》(页1724)、《崔寔传 》(页1731),卷59《张衡传》(页1940),卷60上《马融传》(页1972),卷80上《杜笃传》(页2609)、《崔琦传》(页2623 )。 [138]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晋诗》,卷1,页573 。 [139]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5,页667 。 [140] 《艺文类聚》,卷56,页1018-1019。又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77 。 [141] 挚虞:《文章流别论》,《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77 。 [142] 《文心雕龙注》,卷2《明诗》,页67 。直到唐代李白还说:“兴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孟棨《本事诗》引。 [143] 参见傅刚:《〈昭明文选〉研究》,页70-71。关于先秦至六朝的雅俗之辨,参见村上哲见:《雅俗考》,顾歆艺译,《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4辑(北京:中华书局,1997),页423-441;于迎春:《“雅”“俗”观念自先秦至汉末的演变及其文学意义》,《文学评论》1996年第3 期。 [144] 晏婴:《晏子春秋》(《四部丛刊》影印明活字本),卷首,页1A 。 [145] 依次见《后汉书》,卷48,页2265;卷51,页2367 。 [146] 《文史通义校注》,卷3,《文集》篇,页296 。 [147] 余嘉锡:《古书通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卷2,《明体例第二》,页52,页69 。 [148] 《隋书》,卷35,页1081 。 [149] 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卷148,页1271 。 [150] 《三国志》,卷19,页576 。 [151] 《晋书·挚虞传》:“又撰古文章,类聚区分为三十卷,名曰《流别集》,各为之论,辞理惬当,为世所重。”《晋书》,卷 51,页1427 。 [152] 《隋书》,卷35,页1089-90 。 [153] 参见王瑶:《文体辨析与总集的成立》,见其《中古文学史论》,页84-101;傅刚:《〈昭明文选〉研究》,页34-41 。 [154] 《三国志》,卷2,页88 。 [155] 《三国志》,卷21,页618 。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农业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论述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谈谈你对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思想的理解)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