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多方位的工程,而艺术是人民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数字媒体艺术的这种新兴艺术形式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当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数字媒体艺术的特点,以探索数字媒体艺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价值和优势,并进一步阐述数字媒体艺术对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作用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和谐社会;价值;实现路径
在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作为艺术的一个新兴类别,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是什么呢?该怎样通过艺术来构建和谐社会呢?数字媒体艺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一、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简述
数字媒体艺术是建立在互联网和计算机的基础上,运用技术手段,使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相融合的新的艺术形式,不同于以往的艺术形式,数字媒体艺术是综合了多种学科的合成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是艺术与当代最前沿的科学相结合,数字技术、生物科技、量子理论、经济学、语言学等都可以成为艺术实现的媒体[1]。数字媒体艺术的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Ascott)说:数字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联结性与互动性。了解新媒体艺术创作需要经过五个阶段:联结、融入、互动、转化、出现。首先必须联结,并全身融入其中(而非仅仅在远距离观看),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这将导致作品与意识转化,最后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2]。
二、数字媒体艺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一)经济价值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门新兴艺术,拥有艺术的感性特质。艺术家可以借助灵感进入到艺术的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不仅可以激发人们的艺术审美,还可以提升艺术的商业价值,商业同时对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经济性要求是推动数字媒体艺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也是推动社会稳定发展原始动力。从传统的工业社会到当今的消费社会,社会经济的运转,实际上建立在生产和消费的此起彼伏平衡机制上,数字媒体艺术往往成为消费的直接驱动力,现在很多商业活动中融入了越来越多的数字媒体设计,相比传统的商业模式,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例如,广州K11,是一个革命性的博物馆零售概念和艺术与商业的混合模式,引进了许多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以及相关艺术家,如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Eliasson)、金氏彻平(TeppeiKaneuji)及因卡•索尼巴尔(YinkaShonibare)等的作品,既拉近本地和国际的艺术文化交流又促进了K11购物中心的经济收益。近年来国家推行文化旅游政策,数字媒体艺术在文旅夜游方面也有突出的表现,例如,各大游乐场推出的数字投影秀、数字媒体文旅小镇、旅游景点推出的3D投影节目等,丰富多彩的数字媒体艺术形式刺激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数字媒体艺术无一例外的贡献着自己的经济价值。数字媒体艺术作为社会经济循环的一部分,一方面他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和经济法则;一方面又必须不断创造经济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字媒体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力,它在促进社会和谐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文化价值
关于数字媒体艺术的文化价值,和艺术本身带来的价值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也有其独特的部分。例如,那些各具特色的灯光节、灯光秀、互动机械雕塑等公共空间数字媒体艺术作品。艺术家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融入了不同的空间,其独特的艺术品质弥漫渗透进整个创作空间中。艺术家的意识赋予不同空间以灵魂和生命力,显得生机勃勃。经过数字媒体艺术创作过的高质量的公共空间,可以促进丰富多彩的空间生活,并激发人们的情感和智慧,以及对城市空间的美学认同和情感记忆,形成关于城市空间的恒久印象[3]。以广州塔——小蛮腰为例,白天的广州塔是广州的标志性建筑,但是,到了夜晚广州塔拥有数字媒体表皮,小蛮腰外部结构布满了LED灯,整个塔身通过灯光变化以及内容展示,缤纷的色彩与丰富的画面让大家感觉仿佛来到了光怪陆离的未来世界。广州塔——小蛮腰现在已经成为人们关于广州这座城市的情感标志,也是文化标志。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都市文化,夜间被数字媒体艺术覆盖的小蛮腰更为亮眼。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的传播方面,数字媒体艺术也体现出了本身的优越性,以更亲近、更有趣的方式让文化传播的受众更加广泛,突破地域、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例如,青岛即墨古城、黄山西递牌楼等传统景点,依托本身的古建筑,运用现代投影技术再融合艺术家关于本身景点文化进行的艺术内容创作,让观众耳目一新。数字媒体艺术也成为文化传播创造的重要部分。数字媒体艺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文化价值方面,在教育领域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育方式相对单一、片面,融入数字媒体艺术的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还可以增加教学中的互动性,有些学校还研发出了数字媒体教具,更加有效地吸引学生的目光,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学校的展馆和现在很多博物馆逐渐融入了数字媒体艺术,重塑了传统的博物馆体验,将动画数字内容与创新技术相结合,为参观者提供了一种连接过去、现在和想象未来的新方式。
(三)审美价值
约瑟夫·博伊斯认为人人都是艺术家,这个概念把艺术从神坛请下来,使艺术日常化、事件化。传统艺术单一的视觉接受方式和单一的信息传达方式限制着艺术思想的传播,正是数字媒体艺术的联结性和互动性推动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为生活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生活化。在传统“审美非功利性”的审美判断中切断了美与生活的联系,数字媒介拓展了审美认知的程度和范围,提高了人们对于美感的体验效果,或者说是符合当代的审美创造,艺术需要的不只是创作作品,更重要的是传播。生活化艺术借助生活中数字媒体艺术的迅速发展高速传播着,一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眼花缭乱,审美不但已经变成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而且已经演变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思想认知,德国哲学家维尔施认为西方社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审美化过程,以至于当代社会发展的形势越来越像一件艺术品。[4]我们无疑在经历着一种快速美学的膨胀,越来越多的现实因素正笼罩在审美之中,数字媒体艺术在构建和谐社会时,以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为立足点,为新时代的文化变迁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说法与解释,并进一步提炼其中蕴藏的审美新经验,使之凝练成为人类精神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正是新的历史时期人物文艺与艺术文化的理论集合点[5]。这恰恰是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美好社会,完成我们和谐社会理想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
三、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构建和谐社会的实现路径
(一)强化创新意识,培养优秀数字媒体艺术人才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在各大艺术类院校普及,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数字媒体艺术虽然起步较晚,是一个新兴的艺术形式,但是,数字媒体艺术具有跨学科的艺术视野,可以将不同学科、媒介等融合,为新的艺术形式大胆探索新体验。这就要求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要勇于尝试跨学科艺术,强化创新意识。国外优秀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引进,短期内使我国的数字媒体艺术蓬勃发展,各式各样的数字媒体艺术展从不间断,但是,大量地引进国外作品必然会导致国内数字媒体艺术的创新力不足,其他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足的机构和企业大量复制国外艺术形式,千篇一律,内容单一,也让喜欢数字媒体艺术的人们感觉到审美疲劳。数字媒体艺术的创新探索以及自身生命力和创造力才应该是发展的重点。政府应加大对数字媒体艺术创新产业的投入,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联合各大高校共同推进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培养,为社会输出更加优秀的创新思维能力强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
(二)数字媒体艺术产业化发展带动国内经济发展
数字媒体艺术作品虽然喜闻乐见,但是他的技术部分其实是非常复杂的,尤其是互动作品,要依托于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和互联网技术的开发。数字媒体艺术的一些媒介材料造价也很高,如果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从事数字媒体艺术的门槛是很高的。这也是国内数字媒体艺术没有形成产业链的原因。未来数字媒体艺术应该降低技术的复杂程度,使数字媒体艺术模块化,这样更易于整个艺术的长足发展。近些年开始流行的“夜间经济”一词,反映出了我国商业新业态,政策鼓励适当延长营业时间,激发了我国新一轮消费升级潜力,这也激发了各地对于数字媒体艺术的需求,此时,正是促使数字媒体艺术形成产业链的好时机。政府、企业、院校应建立数字媒体艺术产、学、研人才培养,最终促成数字媒体艺术的平民化。
四、结语
总之,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数字媒体艺术本身的艺术特性对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推动作用,数字媒体艺术对未来艺术形态的出现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处理人与生活、人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要运用数字媒体艺术手段来美化和创造我们的生活,让艺术生活化,只有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才能真正感受到数字媒体艺术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中扬,王欣.创意思维训练第2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2]胡蓉.互动的艺术——浅谈新媒体艺术设计的互动性特征[J].美术大观,2006(12):96-97.
[3]马钦忠.公共艺术理论教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4]李德辰.浅析城市室外公共空间中的跨界表现与数码技术应用[D].沈阳:鲁迅美术学院,2014.
[5]吴有训.“后世博”与上海发展[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李楠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