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基础和支撑
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又进一步提出要重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新四化’、“四化同步”以及“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
当前,中国仍然有庞大的农业剩余人口,需要靠工业化来进一步消化,而中国的传统工业要依靠信息化来提高效率,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此外,城市必须创造条件容纳日益增加的参与工业化的农村人口,让农民工变成市民,而农业产出必须从“强调数量、解决温饱”转向“强调质量、满足品味”,适应消费者从小康走向富裕的需要。
“新四化’、“四化同步”以及“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正是党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面对现阶段的突出矛盾,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发展理念出现的新变化。
“四化同步”发展中,工业化是主导,农业现代化是基础。没有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就会缺乏产业支撑、物质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而没有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就会缺乏有效载体和厚实的基础。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提供支撑与保障。农业现代化如果跟不上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步伐,将会导致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发展受阻,影响整个现代化建设进程。
世界不同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一个共同规律是,在整个国民经济工业化的初期,农业是整个经济发展的支撑,农业晡育工业,第二产业率先实现工业化;而当工业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工业和其它产业便开始反晡农业,支持和促进农业的发展,进而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各产业之间的融合。因此,城镇繁荣与乡村贫困并存、城乡差距悬殊、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的现象在很多发达国家都出现过,只不过中国由于人口多,工业化起点低,因而导致现代与传统、发达与不发达、高收入与低收入的鲜明对比甚至对立的城乡二元结构比发达国家曾经经历过的更严重。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我国工农业劳动生产率都有较大幅度地提高,但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工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总体上呈扩大趋势。2011年工业劳动生产率已达农业的5.5倍,比20世纪90年代初期扩大了30%左右。工农业发展不平衡,造成农业的比较效益差的矛盾非常尖锐,弃农撂荒问题日趋严峻“将来,谁来种地?”正在演变为社会问题。如此低下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不仅会使得农业资源和要素向城镇加快流失、农业发展萧条衰败,甚至会削弱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支撑,造成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都难以为继。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四化同步”,无疑将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不仅能为工业化发展提供基本的、多样化的原材料,而且还能为工业化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协调统一。
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也是我国“三农”问题归根到底的症结所在。虽然过去10余年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改善城乡关系上做了大量工作,但城乡差距依然较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仍处于不利地位,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在发展机会和社会地位方面仍然不平等。三中全会提出要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等四个方面着手重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将改革重心从过去的农村内部利益关系的调整,转向工农、城乡、以及国民经济部门之间利益格局的调整,提升了治理层次,将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新时期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挑战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期,总体上可以认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转为上升成长期,但是,我国的农业基础非常薄弱,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许多矛盾日益加剧,问题更加突出,农业现代化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
一是土地、淡水资源日趋紧张,农业生产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应当看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耕地资源、水资源“农转非”现象严重10。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且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低于非农产业,在与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耕地和水资源争夺战中,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弱势地位逐渐凸显,进而导致农业生产的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下降、水资源短缺的约束不断强化。同时,由于水污染问题逐渐突出,导致部分地区的农业发展面临严重的污染性缺水。这些进一步强化了耕地和水资源短缺对农业发展的约束。
二是农产品结构和质量问题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突出矛盾。随着城乡居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迈进,其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明显上升,并且表现出农产品需求多样化的特点。面对这种市场需求的变化,迫切要求农业生产从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向适应优质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转变,从追求数量为主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
三是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资源流失严重,削弱了农业和农村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向生产率高、效益好的产业和领域流动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体现。在价值法则和利益机制推动下,农业生产要素加速向高效益的非农产业转移,造成农村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农业生产要素日益紧缺。不仅如此,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经商,导致农业劳动力素质呈现结构性下降“村庄空心化、农业副业化、农民老龄化”问题开始显现,现代农业发展的人力资本不足问题逐步显现。
四是分散经营下的小规模农业生产,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从新中国农业发展历程来看,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对小农经济进行了以统购统销和人民公社为主要特征的集体经济改造。到20世纪70年代末又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在一定意义上是向小农生产方式的复归0。这具有释放农业生产力的积极意义,但由于小农生产方式组织化程度低,获得的市场信息少,生产经营活动难以避免盲目性,再加上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的多变性等因素,使得一家一户分散的家庭经营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大市场的要求。中国近年来频频出现农产品“消费者难买”和“农民难卖”的双重困境,正是小农生产不适应市场经济的现实写照。此外,农户家庭经营规模过小,不仅生产和交易成本过高,而且也制约了农业生产专业化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限制了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使用,因而难以获得规模效益。
农业现代化建设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说明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这要求我们要以创新的思维来推进农业现代化,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新三农”一现代化的新农业、城镇化的新农村、职业化的新农民。
现代化的新农业是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生产经营的社会化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化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有很大提高,如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工、企业分工日益发达“小而全”的自给自足生产被高度专业化、商品化的生产所代替,农业生产过程同加工、销售以及生产资料的制造和供应紧密结合,产生了农工商一体化,进而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使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和农户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和农业生产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同时也包括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安排。因此,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硬件”建设,也要重视“软件”建设,特别是农业现代化必须与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相协调,与农村制度改革、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相配套。
城镇化的新农村是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农村。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支持为辅”,农村基本公共品的供给主要不是靠公共财政,而是靠农民自己。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公共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城乡之间基本是“一国两策”,财政投入的城市倾向十分明显,最终带来的是城乡面貌的巨大差异和城乡居民所享受公共服务的巨大差异。出现这种状况一方面是因为财力所限,但更主要的是因为长期以来,政府部门没有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公共治理的主要价值诉求,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出了偏差。城镇化的新农村强调的是“人”的城镇化,而不是“物”的城镇化;重心是农村居民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而不是城市的规模扩张。
职业化的新农民是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从全球范围看,分工分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潮流。所谓农民分工分业,就是把现在的兼业农户分解,进行职业上的分化,实现农民身份的多种转变,即由单一的农民转变为农业生产者、经营者,非农产业的生产者、经营者和城市市民。使农民成为一种职业表述,而非身份界定。农业现代化需要从外部注入大量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需要工业的支持和城市的带动,在农民身份化规定下,非农出身的人难以进入农业产业,意味着农业对工业和城市资源的排斥,意味着农业现代化将在封闭的体系中进行,因此应大力培育职业农民,实现农民职业化,使农民与市民享受同样的国民待遇,农民与其他职业者一样享有进入和退出自由。美国诺贝尔奖得主舒尔茨认为:“在解释农业生产的增长量和增长率的差别时,土地的差别是最不重要的,物质资本的质的差别是相当重要的,而农民能力的差别是最重要的”?。因此,在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呈加快趋势的新形势下,建设现代的新农业必须顺应分工分业的历史潮流,实现农民的分工分业,推进农民的职业化和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生产的效益。
三、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新三农”
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历程来看,尽管由于当时各国的土地、劳动力和工业化水平不同,各国采取的农业现代化模式不一样,但无论是人少地多的美国,还是人多地少的日本,其农业现代化都是借助于制度、市场和科技三者来实现的。美国凭借发达的现代工业和低价能源优势,大力发展农用机械,以机械取代人力和畜力,通过扩大经营面积提高农作物的总产量,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此过程中,美国还十分重视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注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经营集约化、产业化,生产专业化,服务社会化,市场机制与政府扶持相结合,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0。日本农业现代化突出特点就是把科技进步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改良农作物品种,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发展农用工业,提高化肥与农药施用水平,致力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以提高土地生产率。现代农业实质就是科技型农业,以现代科技引领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建立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的产业体系。我国农业已经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发展已进入主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的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以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发展“新三农”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指明了方向。
把科技创业作为创新驱动“新三农”发展的率先探索。科技创业是在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和经营方式转变,推动科技生产要素,包括现代金融和信息要素,进入生产经营领域,提升经济结构和产品品质的过程。从2002年开始,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试点科技特派员制度和农村科技创业模式M。目前超过90%的县市都在推动科技创业,活跃在一线的科技特派员已超过25万人,带动农民增收成效显著。科技创业始终坚持“城乡统筹、市场导向,科技引领、要素集成,创新产业、发展‘三农’”的理念,把农业看作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现代产业,把农村看作具有巨大拓展潜力的内需空间,把农民看作具有良好比较效益的新兴职业,支持一切积极的创新力量深入一线创业和服务。广大科技特派员在实践中带动农民成长为新型职业劳动者,自身也成为新时期职业农民队伍的重要生力军。科技创业不仅是微观层面企业的创办和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更是农业发展方式、农村生活方式和农民从业方式的再创造,在“三农”领域对创新驱动发展作了先行一步的探索。实践已经证明,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是面向需求,服务“新三农”的重大体制机制创新,是把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科技知识等现代科技要素引入农村,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途径。
把“新三农”的全面信息化作为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工程。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信息在经济生活中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业经济的发展,已不再仅仅取决于传统农业资源投入的多少,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技术运用的程度和信息的获取及利用程度。能否及时获得必要的信息,以及掌握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程度,成为市场经济下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生死存亡的大事。在我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农业资源配置低效率,农产品生产波动性大,农民经济利益和消费者利益难以维护的主要原因之同时也导致农产品价值链上各主体难以形成利益共生体,使整个产业缺乏市场竞争力^。及时掌握先进技术、获取信息和准确地分析行情是现代农业成功的关键。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战略性举措。农业、农村和农民信息化是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现实选择。现代化的新农业必须是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农业,城镇化的新农村必须是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的农村,职业化的新农民必须是符合信息化发展要求的农民。没有信息化,就难以从根本上突破传统农业的瓶颈、改变农村信息闭塞落后的格局和农民在市场竞争上的弱势。自2010年以来开展的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坚持“三网融合、一网打天下”,坚持“平台上移、服务下延”,集成部门和地方力量,统筹推进“三农”信息化、统筹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作用、统筹解决“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两大问题,取得积极成效。
把改革创建科技等现代要素向“三农”逆向流动的体制机制作为发展的关键举措。优势资源和要素具有向城市流动的天然特性,要向“三农”逆向汇聚资源,必须完善相应的导向机制。一是坚持市场主导。农业领域中存在的市场失灵使得政府扶持农业发展成为必要,但这不意味着政府对农业生产的直接干预,而是要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价格、税收、财政补贴、金融、公共服务等政策手段提高农业的比较收益,从而引导生产要素向农业回流。二是培育现代农业的经营主体。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发展混合型、多样化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以及多元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合作经营和企业经营在规模、效益、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特别是充分发挥企业经营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的先进生产力作用,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使农业经营方式更加丰富、更加具有竞争力。鼓励科技特派员和科技人员通过技术入股、技术承包等形式,领办创办协办涉农科技型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正是培育现代农业的经营主体的大胆尝试。三是培育发展专业化、市场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仅需要培育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以拓展经营形式,更需要建立一套新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支撑。农村科技创业的成功实践,除了强调科技特派员与农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外,还十分注重建设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通从农业科技研发到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再到农产品市场营销等原来相互脱节的环节,以科技为核心带动金融、信息、人才等要素加快向“新三农”集聚。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农业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